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主席的《卜算子咏梅》一词的写作过程,颇耐...
主席的《卜算子咏梅》一词的写作过程,颇耐人寻味。
1961年11日6日早6点,主席令人传字条给秘书田家英:“田家英同志:请找宋人林逋(和靖)的诗文集给我为盼,如能在本日下午找到,则更好。”
田家英知道,林逋是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擅咏梅,喜养鹤,人称梅妻鹤子。他身边正有《林和靖先生诗集》,急忙给主席送过去。
上午八点半,主席又传来一张字条,上写:“田家英同志:有一首七言律诗,其中两句是: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是咏梅的,请找出全诗八句给我,能于今日下午交来则最好。何时何人写的,记不起来,似是林逋的,但查林集没有,请你再查一下。”
田家英正在思索诗句出处,主席又追加一张字条:“家英同志:又记起来,是否清人高士奇的。前四句是: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到处栽。雪里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下四句忘了。请问一下文史馆老先生,便知。”
田家英经多方打听,终于查找到了全诗及作者,原来是明初诗人高启作的梅花九首中的第一首,急忙给主席送过去。全诗如下: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高启的这首梅花诗高标脱俗,飘逸绝伦,主席叹赏不已,称赞高启是明代最伟大的诗人。
田家英心中纳闷,主席为什么急切查寻高启这首梅花诗,并且不惜改变夜间工作白天睡觉的习惯呢?
原来主席在酝酿构思一首词,主席可不是有了闲情逸致才填词。当时我国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国际反华势力猖獗,党内一些人怀疑动摇,急需统一思想,解决问题,振作士气,主席是借填词来增强党内战胜困难的信心。不久,这首著名的 《卜算子咏梅》问世了。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27日,中央召开工作会议筹备七千人大会,主席把这首词作为文件批给在北京参加会议的代表们看,并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附后,又加注说明:“作者北伐主张失败,皇帝不信任他,卖国分子打击他,自己陷于孤立,感到苍凉寂寞,因作此词。”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两相比较,陆游的词固然是好,但格调悲凉无奈,甚至消极,其笔下的梅花纵然保持清香如故,毕竟已经零落成泥。反观主席这首词,塑造了梅花的崭新形象,既有凌寒冒雪的铮铮铁骨,又有甘于奉献,无私无欲的高尚情操。
主席的用意正如郭沫若在《待到山花烂漫时》一文中所说:“我们的处境好像很困难,很孤立,不从本质上来看问题的人便容易动摇。主席写出了这首词来鼓励大家,首先是在党内传阅的,意思就是希望党员同志们要擎得着,首先成为毫不动摇、毫不害怕寒冷的梅花,为中华人民做出好榜样。”
联系到主席此前查询高启的梅花诗,可想而知,值此非常时期,老人家重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为陆游至死无悔的精神所感动,也想以梅花明志,但又觉得陆游的词过于悲凉消极,忽然想到了高启的诗,想从高启诗中寻找灵感,提升境界。于是,才有了三请田家英,三问梅花诗的词坛佳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梅花九首
8幅手稿再现毛主席创作《卜算子·咏梅》鲜为人知的过程
UC头条:梅花开时说梅花
【读史明智】七千人大会前党内传阅的一首词
高启的《梅花》与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
古来梅花诗千篇,能入极品者不过两首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