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热带无强国?

本文来源公众号:地缘与冲突,作 者丨东方某,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地理界有一个著名的说法:热带无强国。
地球的热带包含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简单说,就是地球最干热的地方、最湿热的地方,以及干热半年、湿热半年无限循环的地方。
不是湿就是干,还热的地方,听起来就不像能产生强国的样子。
从历史来看也确实如此,东大汉、西罗马、中波斯,东西中蒙古帝国,没有一个是从热带蛄蛹出来的。
虽然……但是吧,说热带地区绝对没有强国,某东方大国表示不服。
怎么说三哥也出过几个不小的帝国,散装帝国也是帝国啊,别拿牛粪不当神药。   

印度历史上出过本土服务器的孔雀王朝、戒日王朝等帝国,也出过代理服务器的贵霜帝国、莫卧儿帝国等王朝。
今天,三哥怎么说也是贵为“网络五常”的存在,加上全民英语环境,网络攻击力那是“恐怖如斯”。
站在三哥的角度,“热带无强国”的说法理应加上一句,“印度除外”。
那么一个问题就变成了两个问题:
1、为什么热带无强国?
2、印度为什么例外?
要搞懂这两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搞清楚一个前提,强国诞生的条件是什么? 
有道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公认的强国一定是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并且能够调动它。
这个“先进的生产力”,包含了先进的技术和足够的生产规模。
只有技术没有规模算不得强国,外星强国冈比亚就是会造光刻机也推不平苏联啊。

有了生产力和规模,还要能够调动它,不然这个强国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所以,强国还需要一定的组织度,这考验的是主体民族的纪律性、进取性。
这样,诞生强国的条件就很清晰了:
1、先进的生产力。
2、足够的生产规模。
3、足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基于此,让我们跨越不同时代,看一看热带地区是否满足这些条件。 

远古时期的蛮荒

广大瓜友以为我要从地理角度分析问题了,其实不然,这一次我要科普生物知识了。
众所周不知,工业革命之前的生产力体现千万年就没变过,无非就是两个:    
农耕文明和游牧(畜牧)文明,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这有个前提,得有适宜耕种的农作物适宜圈养的动物
而这些,恰恰是热带地区缺乏的,特别是远古时期。
先说适宜耕种的农作物,其实就是谷物,一年生草本植物,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能够储存作为粮食的即是谷物的种子,这是植物全身的精华所在。
那么问题来了,植物为什么要结种子
答曰:一年生植物,活不过冬天,只能传给下一代。
为什么活不过冬天?等等,热带没有冬天……
是的,热带没有冬天,所以目前全球56种主要谷物全部来自温带,没有一个来自热带。
从生物演化角度讲,植物只有在不能越冬的时候,才会把全身精华集中在种子之上,然后埋入土壤,等待春天花开。
对热带地区的植物来说,结种子?必要性不大,又没有冬天。   
不下雨?没关系,很多河谷四季有水。
结论来了:远古时期的热带没有适宜耕种的谷物
那么,畜牧呢?实在不行游牧也行。

那就要看动物们配合不配合了。
和植物演化机制类似,温带地区的动物也很难过冬,指望一身真皮和一身正气是过不了冬的,不被冻死也要饿死。
那么动物的选择即是团队合作,选出一个最强壮最有经验的头领,然后无条件服从它,否则,在冬天一个掉队,就意味着死亡。
于是,温带地区的动物服从性非常强,人们只需要控制住动物头领就能驯服一个动物群。即使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下圈养,动物也往往比较温顺,非常像我等社畜打工人。
热带地区的动物则不然,即使群居也是脾气火爆,从古至今,原产热带的动物鲜有驯化案例。   
于是,热带既没有合适的谷物也没有合适的驯化动物,那上知天文(看星星)下肢发达的古人们只能在大草原狩猎了。
狩猎的食物不能长期储存,一头鹿够吃了就没必要打两头,所以努力加班毫无意义,于是乎吃饱躺平,自由散漫,无长期规划,民族进取性全无。
看看,某些黑蜀黍是不是还是如此的民族性?
没有剩余价值,永远进入不了阶级社会,也就没有了城邦、国家组织,没有大规模战争,也就没有组织性、纪律性。

热带地区的地理魔咒

既然远古不行,那上古、中古时期总可以吧,热带地区没有适宜的谷物和动物,从温带地区传入行不行?   
行,但不完全行。
首先,热带地区微生物繁盛,各种有名字的没名字的病原体堪比原装恒河水,不仅温带动物受不了,死亡率奇高,就连温带植物也长不好。而且,谷物和动物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谷物就没有好的饲料,牛马就活不好;没有牛马等社畜打工人,缺少畜力,谁来耕田呢?
其次,温带谷物对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已经产生了非常强的适应性,简单说就是农时,并因此诞生了中西方不同的历法,用以指导农业生产。但热带地区不同,温带谷物对热带天时和地理环境适应性很差,其产量也很低。
在适应性极强的美洲作物出现并改良之前,典型热带地区很难有大规模农业。
农业社会都进不去,还说个毛线的文明啊,强国啊。
除了谷物和动物适应性问题,热带的气候更是古典时期的魔咒。
前面说了,热带地区无非是热带沙漠、雨林、草原,和热带季风区。
这里,要先排除掉雨林区,因为土壤贫瘠。
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谷物的根系浅薄,自身脆弱的一批,对表层土壤要求很高,简单说就是既要又要:既要有机养分,又要无机养分。
有机养分指的是腐殖质,比如有机酸什么的,无机养分说的是水溶性矿质离子,比如氮磷钾。
热带雨林,不仅热,还常年多雨,高温让微生物活跃,腐殖质等有机物分解迅速;多雨把水溶性的矿质离子不断冲走,啥也存不住。
看起来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其实表层土壤干干净净啥也没有,还不如沙子,谷物根本无法生存。
只有根系发达的多年生乔木,靠着扎进地底几十米的根系才能稳住阵脚。 

雨林是指望不上了,热带草原可以吗?
好一点,但更折腾,这里说一点热带草原的本质。
根据地理课本,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主要是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具体说即是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的结果。
赤道低气压控制的时候高温多雨,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时候高温晴热。通俗来讲,就是半年热带雨林,半年热带沙漠。
大多植物都不能度过半年的热带沙漠气候,所以多年生的树基本长不成,只能雨季长草,然后旱季植株枯死,留下草根等待雨季,这就是热带草原的由来。
如果把这里的植物换成谷物……半年沙漠半年雨林的福分,想想都刺激。   
那热带沙漠呢?
大多数地方都不行,除非人和动物们可以吃沙子产金坷垃。
少数地方可以,前提是得有稳定的水源,比如说你拥有一条尼罗河或者印度河。
没错,当定期泛滥的河水成为了谷物的天时,河流上游带来的养分沉积在下游,河谷外围的沙漠隔绝了大多数的病菌和病虫害,让牲畜们健康打卡上班,这里就是最早的农业乐园。
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三大流域成为热带边缘的文明摇篮。

这些文明算不算热带强国呢?
勉强。
首先,这些地区不是典型热带,已经到了北纬30°,和长江流域一个纬度,算是热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带。   
姑且算是热带吧,而这些文明都处于幼年时期,大多数是城邦时代,体量也不算大,并无统一的国家和民族,且社会脆弱,后来均被外族入侵,消失在历史长河。
把它们算作热带强国吧,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那只剩下热带季风区了。     

热带独苗

因为亚欧大陆和太平洋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以及青藏高原抽风机效应,季风气候只有青藏高原的周边有所分布,具体说在东亚、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和南亚。   

东亚就不用说了,季风农业,雨热同期,地表最强,没有之一,越说越骄傲。
这里主要说印度,是的,没错,三哥要登场了。
印度和东亚不同之处有两点:
1、东亚季风四季分明,而印度几乎全年高温,所以也没了“雨热同期”,只有干湿两季,湿季上蒸笼,干季铁板烧。
2、东亚季风相对温和,印度季风则在烈日和暴雨下,相当极端。
热带季风看起来和热带草原气候很像,都是全年高温,都是干湿两季。
但季风就是季风,和热带草原还是有些区别的,本质上热带草原气候更多由气压带控制,而热带季风主要由风向控制。
所以,季风气候不太稳定,旱季不能说完全没雨,偶尔也下,雨季也有连续晴朗,甚至干旱,冬天也确实凉快一丢丢。
热带季风气候算是介于东亚季风和热带草原之间的气候,四季之分意思一下,干湿两季偶尔混搭。
对印度来说,从西向东季风性越来越显著,东侧降水较多,西侧降水较少,于是印度中部形成热带草原气候,东部形成热带季雨林气候,是的,季雨林。

在恒河下游,年降水基本呈现出正态分布的样子,和东亚季风区已经很像了。  
于是印度就存在了农耕的基础:
1、雨季土壤淋溶效应没有雨林强,肥力减退之后在旱季还能恢复。
2、旱季虽然比较旱,但多少还是有点雨,不至于形成干草原,如果有河流灌溉就更好了,对恒河边的水浇地比较友好。

于是,在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地区形成了印度本土文明中心,孔雀王朝、笈多王朝甚至后来的戒日王朝,基本盘都在摩揭陀。
三哥代理服务器(异族统治)时期,首都才定在北印度,比如德里。   

即使是今天,恒河下游仍然是南亚人口最稠密的地带,没有之一。
于是,印度具备了规模的生产力基础,并在长期的历史中锻炼了一定的组织度(但还是弱),成为“热带强国”独苗。

现代热带国家

今天的热带,除了印度之外,还有印度尼西亚、巴西两个大国,以及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墨西哥、菲律宾、越南等中等人口国家。
其中的巴西和印尼拥有强国潜质。   
目前来看,也仅仅只是潜质。
是否能成为强国,不仅跟其地理条件决定的生产力潜质有关,和其历史形成的民族性关系也很大。
就如前述,热带地区因为古代孱弱的生产力,导致生产关系长期没有进步。
其主体民族的纪律性、组织性得不到历史的锻炼和沉淀,甚至没有产生国家和民族意识,那么其组织能力就是一盘散沙。
就比如,东非大草原上的大长腿黑蜀黍,奥运赛场上身体素质霸榜,人均博尔特刘翔。
但军事组织能力不能说很弱,只能说几乎没有。
军阀混战中,布坦协同不轧死人就算精锐。
再比如,印尼的工厂,穆斯林社畜打螺丝的同时一天能做六次礼拜,这效率,嘎嘎弱鸡,跟996的东亚人没得比。
南美的拉丁裔混血咸鱼,祖上在南欧混的都不咋地,没啥大国治理和组织经验,来到南美混血之后,更是放飞自我,能歌善舞跳伦巴,不擅经济,军事弱鸡。   
热带无强国,因地理环境而生,因地理产生的历史民族性而终。
热带地区的大国,除印度稍好,其它成为强国任重而道远。  
----全文到此为止。如果您想看到更多文章,请点击下面的公众号名片,关注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热带无强国”是扯淡还是事实?为何自古以来热带地区无强国?
中国各省市自治区一览表
把握初中地理气候类型的方法
我练习用word画的一些图
中考地理总复习考前专题二《地形、气候、河流》
【地理】步步为营,巧辩气候类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