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

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 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 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皮亚杰指出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 认知个体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 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 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 平衡即被破坏, 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 ( 即顺应) 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 并在 “ 平衡— —不平衡— —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认知学习发展的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大学英语教改反思1-免费硕士博士论文-论文天下
第一节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简介
三、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