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药必随证”这样的用药原则,到底对吗?

导 读

自古以来,历代医学家只主张“药必随证”,而忽视了药“关于人”的问题。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禀赋不同而各有体质差异,一些药物对一些人的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而对另一些人不仅不起治疗作用,反而出现严重的副反应。故优化体质用药方法,通过辨体质合理使用药方,有利于更好地治疗疾病。


体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种特质决定着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体质与发病密切相关。疾病是致病因素与机体正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正气作为内因是发病的根本依据,而正气的强弱、内在的倾向性是个体体质所决定的。各种类型的体质虽然均属于生理常态,但其中所包含的相对稳定的阴阳偏颇则是疾病状态时阴阳失衡的内在因素和依据。具有某种不良体质倾向的人,当外在因素作用于机体时,体质倾向超过一定的阈值即可发病。


将临床施用的药材进行中医体质学分类,从药物选材、炮制、服用、剂量及注意事项中寻找出比较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体质的现代研究表明,相同的体质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或)基因表达。人们对药物的不同反应是由于基因不同引起的。由个体禀赋和体质差异来决定药物及剂量的选择,从而实现个性化,可增加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目前以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阴阳、气血津液的盛衰虚实变化为主,以临床应用为目的中医将体质分为平和质(A型)、气虚质(B型)、阳虚质(C型)、阴虚质(D型)、痰湿质(E型)、湿热质(F型)、血瘀质(G型)、气郁质(H型)、特禀质(I型)九种基本类型(平和质之外的 8 种体质类型均为偏颇体质),并提炼出不同体质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特点、反应状态,以此作为寻找人与人之间异同点的依据。


阳虚体质之人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因此,阳虚体质的生理、病理特征,决定了其对某病因(包括体质病因、外感病因)所致疾病的倾向性、易感性,从而决定了对药性的选择。因此,阳虚体质之人选用的药大多性平、温、热,味甘、辛,归心、脾、胃、肾经,且具有益肾培元、温补元阳、补火助阳、温中和胃、暖脾止泻、散寒止痛、温阳通脉等作用。如:党参、白术、桂枝、肉桂、干姜、良姜、吴茱萸、巴戟天、淫羊藿、益智仁、补骨脂、白术、木香、沙苑子、化橘红、鹿茸、蛤蚧、浮小麦、白芍等。


阴虚体质之人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是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阴液亏少,机体失于濡润滋养,故形体瘦长,平素易口燥咽干,鼻微干,大便干燥,小便短,眩晕耳鸣,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皮肤偏干,易生皱纹,舌少津、少苔,脉细。由于阴不制阳,阳热之气相对偏旺而生内热,故表现出一派虚火内扰的症状,可见手足心热,口渴,喜冷饮,面色潮红,有烘热感,唇红、微干,睡眠差,舌红,脉数等。因此,选药宜性寒、凉、平,味酸、甘,归肝、心、脾、胃、肺、大肠、肾经,有生津止渴、滋阴润肺、滋阴补血、填精补髓、滋阴补肾、润燥滑肠、清退虚热等功效。如沙参、熟地黄、玉竹、阿胶、枸杞子、火麻仁、山药、玄参、乌梅、决明子、桃仁、麦冬、知母、黄精、荷叶、地骨皮、龟甲、金银花、女贞子、酸枣仁、川贝母、天冬、白芍、葛根、桑叶、淡竹叶、菊花、旱莲草、芦根、五味子、杏仁、石斛、山茱萸、菟丝子等。


气虚体质之人一身之气不足,以气息低弱、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医宗必读·虚劳》:“夫人之虚,不属于气,即属于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而独举脾肾者,水为万物之源,土为万物之母,二脏安和,一身皆治,百疾不生。” 依据气虚体质的常见表现,用药宜以甘温益气为主,培补元气,补气健脾。选药如 :五味子、益智仁、党参、甘草、茯苓、白芷、香薷、浮小麦、芡实、银杏叶、补骨脂、升麻、白术、白及、怀牛膝、苍术、黄芪、杜仲、紫苏等。


气郁体质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朱丹溪提出,气郁者多兼湿郁、血郁、火郁、痰郁,但以“木郁”为先导。《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证治汇补·郁证》:“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开提为次,至于降火、化痰、消积,犹当分多少治之。”依据气郁体质的常见表现,选药宜性凉、平、温,味酸、甘、辛,归肝、胆、心、脾、胃、肺经,且具有疏肝理气、宽胸解郁、降逆止呕、行气化痰、健胃消食、宁心除烦等功效。如:佛手、山楂、槟榔、香橼、木瓜、白豆蔻、郁李仁、木香、香附、佩兰、藿香、厚朴、姜黄、薤白、橘皮、吴茱萸、杏仁、砂仁、川芎、桔梗、薄荷等。


痰湿体质乃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宜选取性平、温,味苦、甘、淡、辛,归脾、胃、肺、肾、膀胱经,且具有健脾利湿、和胃化痰、宣肺止咳、利尿渗湿、利水消肿、行气宽胸等功效的药材。 :薏苡仁、生姜、佩兰、藿香、苍术、车前子、泽兰、绞股蓝、五加皮、桑白皮、牡蛎、竹茹、昆布。


湿热体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湿热泛于肌肤,则见形体偏胖,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湿热郁蒸,胆气上溢,则口苦、口干;湿热内阻,阳气被遏,则身重困倦;热灼血络,则眼睛红赤;热重于湿,则大便燥结;湿重于热,则大便黏滞;湿热循肝经下注,则阴囊潮湿,或带下量多;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腻,脉象滑数,为湿热内蕴之象。故宜选取性寒、凉、平,味苦、甘、淡、咸,且具有清肝泻火、清热解毒、除烦安神、生津止渴、健脾渗湿、利尿通淋、宽肠导滞、燥湿止带等功效的药材。 :栀子、蒲公英、土茯苓、菊花、牛蒡子、金荞麦、茜草、泽泻、鱼腥草、丹皮、小蓟、木贼、青果等。


瘀血体质是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瘀血内阻的病理基础,以血瘀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常表现为肤色晦暗、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暗淡,舌暗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暗或增粗,脉涩。宜选取性凉、平、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且具有活血化瘀、散瘀止血、养血润燥、行气益气等功效的药材。如:当归、川芎、红花、香附、姜黄、玫瑰花、蒺藜、三七、丹参、赤芍、蒲黄、益母草、桃仁、泽兰、白芍、牛膝等。


特禀体质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和遗传等因素造成的一种特殊体质,包括先天性、遗传性的生理缺陷与疾病、过敏反应等。过敏体质者常见气喘、咽痒、鼻塞、喷嚏等症状;遗传性疾病患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的特征。用药应根据具体病情而定。


平和质是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脏腑功能状态强健壮实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根据人体的生长规律,适当进补,小儿生长发育时期,饮食宜多样化,四气五味调和,富有营养;更年期为体质转变时期,可根据阴阳偏颇酌服滋补肾阴肾阳之剂,如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之品;老年期五脏逐渐虚衰,应适当调补,促其新陈代谢,延缓衰老。


中医学强调“因人制宜”体质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是“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基础。疾病的治疗立法、遣方用药应结合患者的体质综合考虑。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体化差异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现象,个体化诊疗都已经越来越得到大众的认同。无论从体质还是从药物基因组的角度考虑,建立和完善体质医学体系和进行个体化诊疗都是非常必要的,它将为临床治疗和合理用药提供必要的保证。因此,有必要在临床上进一步优化完善体质治疗法和所使用的体质药方,建立体质药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阳虚体质的中成药调理方...
中医体质量化辨识与调养指导方案解读
阳虚体质的辨别与养生
阳虚体质养生指南!
五型人
虚寒湿重体质。大多数是由脾肾阳虚导致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