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雨季节,一杯茶助您赶走湿气
现在已经立夏,春困夏乏,送走春天的困倦后,又迎来夏日炎热潮湿带来的疲乏。尤其这几天广东地区多雨多湿,此时湿邪为患,很多朋友会出现昏昏沉沉、完全提不起精神的状态。今天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科黄穗平主任给大家讲一讲困扰许多岭南人的湿邪,并为大家推荐一味化湿好药。


湿为阴邪,从其感邪途径可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为长期气候潮湿、涉水淋雨,感受在外的湿气而形成邪气。内湿为正常的津液运化失常停聚而出现。湿是重浊、黏滞、趋于下的邪气。重浊即常以沉重感,难以移动为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重;黏滞指分泌物、排泄物出现黏腻不爽等症状,如大便粘烂、带下白浊等,同时亦指病程缠绵,难以根除;趋于下指常伤及人体下部,如脚气、带下等症状。


今天就介绍一味化湿好药材——藿香。藿香,是唇形科植物,因其气味浓烈,具有独特的草本植物香味而得名。藿香广泛种植于我国广东、福建、台湾、海南和广西等地。广东是藿香道地产区,广藿香驰名天下。

01

 藿香的功效 

藿香性微温,味辛,归脾、胃、肺经,具有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

■ 芳香化湿
《药性切用》:“辛温芳香,入手足阳明、太阴二经。力能醒脾,祛暑快胃,辟秽,为吐泻腹痛专药主和胃化。”广藿香辛温发散,气味特殊,具有浓烈香气,入脾胃经,功能芳香辟秽,助脾胃运化,是芳香化湿浊要药。常用于治疗湿邪阻滞脾胃导致的脘腹痞满、腹痛吐泻、不思饮食等症状。常可配伍苍术、厚朴等运脾燥湿药物增强其化湿作用。


■ 和中止呕
《本草图经》:“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若证属湿浊阻滞中焦、外感寒邪导致的呕吐,症见呕吐频发、恶心时作、胸脘痞闷、伴恶寒发热、头身困重等症状时,可重用广藿香芳香和中止呕。其中寒湿、湿热、脾虚湿蕴导致的呕吐均可使用,偏寒湿者可配伍生姜,偏湿热者可联用黄连、竹茹,脾虚湿困者可配伍四君子汤使用。

■ 发表解暑
提起藿香,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藿香正气水,该方剂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为藿香正气散。由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姜厚朴、桔梗、藿香、炙甘草等组成,方中藿香为主药。藿香正气水的功效为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痞满,舌苔白腻,脉浮,现代可用于夏日贪凉喜冷,被空调、冷饮所伤后的阴暑证,这也体现了藿香解表散寒的能力。而对于暑湿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可配伍黄芩、滑石等清热利湿药物。

现代研究表明藿香提取物具有抑菌、促进消化、扩张微血管、发汗等作用。

02

 使用藿香的注意事项 


1、藿香性微温,对于舌红苔少或舌红苔黄腻等阴虚火旺、湿热困重者须慎用,如《本草经疏》记载:“阴虚火旺,胃弱欲呕及胃热作呕,中焦火盛热极,温病热病, 阳明胃家邪实作呕作胀,法并禁用。”

2、一提到预防中暑,不少老百姓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藿香正气丸。其实中暑还分阴暑与阳暑,藿香正气丸整体组方药性偏温,因此它不具备预防或治疗阳暑的功效。室外劳作、高温中暑出现发烧、出汗、乏力症状时,此为阳暑,不宜服用藿香正气类药物,否则反而会加重病情;对于外感风热导致的嗓咽喉肿痛等症也不适合使用。而外感风寒、内伤湿冷等引致的头痛、胸闷恶心、发热无汗等阴暑症状比较适用。

食疗方推荐

广藿香紫苏茶

材料:广藿香3g,紫苏3g(1人份)。

做法:加水150毫升沸水煮5分钟。

功效:祛湿解表和中。

适合人群:适用于夏日贪凉吹空调太过受寒导致的感冒,出现恶寒发热,头身困重疼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胸脘痞闷,舌淡红,苔白腻。
藿香的食用部位一般为嫩茎叶,其嫩茎叶为野味之佳品。可凉拌、炒食、炸食,也可做粥。藿香亦可作为烹饪佐料或材料,因其具有芳香化湿的功效,是一种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烹饪原料,故某些比较生僻的菜肴和民间小吃中利用其丰富口味,增加营养价值。本茶饮中藿香辛温发散,芳香化湿,可祛在表之寒湿,又能和中止呕;紫苏解表散寒化痰止呕。两药配伍,共奏祛湿解表和中之功。■
【来源:黄穗平说脾胃,医学指导:黄穗平 广东省名中医 广东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近中医:认识一下“藿香”,了解它和脾胃、湿气的关系
古丁藿香
藿香正气临床浅析
紫苏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库
别老盯着连花清瘟了,这个中成药赶紧买回来吧,趁现在还没有炒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