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河堂邓氏四川冕宁探源
    端一公房谱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端一公袭爵卫国,旋以既产小儿不报,获罪,国除。”这段话长期困扰着邓氏子孙,曾把邓氏子孙对先人们事迹的研究引入歧途。几百年来,后人都认为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端一公在郑氏夫人之外娶了个“西教小老婆”而生子,因此获罪。就是端一公房后人也是如此认为(请参阅《联宗合谱若干问题》一文有关内容)。冕宁邓氏分谱分祠的原因弄清后,虽然这段话不可能再将大家引入歧途,但仍然还是邓氏子孙亟想破解的一个迷。本人在研究了有关资料后,现试图将这段话加以破译,以释族人之疑。
    要破解这段话,还得从《古虹第七次邓氏宗谱》中的两处记载说起。一是《虹谱世家卷二》载:“洪武十年,宁河王追封王爵谥武顺,邓镇承袭申国公。”大家知道,洪武三年邓愈受封卫国公,洪武十年薨后长子承袭卫国公是顺理成章的。谱中的“承袭申国公”显然应为“承袭卫国公”。因邓愈是“卫国公”,而非“申国公”,承袭的只能是“卫国公”,不可能是“申国公”。二是《虹谱》世图中,邓镇名下载:“洪武十三年袭封申国公”。这里的“袭封”也应为“改封”,因洪武十年时已是“承袭卫国公”,这时应是“改封申国公”,《明史·邓愈传》也记为“改封申国公”。知道了“邓镇改封申国公”的史实后,有关端一公的这段话就容易破解了。
    洪武十三年,邓愈长子邓镇“改封申国公”,邓铭、邓镛分别授明威将军和昭勇将军(谱载)。邓镇“改封申国公”后,卫国公的爵位得以空缺,老四邓钦在甘肃为总兵,其余弟兄已有封号,端一公又年轻有为(次年随傅友德征云南便是明证),则将卫国公的爵位封端一公。这就是谱中“端一公袭爵卫国”的由来。
    《明史》载,洪武十三年,朝廷发生了一次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株连杀头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太祖因此废丞相,由六部尚书执政。在此大背景下,有奷人告发,说端一公已经有了儿子,而生子时未向朝廷禀报,违反了朝廷“有爵位者产子必报”的律令,因此刚刚获得的爵位就被削除了。谱书中“端一公袭爵卫国,旋以既产小儿不报,获罪,国除。”的意思就是说:端一公袭封卫国公后,随即就因为已经生了小儿未向朝廷禀报而获罪,卫国公爵位被削除。我们要特别注意原文中的“既”字,“既”字古汉语中当“已经”讲。这就告诉我们,端一公的这个“小儿”不是封了卫国公后才生的,而是“已经”生了小儿后才受的封号。但端一公又为何既知朝廷有此律令而不报呢?受封前无爵位,当然也就无所谓“报”与“不报”;受封后,还来不及申报朝廷“验明正身”,就受到胡案冲击。当时朝廷一片混乱,奸人乘机作对,以致“国除”。
这个“小儿”又是谁呢?大家知道,将来承袭爵位的人,肯定是长子,而长子真实身份的验明,也是朝廷极重视的环节。因此可以断定,此“小儿”并非别人,就是后来随父征安南的端一公长子邓松。
端一公谱中为什么要将这段话写上呢?按理说,这段话不入谱也影响不了后人读谱(实际上似乎还由此带来了不少麻烦,使后人费解),原来修谱者是要告诉后人,端一公的卫国公爵位是因为什么原因削除的。这又客观上无意识地与《虹谱》中“五叔公”的称谓形成了相互映证。因为削除了爵位,只能称“五叔公”(当然,修谱者可能无此主观动机,但客观上得到了此种效果)。
行文至此,也许有人会问,老大邓镇既已是“卫国公”,何不直接将“申国公”封给端一公,而又饶个弯要邓镇“改封”,腾出位子给端一公,多此一举呢?大家知道,封建王朝时世袭之爵位一般都由嫡长子承袭,如果是非长子,又是庶子承袭,除特殊情况是不多的。洪武十三年时,云南方面不服明廷,急需派兵征剿。朝廷欲重用年轻有为的端一公,但封之无名,最好的方法是承袭父亲爵位,但此爵位已由长子邓镇承袭,因此采用折衷办法,长子邓镇“改封”,端一公承袭。刚刚(谱中的“旋”字之意思)受封,就发生了胡案,受到牵连。但到了年底,复授“指挥使”之职,次年出征。过了两年(洪武十六年,公元1380年),来到宁番卫,开创了邓氏在冕宁的基业。
(原文摘录,因很多文章中都用到这些材料,请读者核对。)
始祖端一公江西抚州府临川县马祠堂人,明宁河王邓穆顺①愈之后也。昔王佐高皇帝定天下有功,洪武三年庚戍冬十月封卫国公,五年壬子领征南将军事,讨湖南两广悉平之。十一年②丁巳,领征西将军事,击土番,破之。十一月卒于京③。帝念旧勋,追封宁河王,谥穆顺。我端一公袭爵卫国,旋以既产小儿不报,获罪,国除。十二月复沐圣恩,录授指挥。十四年辛酉秋九月,以颖国公傅友德为征南将军征云南,凉国公蓝玉、西平侯沐英副之,公以指挥使从。十六年癸亥春三月,颖国公还,西平侯留镇,加公征南副将军,进抚小云南。公携夫人郑氏及家将百余,周、吴、邓、王与焉。彼都底定,旋于青石桥,代管留守苏州邑,驻菩萨渡。永乐四年秋七月,以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将军征安南,调公助战。公携子松、兰、斩、恩往征,失机落陷,还葬斯土。
(按:邓周王三姓先祖同时于明朝洪武年间来冕,三家谱书均有记载。但三家是何关系,历年来众说不一。有说结义兄弟的,有说连襟的,但证据均不足。本文考证了若干材料,实地访问了三姓的若干族人,成文后又印发给三姓族人阅读,提出修改意见,并请教了凉山州和冕宁县的有关学者和机构,作了进一步修改,现刊载于谱,以供参考。
在四川省冕宁城北的菩萨渡村的山坡上,有明朝初年入川的邓氏始迁祖邓端一、邓宝、周氏始迁祖周全、王姓始迁祖王观及他们的夫人的大型墓葬。邓、周、王的后裔除在菩萨渡居住的外,遍布冕宁县内各乡村及喜德、越西、西昌、德昌、会理、盐源、九龙等周边各县,人口约几万人。弄清家族源流,对于光大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加强国家的统一,加快现代化建设以及对民俗学、遗传学、人口学等学科的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邓、周、王三姓始迁祖于明朝洪武年间入川六百多年来,民间传说颇多,各家的谱书和碑志也有一些记载,但却存在若干迷团未能破解。本文遵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明史》、县志、三姓谱书等史料,试图对一些迷团进行考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邓、周、王三姓的族谱中,对各自的始迁祖的原籍有着相似的记载。邓宝公房于乾隆25(公元1760)编修的谱书中记载:邓氏入川始祖邓宝是“明朝宁河王邓愈之后,原籍应天府兴化县青石板猪市街”,(有关邓氏的另一入川始祖、邓宝公之兄邓端一之事后文要说到。周姓的谱书中称周氏入川始祖明朝江夏侯周德兴之子周全由“应天府兴化县青石板猪市巷”而来;王姓谱书称入川始祖王观“祖籍南京应天府兴化县青石板王家巷。”三姓祠堂的堂号也有一定联系,邓姓叫“世第堂”、周姓叫“世德堂”、王姓叫“世孝堂”。宁河王邓愈的另一子邓端一的祠堂在邓氏分祠后,于清朝后期迁入冕宁县宏模乡文家屯后才叫“振声祠”,(参阅《冕宁邓氏分谱分祠的由来》一文。)邓周二姓的祠堂均于清朝时由菩萨渡迁入河边卧碑堡(现已不存在)。两姓祠堂的楹联、匾额等几乎一模一样,两姓谱书中的很多记载也非常近似,如《县志考略》、《八景诗》等;邓王二姓的《族谱序》的文字也非常相近;邓、周、王三姓的取名排辈都是从始迁祖邓宝、周全、王观起的第十辈开始,各家分别排出二十字。邓家的二十字是:枝其成仕启、文德宇天明、师宗全大有、富贵万年春;周家的二十字是:文德兴沛远、鸿恩锡祚长、应学元魁道、时登大有书;王家的二十字是:昌朝玉思敬、体先德大显、宗芳文明远、佑世继辉煌。住在祖居地菩萨渡的三姓后裔,辈分都严格按以上字辈对应。民间还有各种传说,最多的说法是邓周王三家的始迁祖是结义弟兄,一同来到冕宁,甚至还有三姓不开亲之说(周氏谱即采此说,见周谱第4)
一、关于邓宝、周全、王观父辈的考证
要搞清邓、周、王三姓始迁祖的这种亲密关系,只有先弄清他们父辈的关系,才能较准确地了解他们当年为何会一道来到这边陲之地。邓端一和邓宝的父亲是宁河王邓愈,周全的父亲是江夏侯周德兴,在两家的谱中都有记载,这是设有疑义的。但王观的父亲是谁呢?王姓谱中无记载。带着这个疑问,笔者试图在《明史》及三家族谱中寻求答案。历史事实代远年湮,要考证它,第一是要找物证,第二是要找文字记载,如无以上两项,民间传闻也可用作线索。在直接物证与文字记载都不充分的时候,根据一些间接物证和文字、传闻的综合分析、推断,从而得出结论,当这种结论具备唯一性时,就应视为是可信的。因宁河王邓愈与江夏侯周德兴都是明朝开国功臣,都与明太祖朱元璋同为安徽濠泗地区的人。要能与宁河王邓愈和江夏侯周德兴的儿子于明初一道来此“补镇”(三姓谱均有此语)的人,其父也一定是与宁河王及江夏侯名位相当的人,换句话说,也一定是能在《明史》中有“列传”的人。也许有人会问,难道普通人,“列传”中找不到的人就不可能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封建时代,讲究的是门户相当,这是大家熟知的常识。按照这个思路,笔者在《明史》列传中找到了多位王姓者,经过反复比较,只有定远侯王弼符合条件。《明史》3862页载:“王弼,其先定远人,后徙临淮…(洪武)十四年从傅友德征云南,至大理,…由洱水趋上关…擒段世,鹤庆、丽江诸郡以次悉平。……弼子六人,女为楚王妃。”又从《明史》3570--3571页《楚昭王桢传》知道,楚昭王朱桢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六子,其妃是王弼之女,其子朱孟烷的妃子是宁河王次子邓铭之女,也就是说,王弼之女与宁河王之孙女是至亲的婆媳关系。又据《邓氏古虹谱》载:“宁河王之一女适定远侯王弼之子王侑”。再据《明史.周德兴传》载:“德兴在楚久…威震蛮中”。周德兴在楚王身边为副将,很长时间在楚,到洪武二十年,才奉调到福建“筑海城抗倭”。从以上记载可以推论,王观之父应是定远侯王弼。只有这种特殊关系,邓、周、王三家公子才有可能同进退。
    另外,民间传说邓、周、王三公同娶郑氏三姊妹,《周谱》也取此说法,(见《周谱》第4页。)经查阅邓、周、王三姓族谱,原来是邓端一?公、邓宝公和周全公三位的夫人才是郑氏三姊妹,而王观公的夫人是颜氏,乃民间误传了。然而,郑氏三姊妹的父亲又是谁呢?按照上文的考证思路,在《明史》中只有荥阳侯郑遇春符合条件。《明史》3854页载:“郑遇春,濠人,封荥阳侯…从傅友德平云南”。这说明,郑遇春与邓、周、王三家同属濠泗籍人,同为明朝开国功臣,洪武14年时,也和王弼等一道征云南。
由于论证了邓、周、王三家与太祖第六子楚王朱桢的姻亲关系和僚属关系,很多疑团便迎刃而解了。“楚”即湖北,楚王府在武汉,孝感在武汉西北方不远,因周德兴长期在楚,邓、王又是楚王姻亲,三姓公子当年完全可能先跟德兴在此驻防,洪武二十年时又随德兴到福建兴化,这就有邓氏宝公的一种版本的谱中“应天府兴化县孝感乡青石板猪市巷”的记载。
此外,还有一个共同的利害关系将邓、周、王、郑几家王侯的后代绑到了一起。史载:洪武十三年,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朝中大臣被牵连诛杀者一万五千余人。洪武二十三年,重新追论胡惟庸党,朝中大臣被牵连诛杀者三万余人。翻开《明史》,很多开国初的公侯将相的“列传”后都有“坐胡惟庸党诛”的字样。江夏侯周德兴、宁远侯王弼、荥阳侯郑遇春以及宁河王长子申国公邓镇(因其妻是丞相李善长之外孙女而受牵)都于这次事件中先后被诛。洪武二十三年,江夏侯周德兴从福建莆田(古兴化)被召回老家凤阳,定远侯王弼从塞外征战中被召回临淮,二人随后被诛,郑遇春和邓镇于当年被诛。这样的政治气候,几家至亲的王侯,怎能不同生死,共患难呢?
二、关于邓宝、周全、王观三位先祖原籍应天府兴化县的考证
邓、周、王三姓的谱书都记载入川始祖“祖籍南京应天府兴化县”。应天府即今天的南京巿,这是没有疑义的。但这个“兴化县”到底在什么地方呢?翻开中国地图,江苏省有一个兴化市,它的位置在南京市的东北方向,按公路里程计算,两地相距接近二百公里。要说今日之兴化市即是明朝时隶属于应天府(南京市)的兴化县,似乎相距太远,不可能。上世纪九十年代,周姓修谱组曾到江苏省兴化市去寻祖,但未有结果。邓姓于去信兴化市史志办公室,欲查邓氏讯息,也无结果。因此,大体可以得出结论,谱书中的“兴化县”不是今天的兴化市。
    为了弄请兴化县,我们查阅了因特网和《辞源》,两处信息都显示:“兴化”地名有两处:一是福建莆田一带,宋朝置兴化县,明朝置兴化府;二是明朝直属江苏省高邮州的兴化县。再查应天府(南京市)下属的县,并无“兴化”的县名,再查“孝感乡”(因邓谱提到此地名)、“青石板”等地名,均不属“应天府(南京市)”。据此,可以基本否定“应天府兴化县”之说。那么,谱书中的“应天府兴化县”的记载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在《明史》、《谱书》等很多资料中反复查找蛛丝马迹,但从未见到“兴化”的地名,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我们推想,邓、周、王三家都是从“兴化”而来,就说明“兴化”应与三家都有一定联系。
    宁河王邓愈、江夏侯周德兴、定远侯王弼三人都与明太祖同属安徽人。宁河王原籍虹县(现泗县),江夏侯周德兴与太祖同乡(凤阳),定远侯王弼先居定远,后迁临淮,三家相距不远,但都与“兴化”搭不上界。后来在反复研读《明史·太祖》及《周德兴列传》时,终于找到了比较信服的答案。《太祖本纪》44页载:“(洪武)二十年,夏四月戊子,江夏侯周德兴筑福建濒海城,练兵防倭。”《周德兴传》3862页载:“德兴至闽,按籍佥练,得民兵十万余人。相视要害,筑城一十六,置巡司四十有五,防海之策始备,逾三年(洪武二十三年)归第,复令节制凤阳留守司,并训练属卫军士。二十五年八月,其子骥乱宫,并坐诛死。”这些记载中虽然也未提到“兴化”二字,但按《辞源》和因特网提供的明朝有“兴化”在福建莆田一带的说法一查,再根据《明史》“筑福建濒海城”的说法(“濒海”就是“紧靠海边”),莆田附近有一海湾叫“兴化湾”,这与岸上的“兴化”又进一步吻合。《文摘周报》曾登过一则消息,说现存金门岛的石刻“金门岛”三字为明将周德兴所书,这又更为以上史料作了佐证。据此可知,邓、周、王三姓谱书上所称的“兴化”是福建的兴化,而不是江苏的兴化。  
    洪武二十年时,年青的邓宝、周全、王观几位先祖跟江夏侯一起来“兴化”筑防,洪武二十三年时,遇胡惟庸事件,三家的亲人都受到株连,三公最好的去处就是请旨到需要人力镇守的西蜀。这样,三位先祖当年直接从“兴化”来到宁番“补镇”兼避祸,并将老家时的名讳都改了,邓铨改成了邓宝,授武伟郎;周全授武毅郎;王观授武侍()郎。后人在修谱时,因为他们直接从“兴化”而来,但父辈官邸又在应天府,就有了“应天府兴化县”的记载。
三、关于邓氏端一公谱和宝公谱中两种记载的考证
    邓氏端一公谱中有“洪武十六年,端一公和周、吴、邓、王”一同来宁番(冕宁县)的记载邓氏宝公谱中,又有“洪武二十三年,邓、周、王到宁番“的记载。最先看到这些记载,不知谁对谁错。后从周姓谱书中得知,原来周家是周理、周全两兄弟来冕,后周理又回了原籍,只留下周全。这样一来,疑团解开了。上文引用的《周德兴传》有“二十五年八月,以其子乱宫,并坐诛死”的记载。由此可知,洪武二十五年时,江夏侯与其长子被杀,这时,作为老二的周理公,自然要回老家料理后事并守祖陵了。邓宝公之兄端一公是洪武十四年随傅友德征云南时来到冕宁的,《明史》记载定远侯王弼当年也一同征云南,所以,谱中的“周”当然就是周德兴之子、周全之兄周理了;“王”应是王弼之另一子(王观之兄);要考证谱书中的“吴”,笔者借阅了县内吴姓的谱书,试图寻找蛛丝马迹,但未果。这样就可以推断,“吴”应是《明史》记载的江阴侯吴良或其弟靖海侯吴桢之子;“邓”可能是宁河王邓愈之另一子或另有其人,也许他们后来都未在冕宁定居。王观之兄肯定也和周理一样的理由回原籍,可惜王氏谱中无记载。以上提到的吴良、吴桢兄弟,都是和邓、周、王等王侯同为淮泗籍(吴氏兄弟与定远侯王弼同为定远人),跟随太祖开国的功臣,吴桢也于洪武二十三年胡惟庸事件中受株连。也就是说,洪武十四年来冕的邓(端一)、周()、王某是洪武二十三年来冕的邓()、周()、王()的兄长,这样一解,端一公和宝公两谱中分别提到的邓、周、王的记载也就顺理成章了。
四、关于邓、周、王三公入川年代的考证
    邓氏宝公谱载:宝公于“洪武23年统兵补镇斯土,同周、王二姓由云南而来”;王姓谱书也载“洪武23年,同周、邓二姓由云南而来”;周姓谱书则称:“洪武2年,南京应天府兴化县青石板猪市巷人周全、周理兄弟来到冕宁……洪武4年,邓宝、王观相继驻防菩萨渡。”这里,邓、王二谱都称邓、周、王三姓是洪武23年入川,而周谱则称周姓于洪武2年入川,邓、王二姓则于洪武4年入川。
无独有偶,《喜德文史》第7辑赵开礼先生《邓秀廷事略》一文中写到:“明洪武四年,邓宝带兵绕道云南……驻守菩萨渡。”《冕宁文史》第六辑彭用忠先生引用清朝武状元韩金甲的《韩状元<乙亥随笔>》一文中说:“洪武四年秋,应天宝帅于滇入笮,假菩萨渡以营,越十载,山河一统。”
以上材料,周谱、赵文、韩文等三处提到宝公于洪武四年来冕,其中最早的应是韩文《乙亥随笔》。这里“乙亥”应为光绪元年,即公元1865年。当时,韩状元被贬到二四营(今冕宁县泸宁)。周谱和赵文的记载可能源于此。就此年代问题,笔者曾求证于冕宁县史志办负责同志,并由他们联系赵开礼先生,打听资料来源。几经辗转,史志办的同志明确答复,肯定了邓谱中的“洪武23年”是正确的。笔者后来在研读《明史》等资料时,更找到了如下的有力证据:
《明史·建昌卫》8016页载:“洪武五年…建昌尚未归附,十四年…乃降。”
《明史·邓愈传》3751页载:“洪武五年,辰、沣诸蛮作乱,以愈为征南将军,江夏侯周德兴,江阴侯吴良为副,讨之。”
(3)同上,“(洪武)十年,吐番川藏为梗,剽贡使,愈(指宁河王邓愈)以征西将军偕副将军沐英讨之。…穷追至昆仑山。”
(4)前文提到的韩文《乙亥随笔》也有“越十年(洪武14),山河一统”之语。
《冕宁县志》1994年版第78页载:“明,洪武十五年(1382)苏州(指冕宁县)入明后,依元制仍置,治所现城关镇,属建昌府,隶于云南布政使,十月改属四川都司。”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洪武14年以前,“建昌尚未归附”,包括当时的苏州卫(现冕宁县),明朝的势力尚未到达,宝公等不可能来冕。洪武五年,宝公父亲邓愈、周全公父亲周德兴正在征“辰、沣诸蛮”,而洪武十年,宝公之父邓愈征川藏,“穷追至昆仑山。”行军路线应经过今天的甘孜、阿坝一带,宝公等不可能来冕。邓氏端一公谱中记载:“洪武14年以颖国公傅友德为征南将军征云南”,是与《明史》记载吻合的。正是那次的征讨,才使建昌卫降服。洪武16年,端一公与周、王等另几位公子才进驻苏州卫(冕宁县),才有了明朝的势力管理斯土。如前文所述,洪武23年,朝廷“追论胡惟庸党”,政治气候不利,边关又需人才,邓、周、王、郑几家王侯后代顺水推舟,请旨来川戍边兼避祸,确乃明智之举。       
    翻开冕宁县各家的族谱,洪武年间来的很多,均记有“应天府兴化县孝感乡猪市(屎)街(巷)X家村”,有的无“孝感乡”,其家姓什么,就写什么村。这是什么原因呢?二十多年前,笔者见到这种多家一个模式的记载时,曾怀疑是先人们不知祖籍而假托的。现在经过考证,基本可以断言,凡是记这种祖籍的家族,一般都是与邓、周、王一同来补镇的军士,他们很自然地将其祖籍记成和三家的一样。                 
    以上考证,因年代久远,又无直接物证,是以史料为依据,用科学的推理方法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可信的。欢迎广大爱好者,尤其是邓、周、王三姓族胞提出更新、更有力、更直接的证据,以便补充、修正;如有更过硬的证据,也可以重新论证。王羲之老人在著名的《兰亭序》中说:“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研究历史是一件艰辛而严肃之事,也只有让历史来检验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将邓愈,为何变成甘肃和政城隍
【转载】河南商丘邓氏宗谱 睢阳邓氏宗谱卷三
武冈邓氏(1)
明宁河王邓愈墓(明孝陵周边功臣墓03)
【千里赴湘 寻宗圆梦】四川遂宁宁河王后裔千里赴湘寻亲追宗圆满成功
无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