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主健康(一)——不可不知的“五轮目诊法”

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以让我们充分享受大自然、享受生活的美好,感受人生的五彩缤纷。但不尽如人意的是,随着年龄增大,工作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变快,人们的健康状况往往会出现倾斜,电脑眼病、干眼症、空调眼病等眼睛亚健康患者越来越多,而这种现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眼睛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除导致视力下降外,会逐步形成结膜炎、青光眼、白内障、干眼症等眼疾。如果您近期视物模糊、视力变形、畏光、迎风流泪时,特别是伴有头晕头痛症状,一定要引起警惕,因为这是眼疾的先兆,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中医将眼的不同部位分属于五脏,也就是后代医家沿用的五轮学说,即二两眦血络属心(血轮),白珠属肺(气轮);黑珠属肝(风轮);瞳仁属肾(水轮);眼泡属脾(肉轮)。因此根据眼睛不同部位的颜色和形态的变化,可以诊察不同的疾病。

一、肉轮:即上下眼睑、属脾。因脾主肌肉,故称眼睑为肉轮。
   (一)正常现象:脾胃消化吸收与运化的功能正常则眼睑色黄丰润而有光泽。
   (二)病理现象:
   1.眼睑下垂、眼睫无力。多中气不足。
   2.目乏,多脾虚夹风。
   3.眼睑非炎性浮肿,多脾虚夹湿。
   4.眼睑红肿硬,多脾胃积热。
   5.眼睑湿烂、痒痛,多脾有风湿热。
   6.睑结膜乳头、滤泡增生,多脾胃湿热有瘀。
   7.睑结膜颜色变淡,多脾虚血少。

二、血轮:即内眦,属心。因心主血,故称血轮。
   (一)正常现象:血脉流畅则内眦部血管红活而有光彩。
   (二)病理现象:
   1.内眦部充血、刺痛。多心火上炎。
   2.内眦部红肿流脓,多心火炽盛,兼有瘀滞。

三、气轮:即白睛部分(包括球结膜与巩膜),属肺。因肺属气,故称气轮。
   (一)正常现象:肺气充沛调顺,邪不易入,则白睛色白而润泽。
   (二)病理现象:
   1.球结膜充血,多为热邪犯肺。
   2.球结膜水肿,多为风邪犯肺。
   3.球结膜肿胀而混浊,为肺热亢盛。
   4.眼分泌物深黄而干结,为肺实热;淡黄而稀薄,为肺有虚热。
   5.巩膜充血肿胀,多肺热郁结或郁火上犯于肺。

四、风轮:即黑睛部分(包括角膜、房水、前葡萄膜)属肝。因肝主风,故称风轮。
   (一)正常现象:肝气和顺,肝阴充足,则黑睛色青而有光泽。
   (二)病理现象:
   1.角膜溃疡,表面白色为肝热,带黄色为肝脾湿热,此时舌根部常有黄腻苔。
   2.角膜溃疡表面较清洁,或呈灰色,为气虚或肝阴不足,后者常伴有淡红色的角膜新生血管。
   3.角膜或虹膜新生血管粗大者,多火郁于肝,或气滞血瘀;细小者多肝阴不足。
   4.前房积脓,为肝脾实热。
   5.瞳孔紧小,多血分有热、或肾热。
   6.睫状压痛明显,多肝热重。
   7.角膜葡萄肿或眼球突出,多肝火旺或肝气盛。

五、水轮:即瞳孔,属肾。因肾属水,故称水轮。
   (一)正常现象:肾阴盛阳充沛则瞳孔色黑有神,目光炯炯。
   (二)病理现象:凡外眼正常而自觉视物模糊,眼前黑花飞舞等,皆归入曈神疾患(即内障)的范围。包括现代医学的所有玻璃体病、眼底病、视神经病,多以肝肾不足为根本,但发病开始可以出现各种不同的脏腑气血失调的症状。

六、自我诊断方法:

1、眼睑或睑结膜红肿,俗称“偷针眼”,是眼睑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

2、眼周围有疼痛或眼动时微痛,视野缩小,甚至部分视野缺损,红绿色野受累,发生偏盲或暗点,常一眼发病,另一眼视力急剧减退,甚至短期内完全失明,常有头痛和眶内疼痛。眶内疼痛在眼球转动或压眼球后加重,可能是患了视神经炎。

3、自觉眼睛剌痒及灼热感,睑缘皮肤发红,多为睑缘炎,又称“烂眼边”或“红眼边”。

4、早晨醒来时,上下眼睑常被多量黏性或脓性分泌物所粘住,自觉眼内有异物感或灼热感,并有轻微流泪或疼痛,多为急性传染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或“暴发性火眼”。

5、眼睛有显著的刺激症状,怕见光、流泪、疼痛,视力减退,角膜表面有灰白色或黄白色溃疡,多为角膜炎。

6、夜间或在暗处看不清东西,球结膜干燥,失去湿润的光泽,多为夜盲症。夜盲症常发生于营养不良的儿童,常伴有全身营养不良表现,如消瘦、哭声低微而嘶哑、精神萎靡等。

7、自觉视物变形,视野中有一个暗区,眼前常有闪光或火星,产生闪光幻觉,或常感眼前有黑影来回飘动,则可能患有脉络膜炎。如果常自觉视物变形,直线被看成曲线,有时物像略大些,有时又显得小些,有时洁白的物体被看成是黄色,则可能患有中央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如果眼内出现黄色反光,视力障碍或视力完全消失,伴有全身感染性疾病时,可能是化脓性脉络膜炎。

8、自觉眼前有飞蝇,眼前有黑点或黑色块状浮动,视力减退等症状,应考虑为玻璃体出现液化、混浊或变性之可能。

9、眼外形无改变,突然一夜失明,甚至无光感,有可能是视网膜中央动脉硬化或静脉血栓形成。如果自觉眼前出现黑点浮动,视力下降,或突然视力减退,或仅余光感,应考虑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

※八纲辩证

八纲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辩证纲领,是用来提示病因、病位深浅、疾病的性质和制订治疗大法的纲,它是一切辩证的基础与概括,普遍应用于内外眼诸病。

一、虚实:是区别外来病邪与人体正气(抗病能力)之间盛衰的同两个纲领。

(一)实证:为病邪亢盛、正气尚足、正邪斗争激烈而反映出来的症状属实证,多见于外眼病、急性病,主要特点是发病急、反应强,如眼部或红赤、或刺痛、或肿硬、突然泪多或视力下降、或口渴便秘等,主要矛盾在病邪,治疗以祛邪为主,可通过其他辩证,分别选用解表、清里、泻下等治法。
   (二)虚症:凡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竭按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属虚证,多见于内眼病,慢性病及一些功能性疾病,主要特点是发病缓慢、如睁眼无力、不耐久视,或头昏眼花,食少、气短、精神萎靡不振等,治疗以扶正为主。

二、表里:是区别疾病部位的两个纲领。

(一)表证:凡外感六淫之邪侵犯眼的浅表组织而引起的症状属表证,见于外眼眼症的早期,如流泪、眼痛涩镇,水样充血等,治疗用解表法。
   (二)里证:可有两种情况
   1.里热(实)证:外感热邪由浅入深,传变及腑而出现口渴欲饮、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等腑热证候者,即为表证转为里(热)证的标志,此时眼部病变也有由浅层扩展到深层,有较严重的红肿痛热症状,常见于外眼炎症的中期或极期,治疗用清里法。
   2.里(虚)证:脏腑本身的病变在眼部反映出来的症状大多属里虚证,如视力逐渐下降,眼或酸或微胀、或隐隐作痛等,多见于外眼安静的内眼病。中医称内障。因主要矛盾在脏腑,故须进一步进行脏腑辩证。

三、寒热:是区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一)寒证:有表寒里寒之别。
   1.表寒证:寒邪侵犯眼的浅表组织而出现的症状为表寒证,外眼病中,寒邪常与风邪同时犯眼,如同头痛、涕泪交流,眼痛或有异物感,舌苔水滑等为风寒会很快化热而出现风热表证。
   2.里寒证:为脏腑功能减退的征候,如冷泪常流,口淡不渴、常泛青水、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淡苔白等。
   (二)热证:有表热与里热之分。
   1.表热证:中了热邪(包括燥邪、暑邪)所出现的浅表组织的病理反应,如眼部充血、沙涩羞明、眼分泌物增加,舌苔薄白或黄等症状者为表热,治疗用辛凉解表,寒邪未全化热,眼痛泪多者,可夹用辛温解表药。
   2.里热证:为脏腑功能亢进的表现,多见于外邪引动内热或表热传里的眼病。
表热与里热的主要区别,在于里热证眼部表现病势较重,以红肿为主,且有其他邻近组织的反应与脏腑证候;表热证往往夹风,故以痛、泪为主,充血较轻。

四、阴阳:阴阳为八纲中的总纲,表里、寒热、虚实可用阴阳再概括,把一切疾病分为两大类型,一为阴证,一为阳证。

(一)阳证:凡表证、热症、虚证皆属阳证。
   阳虚证:为脏腑阳气不足、功能衰退所反映的症候群,如口淡、畏寒、肢冷、乏力、便溏、不耐久视等。
   (二)阴证:凡里证、寒证、虚证皆属阴证。
   阴虚证:为脏腑阴分不足所反映的一系列症状,如头晕、口干、便结,手足心热,久视眼胀,舌红无苔或少苔等。治法与辩证是紧密联系的,人受到地理环境,自然气候、生活起居等因素的影响,各人体质有差异、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常在一个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客观证候、辩证内容不断变化,疾病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亦可互相转化,故在治疗上亦需根据变化着的辩证原则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中医在辩证施治中,有“异病同志,同病异治”的特点,、两个不同的疾病,只要在某一阶段二者证候相同,辩证得出的结论一致,治法也就相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主健康(1-2)
附录 眼科辨证九分法
五轮看健康
眼痒的中医治疗
从中医角度认识眼睛
慢性结膜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