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塑料大棚种蔬菜,气候调控是关键,高产种植技术

塑料大棚主要是利用充足的太阳能,通过调节卷膜,控制棚内的温度、光照、湿度。大棚小气候和自然大气候不完全相同,其具有相对独立性、可控性和优越性。大棚内空间有限,由于施肥、用药等原因,使棚内有害气体积聚,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影响大棚蔬菜生长发育。因此,每天通风之前,要先将大棚中间扒开一个小缝,放出浑浊的空气,换进新鲜的空气。同时,要经常测定棚内二氧化碳含量,当二氧化碳含量不足时,要及时补充。因此,塑料大棚一般都能为蔬菜生产提供一个比露地优越且稳定的环境条件。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塑料大棚的可控程度将会越来越高,生产优越性也会越来越大。大棚生产过程中,对蔬菜生产起作用的小气候环境与土壤、作物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要取得丰收,其中每一个因素都不可缺少。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蔬菜在不同生育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时、科学地控制、调节蔬菜与小气候、土壤等环境的关系,才能实现优质、高产。



 

光照

目前,我国大棚生产主要利用太阳能。这是因为人工补光因投资高而不易推广普及。开展大棚生产,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使大棚多接受阳光。

(1)选择光照良好、无遮阴的地方建棚;

(2)保持大棚采光面的适宜角度,矢跨比适当;

(3)经常清除棚膜灰尘等污染物,保持清洁透光;

(4)采取悬梁吊柱等合理的骨架结构,减少遮阴。二是充分利用阳光。

(1)采取多茬、全年高产的办法,合理安排茬口,提高大棚的时间利用率;

(2)合理密植或间作套种,提高大棚的空间利用率;

(3)经常擦洗棚膜,增加光照;当光照强度、光照质量和光照时数不足时,可利用白炽灯补光。



 

温度

气温。气温调控包括增温和降温,具体方法如下。

增温

(1)塑料薄膜大棚采取双膜结构,有利于提高棚温和地温。

(2)低坑建棚,在平地挖掘大棚所需要面积的大坑,利用周围土层、地势保暖升温。

(3)极端天气和晚上,在大棚面上覆盖保暖被,提升棚温和地温。

(4)利用太阳光给大棚升温。

(5)棚内实行畦地种植,采用地膜覆盖,提高地温。

(6)畦地采用小拱棚种植,提高气温和地温。

(7)晚上在小拱棚上覆盖草帘保温。

(8)棚内释放二氧化碳气体,提高温度和防寒。

(9)利用地热资源、工厂余热、农作物废弃物燃烧供热,但是豫北地区由于环境污染整治,冬季大棚内已经严禁使用生物秸秆和煤锅炉取暖,使用电热取暖成本又过高,部分面积较小的大棚可尝试使用生石灰提升温度,还兼具灭菌消毒作用。

(10)入冬前,蔬菜喷施诱抗剂防寒抗寒。根据具体情况,可在充分利用阳光的基础上采取闭棚和加设小拱棚等方式提高气温。



 

降温

夏季光照强、气温高,如果温室大棚管理不当,白天大棚瓜果蔬菜很易出现日灼果、花芽分化不良;晚上,夜温过高,蔬菜的呼吸作用一直维持高强度,易消耗大量有机营养,致使植株瘦弱,甚至落花落果。因此,当温度过高时,除了结合采取双门对开或开天窗和侧窗的办法通风降温外,还应及时覆盖遮阳网。此措施的优点是成本低、效果好;缺点是不能全天覆盖,需根据天气情况拉放。如果遮阳网操作不当紧贴在棚膜上,会增加棚内温度,起不到降温作用。

地温。地温调控包括增温和降温,具体方法如下。

(1)增温。除了上述充分利用阳光提高气温以增加地温外,在低温季节增施有机肥料、中耕、灌井水、在棚边设防寒沟等,都有增加地温的作用。

(2)降温。在夏季要结合其他方式利用秸秆、稻壳、花生皮等遮挡操作性,降低土壤吸收日光的直接热量。绝大多数蔬菜根系适宜在20~25℃的土壤中生存,在夏季中午时段,棚温经常在35℃以上,土壤温度为28~30℃,温度偏高,根系活性就会降低,植株整体代谢能力也会随之降低。白天土壤5cm深处温度比棚内气温低5~7℃,夜间土壤5cm深处的地温比气温高3~5℃。因此,采取遮挡棚内土壤降低其吸收热量的方式,也是整体降低棚内温度的主要方式。

湿度

棚膜密不透气,棚内外温差大,致使棚膜内结水滴,影响光照和作物生长。要及时通风降湿,使棚内湿度保持在60%~80%。

增湿

根据作物需要及土壤墒情,适时、适量地灌水,既补充土壤水分,又增加空气湿度。

降湿

阴雨天气浇水后,土壤和空气湿度大,进行中耕和加强通风,可以起到有效的排湿作用。此外,棚内采取地膜覆盖,也有良好的控湿作用。



 

空气

二氧化碳的补充

一是及时通风换气。春季晴天日出后,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很快低于外界自然浓度。因此,上午9:00—10:00棚温升到25℃时,应通风换气,既可降低棚内升温速度、排出湿气,又可补充二氧化碳。二是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可改良土壤,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据测定,大棚施秸秆堆肥45t/hm2,可使棚内1个月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600~800mg/kg。因此,在目前情况下,保护地生产应以增施有机农家肥为主。也可以用石灰石+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每天用石灰石22.5kg/hm2+浓盐酸11.25L/hm2兑1倍水稀释,分3个点施用,可使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以上。有条件的,还可用二氧化碳钢瓶或二氧化碳发生器补充二氧化碳。

有害气体的排放

如果棚内产生氨气等有害气体,应及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将其排出,防止蔬菜受到危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棚室调控四要诀
大棚蔬菜要高产,春季管理掌握这五个要点!
大棚内的温度、光照、空气、湿度等环境条件有何特点?
深冬季节温度低、湿度大,大棚浇水、防病成难题
蔬菜大棚内应该多少度 冬天蔬菜大棚内的温度
夏季蔬菜大棚如何遮阳降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