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物 | 黄芪用量有讲究,千万别用错伤了自己的身体

入冬后迎来进补好时机,中医强调,冬天进补首先要进补元气!补气,专家推荐了“冬补第一药”——黄芪。

黄芪

黄芪 :又名黄耆、北芪,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黄芪是是中药补气药中最为常用,且功效显著的一味药物,除能治疗因气虚引起的多种病症外,更有良好的保健防病作用。

【性味】 甘、微温。
【归经】 归肺、脾、肝、肾经。
【功能主治】 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
【注意】 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哪些人不适用黄芪

黄芪虽然好,但到底属于药材,补得不对却容易出现腹胀、排气多的问题。

所以,用黄芪前您一定要给自己做个测试。

测试一:回忆一下自己是否容易出汗。

如果在正常活动量下容易出汗,说明存在气虚,更适合吃黄芪。

测试二:评测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体自我防御的机制,下面7个问题,符合3项以上说明你的免疫力较低,适合服用黄芪。

1、你体质虚弱经常神疲乏力吗?

2、你喜欢安静,懒得说话吗?

3、你食欲降低,营养不良吗?

4、你一年不少于4次感冒吗?

5、你有点毛病就打针、吃药吗?

6、你每次生病都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而且常常反复发作吗?

7、你多数时间是在空调暖气创造的冷暖适宜的环境里度过的吗?

测试三:看舌象。

照一下镜子,如果您舌苔薄且舌边有齿痕,说明您可能或多或少,有些气虚的情况的。

注意:湿气重的人舌苔厚腻,使用黄芪易阻滞气机,加重不适,因此痰湿体质的人不适合单独食用黄芪。

湿气重的表现:身体困重、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大便粘腻、舌苔厚腻。

此外,阴虚、热证、气滞者同样不宜使用黄芪。


用量正确,效果翻倍

黄芪泡水一次5到10克左右即可,开水泡10到20分钟就可以代茶饮用,可反复冲泡。 

如果是煎服的话,用30克左右即可,如果同时加15克枸杞一起煎水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好。

冬日黄芪膳食

黄芪当归乌鸡汤

配方:当归15克、黄芪20克、枸杞少许,乌鸡250克。

保健功能:可补益气血,固肾调精,适用于年老体弱、大病初愈、月经过多之气血不足、肾气亏虚者。脾虚气弱,体倦乏力、常自汗食少、易感冒者也可食用。

三七+黄芪

配方:每次三七粉2.5克,黄芪2克煎服(即熟服),每天服用1~2次。

保健功能:补血补气、滋补肝肾

参芪猪肚汤

配方党参15克、黄芪30克、大枣10枚、猪肚1个

保健功能: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亏虚,贫血、心悸等症。



小嘉温馨提示:

黄芪是药不是粮,用之对证则效,用之不当则害人。中医辨证为阴虚阳亢、气滞湿热、食积停滞、热毒炽盛者不宜用或需配伍运用,感冒发热、高血压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正值孕期的女性来说,最好也不要服用黄芪泡水,以免引起滑胎,或者孕后期出现羊水减少,不利于分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归黄芪补血汤,日常调理和治病,用量不一样!
养好气血护心脉
黄芪搭配一物是个宝!气虚的人特别需要
黄芪煮一宝,疾病都赶跑!冬天经常喝,补气抗癌身体好!
黄芪用量在18~30克时主要治疗因气虚显著而致的头晕水肿等
血瘀就容易生病!简单三招除血瘀,远离病痛得长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