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住校生与家庭链接的感恩教育案例


连云港市和安中学  

今年九月,我的孩子去了和安中学住校,读初中。开学的时候我告诉她:要和同学老师多沟通,多交流,融入环境。一个月以后,我发现她如鱼得水,和大家相处融洽。但另一个问题出现了。她忽略了父母的存在。一味的只是等待我们送去吃的、喝的,等着我们的关心、照顾。送去两周,如果不是我们打电话找她,她都想不起来和我们联系,更不要说送来温暖的问候了!为此,我很是纠结,我提醒了很多次,要多和家人沟通、有事要和家人商量,但是叮咛犹如石沉大海、渺无音信!

在听了一个阶段学校举办的三宽家长学校讲座以后,我豁然开朗:觉得孩子需要学会感恩!他从父母身边获得的关心也不能是毫无回报的。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于是我仔细的思考,制定了一个纠正他这方面错误的方案:首先告诉她和父母联系的重要性!对爸爸妈妈表示关心,学会体贴父母,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我要求她每周至少要和家里打一到两次电话。

我也做好了心理准备,知道她可能完成不了我给她布置的任务,于是我还提出了相应的惩罚:如果你要是做不到和家里保持联系,那么爸爸妈妈将不再去看你,直到你主动打电话为止。果然,像我想象那样,她这两周没有给家里联系。

第二步,在周六家长会面的时候,我就没有去看她,并且和同学的家长说好,也不要过多的关注她,让她感受到一次被家人忽略的痛苦。在周六的中午,我接到她的来电,怒火中烧地质问为什么没有去看她?!我回答她:你好好思考爸爸妈妈这两个礼拜都在等你的电话,一无所获的心情!作为孩子不能只有收获父母的关心而不在乎父母的情感以及生活!等你想通了再和我联系,我们再去看你。

第三步,我担心她一个人在学校里,因为父母对她的忽略和怒斥,心里压力可能承受不住,我还联系了学校的老师,对他进行一定的开解和引导,让她能够顺着正确的思维路线走下去,让她进行自我的反思,最后孩子想通了,打电话给我表示道歉,而且找了一个需要学习用品的理由要我去。我马上带着好吃的和父母的叮咛,跑去学校和她面谈。告诉她爸爸妈妈很需要你的关心,家人之间的爱也要说出来!

最后在我们和老师们的引导下,现在她已经习惯一周保持一两次电话,和爸爸妈妈说说班级里的趣事,遇到困难也会请我们给她出出主意,想想办法。有的时候还主动关心父母的身体、工作。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小棉袄”的体贴和温暖

非常感谢学校的“三宽教育课堂”,让我们的家庭关系变得更加融洽,给予我们更多的教育思考和方法。

【反思一】 孩子第一次在外住校,她需要学习的东西,除了与老师和同学沟通,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还要和家人保持联系与家人沟通,排解自己的心理忧患,表达自己诉求,最主要的是表达对父母的关心!学会做一个感恩的人,学会体贴、关心身边的人,也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

【反思二】 一味地说教不能够解决问题,可以进行行为上、心理上的换位思考。通过两周家长不和孩子联系,让她体验到父母被冷落时的心情。这样,后期的教育就更具有说服力和认同感了。

【反思三】 孩子现在处于一个青春期,她的思想变化也比较大,以自我为中心需要独立,有很多事情希望家长不要参与进去。可以理解,但是不能一味地纵容,给她一些自我的空间,但也要做适当的引导。让她能够着眼更高、及时地疏通她心里的压力以及心里的困惑,让压力减小。培养孩子内心强大!

【反思四】当青春期的孩子用她的方式表达认错的态度时,要及时地给予孩子台阶,不能一味的深究,不能让她内心中受到羞辱。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会更加融洽,以后的教育也会更加的便捷、有效!

【总结】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时刻关注和及时引导。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多思、多样、多途径的帮助他们。让他们既感受到家的温暖又收到良好的教育,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知书达理的好孩子。

                    (本文作者系七8班张曦予同学的母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孩子 聪明父母会这样说话
如何养出懂得感恩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做好3点
挣钱重要还是陪孩子重要?父母的有效期其实只有十年!
惯子如害子, 九大惯子特征, 新手家长快来看!
【微育儿】把家变学校,你和孩子都将失去一个家
现在宠溺孩子,就别怪以后孩子能力低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