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要静,身要动,营养均衡不过盛,你的健康不是梦!
userphoto

2022.05.17 河南

关注

“心要静,身要动。”

  养心、静心、修心、调控意识情绪,本身就是一个养生常识,可惜不被大家重视,所以才会出现“治不好的胃病”、“伴随一生的咽炎”……。

  心静则身安,身安则体健,心安体健则百病少生。动能生阳,阳气旺盛而通达,则气血流畅,肌肉丰满,筋骨强健,百病少生。

  现在大家就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养心”,也许是很难做到,但至少是在脑子里有这根弦,能时刻提醒自己也是好的。

“营养均衡不过剩”人为生而食,非为食而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过食或喜进肥甘厚腻食物就会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因此引发各类脾胃病的发生,因此均衡饮食才能减少脾胃的负担。

“不生气,就不生病。”

  情绪是人的本能,但在竞争激烈的生活环境下,人的精神压力自然会增大,于是各种负面情绪会经常影响到人的健康。

 “你看好多人,到处都抱怨,看啥都不顺眼。国家怎么这个样子,社会怎么这个样子,单位怎么这个样子。回到家就抱怨,家里人怎么这个样子,抱怨就是一种负向情绪。”

  人有情绪是本能,人能控制情绪是本领,人人都要学会运用本能,更要学会控制本能的本领。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都和情绪有关。嘿,只要我们把控好情绪这个关,我们就可以不得病,不得大病,少得病,晚得病。

“真正高明的医生并不在医院,在你身体中。”

   人渴了要找水喝,饿了要找饭吃,这都是人体的自调机能在发挥作用。

这不仅是中医的思想,也是现代医学的观点。现代医学之父,2500年前的希波克拉底说:“疾病的痊愈是要通过自身的自愈力,医师只是在旁协助而已”。

   所以说,真正高明的医生不在医院,而在你的身体之内;最珍贵的灵丹妙药不在药店,而在你的身体之中,就看你会不会利用。

“病都是自己作的,不作就不会病。”

  俗话说:50岁以前人找病,50岁以后病找人。

  生命的开始就是衰老的启动,养生抗衰老是一辈子都要做的事情,长期的昼夜颠倒、饮食无节制、运动少,都会引发疾病,这都是对自己身体的摧残,都是在“作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要静,身要动,营养均衡不过剩
不生病之真法-附录一
营养均衡,健康美味
儿童应该怎么吃素,才能营养均衡、吃出健康?
50岁中年男性,养护肝脏的6个小妙招: ...
养生新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