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话,“好事做尽,必有灾殃”,是啥意思?人在世上走,建议了解
userphoto

2023.07.02 山东

关注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藏了许多智慧和哲学思想。《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思想,并不是鼓励人们消极地无所作为,而是强调要学会适度地行动。超过适度的限度,只会导致事情变得更糟。这是在提醒人们要遵循适度的原则,不过分追求或过度。
儒家思想对此进行了阐释,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句话指出,中庸之道是指遵循中道,不偏不倚;也指遵循恒定不变的原则。过度和不足都是有害的,因此要追求适度和平衡。
对于世间万事万物来说,都适用这个道理,包括做好事。许多人认为做好事就是做善事,难道还有限制吗?实际上,做好事也需要讲究方法和适度。如何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不损害自己的利益,是一门需要学习和思考的技巧。
有一句俗话说:“好事做尽,必有灾殃。”这是指如果只是盲目地做好事而不注重方法和适度,就有可能招来不幸和灾祸。因此,即使是善良的人,也应该明智地选择不将好事做尽,而是在适度和方法上寻求平衡。“好事做尽,必有灾殃”,是啥意思?人在世上走,建议了解。
1:"救急不救穷"。在帮助他人时,应该优先关注那些遇到紧急困境的人,而不是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但不愿努力改变的人。它强调在帮助他人时要有所取舍和选择。
当我们看到别人处于困境时,我们可能会出于善良的心愿伸出援手,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如果对方只是一直处于贫困状态,却没有主动改变的意愿,那么帮助他们可能是无效甚至有害的。
这样的人可能会利用他人的善良心理,通过装可怜来获取帮助。他们持有侥幸心态,认为只要一直依赖他人,就能够解决问题,而不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努力改变现状。同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贪婪心理,一次次接受别人的帮助而不偿还,从而变得越来越无可救药。
因此,根据"救急不救穷"的原则,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那些真正遇到紧急困境,但积极努力改变的人,并提供帮助。相反,对于那些长期处于贫困且不愿意改变的人,我们应该慎重考虑是否帮助,以免陷入被滥用、无止境的援助循环中,同时也要保护自己不被连累。
2:不要帮助一味索取的人。无止境的需求,一味索取的人往往没有满足的止境,他们不断地要求和索取,无论你给予多少,都不会满足他们的需求。这种情况下,你的帮助只会助长他们的贪婪心态,而且很可能导致你自己心力交瘁。
缺乏感恩和回报,一味索取的人往往缺乏对他人的感恩之心,他们认为别人帮助他们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没有回报的意愿,也不会在能力范围内回馈你的帮助。这样的关系是不平衡和不健康的,最终可能导致你感到被利用和失望。
不愿改变和成长,一味索取的人通常缺乏自我改变和成长的意愿。他们倾向于依赖他人的帮助,而不是主动努力改变现状。如果你一直帮助他们,他们就没有必要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这样的帮助不会让他们真正成长和独立,反而维持了他们的不良习惯和依赖心态。
机会浪费,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一味索取的人身上,会浪费你本可以用于更有意义和有益的事情上。你的资源有限,应该用在那些真正需要帮助并愿意改变的人身上,以达到更有效的帮助和成长。
3:不要当和稀泥的老好人。作为一个老好人,你可能倾向于顺从他人的需求和要求,而忽视了自己的边界和需要。你可能经常过度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以满足他人的期望,但这会导致自己的身心健康受损。
一味地迁就他人和过度帮助别人,很可能会被人利用。有些人可能会看到你的善良和慷慨,故意滥用你的好心,不断向你索取,而不关心你的感受和需求。这样的关系是不平衡和不健康的,你可能会感到被利用和不被尊重。
过度宽容和和稀泥会让他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不良行为。他们可能会觉得他们的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从而降低了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和意识。这将导致重复出现相似的问题,没有进步和改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事做尽,必有灾殃”,三种好事别做尽,给自己留条退路
好事做尽,必有灾殃 为什么说好事做尽,必有灾殃呢,难道做
农村俗语:“好事做尽,必有灾殃”,有三种好事切记要慎做!你知道吗
一碗米养个恩人 一斗米养个仇人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好事做尽,必有灾殃”,三种好事不要做尽,否则会有祸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