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豆栽培:三分下种,七分管理,种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

大豆在恩施利川被称之为黄豆,大豆营养丰富,其籽粒中含蛋白质40%以上,脂肪20%左右,还富含钙、镁、磷、铁等微量元素,可加工食品种类很多,用途广泛,加工经济效益很高。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豆颗粒饱满结得像饭粑坨

大豆栽培一般重点都是放在管理上面俗话说:大豆三分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搞好田间管理工作,是大豆丰收的关键。

一、选用良种,合理调茬

大豆是一个光周期性较强的作物,属短日照植物,在形成花芽时,较长的黑夜和较短的白天,能促进生殖生长,抑制营养生长,所以大豆品种受区域影响很大,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选择良种。一般来说,在恩施地区,无霜期较长的中上等肥力地块和麦垄套种区,应选用中晚熟品种,中下等肥力地块,应选用中早熟有限结夹习性的品种。另外与其他高秆作物间作还应考虑选用耐阴性强、节间短、结荚密的品种。大豆忌重茬,应合理调节茬口。大豆重茬,生长迟缓,植株矮小,叶色黄绿,易感染病虫害。特别是大豆孢囊线虫发生较重,使荚少,粒小。显著减产。

二、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适期播种,一播全苗,是大豆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抓住了这一环,才能发挥田间管理的更大作用,夺取大豆丰收。

恩施地区大豆多夏播,一般生育期110天以上的品种应在5月下旬麦垄套播,生育期100~110天的品种以6月上旬播种为宜,生育期100天以内的品种以6月15日以前播种为宜。早播是早发的前提,能使大豆充分利用光能,是丰收的基础。在早播和提高播种质量的同时,还应搞好合理密植工作。单一种植大豆,一般高水肥地块控制在每667米21万株,中等地块,密度在1万~1.2万株,行距配置一般为宽行36厘米,窄行24厘米。播种时要掌握足墒下种,墒情不足时要浇水造墒后再播,播种要深浅一致,一般掌握在3~5厘米。

△播种要深浅一致,一般掌握在3~5厘米,可提高产量

三、搞好田间管理

(一)苗期管理

大豆从出苗到开花为苗期,需30~40天。苗期的长短,主要与播期及品种有关,一般播种早,苗期长,播种晚,苗期短;中晚熟品种苗期长,早熟品种苗期短。大豆苗期主要是长根、茎、叶,伴有花芽分化,以营养生长为主,且地下部分生长快,地上部分生长慢,一般地下比地上快3~6倍。因此,苗期的主攻目标是培育根系,使茎秆粗壮,节间短,叶片肥厚,叶色浓绿,长成墩实的壮苗。主要管理措施:

1.查苗补种

大豆出苗后,应立即逐行查苗,凡断垄30厘米以上的地方,应立即补种或补栽,30厘米以下的地方,可在断垄两端留双株,不再补种或补栽。

2.间苗定苗

在全苗的基础上,实行手工间苗,单株匀留苗,能充分利用光能,合理利用地力,协调地下部和地上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促进根系生长,增加根瘤数,是一项简便易行的增产措施,一般可增产15%~20%。

大豆间苗一般是一次性的,时间宜早不宜迟,在齐苗后随即进行。“苗荒胜于草荒”,间苗过晚,幼苗拥挤,互相争光争水争肥,根系生长不良,植株生长瘦弱,失去了间苗的意义。间苗的方法是按计划种植密度和行距,计算出株距,顺垄拔去疙瘩苗、弱苗、病苗、小苗、异品种苗,留壮苗、好苗,达到苗壮、苗匀、整齐一致的要求。

3.中耕除草、冲沟培土

大豆在初花期以前,多中耕、勤中耕,不仅可以清除田间杂草,减少土壤养分的消耗,也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保墒防旱,还可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结合中耕促进大豆不定根的形成,扩大根群,增强根的吸肥、吸水能力,防止早衰。

培土方法:一是结合中耕,人工用锄培土拥根;二是可以用小畜犁在大豆封垄前于宽行内来回冲一犁。

4.追肥

大豆分枝期以后,植株生长量加快,体内矿质营养的积累速度约为幼苗期的5倍,因此需要养分较多。追肥时期以开花前5~7天为宜;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大豆的长势确定,土壤瘠薄,大豆长势差,应多追些氮肥,一般每667米2追尿素7.5千克左右;若大豆生长健壮,叶面积系数较大,土壤碱解氮在80毫克/千克以上,不必追施氮肥。施肥方法以顺大豆行间沟施为好,施肥后及时浇水,既防旱又可以尽快发挥肥效和提高肥力。

△苗期出苗整齐长势良好

(二)花荚期管理

大豆从初花到鼓粒为花荚期,需20~30天。此期的营养特点是糖、氮代谢并重。生长特点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既长根、茎、叶,又开花、结荚,是大豆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干物质积累最多,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之间对光和产物需求竞争激烈,茎叶生长和花荚的形成,都需要大量的养分和水分,是大豆一生中需肥需水量最多的时期,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其管理任务是:为大豆开花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使营养生长壮而不旺,不早衰;使花荚大量形成而脱落少。主攻目标是:增花保荚。管理措施如下:

1.浇水防旱

大豆花荚期是需水较多的时期,恩施有句谚语道:“大豆开花,水里摸虾”。

此期如果土壤墒情差,水分供应不足,就会造成花荚大量脱落,单株荚数、粒数减少,粒重降低。因此,花荚期遇旱,要及时浇水,以水调肥,保证水肥供应,减少花荚脱落,增加粒数和粒重。要求土壤含水量不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

2.科学追肥

大豆花荚期也是需肥较多的时期,养分供应不上,也是造成花荚脱落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养分过多,特别是氮素过量,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营养生长过旺,也可造成花荚大量脱落。因此,一般在底肥或幼苗和分枝期追肥较充足的地块,植株生长稳健,表现不旺不衰,此期可不追速效性化肥,只进行叶面喷肥,以快速补充养分供花荚形成之用。如果底肥不足或前期追肥量较少植株生长较弱,可适当追些速效化肥,但量不要大,盛花期前可每667米2追施尿素2~3千克,并加强叶面喷肥,叶面喷肥以磷、钾、硼、钼等多种营养元素复合肥为好,长势弱的地块也可加入一些尿素或生长素之类的物质。

△花荚期要保证水肥供应,减少花荚脱落,增加粒数和粒重

(三)鼓粒成熟期的管理

从大豆粒鼓起至完全成熟为鼓粒成熟期,需35~40天。此期的生理特点是以糖代谢为主,营养生长基本停止,生殖生长占主导地位,籽粒和荚壳成为这一时期唯一的养分聚集中心。这一时期的外界条件对大豆的粒数、粒重有很大影响,仍需要大量的水分、养分和充足光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以水调肥,养根护叶不早衰。主攻目标是:粒多、粒饱。主要管理措施如下:

1.合理灌水,抗旱防涝相结合

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也是矿质营养和光和产物运输的重要媒介。大豆此期仍需要大量的水分,尤其是鼓粒前期,要求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低于此含水量,就要及时灌水,不然就会造成秕荚、秕粒增多。在防旱的同时,还要注意大雨后及时排涝,防止大豆田间长期积水。

2.补施鼓粒肥

在鼓粒前期有脱肥早衰现象的要补施鼓粒肥,补肥仍以叶面喷肥为主。

四、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是大豆实现丰收的最后一个关键措施。收获过早、过晚对大豆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影响。收获过早,干物质积累还没有完成,降低粒重或出现青秕粒;收获过晚,易引起炸荚造成损失。当大豆整株叶片发黄脱落,晃动豆棵有啦啦响声时,证明大豆已经成熟,应抢晴天收割晾晒。为保证大豆色泽鲜艳,提高商品价值,一般要晒棵不晒粒,晒干后及时收打入仓。

△如图所示这种大豆可等大部分叶子发黄时再收获

【结语】:

大豆栽培在恩施地区也算是一方经济来源,大豆在恩施也被称之为“万能”的黄豆,很多食品制作都离不开它,可谓是物美价廉,所以有着很大的销售空间。如果您也想知道怎样种植大豆才能获得高产,不防看看二妹子这篇文章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蚕豆的田间管理
夏玉米如何高产栽培
水稻的一生,你了解多少?
夏大豆当前的田间管理
麦茬复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想高产?其实并不难!科学施肥、田间管理,低产不存在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