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智贤后人的怀念

朱智贤后人的怀念

怀念---

前 言

今年是朱智贤教授诞辰一百周年,作为后辈人深深地怀念他老人家,他音容笑貌一直萦绕在我们脑海中,他的精神一直在勉励我们奋发上进,他的言行举止一直是规范我们待人处世的准则。自强自立,我们没有辜负老人家的期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尽心、尽责、尽力。值我们的父亲诞辰百年之际,我们深深的怀念他老人家,让我们用锦心绣口来寄托我们的思念之情。

朱素华:(长女)

爸爸勤恳奋斗的一生,一直是我心中的楷模。女儿永远怀念您。

                               一闽(素华)

曹俊杰:(长女女婿)

爸:在您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我们非常想念您老人家。您为国为民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国家强盛,群众生活条件比您走的时候好多了,咱们朱家也不例外,您完全可以宽心。         

俊杰敬禀

朱小梅:(次女)

您为人正直,治学认真严谨,是留给我们最保贵的财富。

吴立风:(次女女婿)

您教的做人道理够我终身受用。

朱大南:(长子)

逝者如斯夫,不废江河万古流。朱智贤教授百年诞辰之际,愿他从事的教育事业和心理事业蒸蒸日上,不断发展。涂鸦一首小词,以怀念我们的父亲---朱智贤教授。

凤凰台上忆吹箫----纪百年

斯者百年,

斗移星换,

心理事业依然。

求道寻真理,

漫漫艰难。

年少风华东海,

常奋斗,

责任两肩。

赤子心,

执教生涯,

不敢偷闲。

教坛,

沥心呕血,

身后李桃香,

学术延续。

华夏思想界,

马列领先。

西学东渐为用,

风才正,

何惧嚣喧。

中国路,

中国心理,

方是正源。

鲁明哲:(长子媳)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您从十九岁开始著书立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为自己钟爱的事业奋斗。您的精神,您的执着,是留给后代最大的财富。

十七年前,您走得这样匆忙,留下的是无限的思念和遗憾。这些年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自责。也深深地感到,对父母的爱,只要想到,立刻要付诸于行动,不能拖延,哪怕只拖延一天,毕竟时间不等人,生命不等人。

朱大海:(次子)

思念到永远

一百年前,你从乡间走来,带着泥土的芳香;

八十年前,你走上讲台,教书育人,开始儿童心理学的研究;

七十年前,你走出国界,到国外求学,探讨、传播知识;

六十年前,你在国内树立心理学的旗帜;

五十年前,你的足迹遍步祖国大地,桃李满天下;

四十年前,你的科研成果斐然、硕果累累;

三十年前,你的事业达到顶峰,著作等身;

二十年前,你从教六十周年成为儿童心理学泰斗国家之宝;

  现在你带着我们无尽的思念又化作泥土与大地融为一体,离我们渐渐远去,到了那个世界。虽然是阴阳两隔,但我们有了喜讯,仍然向你报告,让你分享我们的快乐;遇到困难,还是向你讨教,寻求解决的办法。

  百年,历史长河中的一瞬。

  1908----2008

  这个百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她属于我们敬爱的父亲!

              大海全家           2008-12-31

薛  赤:(次子媳)

永远怀念您(见朱大海)

朱大京:(三子)

父亲是典型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缩影:他出身贫寒,但却品学兼优,论著颇丰,为此当时被保送到南京中央大学学习深造。为伸张正义、报效国家和人民,父亲多次做出了无私的选择;在日本留学时为抗日毅然回国;在中山大学等校任教时因反对国民党多次遭解聘;在香港任教时为新中国的建设,受周总理邀请携全家来到北京。

父亲对党和教育事业忠心耿耿,全心奉献,不讲个人荣辱和私利。虽然58年和文革中几次遭受批判和不公,仍然坚信党和人民。从香港达德时提出入党申请,到文革前再次申请入党,直到7971岁时光荣入党,矢志不移。在这以后的12年里,父亲呕心沥血,尽心竭力,为中国的教育和心理学事业作出了突出和巨大的贡献,并为后来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我们在父亲百年华诞之际,除了深深的怀念之外,一定要学习和继承父亲的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毕肖:(三子媳)

永远怀念您(见朱大京)

朱小林:(三女)

今年是亲爱的父亲100周年诞辰。回想我成长的点点滴滴,无不渗透着父亲的心血。从小学、中学、大学、直到工作,父亲的教导,父亲的音容笑貌,父亲的勤奋好学,以及晚年还不倦学习的精神,一直铭刻在我的心里,鼓舞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奋斗。亲爱的父亲,虽然您离开了我们,但您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王东生:(三女女婿)

100年,一个世纪的延展,一位学界泰斗的消长。他来了,仿佛是为当代心理学而来;他走了,却把巅峰之作留给了承载人,留给了世界。深切怀念岳父——中国著名心理学大师朱智贤。

曹  华:(长女儿子)

智者乐水 毓英才 桃李天下 教坛尊前辈

贤者乐山 集大成 华诞百年 学界仰宗室

怀念姥爷                           

                   小虎(曹华)

吴欣梓:(次女女儿)

虽然没有继承姥爷的事业,但我仍会做一个让姥爷值得骄傲的人。

朱  平:(长子女儿)

现教育之曙光,社会先觉,长才未竟先归去; 留著作于世人,精神不死,圭臬常存总可传。

朱  喆:(次子儿子)

永远怀念您(见朱大海)

朱  皕:(三子女儿)

永远怀念您(见朱大京)

王  翀:(三女儿子)

深切怀念姥爷。他既是平凡质朴的学者,又是学识八车的心理学泰斗。时至今日,他的身影依然在我脑海里清晰可见,他的伟业风范和人格魅力值得我用一生去学习。值此百年之际,我愿姥爷在远方一切都好。

告慰父亲

得知父亲朱智贤的故乡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要将父亲出生地的赣榆外国语中学更名为智贤中学并且还要建造朱智贤博物馆时,作为子女的我们心潮难平,一是父亲去世已经二十余年了,家乡的父老乡亲仍然没有忘记他,二是家乡人民做了我们子女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我们非常感激并且发自肺腑地说一句,感谢你们做了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这次我们回到故乡,真正感受到了家乡人民对父亲的尊重以及厚爱,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把智贤中学以及博物馆打造得非常完美,使我们有了回到家里的感觉,尤其是那尊塑像,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真实,所以我们情不自禁地站在旁边拍照,好像父亲又回到我们中间,写到此,眼泪止不住流下来,因为父亲走的实在是太突然了,我们都没有精神准备,我们要向他老人家汇报的东西太多,虽然他老人家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多年, 我们还是经常怀念他。通观整个博物馆亮点颇多,展出的材料详实,真实可信,还有我们母亲亲自为父亲抄写的手稿,睹物思人,仿佛父母亲就站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分享家中的快乐。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智贤中学的王善法、王常亮校长、李震教授以及学校的老师与同学们为《朱智贤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三届崇德学术论坛》的圆满成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从会场的布置,小记者的敬业到小讲解员的认真,校长及老师们功不可没。一个县级中学,承办了如此大型的会议且没有出现任何差错,让我们感动,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对父亲的大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我们还要感谢连云港市教育局韩金山局长的亲自挂帅,多次召开会议布置工作,李震教授的超高水平的著作,都使我们难以忘怀,还有那么多的默默为本次大会在幕后工作的同志们,本次大会才能够圆满成功,是家乡人民送给父亲朱智贤诞辰105周年的一份厚礼!

父亲生前经常教育我们不要忘记故乡,他和母亲希望我们有机会一定回到故乡看看,非常遗憾的是,朱大海夫妇由于各种原因在父母亲生前一直都没有机会回到故乡。20125月份,他们的儿子出差路过赣榆,但是由于公务在身,不能停车下来,只是说驱车路过爷爷的故乡了,大海夫妇知道以后也是非常的激动,毕竟这是他们一家人最近距离地接触父亲的故乡,虽然没有下车,但是也算踏上这片养育父亲的热土了。好在,今后我们有机会回到父亲的故乡,看看父亲的出生地,系统地学习父亲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实地了解父亲是如何从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一步一步地成长为一代儿童心理学的泰斗,并感受故乡人民给予我们的大爱。

我们在整理准备提供给家乡的有关父亲的材料时,一件件往事又浮上我们心头,父亲的一切对我们是那么熟悉,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在我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尽管他已经离开我们那么长的时间,我们却永远不会忘记他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和殷切的希望。

现在我们稍感欣慰可以告慰父亲的是,他当年非常希望自己的孙辈,能够读研究生,能够出国深造的愿望,现在都已经成为现实。

父亲的孙子朱喆牢记爷爷的嘱托,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苦练游泳特长。父亲去世时,朱喆还不到十一岁,但是他顽强刻苦训练的精神,曾经得到母亲杨敏的大力赞扬和肯定。作为独生子女,他身上没有同龄人的娇气,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没有节假日,即使在高考的前一个月,他还坚持训练,以保持高水平的运动成绩。朱喆虽然是一名在校生,不能脱产系统地进行训练,可他利用业余时间的训练成绩却达到了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标准,这在当时北京市的业余选手中是第一个,他在高中阶段参加的北京市中学生游泳比赛中,参赛项目全部获得冠军。在朱喆训练的同时,大海夫妇也给予他大力的支持,尤其是大海,在完成繁重的本职工作之余,辅导朱喆的英语和数学,为他买英语磁带,给他解读大量的数学题,大约有几千道吧。为了使他的游泳成绩有突破,他们节衣缩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尚不宽裕的情况下,买了一台摄像机,由大海到训练场把他的动作拍摄下来,回家放给他看,对照优秀运动员的泳姿找差距,又请他的启蒙教练给他单独训练,纠正动作,加上他自己极高的悟性及刻苦训练,很快他的成绩突飞猛进,在北京大学选拔体育特长生时,他的运动天赋及运动成绩都得到一致认可,被确定为体育特长生,当年高考成绩达到录取标准,如愿在十八岁的年龄顺利考入北京大学,之后又在北大读完研究生,并且在学校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父亲的孙女朱皕,朱大京夫妇的女儿,她在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考取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生,成为父亲的再传弟子,林崇德教授的学生,之后又考取博士生,在读博士期间又协助林教授重新修订父亲的宏篇巨著,非常了不起,是朱家的骄傲。朱皕被派往美国尔湾大学留学后,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父亲的思想,使学业升华,在留学期满后,按时回国,参加博士论文的答辩,圆满取得学位并且留校任教。在此,我们真诚感谢像兄长一样帮助我们的林崇德教授的精心栽培,更可以挺起腰秆子说,朱家的后代是海归,在海外学成后回来报效祖国,使父亲开创的儿童心理学事业,在朱家后代中有了传承人。我们特别感谢大京夫妇,他们是有远见的家长,在传承父亲亲手开创的事业上做出了最大的贡献,他们夫妇克服困难,培养女儿成才。

纸短信长,千言万语表达不尽我们的感激之情,最后,我们再一次感谢家乡人民给予父亲的关爱。

                  朱大海  薛赤    朱大京 毕肖       执笔  薛赤

思念到永远

一百年前,你从乡间走来,带着泥土的芳香;

八十年前,你走上讲台,教书育人,开始儿童心理学的研究;

七十年前,你走出国界,到国外求学,探讨、传播知识;

六十年前,你在国内树立心理学的旗帜;

五十年前,你的足迹遍步祖国大地,桃李满天下;

四十年前,你的科研成果斐然、硕果累累;

三十年前,你的事业达到顶峰,著作等身;

二十年前,你从教六十周年成为儿童心理学泰斗国家之宝;

  现在你带着我们无尽的思念又化作泥土与大地融为一体,离我们渐渐远去,到了那个世界。虽然是阴阳两隔,但我们有了喜讯,仍然向你报告,让你分享我们的快乐;遇到困难,还是向你讨教,寻求解决的办法。

  百年,历史长河中的一瞬。

  1908----2008

  这个百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她属于我们敬爱的父亲!

          20081231日写于父亲朱智贤诞辰百年

                                朱大海     薛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洞庭作家】喻叶东/永远的怀念
纪念老妈妈诞辰100周年(幸福源旧照)
纪念邓小平诞辰118周年
20幅图,看懂一半就很了不起,全读懂需要智商
儿童心理学
【朱智贤 林崇德】的心理发展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