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龟壳上的文字

龟壳上的文字

  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清国子监祭酒学部尚书王懿荣,发现自己吃的中药“龙骨”上,有许多好象文字的东西,感到很惊讶,就到药店里买来800多片龙骨王祭酒研究甲骨文的消息,传到候补知府又官经商的刘鹗耳里,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从收买的5000多片有文甲骨中,挑选了1058片,编辑为《铁云藏龟》一书,这是甲骨文的第一部著录书。

  甲骨文是甲骨文字的简称,是指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因为最初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郊的小屯村。这个地方,历史上曾经是殷商王朝的故都,即所谓“殷墟”,所以又称“殷墟文字”。这些甲骨文大部分是为占卜用的,所以甲骨文大部分是“卜辞”;古代把刻写称为“契”,甲骨文是殷商时代所刻,所以又叫作“殷契”或“殷墟书契”,更有直称为“甲骨刻辞”的。 古代科学还不发达,那时的人们,对于很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就寄托与“神灵”,特别在商代,几乎日日、时时、事事都要占卜一下,如刮风下雨、年景好坏、祭祀神明、出行、田猎、战争、营建、生育、疾病等等,均无例外。那么,是什么原因,甲骨文大多刻在龟甲和少量的兽骨上呢?自汤伐夏建立商王朝之后,建都毫地(今河南商丘附近)传至十七代王盘庚时,迁都殷地(今安阳县小屯村附近),因为传说殷商是受龟意而得天下,“有黑龟背赤文成字,言夏桀无道,汤当伐之”。于是,成汤是受龟文所示其兵伐夏,取得天下,建立商朝的。所以商代朝廷,对龟崇拜若神、诸事皆听“龟意”。所以,“卜辞”常用龟甲刻就。

  甲骨文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计的灿烂瑰宝,为此,邮电部还发行了一张甲骨文的邮票呢。由于它的发现,使我们的文字历史提前了一千多年,成为全人类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古老伟大民族之一,这是龟在中国文化史上立下了一桩大功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甲骨文中的十二属相
珍贵:汉字与甲骨文对照表
龟甲占卜文
第二章  字形的演变
[上下五千年]盘庚迁都
解密甲骨文,甲骨文资料,甲骨文介绍,甲骨文图片,甲骨文新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