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音乐素养在歌唱表现中的重要性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2018届)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目:论音乐素养在歌唱表现中的重要性

   院:音乐学院

   业:音乐表演(声乐)

   号:201421011509

学生姓名:刘晓旭

指导教师:王兵

  20185

 

摘要 1

Abstract: 1

前言 2

一、音乐素养的概念 2

(一)什么是音乐素养 2

(二)音乐素养的重要性 2

二、音乐素养的组成要素 2

(一)节奏培养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创造能力 2

(二)律动培养孩子对音乐的乐感和情感理解 2

(三)身体运动协调好才能演绎好音乐 3

(四)对音乐的控制能力可以提升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3

(五)音乐感知的培养可以增强音乐欣赏能力与创作能力 3

三、如何培养音乐素养 3

(一)认识音乐素养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的重要性 3

(二)熟练掌握教材对于提高音乐素养起到打基础的作用 3

(三)掌握学习方法对于提高音乐素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

(四)督促、激励学生阶段学习兴趣 4

四、音乐素养与歌唱的关系 4

(一)节奏与歌唱的关系 4

(二)律动与歌唱的关系 4

(三)身体协调与歌唱的关系 5

(四)感知与歌唱的关系 5

五、以歌曲《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为例分析 5

(一)在歌唱中调式、调性及强弱处理起到的重要作用 5

(二)在歌唱中拍子、节奏、律动、音准起到的重要作用 6

(三)在歌唱中感知起到的重要作用 6

六、总结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论音乐素养在歌唱表现中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学习音乐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有很多人只重视音乐表演,而忽视了音乐素养的培养。音乐素养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素养不仅可以帮助歌唱者更好的演唱,还能提升一个人的综合能力。音乐素养的作用就是帮助一个人去理解音乐,听懂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使我们对于音乐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带我们去看音乐的内在,感受音乐的内涵,体会音乐情感。

键词:音乐素养;音乐素养的培养;音乐素养与歌唱;歌曲分析;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music has gradually entered people's life, and more and more people learn music, but there are a lot of people who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music performance, but ignore the cultivation of musical accomplishment. Music qualit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music. The quality of music can not only help the singer to sing better, but als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a person. The role of music literacy is to help a person to understand music, to understand music, to feel music with heart, to make our understanding of music no longer on the surface, to take us to the inner of music, to feel the connotation of music, to experience the emotion of music.

Key words: music literacy; music literacy training; music literacy and singing; Song analysis;

前言

    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是每一个学习音乐的人所必需掌握的,它是一门独立的专业的学科。现如今更多的人只注重歌曲的演唱,却忽视了音乐素养的重要性。音乐素养不仅可以帮助歌唱者更好的演唱,还能提升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因此学好音乐素养无论是对个人素质的提高还是对今后进一步的发展都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一、音乐素养的概念

(一)什么是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它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音乐基础课,必修课。它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音乐素养可以说给学习音乐的人做了基础,能够帮助学习音乐的人更好地理解音乐,练习音乐,演绎音乐。一个音乐素养好的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习速度是很快的,进步也是很快的,包括自身对音乐的感知也是很强的,所以说在音乐学习中拥有良好的音乐素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重视音乐素养的培养,只重视乐器和歌唱的技巧,在学习了一阵音乐后,就会出现严重的脱节,表现出学谱慢对音乐内涵理解不够等,长此以往失去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美国音乐教育家哲学家戴维·埃里奥特在他的《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这本着作中,给出了以下这样的定义:“音乐素养等同于音乐理解,而音乐素养是多维的有效理解,而后者在本质上是程序性的和处于情境中的" 换一种说法,每个人对于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具体的音乐素养是对音乐相关的、多维的、生产的、连贯的、开放的和可教育的认识。这段文字对于不了解音乐的人来说,有些难以理解。但是将“音乐素养”解释为“音乐能力的总和,也可以说是音乐理解力表现力创造力与音乐有关修养。那么,这些能力和修养,就是在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基础前提下产生的

(二)音乐素养的重要性

    很多能演奏贝多芬奏鸣曲的孩子,他的音乐理解能力意识特别低,学习音乐的时间一般为2-3年,甚至更短,学习目的并不是为了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而是为了演奏歌曲得到他人的赞扬。还有一些学习唱歌的孩子只是一味的追求我可以唱多高的音,掌握高难度的技巧,而忽略了情感与感知培养,导致的结果就是只是唱歌而并非歌唱。这些孩子表演的不错,但是他对音乐理解力掌控力却没有表面那么高直接导致在学习音乐的路途中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目前国内外各大音乐院校在选拔学生的过程中,音乐能力测试看的非常重要,原因是音乐能力能够体现的音乐发展潜能,音乐素养的高低通常决定该学生在音乐方面可塑性的高低有无发展前途。

二、音乐素养的组成要素

(一)节奏培养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创造能力

    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中音符的长短与强弱。音乐的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如果演唱与演奏中没有节奏,就像一颗没有生命的树,毫无活力。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在奥尔夫音乐教育教程中,特别重视节奏感的训练,以至于更好的培养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直觉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所以说,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只有学好节奏才能精准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二)律动培养孩子对音乐的乐感和情感理解

    “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由此可见身体是表现语言的一种重要方式,很多学习心理的人都通过观察别人的一举一动来推敲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律动是一种语言音乐舞蹈的综合表现方式,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通过边听边做动作的形式,不断地培养耳朵身体情感的发展,使学习者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不断的通过肢体来表现节奏旋律情感,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乐感和情感理解。

(三)身体运动协调好才能演绎好音乐

    很多人学习音乐并不是为了演奏一首精美绝伦的曲子,也不是成为一名出色的音乐节,一部分人只是为了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曾经有人问小提琴家梅纽因说:“听说在您的音乐学校里,连孩子平足都要管?”在我们印象里拉小提琴食用手和脚没有任何关系。二梅纽因回答说在他的音乐学校特别重视体育运动,所以平足的孩子要经常练习用脚尖走路,增加脚底的弧度,因为现代的教育特别强调心手合一只有身体动作协调的孩子,才能演奏好一首曲子,带动听音乐人的心。

(四)对音乐的控制能力可以提升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所谓控制是从人的各个感觉器官接受外界信号的刺激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分析理解了事物的本末再通过大脑指挥来指挥肢体就是控制。在学习音乐中的演奏控制,是通过演奏者把情感肢体律动传授给大脑,经过大脑的整合分析再指挥各个肢体演奏。很多人在演唱演奏中音高与技巧,一味地追求漂亮的音色,而忽略了提高自身的音乐理解能力与对音乐的控制能力,表面看似很专业,却忽视了音乐最重要的音乐素养。

(五)音乐感知的培养可以增强音乐欣赏能力与创作能力

    音乐是需要耳朵来听的艺术。马克思说:“对于不辨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所以,学习音乐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感知音乐,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乐感”,主要包括对音乐的感觉和知觉。音乐感觉是通过耳朵来听,具体辨别高低强弱长短以及音色等差别的能力。音乐知觉是指对音乐的结构(旋律节奏,和声,织体,调式调性,速度,力度等)的变化的辨别能力。音乐感知与乐感成正比音乐感知好通常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也就相对较强同时音乐创作能力也就强

三、如何培养音乐素养

(一)认识音乐素养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的重要性

    音乐素养是一门基础的课程,所有学习音乐的人都应该掌握好这门课程,它的重要性就好像我们学习数学是要先学会如何书写数字,学习语文要先学会书写汉字,学习英语要先学会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一样,学习音乐的最基础就是音乐素养,很多人觉得我不学习音乐素养一样可以唱歌弹琴,可是长期下去,学没学过音乐素养的差异就很明显了,就像盖房子一样,如果地基没有打好,无论这个楼盖多高都是不够稳定的经不住地震台风等,甚至经不住雨打风吹。音乐素养的培养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需精心培养和塑造,通过音乐教育塑造音乐素养,能提高学生的精神与认识。学习音乐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所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习者对一件事情的专注性。在培养音乐素养的同时,可以培养学习者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开阔视野,获得追求美的能力。

(二)熟练掌握教材对于提高音乐素养起到打基础的作用

    我们通常用的教材都是中国音协考级委员会编写的《音乐基本素养考级教程》,这本书考虑到了我国现有学习者的音乐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条件等......教材的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服务于音乐考生,以提高学生音乐素养能力为目的。教材是通过专业人士深入研究后编写的,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很好的方法,可以使学习者更有规律的学习,以最有效的方法达到目的。在培养音乐素养的过程中,教材往往起到的作用就像是地图一样,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怎样走是对的方向,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就是对的方式。一本教材的出版肯定经历了积累经验,也吸取教训,分析了学习者遇到的问题,最后以一个比较成熟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很多人觉得最前面的内容太简单直接跳过,可这样最常见的后果就是越到后面理解的越慢,比起一步一个脚印学习的人来说,接受有难度知识的能力就相对慢了。所以说学习音乐素养最好以教材为准,就像上学一样,先从一年级开始,踏实学习教材是相对科学高效的方法。

(三)掌握学习方法对于提高音乐素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无论哪个学科都应该先掌握方法,而不是歌唱或者演奏。比如学习钢琴,虽然说无论什么样的手型都能演奏,可是演奏难度高曲子的时候手型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手型标准的在快速弹奏的时候就会更灵活弹出的曲子也就更生动;在唱歌的时候,方法更重要了,很多人总是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这就是方法不正确,在学习歌唱的时候,学习正确的方法是最最重要的;那么学习乐理也是这样的,结果很重要但方法更重要。还有,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习兴趣为主,把做游戏编诗歌等方法融入教学过程中,而不是仅仅的坐下来学习,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还能间接培养身体的协调能力。在听音练习中要以感受为主,在培养学生聆听音乐史要注重情操的陶冶;在音乐的感知中要培养学生的理解与创造能力。最好不要跳级考试,应该一步一步掌握好每一阶段的学习,并且要积极学习,练习,不能带有过多的功利性,还要多方面的培养,与歌唱乐器等结合。

(四)督促、激励学生阶段学习兴趣

很多学习者参加考级只是为了可以考乐器或者歌唱的级别,总是想用最快的时间考过想要的等级,担忧很强的功利性。但考级其实是帮助学习者了解自己的水平,以及学习的进度,也可以使学习者反思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检验学习成果。考级可以从侧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级一级考察,让学习者感受明显的进步。因为考级是多方面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增加了学习者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考察了学习者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日后学习音乐的能力。

四、音乐素养与歌唱的关系

    歌唱是一种将语言与音乐结合起来,通过歌唱可以抒发自身的情感,塑造自己想要表现的形象的一种形式。歌唱是需要经过一定的复杂过程,与演唱者的文化底蕴音乐素养情感等都有关系,想要表现好声乐作品也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习。歌曲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包括外国歌曲,中国歌曲,艺术歌曲,民族歌曲等......想要演唱好歌曲首先要分析其歌曲想要表达的内容,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只有在了解这些的前提下,才能正确分析歌曲的情感与风格,运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演唱。

(一)节奏与歌唱的关系

    节奏是形成音乐的最基本的要素,是音乐中出现的强弱长短,不同节奏组合起来合成不同的节奏形,不同的节奏性具有自身特殊的音乐表现。例如符点四分音符,三连音,二分音符这样的组合多用于表现优雅抒情的情绪与情景;短促的连续的十六分音乐与空拍的结合,通常让人感到富有活力朝气的情绪;而比较长的音值得音符,则更容易让人感到平静安逸哀伤等情绪。如果在歌唱中准确的掌握与表达的节奏形,就能够帮助歌唱者更好的理解音乐,更容易表现情绪特征,塑造音乐形象。

(二)律动与歌唱的关系

    雷贞老师曾做过《在律动中歌唱的》为题的学术讲座,强调:“音乐是流动的艺术,声音有不可停留的特征。在歌唱中怎样运用声音准确的传情达意,除了发声技巧,音准,音量,音色,作品风格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就是在律动中歌唱。”

    她还提出歌唱的律动分为以下四个方面:a.旋律与节奏的律动,在歌唱中准确掌握旋律与节奏的律动,可以更容易掌握每一个乐句的情绪想要表达的内容。b.呼吸的律动与声音的流动的结合,在演唱过程中,掌握呼吸的律动是非常重要的,跟着歌曲的律动呼吸,不仅能给人从容感觉,还能增加情感的表达c.情绪的连贯,在一首歌曲中每一个乐句情绪都是递进的,保证情绪的连贯是完整演绎一首歌曲的前提。每一首歌曲都像一个故事,有起因,有经过,有高潮,有结尾,所以在演唱中要保持情绪的递进,如果是悲伤的就要延续悲伤的感觉,如果突然换了一种情绪就容易让自己和听者跳戏。d.与伴奏的配合律动,大家都知道在歌曲演唱中少不了的是伴奏,一个好的伴奏会给你的演唱加分,而一个不好的伴奏还会打乱你演唱的感觉,无论是伴奏还是演唱者他们的律动是相同的,所以联系与伴奏的配合律动是十分必要的。由此可见律动与歌曲演唱是息息相关的,拥有好的律动感觉可以说是给演唱加了很大的表现力,所以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练习律动与歌唱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

(三)身体协调与歌唱的关系

    学习歌唱就是在学习怎样控制身体各器官协调合作产生正确的声音共鸣,一个好的声音是通过对身体的协调而掌握的技术,在学习歌唱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弄清楚歌唱的原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先要在有经验老师的指导下,科学系统的理解各个去器官的作用,并做好各个器官的协调配合,达到理想的歌唱状态。所以在歌唱时我们首先要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再加上合理的练习。人的身体就像就象是一个乐器,由发声体、共鸣腔和动力组成。发声体就是我们说的声带,所以学习唱歌的人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声带;共鸣腔分为胸腔、口腔及头腔,在歌唱时掌握这些腔体的合理共鸣,也是相对较难的方面;动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气息,很多人都说唱歌对身体有益,是因为唱歌也在训练气息,同时可以加强心肺功能。在演唱过程中,不论是音高或低高,强度是弱还是强,情绪是柔还是刚,各个器官的状态都应该是主动的、积极的保持一致。很多人在学习唱歌时会遇到上“上不去,下不来”的问题,往往就是因为没有协调好身体的原因,并不是一味的努力练习就能解决的,而是首先应该想想是不是方法不够科学,不够正确。

(四)感知与歌唱的关系

    感知主要包括感觉和知觉,感觉是在学习唱歌之前就需要训练的,是歌唱时心理及状态的基础,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歌曲的感觉能力是大相径庭的,感觉能力好的人可以感觉到旋律的高低起伏,就像有经验的歌者可以连着唱很长的有难度旋律,就是因为通过经验积累对音乐的感觉能力变强,能够轻松地掌握音乐的特点,控制自身;而知觉是在歌唱中渐渐感受理解,使歌唱水平不仅仅停留在技术水平,而是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对事物的知觉也不同。感知可以说是记忆,思维,想象,等复杂合体,也是歌唱动机,感情,特征的源泉。在歌唱的过程中,如果演唱的是悲伤的歌曲,感知就会帮助我们想象伤心的事情,培养伤心的感情,再通过情感表现出来,用声音表现出自己对悲伤的理解。

五、以歌曲《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为例分析

   通常我们在演唱一首歌曲之前先应该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只有了解清楚歌曲的创作背景才能给歌曲一个定位,再分析应该用怎么样的情感去演唱。就首《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选自声乐套曲《祖国四季》,这是其中的第三首“秋”。“帕米尔”在塔吉克斯坦语是“世界屋脊”的意思,帕米尔高原在我国西面,跨越塔吉克斯坦,中国,还有阿富汗,是非常辽阔的高原。这首歌主要是讲帕米尔高原的景色和秋天丰收的景象,由引子和两个乐段主体构成。

(一)在歌唱中调式、调性及强弱处理起到的重要作用

    引子处节奏自由舒展,旋律抒情优美,演唱的音调高亢嘹亮。如果是音乐素养不够好的人应该只是会听一下音调有多高多低,这首歌曲的难易程度,然后紧锣密鼓开始学习歌曲。在这时音乐素养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一个有一定音乐素养的人,拿到歌曲首先会看一下歌词“云雀唱着歌在天上飞,帕米尔啊,我的家乡多么美”,从歌词中可以看出引子部分想要表现的是在辽阔的高原上,一只云雀自由自在的在天空中飞翔的景象,想象这首歌讲述的是自己站在美丽的高原上,准备展翅高飞的心理状态。一首歌曲的表达除了我们通常熟知歌曲的地域性、歌词大意之外,还有很多我们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需要知道的专业的音乐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音乐素养方面的知识,才能够更加纯熟,丰富自己的音乐表现力。比如引子部分是4/4拍,在音乐基础知识中4/4拍的表达方式为强、弱、次强、弱,我们要把具体的强弱表现到每一段落得每一字上,这样才能体现出4/4拍的音乐风格。还有引子部分为降E调,降E为三个降号的调式。如果我们有一定的乐器基础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具体的伴奏形式。在歌曲最开头我们可以看到最上方有一个rubato的单词,在音乐基础知识中此记号为节奏自由的、弹性速度,这样的符号我们会在具体的歌曲作品中经常见到,如慢板、行板、优美的等,对于我们掌握不同歌曲的具体速度、具体情感表达方式有着决定性的向导作用。在引子部分结束处,歌词“我的家乡多么美中”美字上方有一个演唱记号,这表示这一个字我们要根据整个的歌唱情境,自身对于歌曲的把握和体会进行延长处理。还有倚音和颤音记号,在新疆的歌曲中这样的记号经常出现,作为具有民族特色音乐作品的特点,遇到这样的音乐记号要更加的重视,反复的练习,处理好节奏与旋律的关系。还有还原符号,是指还原一个小节内该音还原,还原音一般都出现在民族歌曲中,用于表现民族歌曲的地域情感和音乐分风格。只是从这首歌曲的引子部分就可以看出音乐素养在演唱歌曲时是多么重要了,一个有音乐素养基础的人他看到的并非只有旋律伴奏和歌词,他看到的是内在的情绪状态与情感......

(二)在歌唱中拍子、节奏、律动、音准起到的重要作用 

    接下来第两个乐段的重难点,是7/8拍的节拍,意思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七拍这是一种混合拍子,混合拍子的强弱比较复杂,不像单拍子和复拍子那样容易掌握,七拍子的组合方式有二加三加二,那么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弱、次强、弱;二加二加三的组合,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次强、弱、弱;三加二加二的组合,强弱规律则是强、弱、弱、次强、弱、次强、弱。在这首歌中是三加二加二的组合形式所以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次强、弱、次强、弱,7/8拍子通常都是比较快速的,强弱规律与牌子的掌握都是不容易的,所以这一部分的节拍也就成为了难点,这个时候音乐素养就起到的相当到的作用,如果是音乐素养不好的人就容易唱成6/8拍,这样就会把这首民族气息浓重的歌曲唱出圆舞曲优美的感觉。这两个乐段有很多的连线,连线在歌曲演唱中需要做到连贯的起伏的演唱,切记连线内断开与换气,包括曲子中出现的“啊”这个字的旋律,作者想要表现的是在高原山间环绕回声的感觉,这时候连贯和起伏就尤为重要。还有很多大二小儿增二度的连贯旋律,这时候一个好的音准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培养音乐素养中音准是重要训练的内容,如果这个内容学习的很扎实,在这里的演唱应该就容易了很多,音准方面的训练主要取决于歌唱者在音乐基础素养中视唱与练耳的掌握程度,只有熟练的掌握各个音程、和弦以及伴奏肢体之间的音乐关系。在练耳练习中通过听觉能够让自身的音乐感知能力大大提升,使得在演唱过程中出现较复杂的音程关系,就像这首歌曲一样的大二度、小二度、增二度、增四减五,大小六度,大小七度等不太容易掌握的音程组合,通过视唱练习中的听觉记忆,快速匹配到大脑中的音程关系。通过视唱练习使我们准确的演唱出音高与音程关系。

(三)在歌唱中感知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演唱这首歌时我们要尽量去表现这首歌曲的特点,运用身体的协调与律动,感知音乐想要表现的情感,提起新疆的舞蹈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动脖子,所以在演唱的时候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在跳新疆舞,这样对身体的协调与律动会有一些帮助,音乐时很神奇的,不同的歌曲需要不同的气息感觉,律动感觉,这都是需要长时间练习与积累的,与歌唱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大家都知道新疆人是能歌善舞的,这个民族的音乐也是热情的并且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有一位新疆的歌唱家迪里拜尔把这首歌曲演唱的特别好听,她歌唱时身体的律动就好像与演唱和伴奏融为了一体,就好像将听者一下带到了帕米尔高原上,看到了在高原上生活的人民的样子,这应该是和这位歌唱家是新疆人有联系吧,正是因为她从小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所以才演绎的如此精彩。歌唱与感知是需要亲身经历的,经历过的事情是什么感觉,再想起时就会成为感知,就好像失恋的人唱情歌会特别动情一样,音乐是需要用心去感受的,只有了解了音乐想要表达的情感,努力把自己融入到音乐中,才能演唱出带有情感色彩的歌曲,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感知,学习音乐并不仅仅是为了演唱,而是通过思考练习与带入去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培养自己的感知能力,身体律动能力,这样演唱出的歌曲才称的上是好的音乐。

六、总结

    有些人说自己喜欢听古典音乐,有人觉得他们装模作样,有些人喜欢听摇滚,有些人却觉得嘈杂,有些人喜欢唱民歌,也有的人觉得他们老土,音乐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千变万化的,音乐很神奇,让很多人都为之迷恋。很多人都听音乐,却很少人能听懂音乐,其实音乐素养的培养正是为了帮助我们真正去理解音乐,无论是演奏还是演唱,真正感人的是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而并非肤浅的我可以唱多高的音,演奏多么有难度的曲子。音乐素养与歌唱的关系就像是在学校学习的我们一样,要学会学习,也要学会怎样学习,更要学会怎样做人,通过学习音乐提高素养,也提高我们自身与音乐相关的能力,能够自主的分析歌曲、理解歌曲、掌握歌曲,读懂歌曲想要表达的内容,再通过自己的感知去表达情感。音乐素养注重的是内涵而非表面,歌唱也是一样,他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音乐素养为歌唱做铺垫,而歌唱是表现音乐素养的方式,就像我们常说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在现如今在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对于过程往往不再看重,只在乎结果,把音乐和一两首曲子,一两首歌曲联系在一起,把音乐加入了很多不纯粹的东西,机械的学习甚至歌唱,不知道什么调式、调性,甚至不知道自己唱的是什么旋律,也不了解音乐的历史与内容。其实音乐素养的作用就是帮助一个人去理解音乐,听懂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使我们对于音乐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带我们去看音乐的内在,感受音乐的内涵,体会音乐情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要在在学习音乐的道路上要不断的去进取充实自己,才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 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2000

[2] 邓丽娟,浅析艺术对音乐素养的提高与帮助[J],大众文艺,2014,(29):235

[3] 赵炳燕,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四步教学法[J],儿童音乐2010年02期

[4] 贾迎安,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J],科技信息2010年18期

[5] 张瑶,音乐教学素养为本--高中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J],音乐大关观,2015(5)

致谢

    大学四年匆匆流逝,仿佛前几天还站在教学楼憧憬着自己的大学生活,在这四年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收获了与朋友老师之间的感情,感谢老师的尊尊教导,也感谢同学之间的革命友谊,成长路上因为这些更加有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草原就是我的家》案例反思
《时间的歌》观课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教版)
【最新湘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爵士鼓比赛中 评委的评分标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