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素居医话之:骨结核的辨证治疗

骨结核,我们中医把它叫流痰,也有叫寒湿痹,或附骨疽的。但是流痰比较贴切,中医的流痰就等于现在的骨结核。我们现在的好多老百姓不明白中医,觉得中医就只调个月经,象乙肝呀,高血压呀,冠心病、糖尿病这些他都治不了,更别说骨结核了。实际上是大家对中医的认知有点偏差,中医的推广和弘扬还有点差,现在有了自媒体后,再加上国家的提倡,我想不久的将来,我们懂中医的老百姓走进中医的会越来越多。

先给大家说个病例,女性,30岁,07年就诊的,这个病人从05年开始,胸脊椎骨稍微有点突出,但是没有明显的疼痛,还可以参加工作,但是05年夏天开始,出现这个胸脊椎骨突出比较明显,向前弯曲疼痛,下肢逐渐感觉到无力,行走不便,白天出汗,呼吸的时候胸肋部有种紧束感,吃饭差,形体越来越消瘦,半年的时候,10斤没了。病人经过当地的人民医院检查,诊断为胸椎结核,用抗结核的药治疗了两年,下肢仍然无力,步行走路都没有力量,不能弯腰,不能仰卧,腰部酸痛,而且怕冷,乏力,食欲不振,吃完饭后腹胀,大便溏薄,小便清频。07年听人介绍后过来看的,当时来诊时,病人第一感觉是营养欠佳,消瘦,神智清楚,面色少华,舌苔薄白,脉搏比较细,当地医院胸透显示,两个肺门增大,肺的纹理增粗,胸椎部8~9胸椎呈缺损性的重叠,融合处的骨质疏松,第八~第九胸椎骨横突有压痛,第九胸椎骨以下知觉感应比较迟钝,胸廓背部有凹陷,腰背弯曲以及旋转的活动都受到限制,下肢活动不灵活,两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给她中医的辨证是命门火衰,寒邪凝滞于脊椎骨间,我们中医把这个叫龟背痰,流痰的一种,那么辨证命门火衰、寒邪凝滞,治疗立法就轻松了,补肾壮阳,温经散寒。有人问了,不是骨结核吗,怎么能这样治呢,得抗结核呀,这就是老百姓对中医认知上的一个断层,就比如说好多乙肝患者来找我们,我们只辨证,那病人就说:我还得吃这个抗病毒的药,什么恩替卡维呀,什么贺普丁啊,什么代丁呀我不敢停呀,总觉得骨结核我就应该抗结核。那你抗两年了,越来越严重,是呀,抗三年他也得抗,人家大医院大夫这样说的,所以这是中医和西医的区别。那辨证清楚了,我们就给他用温肾壮阳、温经散寒的药,附桂温消汤:肉桂、熟附子、五味子、熟地、川芎、当归、紫河车、蜈蚣、鹿茸、白芥子,然后再采取穴位的热灸,每天大概灸这几个穴位,选至阳、筋缩、命门就可以了,灸到脊椎骨有了热感了就差不多了,经过内服药及灸法的治疗一个月后,怕冷、乏困、汗多、腹胀、便溏消失了,食欲增加了,向外高凸的胸椎骨也缩小了,而且压痛感也减轻了,我们继续服药,加艾灸药透的疗法,内外合治,又治了一个半月,这个病人的胸椎疼痛消失,椎骨隆高的已经明显的减小,下肢萎缩的肌肉开始生长,而且脚慢慢有力量了,扶着拐杖能走路了,全身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前后加减总共用药四个多月,病人基本上恢复了正常的行动。然后拍片去复查,他的第八、第九胸椎出现不明显的破损,而且破损的部位出现骨质增生了,以前是缺损,部分里面出现骨性的隆合,轮廓清晰,病灶稳定,就给停药了,经过一年后随访,病人已经恢复健康了,回访的时候已经怀孕2个月了,这是一个虚寒证的流痰。

再给大家分享一个骨结核的患者,也是个女的,年龄约60岁,这个患者本身身体就比较瘦弱,医学术语叫羸瘦,腰肌酸痛已经十年了,乡下老人有病就扛着,来就诊的时候是三年前,疼的受不了了,去医院拍片检查,确诊是1~3腰椎结核,以及腰椎的骨质增生。病人从查出来到这一年年底,大概半年的时间,病人的右腰部出现漏管的口,往外渗液,稍微有点疼,出现一个漏管口往外渗液体、脓水,病人长期服用各种抗结核药及中药,中西医都找遍了,没效果,最近2、3个月加重了,感觉腰酸疼无力,夜间特别严重,腰以及下肢怕冷, 一到晚上,腰和下肢跟冰块一样,小便次数多,她这腿电褥子什么的都暖不热,小便次数多。听人介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看的(因为那时我也年轻,人家都找的年龄大的),看的时候,身体消瘦,脸色苍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第二腰椎微微向外突出,右腰部肌肉板硬,第二腰椎的右侧旁3cm的地方有个黄豆大的漏管口,渗出的液体比较清稀,四周的肌肉稍微有点凹陷,皮肤苍白,用手按着感觉不到痛,看她的X光照片,腰椎的1~3的椎体破坏,椎体边缘不整齐,整个间隙都消失了,3~5腰椎呈唇形状的改变。那么根据这个情况,我们中医的辨证是:命门火衰,痰毒凝结,骨骼损伤,肾盂有虚痰。我们治疗方法,补肾壮阳,温通经脉,消痰散结,继续给她用上一个病例的药方加减,附桂温消汤加减。讲到这,有的病人说了,中医还怪啊,把这个骨结核叫流痰,所有的骨结核,中医都叫流痰,我们可以查一些资料,有的说查不出来,百度上没有,有的也不一定是真理,当然我们现代人一个生活习惯,愿意百度,不愿意翻书,可毕竟百度没有把所有的书都收录进里面。怎么加减呢,黑附子、肉桂、鹿茸、熟地、蜈蚣、白芥子、姜炭、黄芪、补骨脂、菟丝子,水煎服,每天一副,外治选用的是右肾俞、三焦俞、志室穴,这么三个穴位,外治的时候呢,感觉到有这个热感就行了,不一定非得感觉到发烫,让人出汗,感到有热感3、5分钟就可以,然后用消毒纱布覆盖,热了以后把药覆盖到上面,固定3、4个小时取下来,我们说的热灸,不是你说的艾条,是自己做的丹药,叫行丹火透。这个病人透热疗法和中药疗法10天以后,她的腰肌酸痛及溃疡口渗液消失,腰和下肢的怕冷冰凉也逐渐地减轻,又按原来的方又加了胎盘,治疗一个月以后,她的溃口开始生肌,开始长肉了,凝寒消失,腰慢慢的感觉有力量,病人的体重也增加了,长了5、6斤。前前后后大概共用了3个多月吧,也就是一百副药吧,症状才消失,最后复查,她的血成18,X线拍片复查,第1~第3的腰椎立方的骨桥形成,而且有骨质溶合,骨桥形成,病灶比较稳定,

以上这是两个流痰,也就是骨结核的一个证型,上面讲的命门火衰,还不太常见。下面再结大家介绍一个常见的骨结核的一个证型。这个患者,也是个阿姨,当年54岁,她是由于外伤摔了一跤,3月份摔了一跤,摔伤了左髓骨,就到医院里面骨科治疗了,治好了,一个月以后,发现她的髓关节逐渐地肿胀,疼痛,灼热,下肢无力,不能走路,低烧盗汗,纳差,开始消瘦。这又到医院里面去检查了,经过拍片、化验等等,诊断为有髌关节结核,开始吃药,用抗结核药治疗,治疗了以后好转了,好转了以后就长期服用抗结核以及中药、针灸等等,来回经历了大约一年半的时间,第二年的八月份又出现了右下肢和腰酸疼无力,并且出现肌肉萎缩,右髋关节部位,夜间酸软巨痛,影响睡觉,紧接着后面就隆起了如鸽子蛋大一个大肿块,个月以后肿块就穿溃了,流出白色微黄的脓液,出现了两个黄豆大小的溃口,长期往出渗液,病情加重,下肢酸痛,不能着地步行,口干、潮热、盗汗。病人又去了医院进行X线、CT检查,诊断是髓关节结核,经过治疗症状反而加重,于两年以后,前后四年时间吧,她是被家里人背着过来治疗的,前后叙述病情就是这样。当时看的时候形体消瘦,脸色苍白晦暗,舌质紫暗,苔燥,脉细数微弦,右髓关节肿胀,右脚功能障碍,下肢肌肉萎缩,长度大约缩到有3个厘米,不能站立,右脚整个就缩了,髋关节部位呈棱型的肿胀,起棱,压痛,局部发热,她的漏口闭合了,闭合了以后隆起了,肿得跟小鸡蛋那么大,用手按着比较绵软,最后让助理给她抽,13号针头抽没有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看她的片子,右髓关节间隙膜变窄,髓臼里有骨质破坏,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1×109 ,中性0.77,淋巴0.23,血沉62。这个病人我们的辨证,她的证型跟那个完全不一样,我们辨证就是气血凝滞,瘀久化热,伤阴蚀骨,中医把这个叫附骨痰。治疗方法按辨证结果就要滋阴清热,引火归元,活血化瘀,给她的药方: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桂心、泽泻、田七、蜈蚣、土鳖虫、丹参,水煎服,每天一副,说到这,有人说你用这药也都常用药啊,是啊,对症就是好药。这个病人经过治疗10天以后,她的红肿疼痛减轻,潮热盗汗消失,晚上能睡着了,舌质淡,舌苔转为润泽了,不象以前干裂。又治了一个月,食欲增加了,局部红肿疼痛消失,由家人搀扶着就能来看病了,能走过来了,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稍微有点弦,这个时候属于肾阴不足,肾阳也亏,兼痰毒留邪,治疗就给她拟以阴阳并补,引火归元,散寒凝,去痰毒,这回就给她用温经通阳的汤进行加减,就跟前面那两个病例用的方子差不多了,制附子、甘草、桂心、守宫、蜈蚣、鹿茸、胎盘、白芥子、菟丝子,用这个再治一个月,局部凹陷的肌肉也平了,行动也自如了,体重也增加了,但是这个病人能走路走上半个小时,感觉到下肢疲乏,最后又巩固了半个月,最后经过检查,特别是拍片,做CT,她的骨质破坏的边缘比原来清晰,病灶也好转,主要是化验上血沉15,最后随访,能带着小孩,做一些家务。

其实对于我们现在这些大病重病,我们祖国的中医历史几千年都有记载,只是中医叫的病名字比较古怪,大家有时想不通。古代人叫的名字和现代叫的病名不一样,这个流痰,其实指的就是现代医学的骨头和关节的一个结核病,因为骨和关节结核形成隆肿时,可以流窜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破溃以后可以形成漏管,脓液稀薄如痰,所以古代人把这个病起名叫流痰,在历代的中医文献里还有许多名称,比如长在脊背的叫龟背痰,长在腰椎两边的叫肾盂虚痰,长在环跳部位的叫附骨痰,长在膝关节的叫鹤膝痰,长在脚踝部位的叫穿拐痰,等等,也有大部分人把这种叫骨痨的。历代医家认为,气血不足,营卫失和,劳累过度,肾脏虚衰,骨骼空虚是这个病的本,风寒乘虚侵袭,痰浊凝聚,或者因为跌倒、内措,损经伤络,导致气血凝滞,急剧漫肿,是这个证的一个标。在整个病程过程中,开始为寒,当化脓的时候,则寒化为热,所以化脓也比较迟,溃后大多成为漏口,脓水淋漓不断,不容易收敛,因为这个病所在的骨和关节治疗不当,缠绵日久,穿筋蚀骨,阻断了经络的通道,容易形成残废,因为这个病截肢的大有人在。这个病的演变比较复杂,为阴寒入骨之证,肾主骨,为先天之本,命门火衰,则精气不旺,那么感觉到精气不旺,会感觉到一年四季都在冬天,没有夏天,气血凝滞,而成流痰之患,肾水亏乏,则骨髓空虚,不能思做强技巧之职。《素问·脉要精微论》里说过一句:转摇不能,骨将惫矣,不能久立,行则振掉,所以其病在肾,其志在骨,其证骨寒。当骨质病变进行过程中,或者是化脓期,寒从热化,其本虚标实,临床常反映出阴虚火旺的兼证,比如午后潮热、烦燥、失眠、面色潮红、局部疼痛、溃口脓水增加等症。临床大多采用中药内服以及丹火透热疗法治疗这个病,一般我们中医都能起到一个满意的效果。所以我们中医不管是民间医生也好,开诊所的也好,或者是偏远地区赤脚医生也好,碰见这一类病人,我们要大胆辨证施治,不要推脱,病人可能有的是经济原因,或是交通等其他原因,可能这个病人就废了。第一个病例的患者是胸椎结核,属于龟背痰,并发的下肢功能障碍。第二个病例患者是腰椎结核,属于肾盂虚痰之证。这两类的骨痨,都是阴寒之证,日久形成溃疡,溃后经年累月胃气亏虚,临床症状都是脸色㿠白,精神萎糜,畏寒喜暖,大便溏薄,心悸气短,局部疼痛,肿不明显,皮色不变,表面也不热,关节功能障碍等等。那么我们采用附桂温消汤加减治疗,功能效果都特别好,这个病邪毒在阴分,非用阳和通腠之法不能解其寒凝,阳和一转,那么阴分凝结之毒,就可以化解,所以以补肾壮阳之法为主。这个方里面的肉桂附子为主药,肉桂下行,益火之源,附子,命门的要药,温补肾阳,壮命门的火,命门火旺,则寒凝之气得温而散。张景岳说过一句话:善治阳者,必于阴中求之,以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所以配熟地五味子,补肾阴,来进行收敛,扶阳也养阴,用这个鹿茸、胎盘壮肾填精益髓,川芎当归调和营卫,使气血通畅,活动充沛, 守宫、白芥子、蜈蚣,它可以散结消痰,温通经络,这样的话,寒凝一解,阴阳气血双补,气血生长才能化精,精足,那么骨髓诸证才能得以消失。第三个病例,是髓关节的结核,属于附骨痰,临床表现出一系列的阴水不足,阴虚火旺的证候,肾主水,肾亏则水泛,缺少滋生之源,水火不能相济,以至于出现阴虚火旺的症候,骨痨病发现了阴虚火旺之证,临床大多见于病灶的活动对肌体呈进行性破坏性的病变的时候,比如第三个病例,血沉62,拍片子,她的髓关节的间隙模糊变窄,就有骨质破坏,骨质腐蚀化脓的时候,大多也出现阴虚火旺的证候,所以治疗应该滋阴清热,引火归元,活血化瘀,选用六味地黄汤补阴为主,因为病久,阴损及阳,所以六味地黄汤加肉桂引火归元,使阳有所附,阴得温化,加田七、土蟞虫、丹参活血化瘀,和蜈蚣透窜通络,而达到这个病的部位,在加上外用的丹火的透热疗法,活血散瘀通络。十副药后,病情的发展得到控制,阴虚火旺的证也消失,所以十副以后就继续用温阳的药,配滋阴的药,助阴扶阳,使阴阳协调,肾气充沛,最后再配合外用的药,达到温经散寒,行气活血,从而这个病才能彻底治好。

我们在治疗外科局部病变的时候,必须要有整体观念,所以有句话:治外必本守内,外病与内病往往是互为的一个结果。所以,只有消除了全身的症状,制止了它的发展,改善了体征,然后才能解决局部的疾患,这个是外科重症的主要治疗原则,这个病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我们中医学整体观念的独到之处。这个病可能临床病例还有很多各种各样表现,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讲这么多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和汤、大补阴丸等加减治疗胸椎结核下肢瘫痪萎软无力
骨结核丸治疗骨与关节结核
朱良春虫类药物的应用-守宫的应用
脊柱结核患者术后卧床时间的护理
胸椎骨结核中医方剂
皂角刺煨老母鸡汤治疗骨结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