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0年春之季读书过眼录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李震

一、陈良运.文质彬彬[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7.
(一)读书时间:2020年1月
(二)内容概要:

该书在《文质彬彬》总题之下,以《文与质》《艺与道》为上、下编,分别对“文”“质”“艺”“道”四个观念及形成中国美学中两对最基本的审美范畴,从发生、发展、传承、演变的全过程,进行由微而宏地全面、系统的观照,又从美学、文学、造型艺术等领域以及哲学、心理学、伦理观念、社会政治理想等方面,进行论述和评价。

(三)印象深的句段:
1.“文”与“质”,是中华民族上古时代的先民,在对于大自然和自身进行了一系列的审美活动之后,最早从思想意识中升华出来的一对审美范畴。
2.孔子所出“文质彬彬”一语,已于本书《小引》中说明,是源于宁嬴氏评阳处父之论,原义是品评人物,给“君子”人品一个简要的定义。但是这个定义是抽象的,可作为一种审美原则,尚未深入到具体的个人作生理与心理方面的论证,因此,在政治、文章学术等领域的应用反而更为广泛,更为具体。
3.刘邵对人内在生理、心理与外部的仪容声色,从理性的审视到兼有一定审美意味的观察,可说已到了具体入微的境界。他在心目中,“文质彬彬”的极致,可能就是“英雄”!他对“英雄”的定义是从“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的自然动植物之状推出:“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两个突出的优点,合而可称“英雄”。“雄”是“质”之现,以“力”为定分,“英”则是“文”之修养,以“智”为定分,二者相辅相成。
4.在文艺批评中善于创造这种“生命化名词”最出色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批艺术和文学的批评家,“神思”“体性”“风骨”“养气”等等,无不是高度的生命化。钱(锺书)先生还指出:“人化批评不过是移情作用发达到最高点的产物。”
5.我们又从石涛这些近乎程式化的论述里,又可以窥探到他作为杰出艺术家的一种悟性,不管他的理性观念如何,但在他的审美意识里,他正努力地将自然人化。
(四)页码:355
(五)对生命化语文的启示
“文”“质”“艺”“道”是审美的范畴,但对文本解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语文文本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作者有意识地从事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创造,都是“文”与“质”“艺”与“道”的综合体。有“文”便有“质”,有“艺”便有“道”,形式美和内容美是统一的。
语文文本都是“人化”的文章,都是人的生命力量的对象化实现,在阅读这些“人化”文章时,也必须融进读者生命的情感,“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有着自己的端翔骨气,顿挫音情,朗练光英。

二、[日]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M].魏常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一)读书时间:2020年1月
(二)内容概要:

该书是日本著名中国学学者笠原仲二先生研究中国美学的代表作。作者通过对中国古文字、浩瀚典籍和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的考察,从一个新鲜独特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人美意识的起源、演变、实体及本质。作者认为,中国人原初美意识起源于味觉,然后依次扩展到嗅、视、触、听诸觉,再扩展到精神性的“心觉”。

(三)印象深的句段:
  1.中国古代人的美意识,是意味着摄魂动心的激烈的官能性感受,并且最初是体现在对“食”“色”这种人生最重要的本能的自然欲求的满足方面。换言之,它是给与人以生命的充实感的感觉的、官能的感受,是“真正深切感受到的生命的表现”,是“对人生的激励和慰藉”,是“人生真正的愉悦和快乐”。

2.人们已经能够从美对象所具有的官能美的要素深处,发现精神的或理性美的要素,从而进一步得到美的感受,享受的到新生命的充实感。

3.王维的《伏生授经图》,刻画了伏生倚机批卷、教授弟子的风貌容姿,伏生四肢枯瘦,面部和胸部有许多深深老皱,嘴角挂着慈祥的微笑。这样一副容姿温颜,正象征着伏生精通一切学问的自信和已经“悟道”的安闲心理,同时使人感受到他老而不衰、好学求道的的坚强意志。

4.古来的中国绘画,常以万叶凋落的枯木和长满青苔的寒冬为画材,一些画家则以所谓“槁木死灰”的心境为理想境界。这是因为,表面上似乎是生命消尽了的枯木,其内部却潜藏着充实的生命力,所以能默默地经受住风雪冰霜的考验,一旦冬去春来,则又伸枝吐绿,充满生气。在冷如死灰的心境深处,是永远燃烧着的生命火焰,这种生命火焰超脱了了人类的现实,是世上任何权势威力也无法扑灭的。这正如道元禅师所一语喝破的:“枯木里面有龙吟”(《正法眼藏》),这是对大自然奥秘的敏锐谛视和至观。
(四)页码:205
(五)对生命化语文的启示

在语文课堂上,如同光的频率与感觉的节奏相合时所引起的快适感一样,文本的美或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安排所具有的跃动的洋溢着生命感的节律,与师生内部生命的脉搏向谐调、相协和时,师生感觉到满足了自己的嗜好和理想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情绪,一种感到自己生命充实的情绪,就美的感受。


三、陈应鸾.诗味论[M].成都:巴蜀书社,1996.
(一)读书时间:2020年1月
(二)内容概要:

该书审视了诗味论这一历史现象,全书共分九章,第一、二章主要探讨诗味论的特质,即说明究竟什么是中国古代的诗味论。作者的结论是:诗味论是具中国特色的诗歌美学理论。第三、四、五章主要探讨诗味论产生、发展、衰落的历程。其基本论点是:诗味论滥觞于先秦、汉、魏,胎甲于晋、刘宋,形成于齐、梁至唐代,盛行于宋、元、明、清(前期和中期),衰落于近代(清后期)。在其形成期和盛行期中曾先后出现了十二个理论高峰,它们是诗味论发展史上的十二个光辉的里程碑。第六章主要探讨诗味论之成因。第七、八、九章主要探讨了诗味论所涉及的一些美学范畴。

(三)印象深的句段:
1.梁代的钟嵘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诗的“滋味”说,认为诗的最高造诣是“有滋味”,有滋味之诗才适合世人的需要,从而第一次真正建立了具有完整理论形态的诗味论。
2.所谓“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实质是描绘有“滋味”的诗作与欣赏者之间发生的相激相荡、相生相感、相应相合的审美活动的状况及审美主体获得兴感怡悦的情况。
3.为什么齐、梁之际形成的诗的美学理论诗味论要以“味”作为美学概念,而不选用其他术语呢?除了我国长期以来饮食文化发达、有独特的味感美学等原因外,也和魏晋南北的历史特点相关。因为,思想解放、人的觉醒是魏晋南北朝很突出的时代特征。
(四)页码:269
(五)对生命化语文的启示

早在我国的齐梁时代,“味”这个字眼就正式成为了一个文艺美学的概念。这个“味”被引进到语文课的评论中,形成了“语文味”的概念。古人以“味”论诗评诗,我们以“味”论课评课,各得其所。古人认为有“滋味”的诗是最好的诗,是最适合世人欣赏要求的诗。所谓“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实质是描绘有“滋味”的诗作与欣赏者之间发生的相激相荡、相生相感、相应相合的审美活动状况。生命化语文课堂上评价课的质量如何,也需要从生命的感受出发,能够提高生命的认知质量,能够丰富生命的精神空间。


四、陈良运.美的考索[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7.
(一)读书时间:2020年1-2月
(二)内容概要:

该书上编对中国美学思想中“美”这一重要观念和范畴,从发生、形成、发展、演变的历程,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考索。中编和下编展开描述儒、道、墨、法、玄、佛各家在政事、社会、人格、自然、精神、艺术诸领域的审美创造与接受的不同表现,并作出若干比较性的评价。从总体而观,各家学说中的精华,都成为自古至今中国人“美”意识的有效成分,共同完成了对中国之“美”的塑造。而当“美”的观念和范畴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各个时代、社会上各色人等有了基本的共识之后,人文美的创造者,又对各家思想加之于“美”的种种制约在不同向度实行突破,使“美”获得更多、更大的自由。

(三)印象深的句段:
1.“美”,是一个诱人的字眼,它使人眼睛发亮,心灵愉悦。
美,是心灵健康的人类共同的所爱所好,是全世界亿万斯人共有共享的精神财富。
美,不会凋零,不会衰老,不会死亡,它长生不息,长存不朽。因为凋零、衰老、死亡,仅仅是有形的个体推出美的领域,美又在新的有形的个体和无形的精神领域焕发其迷人的风采,亿万斯年,唯美永恒。
无限的空间,无尽的时间,美是宇宙的灵魂,人类的灵魂。小小寰球,东方人与西方人,自古至今,都在谈美、寻美、欣赏美、创造美;都在探根究底:何者为美,为何而美,美是什么,什么是永恒的美?……西方和东方的学者,都在无止境的观察、思索、阐释,各有所悟所得。
2.按上述古文献所示,以“大”仅作“躯体庞大”解,只能说是皮相之见。此“大”,应该是人,是男人,从观念上说,是阳性的、刚健的、雄张的。
3.“羊”“大”为美,实为具象与抽象、阴与阳、刚与柔的结合,由具象向观念升华,这就是“美”字构成的秘妙,中国人原初的美意识就产生于阴阳相交的观念之中,也可说是最基本、最普及的男女性意识之中。“美”字上下两个观念符号所蕴含丰富深邃的“神理”,决非一个“味觉转换”可以尽其意。
4.在两汉及稍后,“休”作为一个美感词使用,构成了不少新的词语。从《词源》所列及所释看,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会稽立石之文,有“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修长”之语,“休烈”即盛美辉煌的事业,是一个很高级的赞美词。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亦有“故休烈显乎无穷,声称浃乎于兹”之语,可见“休烈”已是当时通用的语词。
5.《尚书》是一部上古时期的政治文献总集,向那些“谟”“诰”之类的文件去寻“美”,需要穿透一层厚厚的政治意识,才能辨识出如“休”这样点滴的美意识,但其中有一篇《洪范》,有部分内容似乎呈现了先民对于“美”的原始感觉。
6.人的创造意识一旦觉醒,他们居住生息的“小小寰球”就必将改变其原始面貌,“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们的先人,给“人文”的创造定下了一个宏伟的目标,不能说此中没有功利之求,乃至可以说是为了人类生存得更好而追求最大、最普遍化的功利。“含章”在胸的先贤,他们不肯凭借武力去实现这一功利目标,而是以“文”、以“美”去改变人、改变世界的原始面貌,用一个“化”字,其意识与实践都富有美的韵味!
(四)页码:387
(五)对生命化语文的启示

生命化语文需要辩证,需要在辩证中创新。对于“美”的训释,许慎训“美”为甘,由此被后人引申出“美味”;徐铉以羊从“大”则美,明确为“美”的初义、本义就是味觉美。而著者对“美”字原义进行辨析,认为“大”不能仅作“躯体庞大”解,应该是人,是男人,从观念上说,是阳性的、刚健的、雄张的。“羊”为女性之征,“大”为男性之征,男女交合,“美始于性”。中国人的原初的美意识就产生于阴阳相交的观念之中。不是“味觉转换”可以尽其意。“羊大合体”的“美”正是神话中姜嫄与巨人配合这一奇迹的符号化浓缩,现实中,则为姬姜两性通婚风俗的符号化凝聚。姜嫄,是崇奉羊图腾的姜姓母神。闻一多有《姜嫄履大人迹考》。“羊大”合体,成为人类繁衍和庄稼繁茂的双重象征,因而它是最美的、最受崇拜的。四时正常运行、万物蓬勃生成,是天地阴阳交合的结果,是天地繁殖力的体现,也是天地之“大美”。“美”带来人口繁衍,植物丰茂,牲畜兴旺,万物有成。

五、蔡锺翔.美在自然[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7.
(一)读书时间:2020年2月
(二)内容概要:
作者提出,“美在自然”是中国美学的理论支柱,也是历久弥新的美学命题。该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考察自然论从哲学到美学、从萌生到发展的历史轨迹,厘清了文艺自然论的几个阶段;下编主要是对“自然”作为审美理想的地位和“自然”的美学内涵展开逻辑分析。此外,还探索了“自然”的制约因素。
(三)印象深的句段:
     1.从《淮南子》和《论衡》这两部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自然论在汉代的发展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趋向:在《淮南子》中,论证礼乐制度符合自然,自然论成为融合儒、道的调和剂,由此走向儒、道会通;而在王充那里,则揭示谶纬神学背离自然,自然论又成为批判儒学的杀手锏,由此走向以道破儒。自然论的这种二重性,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中还会以不同的面貌表现出来。
2.“自然”是中国传统的最高审美理想。这种观念的影响之深远,足以与“中和”相提并论。“中和”源于儒家的中庸哲学,“自然”源于道家的自然思想。“中和”之美与“自然”可以说是古代审美意识的两大支柱,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在文艺批评中,“自然”的地位更高于“中和”,历来都是把“自然”列为最高的艺术品位的。
3.“文”是一个极为普泛的概念,凡是和谐有序或光耀华彩的事物都称之为“文”。《易·系辞》首先提出“三才”说,“三才”即天、地、人,由“三才之道”又派生出三才之文,天文、地文都是自然之文,故可合称为天文。
4.《宣和书谱》称张旭的草书,“虽奇怪百出,而求其源流,无一点画不该规矩者,或谓张颠不颠者是也。”“颠”是说他的信笔一挥,狂放不羁,“不颠”又是说他的动由规矩,不离法度。“颠”和“不颠”的统一也就是自然和法度的统一。
5.诗歌中有虚实两种境界。一种似造化之未发者,即隐性的存在,是现实中没有显现出来的事物,在诗歌中表现为空灵朦胧的境界,迷离恍惚,似有若无,可望而不可即;一种似造化之已发者,即显性的存在,是现实中实有的事物,在诗歌中表现为明朗真切的境界,曲写毫芥,瞻言见貌,宛然在目,生意盎然。这两种境界都应归于自然,看起来要像陶渊明的诗那样“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6.只有与外物相接,才可能“景与意会”“境与神会”,心物共振,唤起灵感。因此,灞桥驴背,较之静室隐几,更易引发诗思,此理不言自明。
(四)页码:225
(五)对生命化语文的启示
生命化语文课堂应该有“法”,“法”是一种规矩。教学之法,妙在转,转入转深,转出转显,转博转峻,转敷转平,都是因课制宜,灵活多变,即又无定法。正如律诗格律最严,所以不能废“法”,废“法”即不成其为律诗。然而又不可泥于“法”,泥于“法”则“无圆活生动之意”。因此,律诗也好,生命化语文课堂也好,不能废“法”又不能拘泥于“法”,应该从容于法度之中,让课堂呈现出一种“自然”之妙。曹明海先生在《语文教学本体论》中用了一个小标题:“语言:生命的吐纳与留痕”,“吐纳和留痕”都是个性化的,课堂,也应该充分体现出教者的个性化。
作诗需要情感,因为情感是一种精神能量,只有积聚到极端充溢的程度才能产生强大的爆发力,写出好诗来。生命化语文课堂也需要“情满”,情满课堂才能有活力,有魅力。
生命化语文需要以“学力”培育“学力”。语文教师的学力非常重要,来自少时力学,来自终身力学。白居易“苦学读书”“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韩愈也是“口不绝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张芝“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怀素好草书,“弃笔堆积,埋于山下,谓之笔冢”。这都是讲的力学,讲的勤学苦练,吸收前人精华,充实自己学问。学力深厚了,才能有取精容宏的创造。书卷不负人啊。

六、陈志华.语文核心素养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
(一)读书时间:2019年2月
(二)内容概要:
  该书共分六章,前有绪论。第一章写核心素养与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深化,第二章写核心素养与学科课程的融合,第三章写语文能力的培养要聚焦于语言素养,第四章写语文思维品质的发展与提升,第五章写语文审美能力的提升,第六章写语文文化理解与认同,体现出“多层营构、自成一体而别有学术创见的显明特点”(曹明海教授语)。
(三)印象深的句段:
  1.语义引申和民族思考方式、表达习惯相关,大体可分为隐喻和换喻两种原则。隐喻指两种现象或意义存在相似性,如汉语“习”字的本义是“数飞”,即鸟类反复练习飞翔,后引申为人对知识、技能的反复学习、练习。换喻指现象之间存在关联,它们在生活中反复出现而建立了固定练习,因而可以用表达一种现象的字表达另一种现象,如英语的“pen”本是“羽毛”的意思,人们经常用羽毛蘸墨书写,这个字就用来指书写工具的“笔”了。

2.从字的内部结构分析再到字与字的组合,“字本位”的特征使汉语的字符与语义结合十分紧密。与印欧语的以语音叠加构成的“语形语法”不同,汉语体现为一种语义语法。徐通锵先生将语形语法比喻为编辫子,可以条分缕析,而语义语法是“和尚头”,只能从总体形式把握中领悟其内在结构。现代汉语确实吸收了印欧语的语法特点,,但只要使用方块字,“字本位”的思维方式就会像语言基因一样保留下来。

3.教师还要注意以语理促语感,注重对学生的语言反思能力的培养,而不能把语感空置在语言学习的所谓“核心”位置。母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语感,新课标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单纯从语感角度出发来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弊端,而更应注重学生的语理分析能力培养。语理即对语言现象的理性认识,而“语感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积淀了高级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教养的内容和性质而形成的”,二者共同构成语言能力的感性认知与规律把握,不可偏废。

4.审美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在“心灵世界-感知物象-生成意象-升华心境”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完成的。美不仅存在于客观事物,也不是完全在人的心灵,而是对心与物互动关系的描述,“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创造”,“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

5.曹明海教授把文学作品的本体看作是一个“多层次结构”,一是形式层,即文本构成的“语体形态”,如由语言组合而形成的句群、语段到篇章结构及其整体营构的秩序与节奏等;二是再现层,即文本展现的“语象世界”,包括作品以语言构成的气象与画面、意象与境界、“形”采与“神”韵,这和作品的文体相关;三是表现层,即文本的“语义体系”,包括情感与理思、精神与境界、灵魂与风骨、思想与生命,是情思与义理的总和。

(四)页码:230
(五)对生命化语文的启示

能够从学科统整的角度使学生发展素养更具有综合性、整合性和跨领域性。王宁先生把语文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生命化语文教学着眼于学生的生命发展,主要是着眼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顾之川先生提出,学生年龄越小越应该去学科化,随着学生年龄的升高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应该逐渐细化。这些都是对生命化语文在新的背景下有着重要意义的指导。

七、 [英]托马斯·卡莱尔.生命的沉思[M].刘曙光编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一)读书时间:2019年2月
(二)内容概要:
编译者接触到西方几本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人生随笔作品,认为这些随笔内容健康,饱含哲理,催人奋进,就选择了其中最精彩的篇章编译成册,命名为《生命的沉思》。全书分八章,分别是:品格——灵魂不朽的支柱、原则——纯洁灵魂的守护神、母亲——人类看得见的神灵、意志——行动成功的力量源泉、工作——生命价值的外在显现、环境——铸造品格的熔炉、金钱——自由独立人格的根本、磨难——生命生华的阶梯。     
(三)印象深的句段:

1.习惯一旦形成,它就会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而无须你付出过多的努力。只有在你违背习惯行事的时候,你才会感觉到它的力量。一件事做了一次二次,你就会发现它变得容易,做起来得心应手。在一开始,习惯似乎不会比一张蜘蛛网结实多少,但是,一旦形成,它就像一条铁链牢不可破。人生的琐碎小事,单独来看,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就像从天降落的雪花,一瓣接着一瓣,然而,这些雪花积累起来,就形成了雪崩。

2.一个人如果认真考虑过他所担负的人生职责,那么,可以令人信服地说,他会立即付诸行动的。个人的行动是我们唯一有能力支配的东西。这些行动的总和不仅形成了我们的生活习惯,而且也决定了我们的品格的高下。

3.注重意志力的培养和磨炼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因为没有坚强的意志,就不可能做到独立自主,就不可能持之以恒,也就不可能有鲜明的个性。

4.儿童往往是站在一个崭新世界的大门口,他对其中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和好奇。起先,他只是四处观望,不久,他便开始观察、领悟、分析比较、模仿、把对事物的印象和思想牢记在心。如果能够得到悉心的指导,他所取得的长进是真会让人惊诧和喜悦的。

5.曾经有人说过“劳动中有无穷无尽的乐趣”,一个人正是通过劳动来实现自我的完善的。正是通过劳动,肮脏的丛莽被清除了,变成了肥沃的土地和雄伟的城市。因此人本身也就开始了不再是一片丛莽,或者一片龌龊的荒漠。

6.在日常生活或商务活动中,我们判断一个人,更多的是根据他的品格而不是根据他的知识,更多的是根据他的心地而不是根据他的智力,更多的是根据他的自制力、耐心和纪律性而不是根据他的天才。

7.那些品格最为高尚的人,是人类进步的真正的灯塔。他们就像高山之巅的灯光,在自己的周围营造了一种良好的道德氛围;而且他们的精神之光也继续照耀着一代代后来者的心灵。

8. 与人交流、接触、联系是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这可以使一个人更好地了解自己。只有自由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一个人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能力。没有这种社会生活经历,一个人就会过于自负。就会夜郎自大,就会目空一切。这样,他就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就可能成为孤家寡人。

9.青春时代是生命的春季,在这一生命的季节里,如果没有火热的青春激情,就不会设法去尝试一些事情,更别说成功地完成一些伟业了。这种火热的青春激情对提高工作质量,对激励信心和希望,对引导人们经历枯燥乏味的琐屑事务,对引导人们愉快地承担义务、恪尽职守都很有帮助。

10.那些最伟大的人物无一不是苦难的学徒,无一不是历尽千辛万苦才成就辉煌的。苦难往往最能锤炼和磨砺人的品格。苦难也往往激起人们行动的勇气。

(四)页码:290
(五)对生命化语文的启示

这本书不是谈语文教学的,是谈生命的,是对生命的思考,应该看作是生命化语文的生命背景,可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八、[美]A.J.赫舍尔.人是谁[M].仁莲,安希孟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
(一)读书时间:2019年2—3月
(二)内容概要:

该书主要写的是“人怎样才能成为人”。不同于那种或从外部,或孤立地探讨人的某种机能和动力的专门研究,该书是从人自身出发来思索人。由此探讨了人的独特性、人的生存以及人的境遇等问题,并指出人之生存危机的关键是由于我们将真理问题与生存问题、认识与人的全部境遇割裂开来的结果。因此,我们应抛弃以往那种形而上的思维方式而从人的实际遭遇,从人的生存,从做人的艰难性出发来思考人。

(三)印象深的句段:

1. 人的行为模式不是已经死去的生命的纪念碑,而是充满生命的戏剧。它既是一个系统,也是探索,是犹豫不决,是奋斗;它既是稳定性,也是迸发、离经叛道和非连续性;它不是最后的秩序,而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所决定、控制、责难、挑战和指导的过程。

2.人处在三岔路口,他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决定选择什么方向。因此,他生命的旅程是不可预料的;没有人能够事先写出自传来。

3.存在意味着奋力往前走,奋力前进,奋力向前,奋力持续下去。

4. 正是人的意义照亮了人的存在,也正是人的存在,提出并验证着人的意义。

5. 按照生理的逻辑,“吃、喝、玩、乐”是绝对必要的。但是完全醉心于满足这些要求的生活,最终会使人的存在丧失做人的全部本质。

6.沉思就是对人的全部实存的提炼。思考是对我们自己生存真理的总结。

7.说到底,孤芳自赏式的、沉湎于自我思考是缺乏推动里的。真正的思考是和世界相遇时产生的。我们不仅在概念中思考;我们在世界之中思考。思考反映了人与世界的全部关系。

8.创造性精神的根源是不满足与单纯的存在,不满足于仅仅随遇而安地存在于世。人面临的挑战是:不要屈从于单纯的存在。

(四)页码:153
(五)对生命化语文的启示

对人的思考,对做人的思考,对人的本质力量的思考,对人的存在意义的思考,赫舍尔从分析人类的困境开始,强调人的思考性,强调人的思想性。这些论述为生命化语文铺展了一个生命的背景,提供了一个生命意义的语境。

生命的流动,人的感性、感受,都会具体的瞬间联系在一起的,生命离不开这一个个“刹那”。在生命化语文课堂上,精心设计这一个个“瞬间”和“刹那”,将会像印象派画家莫奈那样,寻找到“真实”,寻找到“特定时空”的丰富的生命意义。那“特定时空”是语言的,是文字的。

九、张方.虚实掩映之间[M].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7.
(一)读书时间:2019年3月
(二)内容概要:

该书以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为依据,探讨传统美学思想中一个核心范畴—“虚实”,探讨其流变,分析其意蕴。全书主要取材于古典诗学、小说戏曲理论以及画论和书论,兼及其他艺术理论和相关哲学思想。作者将各个历史时期和各种理论批评的虚实观念相互勾连,层层推论,兼以中西比较,比较充分地论证了“虚实”这一范畴的精神实质及其在中国古典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

(三)印象深的句段:

1.一件艺术品,其美感的有无和高下,很大程度上就在这“虚”处的有无和深浅。尽管“实”处并非可有可无,它是“虚”处赖以生存并生发的前提条件,但对艺术创作来说,写“实”本身并不是目的,把人心引向“虚”境才是它的指归。

2.《庄子》一书,是先秦诸子里最富有诗意的著作之一,它让后世无数文人为之着迷。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文辞优美,思理玄妙,更是由于它以哲学的方式为人的生存的意义和目的作审美和艺术的思考,也给人指点着进入审美和艺术的路径。

3.在许多优秀作品里,一个诗句甚至是诗句里的一个词、一个字所包含的意思,若细细追究,是层出不穷的。其中的奥秘,从形形色色的“笺注”可窥见一斑;而“中国书的‘笺注’所提供的正是笺注者所听到的许多声音的交响,是他认为诗人在创作该诗时整个心灵空间里曾经进进出出的声音、意象、和诗式……”即便如此,笺注家所得仍是冰山露出海面的一角,还会让人感叹“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4.由意象看“比兴”,则“比兴”之说也是从虚实两个层面去体察诗歌艺术的本性。就创作手法而言,“心”为虚而“物”为实;就诗歌作品而言,则“意”为虚而“象”为实。诗歌艺术,正是这种虚实交感并交融的结晶。

5.议论是“理”,经诗人妙笔经营而融化为情与韵并有了味外之味。这样的“理”,在诗中是看不见、摸不着,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它已经不是一般的道理,而成为“不涉理路”的艺术表现。用事之妙,亦可由此类推。要之,用事和议论为诗歌艺术所不可少,但要真正把用事和议论化为诗歌艺术,断不能将事与理如实写来,而须虚实相生,曲尽其妙,因为诗歌艺术的审美本性乃在于“空”、在于“神”。

6.虽说真实可信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和崇高准则,甚至有人为了“信史”而甘愿以生命为代价,但要说史书中的一点一滴都有案可查,恐怕谁都不会相信;这还不是说那些伪劣产品,而是以最好的历史著作为例。有人就拿被称作史学双壁的《左传》和《史记》是问,说是里面叙写的两人于密室的谈话,作者如何知晓?即便知晓,对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的渲染又有何凭证?这样一问,史书所记之事就难免露出马脚,而我们也不得不用“合理想象”之类的评语去为左丘明、司马迁这样的伟大史学家开脱。问题是这类掺杂了“合理想象”的叙写,往往是历史著作中最为传神的地方,没有哪一个读者凭自己的阅读经验舍得把这类不真实的叙写给跳过,相反会为这些叙写而心旌神摇,久久回味。

7.西方文学理论从一开始就是从哲学的高度去把握历史与文学的关系,而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却是从小说艺术本身去看待这一问题。因此,西方文学理论看重的是把历史的内容和精神融入文学创作,而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看重的是如何把斑斑俱在的历史事实转化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叙事艺术。
8.由于虚拟,戏曲表演就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小小的舞台上“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从而极大地丰富戏曲艺术的表现力。这跟西方传统话剧把舞台变成现实生活的场景并追求时间、地点和情节的真实性,是截然不同的审美形态,也产生截然不同的审美效果。
9.就艺术创作的目的而论,古人吟诗作画,恐怕像今天文学家、艺术家那样当作一种职业去从事的并不普遍,而更多的是出于特定的生活情趣和生存方式。固然,历来舞文弄墨者,怀肥马轻裘之心者有之,存光宗耀祖之念者有之,为沽名钓誉者更是大有人在。但真正具有文人襟怀并领悟艺术真谛的诗人和艺术家,在实现其功利目的的同时,也在为生活觅一种艺术境界;而且对艺术的领悟愈深,其艺术创作与生存方式的关系就愈近,也就能够体现出一种审美化了的人生理想。这个特征,在中国古典诗歌和绘画中是能找到大量例证的。我们今天常说“文如其人”,只要不做机械的理解,这个判断对于认识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文化和心理内涵,仍有着相当的效力,起码有助于我们从优秀的艺术作品中去发现古代文人生活的情趣和理想。
(四)页码:261
(五)对生命化语文的启示

读这本书,我曾想到生命化语文课堂的“虚”与“实”,这是一个非常意义的话题,值得深入思考。

为生命化语文课堂虚实立说,思考其美学内涵。一堂好课,是虚实交感并交融的结晶。
文本中优美的文辞是实,玄妙的思理是虚;实体叙述是实,议论抒情是虚;泉石云峰的物境是实,神驰思飞的情境是虚;教师慷慨激扬地讲解是实,戛然而止引发想象是虚;教师抛出问题是实,学生潜心思考是虚;课堂上状物叙事是实,说理抒情是虚;山水画里山足云物处是实,杳冥虚灵处是虚。生命化语文课堂,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巧妙安排,因文施教,把课堂“通盘地人化或生命化”,尽得之矣。

十、祁志祥.中国文学美学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
(一)读书时间:2020年3月
(二)内容概要:

该书主要考察先秦至现代中国文学美学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和时代特征。中国古代,美并不是文学必不可少的特征,但部分文体却与美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就使得文论与美学呈现出某种交叉状态。作者认为,先秦时期文学美学的特征是文章与道德互文,儒家与道家互补。两汉时期文学美学的特征集中体现为宗经征圣、言志载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转而关注自身的形式之美和情感之美,“缘情”与“绮靡”成为时代标志。隋唐宋元时期,文学在内容上崇尚上古儒家之道,在形式上回归秦汉古文乐府。明清时期的文学美学呈现出走向综合、集其达成的特征。近现代以来,中国古代广义的文学概念开始向狭义的美文学概念转型,文学成为悦人性情的“美”为特征的精神作品,文学理论也演变为美学理论的一部分。

(三)印象深的句段:

1.“美”的另一特点是“情感性”。西方文艺美学曾从“情感性”方面说明文学的特征。英国学者金蒂雷认为:艺术就是“情感本身”,感情就是“艺术本质”。科林伍德指出:“通过为自己创造一种想象性经验或想象性活动以表现自己的情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把艺术界定为通过现实图像这种“形式”去象征“情感”的作品。赫伯恩认为,情感性质是艺术品本身“现象上的客观性质”。如果说“形象”是文学模仿现实的必然产物,那么“情感”则是表现心灵的文学的自然特征。西方现代文艺美学的情感特质说,正是对西方近现代以来表现主义文学作品美学特点的理论概括。与此相较,中国古代在宗法社会形成的“内重外轻”的思维取向模式与“以心为贵”的价值取向模式作用下,形成了“诗文书画具以精神为主”(方东树)的“中国艺术精神”。

2.文学的单称“文”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后来的金文中也有,是象征交错图纹的象形字。正如《周易·系辞传》所说:“物相杂,故曰‘文’。”又如《国语·郑语》说:“物一无‘文’。”在这个意义上,“文”字通“纹”,泛指一切文饰、文明、文化、文物,自然也包括文章学术。“文学”“文章”也是如此。文饰、文明、文化、文物是“文”或“文学”的广义,文章学术是“文”或“文学”的狭义。《诗·大雅·荡》毛序:“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这里的“文章”是指周代的礼仪制度。《战国策·秦策》:“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这里的“文章”指法律制度。《左传·隐公五年》:“昭文章,明贵贱。”杜预注此,“文章”即“车服旌旗”。《墨子·非命中》:“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则不可而不先立义法。”《荀子·大略》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子赣、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这里的“文学”指道德修养。所以“文学”又被用来指“儒学”。

3.有文字的著作为什么叫“文”或“文章”?是因为汉语文字由交错的笔画构成,有文饰性。《礼记·乐记》:“礼减而进,以进为文;乐盈而反,以反为文。”郑玄注:“文,犹美也。”

4.文字是记录概念的符号,是文学作品用以状物达意的媒介。在文学作品中,文字形体的美丑对于读者本来无关紧要,但在中国古代,情况就不同了。汉字是不同于表音文字的表意文字,因而具有相当的图案性。在繁体字中,文字作为“错画”之“象”,有的笔画繁多,有的笔画稀疏,加之古代文学作品多用毛笔书写,与书法结合得很紧,字体视觉的美丑问题就显得相当突出。有鉴于此,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特辟《炼字》篇,对字体的视觉美作出了深刻论述。刘勰在该篇中提出“缀字属篇”的四条原则:“一避诡异,二省联边,三权重出,四调单复。”

5.汉字的音节由声、韵、调构成。由字音构成的听觉美,具体体现在声、韵、调三方面。中国古代对声、韵美规律的认识走过一段正、反、合的过程。音节间的声母相同,为双声。韵母相同,为叠韵。音节的双声、叠韵关系,使汉语言具有一种声韵协调的自然美。

6.汉语音节的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声调叫“飞声”,上、去、入、声调叫“沉响”。连用平声字或仄声字,或造成“沉则响发而断,飞则声飏而不还”的单调之病。

7.朱熹“赋比兴”论的最大贡献,是将过去纠缠不清的“比”“兴”方法明确区分开来,从此,“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发端。这种观念凭借朱熹在儒学和诗学界的地位和影响被确定下来,从而推动了宋人关于赋、比、兴的研究。李仲蒙云:“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谓之‘兴’,物动情者也。”对比、兴的区别与朱熹大致相同,但对“赋”的解释则比朱熹全面。朱熹认为赋只是言事,李仲蒙认为赋是通过“叙物”(即陈事)来“言情”。而赋、比、兴都是诗歌言情的方法。这种解释,体现了中国诗歌美学的心灵精神。

8. 明代文学美学的综合特征虽然不如清代文学美学那么明显,但在中国古典美学的起、承、转、合中,它明显地带有转合特征。所谓“转”,即向“合”的过渡和转化。所谓“合”,即综合、总结。这样的著作不只清代有,明代已开始出现,如王士贞的《文苑卮言》、谢榛的《四溟诗话》等,都带有总结意味,体现出综合倾向。

9.王国维的“意境”说,在现代西方美学意识的指导下,综合中国古代“意境”论的思维财富,揭示了“意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抽象与具象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优美与壮美的统一这些丰富的内涵,进而把“意境”提到诗歌剧曲美学特征的最高位置。它既是古代“意境”美学的结晶,又标志着向西方美学、现代美学的转化。

(四)页码:413
(五)对生命化语文的启示

考察先秦至现代中国文学美学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和时代特征,把生命化语文放在“史”的坐标上进行考察,可以做到言必当理,寻觅法度,即物达情,增长见识。

十一、叶卫平.艺术的内在发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一)读书时间:2019年3月
(二)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令读者愉悦指数很高的艺术心理学叙事。该书通过描述艺术发生现场的真相,揭示艺术家的心理历程,让读者拥有开启艺术解读之门的钥匙。该书告诉读者,人类存在意识的嬗变决定艺术形式的嬗变;艺术形式无论如何嬗变,其本质永远不变。
该书共分10章。第1章是《追问:从上海当代艺术馆到威尼斯双年展》,第2章是《人类总体存在境遇中的艺术之在》,第3章是《冥想,一个神奇的幽灵》,第4章是《冥想和艺术》,第5章是《新维度艺术扫描》,第6章是《20世纪艺术的嬗变》,第7章是《当下艺术病态的根源性分析》,第8章《在东方,有一种大时空自由冥想的艺术》,第9章是《关于诗迪大时空自由冥想艺术的叙事》,第10章是《大时空自由冥想艺术——回归生命原点的未来艺术》。
(三)印象深的句段:
1.早已坍塌的奥利匹克神庙,仿佛时间倒流,巨大的石柱从形成涡流的大地深处冉冉升起,它们就像帕台农神庙仍然屹立的那些石柱一样,以超越时间的姿态高举着一种仅仅属于众神的骄傲。米龙那闻名遐迩的大理石雕像像生机勃勃,他似乎获得了神祗不可战胜的法力,在弯曲躯干摆动手臂的同时,身体猛烈旋转,掷出手中的铁饼……海啸般的赞叹和颂扬声沸腾起来。
然而,那被礼赞声簇拥的掷铁饼者却缓缓弯下腰,曲着膝,右手托着下颔,仿佛正默默注视着已经发生的悲剧——这是判决的时刻,掷铁饼者成为罗丹的思想者,沉思于地狱之门,它身后的神庙没入黑暗,巨大的石柱在幽光中周身刻满阴森的戒律。
肃穆而沉重的音乐声响起来,犹如流离失所的苏格兰风笛。
2.艺术图像拒绝像哲学那样对人类进行生硬的诠释,不仅如此,它还对人类的存在之在有着多向度的包容。
它既可以让米开朗基罗的教堂焕发出神性的光辉,它也能容忍艾略特《荒原》里世俗的惨淡;它既能发出屈原恢弘的天问,也能呈现卡夫卡《城堡》中生存的猥琐;它既能肯定贝多芬的命运,也能给画上小胡子的蒙娜丽莎一席之地;它既能奉献中国宋代山水的恬静和超然,也不拒绝20世纪嚎叫派诗歌的骚动和喧哗;它既拥有原始岩画的生动和简朴,也含纳了哈姆雷特及其复杂的痛苦和绝望……
3.艺术家的使命,就在于真诚地把内在世界中最令他生命冲动的与众不同的图像,以各种方式在现实中呈现出来。
中国先贤常有惊人的灵感:“一心一天地”。说得真好!
4.思想,决定是否存在;思想,确认是否存在。这一存在定论直接导致出这样一个结果:人类的心灵,是一部精密的不可视的神秘机器,它根据逻辑的原理,严谨而精致地工作;更奇妙的是,这部理性的神秘机器,可以随时根据逻辑的图纸迅速组装起来,而组装它的配件就在时刻待命的库房之中,它们有序地陈列在货架上,它们拥有各自的语言符号,只要一声令下,它们就能够自主地行动起来,形成理性的运作,开始思想,以此证明“我”的存在。
5.存在的真理,应该是我拥有一个内在世界,它由生动、精彩的景观构成,其中的情景和外在世界在不断呼应、关照的同时,肯定了作为存在主体的我在以及作为存在客体的外部世界的他在。
生命游泳于时间之河。生命的过程,便是在游泳的同时,建构内在世界情景,并且在其中涌流自己独特的时间之河的过程,也是持续性奠定我在的过程。
6.人们内在世界显现的情景,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所谓的记忆,而是另一种东西,另一种既真实又不真实的东西。之所以称它为真实,因为它实实在在来自于外在世界,是外在世界的事物为它提供了现实素材,成为它的构成基础;之所以说它不真实,因为它确确实实不是外在世界情景的复制,它不忠实于外在世界的原型,它倔强地营造出一个仅属于存在者自我的情景。
7. 云朵存在于天空,淡水存在于江河,谷物存在于土地,绿叶存在于树木,卵石存在于河塘,矿藏存在于大地岩层,风雨存在于天地之间,星辰存在于宇宙。时空,为一切事物敞开,使一切事物得到属于自己的世界。尽管每一个单一的存在有其绝对的独立性,但独立不同于孤立。存在只有同存在的特定时空结合,才显示出它自身,因此我们内在世界显现的图像必定是一种以某一具象为焦点的情景,而不是单一的某个脱离时空的具象。
8.理智告诉我们,外在世界是完整的。
外在世界的完整性建立在幻象的基础上,那些非具象的符号,比如三维的地球仪、二维的地图,给我们绘制出一个不得不相信的宏大而完整的版图,并且告诉你这就是真实的世界。现代符号学之父柯日布斯基就“场域和地图”进行了诠释。场域:一个真的外在世界,由具体的事物构造而成为现实的空间;地图,一个标记“场域”的符号,众多符号组织起来完成对现实世界的标示。
9.最好的艺术发生状态,往往使用“无我”“忘我”来表达。无我之我或忘我之我,意指我知觉不到我的存在,实际上,我并没有真正消失,只是在知觉中隐形为另一种存在,好比当代物理学充分证明的微观现象:当你刻意去观察粒子时,粒子显现为微物质;当你不去观察时,它只是一种波。当粒子显示为波的时候,它不存在,但波又暗示它无所不在。同理,忘我或无我,是我无所在又无所不在的状态。
10.一个艺术景观的完成,意味着艺术发生的终结。在艺术发生终结的那一刻,内在景观完全隐身于外在景观之中,从而获得永恒的庇护。作品处于内在景观和外在景观的统一体的状态,那是一种互相接纳之后的宁静,是一种内部涌动着理智、情感和欲望综合体的宁静,就像寂静休眠的火山,一旦观察者来临,它将向他们敞开封闭的世界,在那一刻,宁静将消失,隐身其中的艺术家的内在景观将裹挟着蕴含之流汹涌而出,进入观察者的内在世界……
(四)页码:236
(五)对生命化语文的启示
语文教师的使命,就在于真诚地把文本和学生这些外在图像通过研读变为自己的内在世界,再以各种方式在现实中呈现出来,形成一个特定的语文教育视域。内在世界是整合了外在世界,极具逻辑的进行构建,形成“一心一世界”,“一课一世界”。
内在世界一经呈现,将会生动的生命景观构成,在这个“生命景观”中,有着师生的呼吸,有着心灵的感应,有着情感的碰撞,有着彼此的关照。师生的生命泳游于时间之河,“泳游”中潜进了智慧、精神和对语言文字的认知,从而每个人都会建造出语言文字的内在情景。
建造语言文字的内在情景,不是单纯的理智确认,也不是一种符号意义层面的确认,而是一个完整的语言文字的世界,形成了一个当下自我最真切的存在本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特级教师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珍贵资料)
福建省邵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六(上)语文重点句段理解
【美学理论】我的审美艺术观
【生活美学】插花竟然这么美
日本人的死亡美学:生命终有时,浪漫无死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