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天养生需转轨:养护阳气,为一年健康打基础
userphoto

2022.02.04

关注

在中医的养生保健理论中,由冬到春,阳长阴消。立春正是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的转折点。

阳气有卫外固密的功能,它像保护城池的士兵,充盈着全身,让我们免受外邪病毒侵袭。

《黄帝内经·素问》: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春季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此时应给予适当的调摄,使阳气得以宣达。但立春时节天气忽冷忽热,还有“倒春寒”,不利于保养阳气。

加上春节期间饮食不规律,胡吃海塞之后,人体有限的气有一部分用来运化水谷,机体表面用于防御的阳气就相对减少,这时候就更容易受风邪侵袭

阳气不能上升,容易出现春困、乏力、旧病复发,这个季节也是感冒的高发季。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春季往往温差大且天气潮湿,特别有利细菌病毒滋生,肺炎、肝炎、流感、麻疹、腮腺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患者尤须注意

因此从立春开始,养生的重点就变成生发和养护阳气了。

春捂防春寒,护初生阳气

初春气温还未完全变暖,要做好“春捂”,以防春寒损伤初生的阳气,穿衣可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

《老老恒言》:“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

下体穿厚衣可以保暖,上体略减衣,助力阳气升发。

尤其要注意腰腹部的保暖,因为除了预防春季疾病,还要注意预防夏天肠胃疾病

中医里有“春伤于风,夏生飧泻”的说法,意思是春天如果伤于风寒,尤其是腰部受风寒,免疫力下降,夏天容易腹泻、消化不良

不过,春捂不可过度,内有暖意即可,否则穿太多了一动就出汗,反而有损身体。

适当运动,多吃养阳食物

我们应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多晒晒太阳,来达到活动筋骨、畅达气血、促进体内阳气生发的目的。

《黄帝内经·素问》:夜卧早起,广布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所谓动则生阳,动起来才能更好地生发阳气,强健脏腑功能。

但是,不宜采取剧烈的运动方式,以防耗伤太过而泄汗伤阳。可以采用散步或慢跑的方式,逐渐提升运动强度。

中医认为,饮食物也有寒热温凉及酸苦甘辛咸之分,一般来说,苦寒凉伤阳、辛甘温养阳

因此在饮食方面,避免喝冰镇饮料、寒凉食物以免损伤阳气,可适当多吃具有疏散风寒、增加阳气的食物,如春笋、韭菜、菠菜、葱、姜等,同时不可吃得太过滋腻。

用艾驱寒,温阳,通经络

艾草是《本草纲目》中的“纯阳之物”。入肝、脾、肾经,能温补元阳,散寒邪,温气血,透经脉。

艾几乎遍布国内,但只有蕲艾,有“艾草之王”的美誉,蕲春也是李时珍的故乡,在《本草纲目》中用艾叶治病的处方多达五十二个。

《本草纲目》:“艾,以蕲州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 

艾在养生中的应用方式很广泛,朋友们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帮助阳气生发。

泡脚

艾叶具有散寒止痛、温经通络的作用,用来泡脚的话可以增加人体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到达驱散寒湿的作用。 

用来泡脚的艾草以端午的头茬艾为佳,头茬艾的叶片较大,艾绒和艾油含量较高,适合泡脚沐浴使用。

泡脚时,足部微循环加快,温热之力由足底升起,传遍全身,可起到扶阳逐寒的作用。

手脚冰冷的人睡前泡一会,身体暖了,入睡也会更加轻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针灸专家肖少卿教授 秋灸关元 春灸气
道家益寿膏秘方
“坐着就能增加阳气”——艾绒坐垫
黄帝内经说艾灸
纯阳药性刺激
端午艾最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