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子宫内膜癌标本大体处理及取材-国际妇科病理学会建议(二)

国际妇科病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Gynecological Pathologists)子宫内膜癌专家组通过文献检索、参考不同单位的取材手册并收集专家意见后,制定了子宫内膜癌相关标本的大体处理及取材指导建议,并全文发表于国际妇科病理学会官方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 Pathology》杂志。

推荐阅读

妇科医师、肿瘤科医师、放疗科医师、病理医师、病理技术员、规培学员、在校医学生、患者、健康人群。


8. 是否一定要对肿瘤进行三维测量?

至少应必须测量肿瘤的最大径,但最好测量三维大小,且这也是标准化所需。

目前,对于肿瘤体积是否会影响预后这一问题还有不同观点;不过肿瘤大小会影响分期和/或复发风险。因此至少应记录肿瘤的最大径。其他两个参数也可以记录,但并不强制要求。有手册特别指出需记录三维数据。英国皇家病理学会数据库(Royal College of Pathologists Dataset)子宫内膜癌病理报告系统建议仅记录最大径,而目前的CAP报告也仅将最大径作为备选,即不做强制要求。

图7. 子宫内膜癌,小的息肉样肿物应按照左图所示测量。肿瘤前、后壁均有受累时,应按照右图所示地毯状测量。

肿瘤大小方面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低风险子宫内膜癌患者术中确定是否行淋巴结清扫时可将其作为参考因素之一。所谓Mayo方案认为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风险之间具有相关性。根据该方案,FIGO分级为1级或2级、肿瘤最大径≤2cm、肌层浸润深度≤50%者,淋巴结转移风险<0.3%,因此无需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而肿瘤最大径>2cm、肌层浸润深度≤50%者,盆腔淋巴结转移风险升至10%,因此需行盆腔淋巴结清扫。

肿瘤大小和预后之间的争议综合如下:(1)有研究表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风险有关,但纳入肌层浸润深度、脉管侵犯的多参数分析中,肿瘤大小并非独立预后因素;(2)有研究证实对于其他方面均为低风险的肿瘤来说,不管阈值是≥3.5cm、还是>5cm,肿瘤大小都和复发风险及预后有关;(3)也有研究并未发现肿瘤大小和预后有关。

 9. 是否应将肿瘤全部进行组织学检查?如果无法做到,如何确定取材块数?

无需对整个子宫内膜肿瘤进行镜下检查。按照最大径的数字,每厘米取材一块即可(与其他部位肿瘤取材要求一样)。

相关大体取材手册在这方面的建议五花八门,但无一建议对肿瘤全部送检,除非该肿瘤≤3cm。有几个手册建议按照肿瘤最大径、每厘米取材一块;也有些建议至少送检4个组织块。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尚无明确强调充分组织学检查在子宫内膜癌中意义的数据。尽管不全部送检可能会有漏诊高级别癌成分(如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未分化癌、神经内分泌癌)的风险,但这样的病例并不多见。

10. 如大体检查未见癌,或既往有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上皮内肿瘤病史,或因其他原因行子宫切除的标本中发现有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上皮内肿瘤或子宫内膜癌,这种情况下应取材多少块?

术前子宫内膜病理检查证实有恶性病变、或既往有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上皮内肿瘤病史,但大体未见肿瘤者,应对整个子宫内膜及邻近的内侧肌层全部取材镜下检查。这同样适用于因其他原因(如平滑肌瘤、腺肌症等)切除的子宫标本大体未见内膜病变、而首次取材镜下查见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或子宫内膜上皮内肿瘤者。应注意有序排列其余的肌层组织,可以中间插入折叠的纸巾或纱布,将其置于福尔马林固定液中,这样才可以在必要时加取材、以准确判定肌层浸润深度。此外,活检证实有癌、但大体未见子宫内膜肿瘤的病例应单独取材宫角处。

术前诊断为恶性、或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但子宫切除标本中大体未见病变的情况下,本文所参阅的大部分取材手册均建议对全部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查。此外,英国皇家病理学会建议活检证实为癌、但大体未见子宫内膜肿瘤的病例需对宫角处进行取材。有趣的是,因子宫内膜癌而切除子宫、但大体未见病变者,术中随机对子宫壁取材一块镜检,20例最终诊断也是癌的病例中仅有3例(15%)术中镜检查见了癌。

11. 应对子宫全层取材多少个切面才能确定浸润的最大深度?

至少应对子宫全层(包括浆膜面在内)一个切面完整取材才能确定肌层受侵的最深位置。子宫壁相对薄的标本中,可能一个组织块就可以包括全层;子宫壁相对厚的标本则需分几块将包括肿瘤在内的全层送检。

本文所参阅的手册在这方面意见多样,有的要求仅一个全层切面即可,有的则要求将肿瘤对应的肌壁全部全层送检。理想状态下,对大体仔细观察后,一个完整切面即足以确定肌层侵犯的最深位置。不过,部分情况下可能会很复杂,如癌累及腺肌症、特殊方式肌层侵犯(如恶性腺瘤样、单细胞、MELF【微囊、拉长、碎片】样)、腺肌瘤破坏了子宫壁正常结构等。对肌层的检查不仅为确定肿瘤侵犯深度,同时还有助于识别前述不同寻常的浸润方式、并有助于确定脉管侵犯的情况。

图8. 子宫肌壁大体剖面,大体检查即可见肌层侵犯的最深处(箭头所示)。

冰冻切片确定肌层侵犯的深度方面也有几项研究,所涉及切片数量1-5张不等。肌层侵犯深度对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来说都是独立预测因素,且是FIGO分期的要素之一。对于大体检查不能确定是否送检了浸润最深处的病例、以及如前所述有疑难的病例,可能应对子宫全层多取材几个部位,以确保得到准确评估。

12. 如考虑有腺肌症,为确定最大浸润深度,应对子宫壁全层取材多少处?

有腺肌症的情况下,子宫壁全层取材的数量应作出相应改变。由于肿瘤累及腺肌症而难以确定肌层侵犯深度的病例,对子宫壁多取材是有帮助的。

本文所参阅的手册无一强调腺肌症情况下肌层侵犯深度的测定问题。

13. 肿瘤与非肿瘤交界处是否应取材?

如果可能的话,应对肿瘤与非肿瘤交界处取材镜检。这有助于肌层浸润深度的判定,有助于癌前病变的识别。

本文参阅的手册有些特别指出了需对肿瘤与非肿瘤交界处进行取材。

14. 非肿瘤的子宫内膜应取材多少块?

至少应对非肿瘤的子宫内膜取材一块镜检。此外,与明确为子宫内膜癌区域分离、而大体有异常表现的区域均应取材。

大体无显著异常的子宫内膜区域取材数量尚无广泛共识。有取材手册建议,无子宫内膜癌的区域应对子宫壁全层取材1至2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子宫内膜癌病理知识-纯干货版(二)
年轻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评估的几点思考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分期要点
子宫内膜癌术中冰冻病理的价值探讨
【影像笔记】子宫内膜癌
(妇科相关)宁燕老师-子宫内膜癌术中冰冻病理诊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