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贺毅‖一方木材的尴尬结局

作者简介

贺毅,笔名默予,农民,初中学历,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人。当过教师,干过木匠,种过地,打过工。一九八二年开始写作,曾先后发表《好大一场雪》、《他的大伯子哥》等中短篇小说及散文十数篇。二零一五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幸福指数》。二零一七年八月出版反映农村改革题材的长篇小说《一方水土》。现为自由撰稿人。

2018

 纪实纵横

身边故事

 一方木材的尴尬结局

贺 毅

前几天连襟打电话问我:“你的这些东西该咋处理?得赶紧想个办法呀。尤其是那一方‘宝贝’木材。”

十三年前,在我搬离农村的时候,为了逼迫自己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做了破釜沉舟的打算,将唯一的不动产——一套南房卖掉了。但是我的那些“家产”,家家具具啦,坛坛罐罐啦,最终因为妻子的苦苦相留,还是没舍得处理或送人,盼着有朝一日在县城扎了根,或许还能用得上,就暂时寄存在了邻社的连襟家里,其中包括一方上好的木材。这方木材已经有些年头了,虽算不上名贵,只是普通的白松,但因为它的经历特殊,于我来说,就显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意义。

一九八五年秋天,妻子的第一场大病过后,身体刚刚恢复不久。因为经济的拮据,为了腾房给四弟结婚用,我们准备先建一套西凉房暂且栖身,等经济状况好转了再从长计议。

建这套作为权宜之计的矮小的西凉房之前,我已经买回了这方木材。这方木材是老丈人托检察院工作的一位朋友帮忙搞到的。那时的木材还是计划性指标,没有很铁的关系是很难搞到的,除非是处理的等外料,或许能“抢”到手;而能够搞到一方上好的木材更是难乎其难。等我解成板材才发现,这方花了675块钱购买的特级白松,是我干木匠时所遇到的少有的上等木材(八四年的675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相当于我当民办教师两年的工资)。它不但木质坚实细腻,而且通底至帮没有一点儿结疤,我当然喜不自胜。因此,在选择木材的用途时自然是慎之又慎。不过,这方木材原本就是准备建新房做门窗用的,只是我不愿把它用在建凉房上,等几年后经济好转建正房时使用,才算物尽所值,不至于“电线杆刻手章——大材小用”,糟蹋了它“特级”固有的价值。凉房的门窗只能委曲求全,用柳木草草打制。

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五年后的一九九零年,我的“起脊红瓦一砖到顶大正房”的宏伟计划还在规划之中,便被我狠心地掐死在摇篮里——经受不住城市生活的诱惑,我在辞掉了民办教师的工作后,仅仅种了一年地,就耐不住土地里微薄的收入和辛苦的劳作,怀揣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决定到城里去闯荡。不曾想天不遂人愿,在县城混了两年多,还没等我摸清做买卖的门道,妻子的又一场大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将我的发财梦破碎成一地鸡毛,我不得不携妻带子,带着满身伤痛与极度沮丧,灰溜溜地被命运打回农村老家修生养息。

不过,我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为了迁就妻子民办教师的工作,我打算从此断了进城一展宏图的妄想,踏踏实实地在土坷垃里头刨闹生活。我开始栽果树、植枸杞、试种药材,与哥哥合开电焊铺,别出心裁地死心塌地想依靠土地发家致富。一九九五年,我又重新选址建了一排一百多平米的南房暂时栖身(为了筹钱给妻子看病,那套西凉房也被我贱卖了)。因为还没有完全恢复元气,我得一步一步先把家庭经济搞上去,我心目中的“起脊红瓦一砖到顶大正房”只能留待经济好转以后再从长计议。也是在那年,我担任了村会计,生活又开始一天天步入正轨。

建南房的时候,妻子曾向我建议,正好用那一方白松料来做门窗、打家具,我没听从。这么好的木料不能用在齐齐楚楚的大正房上,不是糟蹋了好东西吗?因此,依然用柳木做了门窗,用杨木装修房子、打了家具。俗话说,“好马配好鞍,美女配俊男”啊。虽然我这一排南房无论规模还是布局,与一般的正房相差无几,但无论是质量还是规模,毕竟与正房相比还是差了一个档次,等正房建起来以后,它就会相形见绌了。那时,若正房也用白松,就没有了“主仆之分”;若正房不用白松,难道还用红木不成?呵呵。譬如皇帝的嫔妃,即使长得再漂亮,再有能耐,也不能与皇后相提并论,名不正则言不顺啊。

可是十年后的二零零五年,情况又一次发生了变化。那两年我被二十亩枸杞折腾得焦头烂额,身心俱疲。本来回乡种地就是因为迁就妻子民办教师的工作,实属无奈之举,如今妻子转正以后又办了离岗手续,我为什么还要被死死地“钉”在土地上?我的心再一次活泛了,蛰伏在心底的那个“闯荡世界”的欲望又开始蠢蠢欲动。此时不走,更待何时?难道非要在这片贫瘠的盐碱地上终老一生吗?我心有不甘啊!于是,在十三年前的那个冬天,我义无反顾地卖掉了唯一的不动产——那排南房,搬离了河套的农村老家。

之后,我辗转于鄂尔多斯、甘肃酒泉,在私营公司作财务工作。后来随儿子又到了呼和浩特,再后来上海、杭州······我们成了名副其实的“迁徙族”,与老家渐行渐远。

这些年,我时常会想起那一方被闲置了这么多年的“宝贝”木材。我曾不止一次地试想,如果当初我不走出农村,被“闲置”在老家,它早就派上了大用场,被名正言顺地用在了我曾心心念念的“起脊红瓦一砖到顶大正房”上了。可是因为我害怕在农村被“闲置”,它只能委屈地替我被“闲置”这么多年。我想这些的时候,很有些于心不忍,曾询问过搞装潢的外甥,能不能为那方上好的木材找到用武之地。外甥笑着对我说:“二舅,没人用,再好也没人用。现在搞装修用的都是型材,谁还用木料?又费工又难做。”哦,看来不但木料过时了,连我这个曾经的木匠也过时了。

这次连襟之所以提起此事,是因为我们村被旗里选作土地整合的试点,正在做整村搬迁的动员准备工作,以便于后来的土地整合规划。

我告诉连襟:“你随便送人好了。”而后又加了一句,“连那些家具一起送人,白送。”

连襟告诉我,年轻人都上街买楼房了,老年人都在破房子里苟且着,就等着有朝一日往新村搬呢。你这些东西再好也过时了,谁能用得上。连襟甚至还用俗语做了一个颇为形象的比喻:“说句难听话,你那木料熬胶不然(粘),沤粪不臭,谁拿去也派不上用场呀。”

连襟的话让我心里一阵悲凉,即使再不济也不至于如此吧?然而毕竟时过境迁了,这村早已不是那个店了。

“那就劈开当烧火柴吧。”我这句话明显的是赌气话。我的心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实在是有些不舍啊,那么好的一方木材,一方上等的木材,真做了烧柴,可惜了啊!真是“张飞死在裁缝手”了啊!

连襟在电话里笑了:“那么好的木料,我可不忍心当烧火柴劈了,那不是造孽嘛。”连襟去年也搬进了城里的楼房,远离了烧柴的生活。我想,也只是说说而已,假如连襟真拿着那一方木料送给人当劈柴,别人会怎样看待?他们一定会说他疯了!

随即,连襟又补充说,“再说现在谁家还缺烧柴,谁愿意费力气劈柴啊。” 唉,想不到我当初花巨资购买的这方上好的木材,不但没派上用场,如今反倒成了累赘,送人当烧柴人家都懒得费力气。想起我这些年在外奔波,虽然也吃了不少苦,但是无论从阅历的增长,还是从生活条件的改善,都与农村生活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我很庆幸在自己四十七岁的时候,还有勇气迈出那一步。如果我当初不敢走出去,一直呆在农村种地,同这方木材如今的结局又有多大差别?

我想起一个故事:一个人花了不菲的价格买了一件十分心爱的衣服,总想着在最重要的场合体体面面地穿起来。可是某一天这人在临死的时候,才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穿了那件尘封已久的心爱的衣服。这故事听上去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啊。可是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早已司空见惯了。比如,有的人买水果图便宜便批发一整箱,但一时吃不完,就拣摋着先吃有毛病的,结果好的又放坏了,所以老是吃有毛病的;有人烧开水,怕水凉了就白费了炭火,所以先紧着温吞吞水喝,结果老是喝温吞吞水......有多少人才就是以爱的名义,被放成温吞吞直至“冰拔凉”,最终被渐渐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啊!

如今,我终究没像当年设想的那样在县城扎根,我的“家产”在连襟家的寄存,也因此变得毫无任何实际意义了,连同这一方木材。我一时还不知道这方上好的木材最终的结果会如何,但我知道,相似的故事在许多人身上依然会不断地重复上演......

编辑:孙传海


投稿注意事项

   1.所投文章必须是没有在其他平台上发表过非虚构的原创作品,字数不得少于300字,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可连载。

    2.作品内容不得涉及政治敏感话题,不得泄露国家机密,不得侵犯个人隐私,不得涉及任何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文责自负。

    3.本平台实施赞赏稿费制,没有赞赏就没有稿费。作品发表以后将作品获得赞赏金额的60%作为稿费,但赞赏金额在20元以下的不予发放。稿费将在文章发表一周之后以红包形式发给作者,发放稿费之后再获得的赞赏将不再发放。 

    5.发稿时请把个人照片、作者简介发过来。为达到图文并茂的宣传效果,最好发几张与文章相关照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教你认识名贵木材——60种木料样本图片
传统北方民居,带后门有庭院,东西无窗,20万住一辈子!
悟空问答
多向弯曲的实木技术
少数民族的房屋
四合院大门尺寸多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