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槐树院》第十三章 父母的情操

作者简介

     王永昌,男,1969年生于内蒙古五原县。公务员,中共党员,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税务局工作。喜爱文字、阅读、书法、体育、旅游,兴趣广泛。偶有作品发表并获奖。


槐树院

(第十三章)

父母的情操

王永昌

说起情操这个话题,我的心绪略感沉重、复杂和矛盾。我想赞美父母亲的伟大,可他们只是普通的老百姓,平凡的好像和村里的其他老人没有两样。他们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情,没有丰功伟绩和耀眼的光环,也没有令人称羡的身份,他们真的伟大吗?

况且在我的脑海里,也存储着不少父亲的缺点,甚至有着一种父亲净缺点、母亲净优点的偏激想法。我想掩盖父亲的缺点,试图把所有的这些缺点逆转为优点,这就是伟大吗?

冷静下来反复思考,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父母亲所走过的人生道路尽管波澜不惊,其实真的了不起。

从他们的人生阅历,在泥泞坎坷的道路上屡遭挫折;从他们面对人生的抉择,那种抉择后的无奈与彷徨;从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那种求生的欲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从他们与人交往的品行,特别是从整个过程所体现出来的淳朴善良,忍辱负重,磕磕绊绊一路走来,父母亲真的了不起,真伟大的。他们把大地当做母亲,在土地上辛勤耕耘,把简单平凡的事情翻来覆去的干,而且一干就是一辈子,这种坚持就是不简单,就是不平凡。

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平凡和伟大没有界限,平凡中孕育着伟大,伟大与性格无关。

我爱我的父亲,我爱我的母亲。甚至,我爱上了他们的缺点。

既然我爱着父亲包括他的缺点,那么,不妨连父亲大人的缺点也干脆抖落出来。

父亲的缺点很多。父亲好赌,十赌九输,赌的母亲有些受不了。父亲脾气暴躁,说话好冲动,没有文化,不擅以理服人,喊骂他的子女是平常事,有时蛮不讲理,我们全家人受不了。家里的骡子、小马驹、鸡狗猪羊这些凡是在他眼前蹦跳的生命,都是他喊骂的对象,而且声音洪亮。在我们家的院子里都能听到他在村外喊骂骡子的声音。我多次在睡梦中碰到他,他会一惊一乍把我吓醒。最不能容忍的是,他有时也会喊骂我的母亲。父亲话多而且层次不清,也不会抑扬顿挫,他讲的故事我们不爱听。父亲干活磨蹭,追求完美,效率不高,每当吃饭总要叫他多次,正如同母亲念叨:“一到吃饭时候,他就营生来了。”还有,父亲从来不表扬我们,哪怕在学习和工作上我们有所进步或取得成绩。

父亲的优点。父亲的缺点很多,优点也有。父亲账算得好,勤劳善良,干活儿认真,有板有眼,是个热心肠的人。

母亲的缺点。对外有点小气,不很热情,不爱惜自己。

母亲的优点。母亲除了上述15个字的缺点外,全优点。母亲精打细算,勤俭持家,最紧困的那些日子里,我们家也不用出去四处借粮。母亲勤劳善良,忍耐性超强。她思维好,考虑问题周全,细腻。她语言表述清晰,缜密。她口牢,坚守秘密的能力超强,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说语言把控能力过人。母亲为人随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向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婆媳关系,四邻关系,亲戚关系,这些众多交错的关系里就没有和人红过脸吵过架。她的弟弟妹妹很亲她,儿女媳妇很亲她,孙子外孙很亲她……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她就是我们中宝。母亲教育儿女的方式是润物细无声的那种。

父母亲共同点:不识字,勤劳,善良。

从父母亲共同点“善良”来看,父母爱情一团和气,不温不火,但也时有争吵。父亲数落母亲,母亲总是能忍气吞声。父亲喊骂子女,与我们形成对抗,且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刻,而母亲又总站在我们一边。也可以这么说,父母矛盾的爆发点多数来自于父亲脾气暴躁的缺点,来自于我们做儿女的身上。

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总让我们牵扯出争吵。

在父亲出殡的前日下午,阳光正毒,酷暑难耐,院子里了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听到身旁不远处的母亲自语着说:“我也给二旺烧些纸钱哇!”看着母亲瘦弱单薄的身体,步履蹒跚地走到父亲的灵柩前,我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情绪失控的我已经无法上前去搀扶她了,一对恩爱伟大的夫妻,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告别了!正所谓聚散终有时,人生两依依。

     

    年迈的父母亲(2009年)

父亲经常喊骂我们,我们是在他的喊骂声中长大的。我也想过,他的这个缺点已经让我受益匪浅。

父亲毕竟没文化,简单粗暴的喊骂可能就是他的管理模式。管理就应该无条件的服从,是一种约束,缺少约束的管理可能会信马由缰。哪个人在学习工作中不是时常处在一种被管理的状态中?处在一种被教育、限制、指导的管理之中?这个过程中也会无法避免老师、领导的训斥和喊骂。不论你服与不服,训斥声就在那里存在,只是你怎么理解罢了。父亲的喊骂兴许也是一种指导,这种难以接受的方式,又让我练就出超强的心理抗压能力。把你稚嫩的虚荣心慢慢去掉,让你学会学会坚强,学会忍辱负重。

我的抗压能力就是从小被父亲多次喊骂的结果,是父亲给我的,我只能这么理解。

父亲的这种思维,也许来自“不打不骂就是害”、“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这些理论。按理说,父亲那种扛长工看人头脸过来的人怎么会那么盛气凌人?实在是难以让人理解,现在我反倒认了,这是严管厚爱的教育模式。再加上母亲那种遇事忍让的基因遗传到我们身上,这又需要感谢母亲。

母亲小气,她的那种小气,也可理解为节俭,节俭已经深深扎根在她们那代人的骨髓里了。她什么东西也不舍得浪费,不舍得丢弃。甚至发霉过期的食物也敢吃在肚子里,她能大气了吗?母亲独自去附近诊所看她多年的胃病,结算下三百多块药钱,超出她的预想都急出一头汗,她能大气了吗?缺点里提到母亲不爱惜自己身体,难道,健康最重要这么浅显的道理,母亲不懂吗?

如果母亲真的小气,她怎么舍得把2万块毫不犹豫拿出来捐赠给家乡(南圪梁)的建设?手头有多少钱她也懒得去数。在父亲出殡后的隔日,我们帮她整理衣箱,叠好的衣服间掖着好多钱也不去整理在一起,还像子女给她时的形状一叠一叠的。我们怕她钱少不舍得花,频繁地给她,她真的不缺钱。好多事实证明,母亲不爱钱!

    南圪梁新农村建设捐资(2017年   

看来,母亲的健康还必须让我们做子女的强制性关怀,难就难在,一般的病病痛痛她从来都不说出来。这点,母亲很讨厌,讨厌的让人心疼。

按理说,自从我走向社会,或者说在我成家之后,父母亲便没有了经济上的负担,因为我最小。加之子女们不时的接济,父母根本不缺钱,有时还很难给得进去。

在父亲临终前不久,母亲看到父亲不行了,她在父亲的枕头下压了一万块钱,说:“你大辛苦了一辈子,也没见过大钱,压上这些钱不要让他走了有遗憾。”

母亲的细心,真让人醉了。

每个人或多或少有着自己的不良嗜好。在我看来,嗜好本身就是区别于他人一个鲜明特点,嗜好不良是相对的,与他本人的品行好坏无关。

如果一个人什么嗜好也没有,他便失去了特点,也是他兴趣盎然地生存理由和追求点。可以这么理解,每个人奋斗目标的成份里,或多或少是为了嗜好创造些条件。只是,这种成份在奋斗的内容中占很少比例罢了。

父亲的不良嗜好是赌博,母亲的不良嗜好是抽烟。

父亲原来的不良嗜好是抽烟和赌博,他有哮喘病,抽了几十年烟在他60多岁的时候毅然把烟戒掉。这种戒烟的毅力我不如父亲,我有头疼的毛病,当我头疼结束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点上一支烟缓缓。也想戒烟,总不能成。

父亲好赌,他赌博的罪证母亲掌握不少,母亲曾提起但不常讲,她很会维护父亲的尊严。父亲的赌有三种,老纸牌编棍棍、押宝、麻将。

父亲特爱掏宝、押宝。按理说,凭他老实本分的个性就决定着他不适合赌博。赌博精于算计是一种斗智、斗勇、斗心眼的技战术,不符合父亲的性格,所以父亲十赌九输。

母亲说起父亲赌博的案例,父亲在五原城给陈信揽长工的时候,他也积攒下些银元,母亲把这些银元埋在锅台旁的地下,父亲时不时抛出几块出去赌。他的大掌柜陈信得知此事,处于爱护而不让他出去赌,可积习难改的父亲多次偷偷摸摸出去耍赌。父亲在南圪梁的时候曾经出去押宝,把家里的布票也能输掉。看来,连布票也输掉的人,说明钱就输光了。大舅去了我们家,父亲领着大舅转出去押宝,姐夫小舅子几天几夜不回家。

父亲到了晚年,也经常被约到邻居家打麻将。打麻将都是些退休老年人,赌注也不大,输不了多少钱,以消遣娱乐为主。

在后来,父亲实在是上岁数了,也不适合出去玩了,他就盼望孙子外孙们回来和他玩。

孙字辈有的在上班有的还在上学,有的也不在本地。所以玩的机会很少,往往是重大节假日,特别是春节和国庆。孩子们很热情,主动铺排战场,和他们的爷爷打上几圈。后半场不断地试问着:“爷爷,累不累?累就歇着。”事实上,这样的问法说明已经不想和他玩了,因为父亲手脚不利索,打牌慢,需要耐心支撑。但是父亲往往回答:“不累!不累!再玩两圈。”倒也红火热闹,我们围观看牌的人往往比打牌的还要多。也难为这群尽孝的孩子了,陪他打麻将,除了孝心外都愁得不行。嫂嫂们也经常上去参战。

次日,继续战斗……

孙字辈陪爷爷打麻将尽孝心

老实交代,我也好赌,也赌技不精。二十多年前,我也曾赌得天昏地暗。那时住着平房,大冬天里,把火炉子赌灭了都顾不来添炭。但在后来没有人限制我,也就轻易戒掉了。实践证明,要想戒掉一个爱好,最好的办法就是兴趣转移,用另一个爱好取而代之,我就是。网上斗地主取代了和人赌博,炒股又取代了斗地主。

还有一点,如果赌博不想输掉很多钱,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借钱,把身上的钱输光就算了,也输不了多少。

就说炒股,我也有原则。我炒股的理由是,自认为我是一个学经济、搞经济的工作者,应该参与。炒股不但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经济知识,而且也是一种爱国情怀。把自己的钱拿出来让企业去周转,以这种途径来分享祖国经济建设的成果,而且还纳了税。再有,像我这种不爱跑逛的人,如果不去炒股,退休了以后我该干什么?总该有一项爱好吧!多种理由支撑着。

我炒股的强势是心态好,爱学习。我家里有好多股票书,而且我的心态好,不会因为手上的一把烂牌而捶胸顿足,不像有的股民,涨了乐跌了悲,炒股本身就是“炒”,有涨就有跌,很正常。跌死了我能承受,它不会影响到我正常的生活,但万一大涨呢?我也有梦想,梦想有一天带着这些赚来的钱,领着老婆孩子去游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或许那一天永不到来也没关系!“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博弈,是一场赌博,偶然性大,风险也大,娱乐性也大,想赢就不要怕输,怕输就不要去赌。

母亲的不良嗜好是喝酒和抽烟。母亲有胃病,过去她有一种误解,喝酒可以暖胃,喝上酒胃就可难受些,误以为喝酒可以护胃,结果喝上了瘾。隔个把小时,走到柜前就来一杯。有一年她胃病厉害甚至把自己也灌醉了,大夫建议把酒戒掉,喝酒只是暂时麻醉了胃神经,长久下去会导致恶性循环,母亲这才把酒戒了。大夫没说戒烟,86岁的母亲烟火仍然厉害。子女们多次劝她戒烟,母亲不听,慢慢也就随她了。

我们家老烟民三个,母亲、大嫂、我。北阳台是我们的吸烟场所,家里就算一个人,也会自觉去北阳台,打开窗户过着烟瘾。

熟悉父亲的人都知道他喊骂人的这个毛病,也不是逮住喊骂,父亲对外还是很随和的。喊骂的主要对象仅限于我们姊妹和母亲,再加我家那些有生命的动物。

村里的麦场里,就是父亲喊骂人最好的平台。我在那里就没少挨过父亲的喊骂。几乎年年如是,内容却不相同,有些防不胜防。而且那里是全村人聚集的地方,父亲声音洪亮,整个麦场应该没有盲区。

记得我上高中期间,也是很护面子的年龄,和父亲起麦子,眼看工作就要结束了,战争爆发了。

我撑着袋口估摸着念叨:“再有两袋子装完了”。就是这么一句话,父亲的大骂开始了:

“啊呀呀!你这娃娃咋这么不懂事!供书学字学到哪了!装完就好!你就盼装完了!……”记不全了,话语中还夹带着脏话。

我顶撞父亲的内容应该是:

“本来就能装完了”、“我说装不完就真得装不完,顶用了?”、“装完了跟念书有甚关系了?……”。

此后,我们的战争会持续,并一直带到家里。直到把母亲卷进了战争圈里。

“啊呀!”这个语气词是两个字,从父亲口里说出来,从来都是“啊呀呀!”三个字了。而且说出来相当生硬、洪亮、刺耳。

现在想来,父亲可能在讲究一种“接口气”说法。就是希望粮食堆成山装也装不完。心中想坏了,事情也怕应验变坏了,愿望中那种多彩的肥皂泡不能破灭!

就在我参加工作的多少年来,领导们闲聊起来,本来是很放松的场面,我也不愿轻易插嘴,谨言慎行,生怕接错“口气”,做出了哪壶不开提哪壶的事情。这就造成我宁愿不说也不愿错说的态度,这算一种心理阴影吧!我觉得这种处事的方式也是对的,所以我在很多场面并不能够谈笑风生收放自如。如果认可这种处事方式是正确的,那么父亲喊骂的方式就是正确的。这种态度和观点,我真的不想认可。

父亲的喊骂声可以出现在家中、路上、麦场里、田间地头,哪怕是晾晒瓜籽的房屋顶上。也可以出现在大哥、二哥、三哥、姐姐、我的身上,有时也出现在母亲的身上找他的骂很是容易。而且,与父亲的对抗中,父亲也会被顶撞的上气不接下气,也会恼羞成怒,强词夺理。我们后来聊起这些,也很后悔。

奇怪的是,自从1989年进城后,父亲喊骂人的这个毛病再也没有发生。我们分析原因,一致认为:多数的情况,父亲骂人可能就是干活儿干累了,受毛了。这种分析的最终结果也就意味着,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共同谅解了父亲的缺点。况且从子女顶撞长辈的态度上,我们做的确实不够好。唯独可原谅自己的是,我们当初年轻气盛,不太通理。这也让我想起了槐树院爷爷的疯,他的疯是惊吓过度和挨打受气导致的结果,是憋屈成疯的。这样看来,我们是疯不掉的我们把肚子里的“委屈”,像阻挡乒乓球一样,本能地就挡回到父亲那边……

与父亲不同,母亲就不喊骂我们。

母亲是个非常平和的人,她和人聊起管理子女的话题上总是说:“我们娃娃都也很乖,很听话,根本用不着喊骂”。而且母亲的话宽严得宜,分寸得体,通情达理,听起来入耳也入心,我们根本不舍得顶撞母亲。

母亲的话语如同涓涓流水,好多道理轻轻缓缓淌入心田,温暖了心灵,她太懂得“言传不如身教”这个理了。

“少说话顶如服药”、“息事养生”,类似这种哲理性的短语,是母亲常说的话。她用这些话语,至少说教过我和父亲。我当至理名言一样默默在了心里

其实母亲说的意思就是“沉默是金”、“言多必失”,不要“得理不饶人”。让人让的是理,不一定针锋相对、据理力争,非得争他个高下。从生活和工作中我真切地感悟到,忍让是多么重要,忍让是一种胸怀。正如加措活佛说过:“如果你是正确的,不要过多的争辩,把对方逼得太紧,也就断了自己的退路。”

我问过母亲,“息事养生”、“少说话顶如服药”这些话我在百度上查不到,这么好的道理是哪里听来的?“息事宁人”这个我知道,没想到她把“息事”和“养生”这两个词语绝妙地联系在一起。母亲说:“在我们小的时候,你姥爷就是这么经常说我们的。”可见,家风家训的影响之深刻。

多少年来,母亲这些话语时常涌在我的心头,在好多关键时刻,将要与人发生争辩或争吵,哪怕已经受到委屈,想起母亲的那些话语,都让我理智地忍了。又如母亲常说的另一句话,“吃亏吃不死人”。这种处事的哲理,减少了我好多不必要的困扰和烦恼。

真是这样:忍一忍,春暖花开;让一让,柳暗花明。

从这点看,母亲的伟大不打折扣。

父亲也伟大的,从16岁起就少小离家,坎坎坷坷,跌跌撞撞,受尽磨难,温饱都成了问题,生命也难以保障。他勤勤恳恳,寄人篱下,爱护呵护着这个家。他和母亲一块打拼,勤俭持家。即使后来生活条件好转了也舍不得享受,节衣缩食的供养着这个家。

在我的脑海里,父亲勤劳善良,乐于助人。

父亲懂得很多,特别是种地,什么节令该干什么了如指掌。父亲在田埂里扯开步径走上一圈,就能算出这块田地的面积,所丈量的结果基本与实际相符。

河套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割了麦子种菜,甚事儿也不害。”说的是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割完小麦后再种上蔓菁和大白菜。后来被民间引申为工作安排合理得当之意。蔓菁和白菜的菜籽小,小若圆珠笔头。正因为籽粒小数目多,所以均匀地撒播开来,操作极不容易,凭得是一种经验和手法。稀少了浪费土地稠密了又影响长势。在一块土地上需要多少菜籽,这些都需要计算的。菜籽里拌和着多少泥土,然后均匀地撒播在土地里这门技术掌握的很准。不少村民总要请帮忙撒播,而且父亲总是很高兴,很热情。

在打麦场地,扬场和立扫也是父亲的拿手活儿。这些技术,手法、力度、节奏都很重要,年轻人一般干不了,父亲却很有一套。毕竟父亲是揽长工过来的人,他和土地、粮食的交道从断过。扬场的时候,父亲的动作很洒脱、流畅。既要看风向,又要逆风扬,麦子撒落在了麦堆上,尘土和麦糠却随风飘落在麦堆的下方。如果不得要领,尘土和麦糠就会扑打在自己脸上。用长扫帚扫麦堆表面的杂质,力度轻了杂质扫不走,力度重了麦粒也被扫走了,这就是立扫。每当这个时候,年轻人总爱请父亲过去操作示范,父亲很高兴。

父亲是个热心肠的人,他帮助别人和过后高兴喜悦的样子,总是会洋溢在脸上。

类似的故事,不止这些,还有很多……

秋收后,地里农作物秸秆都要拉回到自家的院子里,作为通年做饭的柴火。我家的柴火堆放的整齐有序很有造型。类似这些习惯我们也有,就是在父亲多次的喊骂声中被迫学到的。

春种秋收夏忙乱,冬季营生相对少了很多父亲是个闲不下来的人做起了小买卖。他有着晋商的血统,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冒着严寒,驮着烟叶,走村串户转很多村庄叫卖烟叶。这些烟叶是山东,是他从外地人手上接过来的当地人不舍得浪费土地,很少种植植烟叶。当时父亲已经六十多岁了。

父亲心灵手巧,他把积攒下的羊毛,经过清洗梳理,用一种叫“八吊子”的工具捻成均匀的细线,然后为我们全家人织成毛裤和毛袜。也会把穿烂的旧毛线拆拉下来,掺杂到新捻成的毛线中。那个年代,村里的人们聚到一起,好多男人的小臂上搭着一团羊毛,手里着不时转动的“八吊子”女人们领着娃娃手上不停地纳着鞋底。这些活儿站着坐着都可以做,也不影响聊天。

记忆里我有个毛裤就是父亲织的那个毛裤样式好看贴身,就是穿在身上极不舒服。毛裤的线用牛毛做的,不像羊毛做出来的那么柔软,毛茬子发硬直接刺着人的皮肤。但总比白茬子皮裤顺溜多了,特别是跑逛起来。

母亲很能干,有耐力,有韧劲,不论家里还是田间地头,绝对是个整劳力,她干着女人能干的所有活儿。每天早晨摸黑起来,挑水、做饭、喂猪羊马骡,吃罢早饭和父亲出地干活儿。母亲在她小的时候差点裹足成小脚女人,幸亏中途放弃,但她的脚还是比正常人小了一圈,可她干起活来依然利落、有力。

后来聊起农村土地流转的话题,母亲说,她对农村劳动很留恋,特别是土地,土地是有生命的,她想念曾经耕种过的土地,觉得土地很“亲”。

其实在我心里,对土地的感情我与母亲不同。与母亲相比,我发现了我的渺小。我熟悉农村的各种劳动,理当是有感情的,也不缺恒心和毅力,我的心胸怎么会变得如此狭窄?不是说我受不下那种苦和累,就是因为,我的童年、少年时期,这些繁重的农村劳动挫伤了我柔弱的心灵,让我的父母亲经历了太多的苦。

单位的西北角有一块空地,小区里好多住户在那里种植蔬菜。这些勤劳的人们脸上流露出对待生活的激情和希望。我始终在想,他们到底是为了吃菜而种菜?还是为了陶冶情操?有的同事热情相邀让我也参与进来,我始终不敢答应。因为,这些会勾起我小时候受过的苦,让我想起父母的苦。

初和母亲打交道,觉得她不热情,不会用喜笑颜开的话语来营造暖人的氛围。但熟悉母亲的人都知道,交往久了,就会被她那种始终如一的性格所吸引。

我家在村口,可爱的乡亲们从田间收工回来,路过我家,看到院内没有人走动,就把扎好的小捆蔬菜放在大门口的猪窝顶上。每当此时我总爱追问母亲:“这菜是谁送的?”她都说:“不知道。”追问:“为什么要给我们送菜?”母亲笑而不答。做饭中也不由得让人猜测,这些送菜的好心人到底是谁?他们是不是同一个人?这种猜测的过程幸福,心中股暖流在涌动。同时我也暗暗佩服着母亲的为人。乡亲们那种浓浓的情意,那种朴实交往的含蓄我今生难忘。

父母亲没有文化,只认得自己的名字和日历上的节令。他们教育子女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一种是严厉的让人难堪,一种是温柔的让人歉意。一种是疾风暴雨雨过天晴,一种是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两人有个共同点,就是不当面夸奖我们,这又符合父不夸子的那种。

……

就这样,父母亲从那种风雨飘零的岁月里一步步走来,在沧桑、辛酸的生活历程中,逐步形成了我们家的家风(家训):

“讲诚信,懂感恩;尊老爱幼,谦逊忍让;勤俭持家,乐于助人。”

作品链接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槐树院》第十二章  儿女亲家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槐树院》第十一章 母亲的娘家人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槐树院》第十章 抚慰乡愁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 《槐树院》第九章 工作的波折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 《槐树院》第八章  求学的艰辛(下)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槐树院》第七章  求学的艰辛(上)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 《槐树院》第六章  再进五原城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 《槐树院》 第五章 乡村情结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 《槐树院》 第四章 走向农村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 槐树院(第三章)揽长工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槐树院》第二章 走西口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槐树院(第一章)

【长篇纪实文学连载】王永昌‖《槐树院》(序、自序、目录)

编辑:孙传海


投稿注意事项

   1.所投文章必须是没有在其他平台上发表过非虚构的原创作品,字数不得少于300字,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可连载。

    2.作品内容不得涉及政治敏感话题,不得泄露国家机密,不得侵犯个人隐私,不得涉及任何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文责自负。

    3.本平台实施赞赏稿费制,没有赞赏就没有稿费。作品发表以后将作品获得赞赏金额的60%作为稿费,但赞赏金额在20元以下的不予发放。稿费将在文章发表一周之后以红包形式发给作者,发放稿费之后再获得的赞赏将不再发放。 

    5.发稿时请把个人照片、作者简介发过来。为达到图文并茂的宣传效果,最好发几张与文章相关照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人间章回】致敬脚下的黄土地与我勤劳不辍的父母亲 | 徐善义
父亲(湖北恩施 商知华)
槐花飘香
【签约作家】王友明|消失的老屋
​我想问,我的母亲如何和我的父亲离婚,财产怎么划分.如去法院,法院会受理嘛?
种地的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