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儿有病多发热,表里虚实宜分别
userphoto

2022.05.18 河南

关注

导读

发热是一个症候,也是病邪与机体正气相互对抗的表现,在儿科很多疾病中,都有发热的症候出现

文/紫苏

诸热总括


小儿有病多发热,表里虚实宜分别,观形察色辨因由,审证切脉有妙诀,表证须汗里下之,虚则宜补实则泻,平昔体认要精详,方得临时无遗阙。

译注:发热是一个症候,也是病邪与机体正气相互对抗的表现,在儿科很多疾病中,都有发热的症候出现。

但发热一证,有着表里和虚实的不同,病因症状,也各有差别,所以在临床上,必须细致地观察小儿的神气面色,以及脉象的虚实变化,与发病的症候表现,才能达到正确的辩证施治。

如表热的症候,病多外感,每见发热无汗,恶寒头痛,面色潮红,脉象浮数;里热的症候,病由邪盛里实,每多壮热汗出,目赤唇红,心烦口渴,小便黄赤,脉数有力等症。

若见面色青白,神倦气弱,微热颧赤,夜出盗汗,脉搏虚细等症的,这是虚热的现象,多因小儿久病之后,元气虚弱所致;如见面赤气粗,大热烦渴,二便秘结、或谵语躁乱,脉象洪数有力的,是属实热的证候,病多邪热内闭而成。

关于发热的治疗,如属表热的,宜应以解表清热为主;属里热证的,应以清里泻热为主;属于虚热的,须用补虚退热之剂;实热的宜用泻下导热的方法。

发热证候,在整个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有由表入里的;也有由里出表的;有虚中挟实;有内真寒而外假热的;又有里真热而表有假寒之象的,病情复杂,变化很多,必须平时在临床上认真细心的去体会,才能在具体接触病人时,不致于难以分辨,而发生诊断上的错误。

表热

原文:表热之证因外感,脉浮发热恶风寒,头痛身疼而无汗,十神(方1)通圣(方2)表为先。

译注:小儿如外感风寒后,出现发热无汗,恶风怕冷,头疼身痛,脉象浮数或浮紧的,便是表热的证候。

治疗方法,当以辛温发表的十神汤为主;若兼有内热症状的,可用表里双解的通圣汤为主。

【附方】

1、十神汤:升麻 葛根 麻黄 苏叶 香附(醋炒)陈皮 赤芍药 川芎  香白芷  甘草(生)。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十神汤治表热证,升麻乾葛共麻黄,香附陈皮苏叶芍,芎芷甘草引生姜。

2、双解通圣汤:麻黄  朴硝  大黄  当归  赤芍  川芎  白术(土炒) 石膏  滑石  桔梗  栀子  连翘(去心) 黄芩  薄荷  甘草(生) 荆芥  防风。引用生姜葱白,水煎服。

方歌:伤寒热盛通圣汤,表里两解麻硝黄,归芍芎术膏滑桔,栀翘芩薄草荆防。

里热

原文:里热之证因内热,遍身蒸热小便红,面赤唇焦舌燥渴,调胃(方1)白虎(方2)解毒(方3)清。

译注:肥甘厚腻的食物,容易动火生热,如小儿恣食肥甘,饮食太过,势必产生内热。
临床表现为发热如蒸,面赤唇焦,舌燥口渴,小便赤涩,或大便不通,脉象数而有力。
应先用调胃承气汤通下泄热,如下后热邪不去的,可用白虎汤或黄连解毒汤清泄里热。
【附方】
1、调胃承气汤:大黄  芒硝  甘草。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调胃承气治里热,大黄甘草共芒硝,引用生姜水煎服,大便通利热自消。
2、白虎汤:石膏煅)(按:石膏生用为宜),知母(生)甘草(生)  粳米。水煎服。
方歌:胃热白虎汤,知母生用良,石膏合甘草,粳米共煎尝。
3、黄连解毒汤:黄芩  黄连  栀子  黄柏 。水煎服。
方歌:黄连解毒汤,清热效非常,芩连栀子柏,煎服保安康。

虚热

原文:虚热病后营卫弱,神倦气乏用补中(方1),呕渴竹叶石膏(方2)治,面赤尿白厥白通(方3)

译注:虚热的症候,大都因小儿久病之后,气血虚弱,营卫失于调和所致。

如症见面色皓白,精神倦怠,气弱声低,微微发热的,可用补中益气汤的甘温除热;若兼有口渴引饮,咽喉干燥,少气欲呕,舌红少苔,脉虚而数的,治宜竹叶石膏汤为主。

又有阴邪内盛,格阳于外,使阳气不得内入,虽见发热面赤的症象,但小便反见清白,四肢必见逆冷,这是内真寒而外有假热的现象,在临床上必须细致观察。治法须用白通汤收敛阳气,使阳回厥去,热象就会消退。

【附方】

1、补中益气汤:人参   黄芪(蜜炙)  当归(土炒)  白术(土炒)  炙甘草  陈皮  升麻(土炒)  柴胡(醋炒)。引用姜枣,水煎服。

方歌:飧泻多因清阳陷,补中益气汤最验,参芪归术草陈皮,升麻柴胡功无限。

2、竹叶石膏汤:竹叶  石膏(煅)(按;石膏生用为宜)  人参  粳米  麦冬(去心)  甘草(生)  半夏(姜制)。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病后虚热烦渴呕,皆因气弱胃津亡,竹叶石膏参麦草,半夏粳米共生姜。

3、白通汤:干姜  附子(制) 葱。水煎服。

方歌:虚热原于阴格阳,真寒假热白通汤,散寒姜附葱白茎,厥回热退自然康。

实热

原文:实热积热午潮热,腹胀尿红大便难,烦渴口疮腮颊赤,凉膈(方1)大柴(方2)效通仙。

译注:小儿伤于饮食,积滞内停,郁而化火,于是产生积热的证候。

每见午后潮热,汗出似蒸,烦躁啼叫,口渴引饮,并有口舌生疮,肚腹膨胀,大便闭结或难下,小便赤而少,两腮两颊红赤,呼吸气粗,脉搏洪数有力等症。

治宜清热通利,如见发热无定时的,用凉膈散为主;午后潮热的,用大柴胡汤为主。

【附方】

1、凉膈散:黄芩  大黄  连翘(去心)  芒硝  甘草(生)  栀子  薄荷。引用竹叶、生蜜,煎服,无汗者加防风、羌活。

方歌:凉膈散治膈热盛,栀翘芩薄芒硝黄,便秘硝黄加倍用,无汗更加羌活防。

2、大柴胡汤:柴胡  黄芩  赤芍  半夏(姜制)  枳实(麸炒)  大黄。引用生姜、大枣,水煎服。

方歌:大柴胡治邪传经,少阳阳明表里通,柴胡黄芩赤芍药,半夏枳实大黄同


温馨提示:感冒发烧等相关症状,请遵照国家防疫政策,到相关定点医院就诊。

************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术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文章内容(含思路/处方/实操),仅供交流参考,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辩证使用;所涉处方和实操,切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文章图片,部分源于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在此感谢图片原作者,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
7. 表里双解剂
表里同解大青龙汤医案~292期
医道 治万病的大法则:理中与扶阳 定万病之提纲 六经辨证的思路
王三虎:浅谈《伤寒论》对举法
胡希恕伤寒论讲课实录(七天版):太阳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