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梅雨季来临,身心也要防“霉变”
小编导读

南方正式入梅,阴雨连绵,闷热潮湿季来临,此时湿邪容易致病,身心如何祛湿防霉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湿邪”易致病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湿邪可导致消化系统、皮肤、妇科疾病、泌尿系统、内分泌、代谢等疾病。湿邪若不趁早干预,很容易朝寒湿和湿热传变。

寒湿证与湿热证的共同表现有脘闷、身重、纳呆、苔腻、脉濡等。不同点在于寒湿证身重而恶寒,脘腹痞闷,喜揉按,口中淡而无味,或有甜味,便溏,舌苔白腻,脉濡缓;湿热证身重而有热,脘痞似痛,不喜揉按,口中苦而黏腻,尿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寒湿证 推荐食疗方



1.扁豆薏苡仁粥:扁豆30克,薏苡仁15克,粳米60克、煮粥服用。

2.佛手茶:鲜佛手15克(干佛手6克),开水冲泡,代茶频饮。



湿热证 推荐食疗方



1.凉拌二瓜:黄瓜、西瓜皮各适量。黄瓜切条,西瓜片去翠衣切成条,加盐、味精等腌制10分钟,淋上麻油。

2.绿豆陈皮茶:绿豆20克,陈皮10克。将绿豆洗干净后放入锅内,用大火煮开。锅开后将煮绿豆的开水倒出,将陈皮加入绿豆水中,继续煮20分钟即可。

梅雨季呵护胃肠道

在梅雨季节,温度高,湿度高,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该时期要注意呵护胃肠道。

饮食清淡卫生易消化

在饮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过多摄入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物。但饮食清淡不能误解为只吃素食。因为气候湿热,人体消耗也比较大,仍需要摄入足够多的蛋白质,只是在烹饪时宜蒸煮为主,少煎炸,口味宜淡不宜重。

此外还需注意饮食卫生,做菜量宜一顿吃完为宜,避免剩菜剩饭滋生细菌,避免到不卫生的摊贩处进餐。

注意健脾祛湿

对于过度的湿,无论是内湿还是外湿,可以通过摄入一些具有祛湿作用的食材或者中草药来帮助排除湿气。具有祛湿作用的食材有薏苡仁、白扁豆、冬瓜、芡实(又称鸡头米)、鲫鱼等,在此季节时可以适当地多摄入这类食物。

此外,也可以在煲汤时加一些具有健脾化湿作用的中药,例如白术、茯苓、陈皮、砂仁、白豆蔻等,在烹饪时可酌情挑选2至3味。其中的砂仁和白豆蔻在东南亚国家中常被用作调味品,这两味药材在烹饪时不宜久煎,只需煮3至5分钟即可。

心情也要防“霉变”

在梅雨季阴雨连绵、闷热潮湿的日子里,人们容易发生情绪上的“霉变”,致使情绪低落,郁闷不畅或者焦躁不安,影响工作和生活。

此时,要注意所处环境是否过于湿热,应尽量保持在清凉、干燥的环境中办公和生活。保持积极、开朗、乐观的心态,一旦出现负面心理状态时,应及时和亲朋好友同事进行交流沟通,或者通过听音乐、体育活动、阅读、冥想等方式调节自己的心情,以纾解不良情绪。

推荐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对梅雨季养生有一定的益处,推荐按摩以下穴位

足三里穴、丰隆穴

采用指揉法,每穴按揉2~3分钟。每天操作1~2次。

支沟穴、阴陵泉穴

可采用指揉或拍打的方法,每穴操作2-3分钟,每天1-2次,阴陵泉还可以选择刮痧。

中医好书推荐


  

《中医食疗》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既重视科学性,同时也重视实用性,广泛涉及各食物的知识面,突出各食物的特色。全书共分为谷物类、蔬菜类、果品类、肉食类、水产类、造酿类、菌藻类、花类共八大类,立足科普书特点撰写,突出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普及性、通俗性和可读性。全书以单味食物进行分述,每一味食物的【食疗方】选定在20方以内,以操作方便为主。

小编有话说

大家最近有没有发现自己收到“悦读中医”推文的时间发生了改变有的粉丝可能是在一天之中收到今天、昨天多次推送,有的粉丝看到新文章时可能已经是第二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 黄梅天中医养生:治“湿邪病”推荐食疗,穴位按摩有哪些方法
夏天祛湿的方子
中医五行体质的人怎样进补
中医食疗:暑湿的食疗
形体偏胖,爱长痘痘的人怎么食疗?
得了中医“痛风”,如何对症食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