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玩城老汉打开袋子,百块稀世瓷片道出6个朝代隐秘

相信那么优秀的你

已经关注了我

图片来源:网络

2004年,某古玩城来了一位农民打扮的老汉,手里拿着几件瓷器到处乱逛。明眼人一眼就知道,这些都是仿制的假货,看都懒得看一眼,没意思。

谁知那老汉说自己好的有很多,就是都成瓷片了!

果真,老汉从袋子里掏出来,店里众人一瞧,纷纷摇头叹气,这都碎成啥样了,能值钱?

店老板心底却炸了锅,他面不改色的翻看袋子,这里什么乳钉洗、素胎、六方花盆、鸡心壶、茄皮紫釉、孔雀蓝釉……各种各样的瓷片都有。

要知道这官钧是不陪葬的,素来不见出土。更何况这里面还有素胎,若他没猜错的话,这老汉定是发现了官钧窑址了。

很可能是明朝的!

一直到老汉离去,店老板小心的收起各类瓷片后,这才向自己的徒弟们委婉道来。

原来,钧瓷是这么一回事。

钧瓷

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也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窑出产的瓷器,因宋徽宗时期曾在禹州市古钧台附近设置官窑专门烧纸御用瓷器而得名。

更以其独特的釉料及烧成方法产生的窑变神奇而闻名于世。

瓷作为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钧瓷由陶器演变而来,是对陶器的继承和延续,根据近代考古发现和对现存古代钧瓷标准器型研究,古代钧瓷的器型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日用生活器皿,另一类为陈设类器皿。

有专家认为,以碗、盘、碟、炉、鼎等民间日常用器为主的俗称民钧,以花盆、洗、尊、瓶等为主的造型,俗称官钧,因官钧瓷器要求较高,造型大雅,窑变美妙,被认为钧瓷中的珍品,流传于世的官钧瓷器十分稀少,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哈佛大学赛克勒美术馆等处,世界范围内公私收藏的官钧瓷器加起来也就是仅有百余件而已,所以钧瓷弥足珍贵。


0
1
唐代钧瓷:

唐代钧瓷简称唐钧,唐钧的特征大致可用“厚重”来概括,按考古学成就来看,唐钧是以黑釉上泼斑爆斑为代表的。它以黑白为主色调,其间黑中泛蓝,蓝中隐白,蓝白相间,且釉体斑纹随着烧成温度高低有流动感,显针尖状、丝缕状、流星状、雨点状等,变幻莫测,有着特殊的丰富的审美体验。这一美学成就与宋代钧瓷红紫相间的窑变斑彩十分相似,其根本工艺技法与宋代钧窑是一脉相承。

唐钧不同器型的名称,往往依器型外观而定,所以,历代的钧瓷生产都十分重视器型的塑造,并因此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考古学家和鉴赏家也往往把器型作为钧瓷断代的重要依据之一,具体来讲,唐代钧瓷的器型多为实用类器皿,如碗、盆、盘、罐、坛、注子、瓶、炉等器具,除此之外,也有极少数装饰品,如腰鼓形的拍鼓,这表明唐钧的器型已从实用向装饰、审美方面发展,唐代瓷器的造型大多丰润、浑厚、庄重、素穆,故以庄重古朴著称。

0
2
宋代钧瓷:

到了宋代,因宋徽宗酷爱钧瓷,钧瓷得到朝廷的重视,始设官窑烧造,宋代钧瓷线条流畅、质朴端庄、趣味高雅、自然天成,相比唐朝的钧瓷造型,宋钧更具文化气息,式样也更加丰富,传世的除生活器皿类器型外,还有花盆、盆托、鼓钉洗、出戟尊、奁、瓶等陈设类器型,仅花盆,其式样就有海棠式、葵花式、莲花式、渣斗式、仰钟式、正方式等多种。

表现了丰富多彩的风貌,这也是其独具的个性。主色调除天青、月白类外,还有罕见的玫瑰紫、海棠红、玛瑙红、葱绿、豆青、天蓝等。该釉色的出现改写了“青白瓷一统天下的历史”,故又称之为创举,这 也是钧瓷对陶瓷业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

宋代钧瓷精美绝伦,除审美特征外,还有更多的理性特征,时隐时现。例如钧瓷的底款,除刻有“奉华”、“省符”等宫殿名字外,多以“一二三四……九十”编号,这是陶瓷作品中唯一的,特有的现象。

0
3

元代钧瓷:

据史书记载,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官钧窑停烧,钧瓷一时受挫,金、元时钧瓷得以复烧,此时,各地争相仿制钧瓷,曾经风靡一时,这一时期的钧瓷器型主要为日常生活用瓷,陈设瓷较少,突出的器型有龙首八角把杯、胆瓶及折沿盘等,元代钧瓷的造型多为瓶、碗、盘、钵、炉、罐、鼎、枕等,注重于应用瓷器,鲜见盆、奁、洗、尊等陈设品,其造型虽类似宋钧,但由于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的文化背景,所以普遍显得硕大、粗犷,并形成了粗犷、豪放、狂野、繁复的个性。

元钧的胎不如宋代细润,特征是胎质较粗松,呈色白、灰白、黄、红、黑。积釉肥厚,浑浊失透,多棕眼,釉泡,光泽较差。施釉不到底,圈足宽厚外撇,内外无釉,足内胎面常留有尖状痕迹。

0
4
明代钧瓷:

有的专家认为,明、清时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诸名窑衰退,钧窑也基本停烧,但也有专家对此不予苟同,甚至以现存钧瓷中明、清钧瓷较多为例予以反驳,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上卷》中提到钧窑时,称“此窑唯种蒲盆底佳甚”,说明从明代开始,钧窑已经被文人士大夫看重,钧瓷成为庭院、书房中的贵重陈设器被普遍使用。专家对现存的钧瓷进行研究后发现,明代钧瓷的造型模仿宋钧,除花盆外,还有琮式瓶、玉壶春瓶、高脚盘、荷叶盖罐、荷叶大盘、鼓钉洗等。

明钧釉面于紫红中杂以蓝色,底内露胎泛黑褐色,并近似成化时期的糊米底。

也讲究紫口铁足,其口部一律深褐色以示紫口;足部胎质为深色(灰、黑褐加酱色护胎釉以示铁足)。不同点,明钧釉面内汽泡大小比宋钧要小一圈,白亮泡多,显得比宋钧疏密有致,釉层感新鲜于平薄中有细微的麻点坑密布,属桔皮纹。其胎土细腻要胜于宋,重量也是历代钧瓷中最为沉重的。

0
5
清末钧瓷:

清朝时,钧瓷曾经得到较大发展,品质也有很大提升,清末钧瓷的器型既有生活器皿类,也有陈设类;造型既有仿制,也有一些创新,但从存世的官钧瓷看,花盆居多,清宫旧藏的20余件官钧瓷中,花盆占了大半,且式样众多,有海棠式、葵花式、菱花式、长方形、圆形、六方形等,可见在清代宫廷之中,钧窑花盆也是颇得皇帝喜爱的陈设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28件官钧瓷,花盆及盆托19件、洗6件、尊3件。

清代钧瓷胎断面呈灰黄或灰白色,炉钧胎面呈灰白或深灰色,不少有变形、底足炸裂及窑粘现象,其釉色因烧成制度的不同呈现出较大的变化。

在日用瓷窑内搭烧,采用氧化焰气氛烧制的钧瓷,釉色多呈青、绿色,以天青、豆青、冬青、粉绿、瓜皮绿、麦芽绿、孔雀绿、铜绿为多,偶有红色调,但发色沉稳、暗浊。而用风箱小炉,在还原焰气氛下烧制的炉钧,呈天青、天蓝、海棠红、朱砂红、玫瑰红、玫瑰紫、葡萄紫等色。

0
6
现代钧瓷:


现代钧瓷,简单来讲就是官仿官。

随着钧瓷标准器型研究的深入,烧造工艺的改进,钧瓷成品率大大提升,器型也逐渐丰富起来,吸引了大批艺术大师和工艺大师投身钧瓷创作,推出了一些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以卢广东、卢广兴为代表的卢氏家族,还有刘福安、晋佩章大师等,大胆地推出了一些具有时代气息和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造型有韩美林大师创作的“春夏秋冬”、“鱼”、“十二生肖”等系列,荣昌钧瓷坊的“易之华夏系列”以及孔家钧窑等钧瓷名窑创作的国礼系列等,尤其是近年来,相关部门通过举办中国钧瓷文化节(视频),促进了艺术交流,推动了钧瓷的创新和发展,优秀的钧瓷作品不断涌现,钧瓷的艺术品质得到了整体提升。

现代仿品主要有以下特征:

红斑死板,釉流动感较差,红斑与釉面的沁染不明显。釉面的开片成网格状交叉,无粗细和层次变化。有的开片浅淡,无力度,粗细及深浅层次一致。底足的火石红、黄泥或芝麻酱釉的颜色深浅一致,无层次变化。

鉴定要诀:

红斑死板者,绝大多数是假货。有此两种形态的开片,必为假货。

这样的底足是人为一次做成了,而非在烧制或埋藏过程中自然形成,所以颜色一致,无变化。因此也就是新仿品。

------------------------------

想把故事讲给你听

如果可以

我也想听你讲故事

请留言或者联系颍河小李

在这,等着你

领导说您转发和点赞

小编的工资涨五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玩知识】漫话钧瓷器型之美
明代宣德到成化窑对美的追求和探索
钧窑可以美到什么程度?大开眼界!
[转载]宋代汝窑瓷器的谬误与汝瓷赏析两例
常言道:家居无汝瓷,必是俗人家!汝瓷的讲究、寓意你知道多少!
从瓷片看哥窑器传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