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读萧红:命运多舛的背后,隐藏着性格缺陷的致命伤

这些年,研究女作家萧红的学术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其热度可以和张爱玲媲美。

尽管萧红的人生很短暂,但确实极富传奇:出生地主家庭却彻底背叛这个阶层,性格过于叛逆而遭到家族除名,青年时期以天纵之才被鲁迅先生欣赏,聪明一生却不幸错爱三个男人,生下两个孩子最后都不知所终,年仅31岁即命断香江。

人们熟知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让东北这座籍籍无名的小城,蜚声海内外。

萧红生命中的四个男人: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其中汪恩甲只能剧照代替

坎坷人生

近期重读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生死场》等,被她清丽平实的文字深深吸引。尽管钱钟书说:鸡蛋好吃,不一定要知道是哪只母鸡下的!但还是认真读了萧红的传记如《从异乡到异乡》等,使萧红的形象立刻丰满起来。

萧红生于1911年6月1日,本名张秀环,后改名张乃莹。作为“闯关东”山东人后代,她从小生活条件优渥,家里有三十多间房、一个偌大的后花园,祖辈留下几百亩土地分租给农民耕种,父亲担任呼兰县教育局局长,在当地很有身份地位。

从哈尔滨东特女一中初中毕业以后,父亲给她找了个门当户对的婆家。按照一般女孩子成长轨迹,萧红应当尊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此嫁为人妇,一辈子相夫教子。但知识青年萧红的女性意识正在觉醒,她不顾家庭反对,执意和一名叫陆哲舜的男同学去北平,继续结伴租房求学。

滞留北平一年多以后,由于陆哲舜家庭断了经济来源,萧红不得已跟随未婚夫汪恩甲返回哈尔滨。俩人在一家旅馆租房同居起来,不久萧红怀上了汪恩甲的孩子。

萧红的出走、未婚先孕、以及为了婚姻问题闹上法庭等一系列离经判道之举,让以“清白门风”自居的张氏家族颜面扫地。而此时升任省教育厅秘书的父亲,因迫于舆论压力被解除职务。张氏家族经慎重考虑,决定将其从家族谱系中除名。

更要命的是,就在孩子即将生产之际,未婚夫汪恩甲却突然人间蒸发,从此再没有回来过。困于旅馆当中的萧红,生活孤独寂寞,每天过着衣食无着的日子。万般无奈之中,她只好向当地报馆求助。

报馆一个叫萧军的编辑,多次来旅馆探望她,并逐渐被萧红所吸引,由最初的同情、怜惜到相爱,最终成为相守六年的风雨恋人。他们在颠沛流离的岁月中相互扶持,度过了难忘的美好时光。特别是上海期间,“二萧”同时得到鲁迅先生的关怀和鼓励,成为先生最喜爱的学生。

黄源(左)、萧军(中)与萧红于上海(1936年)

但俩人性格上的巨大差异,和一些具体问题的重大分歧,让他们在六年后再次分道扬镳。萧军不顾萧红肚子里已经怀上孩子,决意留在五台山打游击。萧红则跟随聂绀弩、端木蕻良等文艺界人士,和丁玲率领的战地服务团,辗转山西运城、陕西西安等地宣传抗战。

1938年,身怀六甲的萧红在武汉和端木蕻良结婚。之后由于抗战形势日益吃紧,又先后避居到重庆、香港等地。1941年,客居香港的萧红患上严重肺结核,再加上误诊造成的心理创伤,不幸客死香港,年仅31岁,永远离开了魂牵梦萦的呼兰城。

性格缺陷

纵看萧红的一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性格缺陷,造成了她的命运多舛。

首先,她叛逆又倔强。尽管从小生活环境很优渥,但她骨子里并不感到快乐。由于出生那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按照当地风俗,端午节出生的孩子不吉利,加上重男轻女思想,萧红从小不受家里人喜爱,“她一生下来便受到家人的诅咒”。

雪上加霜的是,8岁那年母亲染上鼠疫离世。父亲则忙于工作,根本无暇照看她们,偶而回家也是责骂居多。有一次萧红太过调皮,被暴怒的父亲一脚踢翻在地。随着年龄增长,萧红与父亲日益疏远,变得性格越来越倔强,行为越来越叛逆。

其次,她任性又固执。在萧红的成长过程里,熟读诗书宽厚温和的祖父对她影响至深。在祖父庇护甚至是溺爱下,萧红从小恣意释放天性:她故意捅破价格不菲的窗户纸,调皮地往井口驱赶鸭群,随意从储藏室搬弄各种老物件,在祖父草帽上插满玫瑰花“捉弄”祖父,甚至奶奶去世当天,她依然顶着一口缸满屋子疯跑。她无论做什么,往往任性而为不考虑后果,因为祖父永远 “笑盈盈的”地保护着她。

因为从小无人约束,萧红成了任性固执甚至缺心眼的性格。她听不进别人的劝告(鲁迅要修改她的文字,她也不认同),常常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意孤行。明明身边人都反对,但她仍然执意嫁给端木蕻良。她不拘小节,毫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平时抽烟、喝酒样样在行。她对性开放的程度超乎想像,先后生下两个孩子,一个送了人,一个据说自己狠心下药毒死了。

第三,她功利又要强。萧红一生遇到很多次有让挫折。北平读书期间学费、生活费无着,她周旋于同学之间。了解未婚夫汪恩甲家庭富裕,甘心和他未婚同居。当年轻帅气的萧军来旅馆探望自己,她故意“挡在门口”不让萧军离开,存有“色诱”之嫌。初到上海尽管不名一文,但她仍然大方地把祖父留给她的一对把玩多年的核桃,送给鲁迅先生儿子海婴作为见面礼物。

为了尽快跻身上海文坛,她频繁出入先生家中,次数之多连许广平亦颇有微辞。为了顺利去延安,她故意和丁玲套近乎。在香港生活后期,困于医院的萧红承诺给予《呼兰河传》版税收入,让年轻的骆宾基放弃内陆避难机会,陪护其达44天之久。

萧红的左翼作家朋友圈(图片来自电影《黄金时代》)

文字之美

尽管品性遭人诟病,但我觉得她的本质应当是善良的。因为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写出那么美好的文字。

她的文字极富童真童趣。初到上海,尽管与鲁迅素未平生,但仅凭几次通信,即以文字魅力打动了先生。一向谨慎的先生主动卸去“盔甲”,将萧红引为家中常客,不遗余力提供帮助。萧红会认真地倾听先生讲文学,会包鲁迅先生最喜爱的韭菜盒子,会和海婴成为好玩伴,每次萧红一来,先生总会放下手里的工作,和她谈天说地,“常常发出爽朗的笑声”。

萧红的才华不仅为鲁迅、柳亚子这些前辈赏识,还以其独特的气质,赢得了矛盾、丁玲、艾青、胡风、黄源、方未艾、梅志、将锡金、贾植芳等人的认可,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个人关系。

拜谒鲁迅先生墓,后排左起许广平,萧红,萧军,前排海婴

萧红的文字中流淌着天然之美。在十年写作期内,她犹如一口打中泉眼的深井,一直汩汩不断冒着源头活水。其代表作《呼兰河传》,一举奠定其在中国近现代文坛的地位,还把呼兰县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打造成了全民皆知的“网红”胜地。

《呼兰河传》其实更像七篇纪实散文,其中描写的祖父、有二爷、冯歪嘴子、小团圆媳妇等等,无一不是个性鲜明,触手可及,而由人物延展开来的东北语言网络和民俗风情,读起来饶为趣味。茅盾称赞“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她写的一系列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以平视角度看待精神导师,被公认为所有纪念文章里最好的作品。

在品读萧红文字的时候,常常会联想《神雕侠侣》里翁美玲扮演的黄蓉:眼睛很大、能说会道、古怪精灵,真是像极了萧红。相信如果不是天嫉英才,萧红还能以更多优秀作品呈现世人。1942年,尽管萧红连声“心不甘”,但病魔仍然夺走了她的生命,天纵之才芳华早逝。

萧红在香港养病期间,就在离她所在的医院数公里外的香港大学,一位仅比她小9岁的女大学生,正在为抗日救国奔忙在街头。日后,她也成为名噪海内外的著名女作家,她的名字叫做张爱玲

也许正应了那句话: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吧。

(2019年9月10日,图片来源网络)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陕西作家||【我读萧红】◆李娟丽
那个缺爱的奇女子,始终没有过好这一生
呼兰河畔的萧萧落红
生命中的暗记-忆萧红
萧红:她不愿残忍地面对自己,轮到别人残忍地对待她
名在飘零 萧红:这一生好不好,不由别人说了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