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userphoto

2022.06.06 北京

关注

古诗词赏析

文/习古文化

陈与义至少有两首《临江仙》词,堪称绝唱。其中一首是我们春天读过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清代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评曰:笔意超旷,逼近大苏。”唐圭璋亦赞曰:“此首豪旷,可匹东坡。”另一首是关于端午节的《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黄昇在《无住词》中称它“语意超绝,识者谓其可摩坡仙之垒也”。超旷、超绝,已是极高的评价,何况还有坡仙(大苏、东坡)的加持?

来看这首临江仙:

临江仙

宋代·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简析

词作于公元1129年,北宋灭亡(1127)后的第三个端午节。当时陈与义正流寓于湖北、湖南一带。据陈与义年谱记载,这一年春天他在岳阳,初夏迁知郢州,五月因避寇贼而至洞庭,上半年几乎没过上安生日子。流落天涯,更觉“节序匆匆”,特别是在端午节这个悲壮的节日里,在洞庭湖这个邻近屈原英灵的地方……

洞庭湖以东不远,就是汨罗江,那是屈原葬身鱼腹之地。陈与义临洞庭湖而望汨罗,自然要吟咏“楚词”。“高咏楚词酬午日”,出语峻拔,感情复杂。高咏,体现一种壮阔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同时又流露出一种愤懑不平,既有对屈原的追悼怀念,也借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遭遇,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情怀。接着“天涯节序匆匆”句,写尽漂泊流离之苦,时不我待之憾。

三句“榴花不似舞裙红”用“不似”二字,将眼前之景物与记忆中的繁华情景绾合到一起。榴花,端午节最耀眼的花卉,其花瓣呈褶皱状,很容易令人联想到舞女的红裙。“舞裙”不只是美的花身,更是陈与义“少日急名翰墨场”的那段自在得意生涯的象征。

还记得吗?陈与义年轻时常与洛中好友,相聚在“午桥”吟风赏月,畅饮赋诗。这些好友当中,或许有“词俊”朱敦儒和“文俊”富直柔,以及“洛中八俊”中那些已被历史所遗忘的才俊。而作为“诗俊”的陈与义,一定是其中最为耀眼的那个。他们在“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生活是何等的闲雅,心态是何等的洒脱。不要忘了,他们欢聚宴饮时,一定有美人歌舞助兴,有石榴红裙的点缀。如今,这种欢乐只能埋藏在记忆中了。对比眼前的糟糕情景,这其中的心理落差有谁能懂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他的心情无人理解,激荡着的一腔热情,恐怕只有那满帘的南风才知晓一二。“满帘风”是作者情绪的外在呈现。

过片“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即景抒情。“万事一身”谓平生所经历的各种事,有欢乐事,也有痛苦事,而如今“万事”都重重压到这苍老的“一身”上。“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的特性。“戎葵凝笑墙东”,大致有两个意思,一是说墙东的蜀葵好像在嘲笑他的落魄无成;二是借蜀葵向太阳的特性,表达自己忠贞不渝的爱国之情。

“酒杯深浅去年同”,和去年一样,词人饮酒祭奠屈原,其中不无借酒浇愁的意味。最后两句“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作者把悲中的酒倒入桥下的水中,希望这杯酒流入汨罗江,如此他就可以与屈原的英灵互诉衷肠了。结尾照应开篇,表达了对屈原深深的悼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英文、书法,宋词三百首【陈与义《临江仙》】
宋词三百首 |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阅读训练
诗词笔记:万事一身伤老矣
有情自生发,有绪当言说,莫藏心底发了霉独难过
端午最美古诗词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