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部沉寂三百多年的千古奇书

明崇祯十一年,即公元1638年,人们在苏州承天寺一座枯井中发现了一个大铁盒子,上书“大宋铁函经”,打开盒子,里面有一部洋洋洒洒六万余言的古书,内题“大宋孤臣郑思肖再拜书”,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南宋郑思肖所著《心史》。此书是郑思肖一生奇志伟节、特立独行的真实写照,既像诗文合集,又像自传体,内附诗歌、杂文和自叙,内中文字饱含血泪,慷慨激昂,揭露了南宋末年元兵暴行,痛斥了奸佞弄权,描写了故国飘零破碎的现状,抒发了自己的满腔悲愤,充分体现了作者赤胆忠心的爱国情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郑思肖何许人也?宋末爱国诗人,画家。又叫所南,字忆翁,南宋灭亡以后,改名为思肖,概因宋朝是赵官家的天下,赵字繁体字中有个肖字,思肖就是思赵。这个人很有意思,单看其名字,思肖、所南、忆翁,所表达的意思都是一致的,不忘宋朝,怀念故国。更执着的是郑思肖日常的行为艺术,也都深深的打上了大宋遗民标签,他坐卧从来不北向,以示对南朝的尊重对北地的轻视。他的书房挂着一块牌匾,名曰“本穴世界”,“本穴”拆分,即为“大宋”,所著经书为“大无工十空经”,组合起来为“大宋”经,经书后自跋题为“臣思肖呕三年血方能书此”。


 


郑思肖作为著名画家,当时擅长画墨兰,枝叶萧萧而不画树根,不画所植土地,所谓无根生,无土栽,别人问他为何如此?他反而痛心疾首的质问“土地早就被番人夺走了,难道你不知道吗?”郑思肖所言,让我想起了昔日东北王张作霖的一件轶闻,张大帅为日本人画虎题字,上书张作霖手黑,手下提醒他,大帅,错了,黑字下面少了一个土,张作霖大怒,妈拉个巴子,老子岂不知道?土地早就被日本人夺去了。我估摸着别看老张一代枭雄,草莽英雄,没准人家也读过书,知道郑思肖这段故闻。

 

郑思肖有一首《题画菊》的诗非常有名,诗云“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其中后两句是其心志的真实写照。他曾为朋友题诗“此世只除君父外,不曾轻受别人恩”。郑思肖年轻时,曾受试于南宋博学鸿词科,以优异成绩被授和靖书院山长,大概类似于今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级人物,某学院院长,类似于名教授。当元人南侵,宋室危殆之时,郑教授连篇累牍上书发声,怒斥奸佞误国,要求革除弊政,重振国威,但因所言过于激烈,一直被人扣压,不予上报而报国无门。

 

宋亡后,郑思肖一直以伯夷叔齐为榜样,不食周粟,以大宋孤臣自许。在日常交往中,从来不拿正眼与元人对视,也从不和元人接触。与朋友聊天和参加学术交流会以及新概念诗文大赛作评委时,但凡听见其中有呜里哇啦鸟语叫的北人在座时,马上起身扭头就走,管你举办方是否尴尬,后来大家都知道郑教授是一个孤僻的人,还是别惹他了,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习惯了。郑教授后来隐居苏州,他把自家的数十亩田地悉数捐给城南报国寺,一有重大节日,他必入寺痛哭流涕,望南哭祭跪拜,可见郑思肖念念不忘的还是故国家园,一生初衷不改。


 


做为宋末画家,郑思肖起先与画界泰斗,大宋宗室赵孟頫交情颇深,两人经常交流绘画心得,共赏书画,后来赵孟頫经不起元朝诱迫,降元任官,郑思肖痛斥赵孟頫卖国求荣、摇尾乞怜,竟然与之绝交,终生不复再见。郑思肖一生酷爱画兰,似乎隐喻着效法幽兰清香之高洁,未必不是一种人格孤傲的自我勉励。只是他每一次做完墨兰图后,即画即毁,从来不轻易送人。

 

郑教授的墨兰图冠绝当时,一时洛阳纸贵,许多有钱人家前来购买,郑教授一概谢绝,反倒是一些贫寒人士慕名前来,只要合他心意,他分文不取,尽数赠与。地方行政长官看好郑教授书画的升值空间,前往索求,郑教授断然拒绝,人家威胁他,不给画,那就向你的田地征收重税,郑教授耸身长立,怒拍桌案,“头可断,兰不可画。”要画没有,贱命一条,早就想给我大宋朝殉葬了。

 

郑思肖一生所学甚多,诗画成就斐然,朋友称呼他为“博学老子”。郑思肖在形单影只茕茕孑立之中,与元朝一直持不合作态度几至四十多年,后患重病卧床不起,朋友唐东屿前往看望,郑思肖弥留之际留下遗言,“我就要死了,但有一件心事未了,麻烦先生你在我死后,立一牌位,上书‘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言罢溘然长逝。纵观郑思肖一生,用自己言行实现了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宁死不为贰臣的夙愿,让后人见证了他的忠贞气节,为“宁可枝头抱香死”添加了完美的注脚。

 

前有南宋郑思肖,后有明朝方孝孺,以及民国郁达夫的饿死不食救济粮,这是一种人格精神上的独立,也是民族因子的生生不息繁衍。即使在是宋末,也有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并非所有人都能像郑思肖一样忠于故国。《癸辛杂识》就记载了一个颇具喜感具有辛辣反讽意味的事例。

 

宋末,有一个叫做蹇材望的蜀人,时为湖州副使,元兵将至时,蹇材望信誓旦旦的发誓要为国赴难,不惜身死报国,为此他专门制作了一个大锡牌,上书“大宋忠臣蹇材望”,然后以银板上凿两孔相系,银板上写道“有人获吾尸,希望代为埋葬,碑上一定要刻上大宋忠臣蹇材望这几个字,此银为埋葬之费用”。蹇材望天天将锡牌和银板系在腰间,遍视诸人,人皆感佩其忠心可嘉,过了不久,元人南下攻城,蹇不知所终,人们都以为他死于乱兵之中,谁知道他却骑在高头大马之上和元人一起入城,原来他早就提前一天前往元人营寨举白旗投降了。

 

乱世飘零之际,大难临头之时,多有蹇材望这样的人,而少有郑思肖这样矢志不移的人,唯其如此,郑思肖才显得尤为难能可贵。郑思肖的《心史》在隐匿三百六十多年后重见天日,后世学者梁启超奉若至宝,日夜悉心研读,当读到郑诗中所言"不知今日月,但梦宋山川""泪如江水流成海,恨似山峰插入天"时,梁氏深有感慨地说:"此书一日在天壤,则先生之精神与中国永无尽也"。诚然,郑思肖的《心史》做为一个旧时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从中体现的爱国情操,令人肃然起敬。

 

郑思肖所作《心史》,一部近千年之前,有心也好,无意也好,末世知识分子椎心泣血留下的遗著,竟然能重见天日,且能给今之软骨症者补钙,岂不谓奇也?

 


                                                    文:老蔡的菜园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书法碑帖】宋末元初·赵孟頫行书《明肃楼记》
赵孟頫题跋宋末元初钱选《来禽栀子花图卷》@逐真
钱选(1239年一一1299年),宋末元初著名画家,与赵孟頫等合
二月二,赏历代名家写龙!
二月二,赏历代名家写龙
揭秘:元代大儒的地位到底有多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