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家祠墙上有“天使”!不信?小编为你解开广府砖雕之谜

肇端于汉代的广府砖雕,是岭南建筑装饰中的一绝。

明代,广府砖雕开始较多地运用于祠堂等大型建筑装饰上,并于清代末年达到鼎盛期,形成了鲜明的岭南风格。

至今,在广州城里,仍然散落、遗存着广府砖雕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养在深巷人不知。今天,小编且借你一双发现的眼睛,去审视一下藏在广州城里的砖雕名作,当中蕴含的文化密码,说出来,可能吓你一跳哦。

1

陈家祠砖雕


蝙蝠、天使,有福泽有文化

广州的陈家祠是岭南地区最丰富的传统建筑工艺宝库,砖雕也不例外。

砖雕一般出现于四个部位:花窗;墙楣;廊门;墀(顺便普及一下,读音为chí)头。其中除了花窗,其他三种陈家祠都有。

最有故事、最能体现想象力的,是陈家祠的墀头砖雕了。

中路东厅北面的墀头,最下方雕刻的是一只蝙蝠,“蝠”“福”同音。砖雕工匠的特出能耐在于,他将所能想到的所有寓意福气的事物,都集中到这一个图案上了:

两边的耳朵,雕得像花瓣一样有大又开张,因为广东人认为耳大多福;

双下巴,口也很大,表示的是口大吃四方;

额头也很突出,说明这只蝙蝠还很有智慧。

呵呵,如果世界上真有这么一只蝙蝠,是不是你想把它供奉在家里了呢?

嗯,小编说了,陈家祠有“天使”,可不是忽悠,就在首进东路北面墀头上!

陈家祠的专家说了,在中国古建筑的砖雕装饰中,“天使”可谓绝无仅有。小天使图案明显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你仔细再看看,陈家祠砖雕上的小天使,虽然张着尖尖的翅膀,头上却有发髻,身上挂着小肚兜,显然还是中国童子形象嘛。所以,专家又说了,这个小天使,是东西文化交融的密码,可以看出清代的广州民间对外来文化就很包容了。

地址:广州市中山七路

一个陈家祠的砖雕,就很有嚼头了吧。再继续跟着小编来发掘“潜藏”在广州其他各处的砖雕遗珠吧,保证让你大饱眼福。

2

秦末汉初熊纹空心汉砖


据推测南越王养过熊

1995年,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发掘现场,在“蕃”池堆积层上,发现一块长条形空心砖踏跺侧面的残件上,有模印的立体感很强的熊纹造型,在随后几年的里发掘中,又陆续出土了几件同样的“熊饰”踏跺。在南越王宫的御苑内,也发现过熊的骨骼残痕。凡此种种,可以推测出来,南越王当年在自己的御花园里应该养过熊的,熊也因此成了汉砖上的“明星”。

地址:中山四路南越王宫博物馆

3

番禺有个“大三巴”


明末砖雕斗拱最气派

番禺后山黄公祠建于1628年,本为明代典型的牌坊式门楼祠堂,正门上刻有“后山黄公祠”五大字,上款为“崇祯元年季夏立”,证明其建成于1628年。后来因为被强台风破坏,整座祠堂只剩下气势恢弘的牌坊,其上斗拱砖雕特别气派,因此也被称为番禺的“大三巴”。

地址:番禺化龙后山塘头村

4

留耕堂砖雕花窗


精美古拙又轻盈

陈家祠看不到的砖雕花窗,要到哪里找?说远也不远,就在番禺沙湾的留耕堂。留耕堂中座的两个大型砖雕花窗,体现了清早期的典型风格,精美中带有古拙之气,线条凝炼古雅,加上年代久远,显得古色古香。而且对整座建筑物的厚重感起到了很好的平衡作用,轻盈又透气。

地址: 番禺沙湾镇华光路北村

                                              编辑:泠然

                                                                                                        摄影:黎旭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州祠堂,这个祠堂厉害,比陈家祠还要年长300多岁
到广东,去哪里看“最后的岭南”?
【麒麟合创】敬国公祠·颓废的红石经典
特色陈家祠
海南村郭家祠
羊城并不简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