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肃省桃树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甘肃省桃树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_王田利

桃树是我国乡土树种之一,分布广泛,是我国研究最深入、种植经验最丰富的树种。但近年来随着生产形势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传统经验已远远不能满足生产成本快速上升、桃树生产从业者减少、从业者老龄化日趋严重、生产效益下降、消费需求多样化和高质量化的要求,势之所迫,桃树栽培必须变革,以适应形势的发展需求。根据在桃产区的调研及桃消费市场的观察,新时期,桃树生产应从节省投资、增加效益着眼,积极进行栽培措施的革新,适应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保证产业向好向优向强发展。

1 紧跟时代潮流,选优发展品种

在果树生产中,桃是我国在品种方面拥有知识产权最多的树种,由于桃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全国各果树研究单位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培育了一大批优良品种。目前无论是水蜜桃、油桃还是蟠桃,无论是早熟、中熟还是晚熟品种,无论是红色、白色还是黄色桃,无论是硬肉还是软肉桃,无论是鲜食还是加工桃,均有配套品种供生产应用,栽培者可根据当地的立地条件、气候因素、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市场的需求选择 5月中下旬至 9 月中旬成熟的品种排开种植,以实现产品的分期应市,满足消费者需求。

近年来油桃、蟠桃的销售快于毛桃,黄色桃成为消费的新宠,早熟和晚熟桃的销售好于中熟桃,硬肉桃比软肉桃卖得好,大果型和小果型桃比中果型桃销售快,加工桃的市场出现萎缩现象,在栽培品种选择上要适应以上变化,为产品销售打好基础。

另外,所选择的品种一定要有很好的适应性、较强的抗性、较好的丰产性、较低的缩果和裂果发生率、较浓郁的风味、广泛的市场认同感、较好的贮运性,这些都是选择发展品种时应综合考虑的,不可或缺。好的品种,可大大减少生产的难度,使栽培变得轻松,降低生产成本,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因而品种是高效栽培的基础,要认真研判,马虎不得。

2 芽苗建园,提高建园整齐度,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我国桃树栽培所用苗木有 2 种,一种是利用芽苗半成品苗建园,另一种是用成品苗建园。经多年观察,前者建园优势明显: 一是建园成活率高,利用芽苗建园时,在苗木栽植后,及时在接芽上剪砧,这样可大大减少树体的枝量,从而减少树体水分的蒸发损失,有利于提高栽植苗木成活率。据调查,桃树芽苗栽植成活率多在 98%以上,有利于一次成园,相反,应用成品苗建园,由于植株枝多,树体水分蒸发散失多,成活多不理想,特别是外调苗木,栽后成活多没保障。二是芽苗便宜,利用芽苗建园成本低,一般芽苗每株成本仅 1 ~ 2 元,而成品苗有的每株售价 20 ~ 30 元,成本较高。因而利用芽苗建园是新形势下桃树生产中建园的主要方向之一。

3 计划密植,提高产量,提升生产效益

桃树生产效益在一定范围内与覆盖率呈正相关,覆盖率越高,光合产物积累得越多,越有利于产量的提高。由于桃树为喜光树种,传统种植栽植较稀,很不利于前期产量的提高,近年来在桃树生产中通过计划密植的方法,先栽密,提高覆盖率,促进前期产量的形成,以后随着树龄增加、树冠扩大,逐步间伐改造,这样可快速地提高桃园产量,促进生产效益的提升,这是我国桃树生产中较明显的变化之一。

4 普及机械作业模式,降低生产成本

从长远看,桃生产中最大的成本已不是物资成本,而是人工成本。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大批转移,桃树生产中劳动力奇缺,劳动力工资快速上涨,导致桃树生产成本水涨船高,大幅提升。人工费降不下来,桃树生产将无利可图,近年来规模化建园的园主,发出了为果园务工者打工的呼声,很现实地反映了这一问题。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及果园务工工资的日益增长,生产成本的快速上升,已成为桃树生产中面临的很现实的问题之一。如建园环节采用机械打穴 (图 1),每 3 秒即可打 1 个边长 60 厘米的穴,每穴成本不足 2 元; 而人工挖同样标准的穴,成本需要 6~8元,因而在建园时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多采用宽行窄株模式 (图 2),为机械化创造条件。随着开沟施肥填埋一体机 (图 3)、小型弥雾机 (图4)、割草机 (图 5)、小型田间作业升降平台 (图 6)、果实采摘机器人 (图 7) 的研发成功,我国果树的机械作业水平大幅提高,这将大大降低桃园的生产成本。机械作业可降低生产成本,但前提是果园一定要有作业通道,因而在建园时应优先考虑的是方便机械作业,这一点十分重要,应高度关注。

图 1 机械打穴

图 2 宽行窄株建园模式

图 3 开沟施肥填埋一体机

图 4 小型弥雾机

图 5 小型除草机

图 6 小型田间作业升降平台

图 7 果实采摘机器人

5 重施基肥,巧施追肥

肥料是桃树生产中的重点管理内容之一,长期以来,桃树年施肥次数在 4 次左右,施肥次数多,用工量大,生产成本高。其实在桃树生长发育过程中,6 月以前所有的生长发育活动所消耗的营养均为上年的贮藏营养,只有到了 6 月,叶面积足够大时,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才开始供果实膨大、花芽分化、新梢生长需要,因而在基肥施用充足、树体贮藏营养量足的情况下,完全可省略花前追肥,在 6 月花芽分化时,适量补充营养,即可满足树体生长结果需要。这样如果每年能保证 9—10 月基肥和 6月追肥施好的情况下,就可满足树体生长结果需求,每年可减少 2 次施肥次数,不但有利于减少桃园用工、用肥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减少土壤耕翻次数,减少伤根量,可防止施肥作业时大量伤根,导致树势衰弱现象的出现。

要注意施肥的次数可减少,但施肥量不能少,具体在施肥作业时,可将有机肥、生物菌肥和绝大部分化学肥料(总量的70%~80%) 在9—10月作基肥施用,将剩余的 20%~30%化学肥料在 6 月作追肥施用即可。

基肥以根际开沟施用为主,追肥时应大力普及肥水一体化措施,将肥料溶解在水桶中,通过输液管、追肥枪运送到根部 (图 8),这样可大幅度地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施肥用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由于肥水同补,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肥效发挥好。

图 8 用追肥枪追肥

6 防旱防涝并重,控制水分供给,防枝梢徒长,防果实风味变淡

桃树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对水分敏感。干旱时,树体生长结果受到限制,不利于产量提高; 积水情况下,根系会因缺氧而死亡,严重时导致树体死亡。因而桃树生产中,土壤相对含水量应控制在 60%左右,没有浇水条件的地方,应做好保墒工作,通过地面覆盖保墒物 (图 9),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损失,促使降水尽可能地用于桃树的生长发育;有浇水条件的地方,应注意在春、夏季降水少的情况下,适时浇水,进行水分补充,防止春旱、伏旱现象的发生,浇水时注意浇水量,防止田间积水的出现,在浇水过多或降水后田间积水的情况下,要注意及时排水,防止根系因缺氧而死亡现象的出现。有条件的桃园实施滴灌 (图 10)、喷灌等现代补水措施,节约用水,控制生产成本。

图 9 桃树覆盖栽培

图 10 桃园滴灌设施

7 培肥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长期以来,桃树生产中多采用清耕法,将土壤中所生的草除得干干净净,这样避免了草与桃树争肥争水争空间,但每年 6 次以上的除草作业,劳动强度大,很费工。近年来,人们对于果园中的草进行重新审视,遵循物质不灭的原理,以补充土壤有机质为出发点,推行株间覆盖、行间生草的方法,在毛根长不到的地方,有意识地保留自然生的草或有意识地种草 (图 11),在草长到一定高度 (25~30 厘米) 时,实行刈割,割后覆盖于树盘或就地覆盖,经风吹日晒雨淋,草腐烂后就会以有机质的形式再补充到土壤中,这样一方面解决了草与桃树的矛盾,另一方面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利大于弊,割草比除草省工省劲。如果采用割草机半小时就可处理 1 亩桃园,而除草需 8~12 小时,这样管理方式转变后,每年仅此一项至少可节省5 个工,省工就是省钱,就是增效,还有更大的好处是土壤越种会越肥沃,所产果实风味会越来越浓郁,因而在降水量大于 600 毫米的地方或有浇水条件的桃园应大力普及生草栽培。

图 11 桃园生草栽培

8 合理应用化学控制手段,调整田间通透性

桃树为喜光性树种,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易出现枝条枯死现象,而桃树的枝条萌芽率高,成枝力强,桃树生长迅速,1 年生苗年生长量 1. 5 ~2. 0 米,且芽有早熟性,1 年中能发 2 ~ 4 次副梢,而且副梢发生部位高,不便利用,浪费养分,影响通透性。为了保持田间良好的通透性,除了合理密植,控制亩栽植株数,合理整形,控制株枝量,尽可能地做到稀树稀枝,特别是应严格控制大枝的量,通过简化树体结构,减少枝的级次,着力解决大枝占位问题,采用主干形或纺锤形等树形,在中干上直接着生结果枝,拉大结果枝间距,提高树体受光量外,在生长季还要花大量精力进行摘心、疏枝,以保证田间具有良好的通透性。田间用工量大,生产成本高,在 20 世纪 90 年代,人们开始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化学控制,抑制营养生长,根据植株的长势,在新梢长到 15 ~ 20 厘米时,用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100 ~ 200倍液或 PBO 250 ~ 300 倍液喷施外围的嫩梢部位,就会延缓新梢的长势,促进营养积累,提高花芽质量,减少分枝,可减少生长季修剪量,降低生产成本。

9 关键性病虫害防治,减轻生产损失

在自然界中危害桃的病虫害种类较多,不同的地方,主要病虫害种类各不相同,生产中应将主要病虫害作为防治对象,在危害初期,对症用药,提高防效,控制危害,在防治主要病虫害的过程中,对次要病虫害也达到控制的效果,这就是抓主要矛盾,要控制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充分发挥自然界中天敌的控制效果,以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农药污染,提高果品的食用安全性。病虫危害常给桃树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影响生产效益的提高,生产中对病虫危害不可掉以轻心,要加强防治,以减少生产损失。

如在甘肃省危害桃的主要病虫害有细菌性穿孔病、流胶病、缩叶病、疮痂病、介壳虫、蚜虫、螨类、食心虫等,防治的关键时期有 3 个,一个是萌芽前清园,二是 5 月病虫害初发期,三是麦收前后田间病虫基数较大时。通常发芽前应细致地喷 1 次 5 波美度石硫合剂,降低病虫越冬基数,为全年防治打好基础; 介壳虫发生严重的果园应喷 1 次 5%柴油乳剂,以控制危害; 在桃花开绽期喷 2. 5% 敌杀死乳油3000 倍液,把第 2 代桃蚜消灭在入花前; 在发芽展叶期喷50%硫磺悬浮剂 200 ~ 400 倍液,控制缩叶病; 在展叶后及时喷 0. 5 千克硫酸锌、2 千克石灰、120 千克水兑成的锌灰液控制穿孔病的发生; 在介壳虫危害严重的果园,于 5 月初充分利用虫体软、抗药性差的有利时机,喷渗透性强的 40%速扑杀乳油或 40%乐斯本乳油4000 倍液防治; 喷 0. 3 波美度石硫合剂或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防治缩叶病、穿孔病、轮纹病、白粉病、炭疽病、疮痂病; 5 月下旬树盘覆盖 1 米见方的塑料薄膜,阻止桃小食心虫越冬茧出土,在盖前如果能将树盘用 50%辛硫磷乳油 200 倍液喷洒 1 遍,并浅锄,效果会更好,树上喷25%灭幼脲 3 号悬浮剂 1500倍液或 30%桃小灵乳油 200 倍液防治桃小食心虫及桃蛀螟、潜叶蛾等; 蚜虫及螨类危害严重时,可喷 1 遍 1. 8%齐螨素乳油 1500 倍液或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000 倍液进行控制; 在麦收前后根据田间病虫发生情况,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20%灭幼脲 3 号悬浮剂 1500 倍液控制,保护叶片,延长功能叶生长时间,提高光合产物积累,为来年的结果打好基础

10 适期采收,减少贮运损失

桃果不耐贮运,货架期短,采收较早,果实营养积累和转化不充分,果实风味淡,果实品质较差; 采收过迟,果实硬度小,易腐烂变质,造成大量烂果损失,对生产效益均产生不良影响。因而在桃果采收时,一方面要考虑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要考虑产地到市场的时间,还要考虑品种的特性及果实的成熟度,切莫青采,也不可采摘过迟。一般在市场供货少时,桃果的售价高,可卖好价钱,当大量桃果上市后,果价会下降,因而适当早采有利于提高售价。如果产地离销售市场近,可适当晚采,以促进果实营养物质积累和转化,增加果实的香味,提高品质; 如果产地离销售市场远,最好在果实七八成熟时采摘,在运输的过程中后熟后销售,烂果损失少,如采摘过迟,极易造成大量烂果损失。硬肉桃较耐贮运,可适当晚采,而软肉桃采摘迟的情况下,烂果损失严重,因而在桃果采摘时要通盘考虑,尽可能地减少采后的烂果损失,降低不必要的损耗,促进生产效益的提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早熟黄桃树苗哪个品种好
采收前的整形、修剪
盆栽桃树的栽培技术
一种水蜜桃的纯天然种植方法
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系统油桃纯绿色的无毒农业
桃树4月生产管理技术这些要做好,才能稳产质优效益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