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ALK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userphoto

2019.04.11

关注

导读

在文章《浅谈儿童肾脏肿瘤的病理诊断》中提及到ALK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无独有偶,该肿瘤也表达TFE3蛋白,因此笔者将文献《New and emerging renal entities: a perspective post-WHO 2016 classification》中的相关内容翻译如下:

临床特征

ALK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比较少见,自2011年首次报道该肿瘤以来,目前文献报道总共有22例,其中男女比例为1.4:1,发生儿童和青年(6~19岁)9例,年轻成人(33~49岁)8例,>50岁(52~61岁)者5例。儿童和青年组中3例非裔美国儿童或青少年具有镰刀细胞特征,并且均为VCL-ALK基因易位,其余6例既无镰刀细胞特征,也无VCL-ALK基因易位,1例ALK伙伴基因不明的19岁患儿同时发现有霍奇金淋巴瘤。8例亚洲病例分别为日本(5例)、韩国(1例)和中国(2例)。大部分病人临床分期为pT1a或pT1b期,6例有(局部或远处)转移。18例获得随访,其中3例分别在诊断后的第3、18和48个月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一些ALK基因易位相关肾细胞癌患者中没有发现疾病进展,但大多数患者的随访时间不超过2年。认识这种少见肿瘤是很重要的,因为涉及ALK抑制剂(如环唑替尼和阿来替尼)的靶向治疗的潜在益处。然而,由于报道的病例较少,在使用这些药物治疗ALK基因易位相关肾细胞癌方面缺乏实战经验。

病理学特征

大体上,肿瘤切面白色至灰色,实性或囊实性肿瘤,最大径为3~7cm不等;大部分儿童病例位于髓质或肾盂。显微镜下,VCL-ALK基因融合和TPM3-ALK基因融合肾细胞癌与成人肾髓质癌的形态学非常相似,如弥漫性实性或局灶性网状/管状生长,间质有纤细的血管形成。肿瘤细胞松散,为多角形、梭形、立方或低柱状的上皮样细胞特征,胞质丰富嗜酸性,胞质内常见腔隙形成,核圆形卵圆形,偶见核沟,局灶核仁明显。类似肾髓质癌一样,间质可见淋巴浆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非VCL-ALK/TPM3-ALK基因融合肾细胞癌的形态学多样,且常常并存,如乳头状(假乳头状)、筛状、实性、小梁状和管状或管囊状。在一些非VCL-ALK基因融合肾细胞癌背景中发现丰富的黏蛋白或胞质内黏蛋白。非VCL-ALK/TPM3-ALK基因融合肾细胞癌的瘤细胞通常较小,细胞边界不清,胞质嗜酸性,细胞呈多种形态,如印戒样、横纹肌样、空泡状和多形性多核巨细胞;可见散在砂粒体和泡沫样组织细胞、核分裂象和凝固性坏死。

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特征

肿瘤细胞胞质和胞膜ALK阳性(像MiT家族易位相关性肾癌一样,ALK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也需要用荧光原位杂交等方法来证实存在ALK基因易位),常表达CK7、 34βE12, α-methylacyl-CoA racemase(AMACR)和vimentin。与肾髓质癌相比,ALK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表达INI1(肾髓质癌INI1阴性)且ki-67增值指数低。黑色素细胞标记(melan-A、S100、HMB45和cathepsin-K)阴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文献报道的儿童病例和1例TPM3-ALK基因融合肾细胞癌的成人患者中,ALK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TFE3蛋白阳性,但TFE3基因重排阴性。TFE3蛋白阳性表达的机制不明。电镜观察可见微绒毛、紧密的桥粒、大量脂褐素样结构和细胞质中发育良好的细胞骨架。目前发现ALK有5个伙伴基因(包括VCL、TPM3、EML4、STRN和HOOK、),部分病例中ALK伙伴基因不明。EML4-ALK 和STRN-ALK基因融合分别见于2例和3例成人患者;3例儿童有VCL-ALK基因融合;1例儿童有HOOK1-ALK基因融合;TPM3-ALK出现在6例患者中(儿童和成人各3例);1例TPM3-ALK基因融合患者的全基因组图显示染色体3、9和14丢失,这见于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但未发现VHL突变或提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形态学特征。部分病例出现ALK基因拷贝数增加。然而,在10%的成人肾细胞癌患者中也发现有ALK基因拷贝数增加。一项研究显示,在成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患者中,ALK基因拷贝数增加(5个或更多ALK拷贝)与肿瘤大小、核分级和生存率差有关,但与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无关。仅有一篇文献报道,ALK拷贝数增加的肾细胞癌与ALK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相似。

鉴别诊断

ALK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需要与乳头状肾细胞癌、肾髓质癌、集合管癌、MiT家族(TFE3和TFEB)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和甲状腺样滤泡状肾细胞癌进行鉴别。

图3 ALK基因易位相关性肾细胞癌:(A)TPM3-ALK和VCL-ALK基因融合RCC显示与成人肾髓质癌相似的组织学特点,呈弥漫实体性或局灶性网状生长结构和纤细的血管背景。肿瘤细胞呈上皮样,胞质嗜酸性,核多形性和常见胞质内腔隙;(图B-D为STRN-ALK融合性肾细胞癌)非VCL-ALK/TPM3-ALK基因融合肾细胞癌的形态学多样,常混合存在,包括乳头状(或假乳头状)(B)、筛状和实性(C)、小梁状,管状,或管囊状伴有散在沙砾体(D);(E)PAS染色常可见丰富的黏蛋白或胞质内黏蛋白,图B和D中也可见黏蛋白。(F)可用免疫组化检测ALK进行初筛,该病呈胞膜和胞质阳性染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丨临床及影像
(右肾)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2022-8-2病例
12年雕琢,2016 WHO肾脏肿瘤分型更新
ALK基因重排肾细胞癌2例并文献复习:探讨VCL-ALK与非VCL-ALK肾细胞癌的区别
病理交流|2016版WHO肾脏肿瘤新分类型解读(完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