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招解决挑食

每次写到饮食搭配,就会有很多爸爸妈妈说,孩子真的什么都不吃,或者,十个月了每天只喝奶。

其实许多父母都会过分担心孩子这不吃那不吃,然而多数孩子通过一周饮食本身就会摄入多种营养——不要盯着一餐、一天看,应该看几天/一周的长期饮食搭配。

除此之外,眼前的营养问题还可以通过暂时的选择营养补充剂来改善,但更重要的是,在孩子对食物的偏好成熟之前,通过一些方式来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这将让他们终身受益。这里有十个击退挑食的小诀窍,分享给大家。

如果孩子不饿,不要强迫他们吃饭或者吃零食,也不要通过贿赂、哄骗等方式迫使孩子吃光碗里的食物。这样做只会加剧孩子对食物的抵抗心理,让孩子感觉进食是一种紧张和焦虑的过程,从而对自己的饥饿感和饱腹感越来越不敏感。

我们需要保护孩子感受饥饱的能力,这对他们长期的健康饮食极其重要。

为了避免让孩子感到进食压力过大,应少量多次地提供食物。提供多少次呢?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可以供大家参考:

  • 6-7个月,每天1-2次辅食;

  • 7-8个月每天2-3次辅食;

  • 9-12个月每天3-4次辅食;

  • 1岁以上幼儿,每天3-4次正餐,如果孩子胃口需要,再加1-2次营养加餐。

每天大约在固定时间给孩子准备餐食和零食。如果孩子在饭点没吃饭,可以在零食时间给他准备些有营养的食物——不用刻意“饿”孩子,应该在他们不饿时允许少吃/不吃,而在两餐间给予一次再进食机会。

两餐间的加餐可以给少一点(考虑上一餐的进食量和下一餐的时间),同样提供健康食物,可以包含:

  • 谷物

  • 蛋白质类

  • 蔬果

  • 奶制品

加餐可以“缺什么补什么”——奶制品摄入不足,就着重提供奶制品,相当于再给奶制品一次机会;谷物(碳水化合物)吃得少,就给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米饼、三明治;蔬菜吃得少,给更丰富的水果。

一岁以上选择牛奶,或偶尔选择100%果汁作为饮料没问题,但两餐之间一定要及时补水。尤其是进餐后,喝奶后,喝果汁后,一定要给孩子喝点白水,清洁一些口腔。

此外,要注意,整天喝果汁、牛奶或吃零食可能会降低孩子正常吃饭的食欲。注意这个小节的标题是“规律进食”,而不是随时随地给,一给就管饱——加餐就算饿,也只解决眼前“饿”的问题,不要吃太多,避免影响到下一餐。

让孩子接触或习惯新食物时,可以先在他们的嘴里放一丢丢然后拿出来,让他们把玩或者闻一闻。这种反复熟悉的过程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新食物。

很多爸爸妈妈都反对孩子玩食物,说孩子太挑食了,什么食物给她都只捏在手里把玩,就是不放到嘴里。——这是正常的,培养感情呢。

我们为孩子引入新食物的过程,就好比“介绍对象”,想要孩子马上接受、情深义厚怎么可能?要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了解对方,培养感情。

感情培养不出来也是有可能的,不要紧,换一种食物,同时和老对象“交个朋友”,偶尔见见面,说不定哪一天就又看对眼了。

尽量不要苦口婆心地告诉孩子某种食物有多么多么好吃,而是通过谈论食物的颜色、形状、气味和质地来帮孩子熟悉新的食物——还是跟介绍对象一样,你说好,不算好,应该帮助孩子认识到一个人种菜的“内在品质”。

让孩子习惯新食物时,也要准备足够的孩子喜欢吃的健康饭菜,别试图通过“饿”,来强迫孩子吃新食物,让孩子自己主动熟悉和喜欢新的食物种类——别忘了那句话,“强扭的瓜不甜”。

妞妞6-12个月的时候,辅食吃得非常少,份量不够,数量和质量来凑。我只能在她愿意吃的几种食物基础上,不断地给她提供更多“接触”机会。

多尝试,总能找到孩子愿意吃的一些。

怎么尝试呢?围绕着食物类别试:

1.蔬菜/水果

2.谷物

3.蛋白质

4.奶制品

每个类别一定能找到孩子接受的某些食物。

以我家小妞为例,在6-12个月这半年里,我几乎给妞尝试过我能买到的所有食材,都不过敏,但大多数都不愿意碰,不断提供后,最终发掘出:

  1. 青豆、西兰花、番茄、杏这几种蔬果;

  2. 白米粥、燕麦粥、面包粒这几种主食;

  3. 鱼、虾、蛋、炖得软烂的羊肉这几种高蛋白类食物

  4. 喝母乳,添加过酸奶。这是奶制品

以上是她愿意吃的。哪怕当时食量还很少,种类也不多,每一类别的食物都覆盖上了

在她1-2岁间,几乎靠这些食物“主打”,又增加了每天100克酸奶和偶尔一杯鲜奶(还是母乳为主),各种果蔬、蛋白质类、淀粉类也不断扩容了,食量也比之前有所增加。

两岁后,小妞能够接受的蔬果、肉类都越来越多,所有奶制品都很喜爱,断母乳后保留了每天早晚各100毫升鲜奶,中午或者下午有超过100克的酸奶的习惯。

孩子拒绝进食后,立马赔笑,去厨房忙活,单独准备其他饭菜可能会导致孩子在挑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即使不吃或者吃得很少,也应该鼓励孩子在规律的用餐时间和大家一起吃饭——上桌走个形式也可以,爱吃不吃!

不吃就等下一餐——但是下一餐别让孩子等太久。之前有读者分享“治挑食”经验,直接不顾孩子大哭,没给晚餐让孩子饿到第二天。这样就有些强权压迫了。

不要把吃变成你们之间的战争。

但临时搞特殊,等于是变相配合孩子的挑食/偏食行为,会让他们变得更挑剔、更不愿意尝试新的食物。

在我家,不想吃桌上的饭菜可以少吃、不吃,但只能选择现成的纯酸奶,牛奶泡麦片,现成的速冻蔬菜(我白水煮一下或者微波炉加热)作为替代。

不能临时点餐!

如果家里有两个(或以上)孩子,挑食的情况还有可能演变成为引起大人注意的手段。如果总是单独为挑食的孩子准备饭菜,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特殊”,而不挑食的孩子则会感到自己不受重视。

不要给他们“得寸进尺”的机会。

重视孩子的饮食,但是不要“过度”重视,用力过猛。不要给孩子搞特殊,一岁后,逐渐减少单独做特殊食物。

经常换点新花样,不要太单调了。每天都一样的形式,再好吃的食物也会觉得厌倦。

用孩子喜欢的蘸酱或酱汁配西兰花或其他蔬菜、将食物切成各种好玩的形状、晚餐时提供早餐的菜品、准备颜色多彩的食物等方式都可以让孩子爱上吃饭!

但是还是要提醒,不要用力过猛。并非要做成艺术品孩子才会喜欢吃,小孩其实是喜欢简单烹饪的食物,喜欢形式其实很简单,小块易于他们的小手掌握就可以了,他们往往并不会对“华而不实”的食物感兴趣——看看可以,未必会吃。

这种摆盘与其说是为了孩子的胃口,

不如说是妈妈的兴趣爱好,可以朋友圈积赞

吃的花样,根据孩子的喜好简单倒腾一下就可以了。比如可以买一些模具,偶尔玩点小花样。比如下面这种,只需要把米饭放入容器里面盖好压紧就成型了,超级简单!米饭球上再盖上番茄炒蛋,孩子一口一个,吃得不要太快。

还能买到很多造型各异的饭团🍙、面包🍞、三明治模具,以及蒸/烤模具,很多孩子喜欢的主食、果蔬都可以这么“改头换面”,重新包装:

▲模具可以用来切面包造型,也可以用来蒸糕点

▲水果模具可以挖小圆球,还能切各种造型

还可以发挥创造力,将切碎的西兰花加入番茄肉酱用来盖面,谷物和水果碎混入酸奶,把切碎的虾西葫芦和胡萝卜混入面粉来做煎饼。

在菜市、超市选购食材时,让孩子帮助挑选水果、蔬菜或其他健康食品。尽量避免购买垃圾食品。

酒酒一进超市,就跟老鼠掉进米缸,不断说:“我觉得这个我可以吃”“这个是小孩子吃的”“这个是我喜欢吃的”……

这时我会告诉他,“吃这些长不大的,只会烂牙齿,或者让你长成一个气球🎈  要吃健康的食物才长得高,长的大。” 然后引导他去帮我挑选他喜欢吃的水果、蔬菜、鱼虾等。

回到家后,鼓励孩子帮助洗菜、搅面糊或摆桌子。这能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对新食物有控制感。

让他们帮忙挑选食材、准备食物、摆好餐桌都能激发孩子对新食物的好奇心,让他们愿意吃饭。

激发对食物的兴趣是一件长期的事,不要太着急,给孩子一年、两年,甚至更多时间去成长。

孩子们会效仿我们吃各种健康食品哦。让孩子接受之前,我们首先要表现出自己对食物的喜爱。

但是也要理解孩子有他们“不喜欢”的理由。作为成年人,我们有各种口味偏好,有的喜欢甜,有的喜欢辣,有的喜欢香菜,有的视香菜为黑暗料理之首……孩子也有口味偏好,并且他们的喜好比我们表现得更加直接。

我们成人会因为“我知道这种食物吃了对我的健康有帮助”,“我需要吃些蔬菜”而有意识地去吃,而孩子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非常单纯直接。

最好的做法是保持淡定(不管你多么担忧,装作不在意),以身作则。如果你希望孩子接受某种食物,首先你得向孩子表现出你自己多么喜欢这种食物。也别太刻意啊,有时候你过度热情,反而让一些敏感的孩子感到有被迫吃的压力,感到紧张。

你自己总是享受你的食物就好了。

为了让孩子能专心好好吃饭,记得要关掉电视或其他电子产品,拿走玩具。许多电视广告会诱导孩子吃含糖或没营养的垃圾食物。

经常有爸爸妈妈为了让孩子多吃两口他们不喜欢的食物,大费周章,比如让孩子边玩边吃,边看电视边往他们嘴里塞东西。我真的见过,一个13岁的孩子,每次吃饭就拿着手机玩游戏,外婆和妈妈一人坐一边,不停往他嘴里塞食物。这样做的结果是,他长得很健康吗?并!没!有!还是很瘦小。妈妈焦虑得不行,她说,如果不这样做,孩子就更不吃蔬菜了,这样好歹能吃一些。

如果吃变成了一种没有享受,心不在焉的任务,只要吃掉它就可以玩玩具、看电视……孩子会提出越来越的附加条件,试探你的底线。

孩子虽然吃了,但却不能真正享受食物。

还是和前面说的一样,养成饮食习惯,需要父母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不能只看到眼前多吃了几口豌豆、西兰花。

我们应该教会孩子享受食物,并且真正表达自己对食物的态度——允许他们不喜欢、不吃。我们可以试着跟孩子进行更深入地对话,试着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想吃。

用甜点做奖励会让孩子觉得甜点是“世界上最美好的食物”,对甜食越来越渴望。如果孩子很喜欢吃甜食,完全禁止可能会适得其反——当孩子有机会吃到的时候,则失控地吃太多。我们需要帮孩子学会何时吃、怎样吃。

你需要制定规矩,或者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共同制定一个规矩。

对于不那么健康的食物,不用禁止,但是一定要限制,教孩子一些规则。孩子毕竟是孩子,不能指望他们自己“节制”。我们要控制提供的频率,时间,总量。

我们可以选择每天吃一块糖果,或者每周一个晚上为固定的“甜点日”,吃一个冰淇淋。其余时间则避免给孩子准备甜食,或用水果、酸奶或其他健康零食作为饭后甜点。

还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糖果箱,告诉他们零食每天只能吃多少。比如妞妞午餐后想吃一颗麦丽素,但是放学后她就不能再吃饼干了。这是其实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信任孩子能够完成约定,培养他们的自控力,而不是通过让他们沉迷、放纵,指望他们自己学会控制。

如果你实在担心挑食影响孩子的成长发育,可以用生长图表绘制孩子的成长情况。此外,也可以通过记录孩子的饮食类型和数量来把握好孩子的整体进食情况,更好地“查漏补缺”,有意识地提供一些吃得不足的食物种类。

面对孩子的挑食,我们首先需要坚信的是,挑食,对于幼儿(尤其是1-3岁)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是阶段性的。

不要每餐都苛求完美,没有人能保证做到每顿饭都营养均衡。抱着放松的心态引导孩子进食,而不要试图去完全控制孩子。着眼于长期的饮食健康,不要看到一餐两餐有没有吃好。

糟糕的往往不是孩子有多严重的“挑食”,而是大人常常因为过度关注幼儿这种正常的挑食现象,过度担忧,过度干涉孩子的正常发展,试图以什么“手段”来防止孩子挑食,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没错,个别孩子会因为太挑食而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这种情况下,挑食(尤其是极度挑食)的确会导致孩子出现短期或长期的营养缺乏和其他健康问题。这些是可以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营养方案,包括暂时服用营养补充剂来解决,比如有的孩子需要补铁,有的孩子需要补充维生素A,很多孩子需要补VD(几乎不会有小孩需要补钙)。

但我们最值得去做的,是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好的饮食习惯,从源头解决营养问题。这需要父母有长远的眼光,而不是只看到眼前,强迫孩子,或者用电视诱导,让孩子多吃了几口。那几口可能对长期的健康来说,有害无益。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最重要的,而不是看他们有没有吃到完美的、均衡搭配的食物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孩子的饮食习惯不会一夜之间就发生巨变,但只要我们每天坚持引导,一定能够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健康的饮食习惯会给人带来长期的幸福感。家庭中的幸福感很重要,快乐进餐很重要,比吃了多少更重要。让孩子能够享受进餐,他们自然会吃得越来越好。

祝你和孩子都有个好胃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业车手如何调整饮食习惯?
养道·神体兼顾:合理的清淡饮食吃什么?
O型血的饮食与健康
解读!2022版膳食指南,这七大变化,你都注意到了吗?
怀孕前孕妇的营养与注意事项
素食:如何获得最佳营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