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祥龙石图》看宋徽宗艺术亡国:为求子修艮岳,不到五年被金灭

我们常说历史上的文人骚客大多喜欢舞文弄墨、诗赋书画,但这并不仅是文人的特权,不少皇帝亦有此好,甚至还留下了许多传世名作。比如唐太宗的书法、南唐后主李煜的诗词,以及那位集诗词书画为一身的天才的艺术皇帝——宋徽宗。

众所周知,宋徽宗在治国理政方面没什么本事,甚至可以说是一塌糊涂。但是他在艺术方面的表现,却堪称是一位罕见的天才!

今天,课代表就通过宋徽宗的这卷《祥龙石图》,来同各位分享一下这位“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的北宋末代皇帝最后十年的荣光与荒唐。

宋徽宗《祥龙石图》

天才的书画艺术家

在宋徽宗《祥龙石图》的右侧画有一尊奇石,犹如首尾毕具的蟠龙。点坑洞窍状如龙鳞,龙嘴大张吐出一汪清水,水中生长着小丛植物,生机勃勃。

此部分先以细劲的线条先勾勒出石头的轮廓和纹理,然后施以水墨晕染,以表现奇石的质感与明暗,笔法洗练严谨、一丝不苟。石上的花草以双钩填色的方法画成,毫无刻板的感觉。画卷上景物虽然不多,但造型奇特雅致、表现细致入微。

《祥龙石图》局部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一点都不像龙,完全是牵强附会。但所谓奇石,并不主张太像,最好是在像与不像之间,要在用心琢磨之后,越看越像、越看越好看的石头才是好石头。你如果非要讲究形似,那干脆可以拿块石头去雕刻。

在《祥龙石图》的左侧,有宋徽宗御笔亲题的题跋诗文和他独有的“天下一人”的画押。他先说明了祥龙石的位置,此石被放置于艮岳御苑中环碧湖之南,与胜瀛相对,因其形如虬龙出水,故被徽宗视为祥瑞的象征;同时,宋徽宗还写了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写道“彼美蜿蜒势若龙,挺然为瑞独称雄。云凝好色来相借,水润清辉更不同。”以此表达对奇石的赞美。

宋徽宗《祥龙石图》 题识

此外,不得不说的是宋徽宗在书法上的造诣极高,其独创的“瘦金体”更是成为中国古代书法中最具特色的代表。

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初看妩媚秀丽,细看则如铁画银钩、瘦挺爽利,侧锋犹如兰竹。瘦金书字呈长方形,内聚外张,张弛有度,有一种秀美雅致、舒畅洒脱的感觉;同时笔画富有弹性,尾钩锐利、运笔迅疾,充满屈铁断金的个性。

尽管现在学习“瘦金体”的人很多,但能学得其神韵的却寥寥无几,这不仅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更需要神闲气定的心境才能写得好。当然,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宋徽宗的书法造诣。

通过《祥龙石图》之一斑,我们已经了解了宋徽宗的高超的艺术造诣。而那个让北宋发生“靖康之耻”并最终覆灭的宋徽宗,在他做皇帝的最后十年里,又在干什么呢?

一个石头与北宋的灭亡

中国古人提倡“天人合一”,大自然中的奇花异石自然也被古人赋予了灵性。

当时刚登基不久的宋徽宗,眼看膝下子嗣甚是稀少,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而笃信风水道教的宋徽宗相信了道士刘混康的卦爻,说汴梁城东北角的地势低洼、阴气太盛,故不利于生男,而要想增加皇嗣,唯一的办法是将地势垫高。

徽宗登基之初,皇嗣未广,有方士言:“京城东北隅,地协堪舆,但形势稍下,傥少增高之,则皇嗣繁衍矣。”——宋·张淏《艮岳记》

艮岳图想

政和七年(1117年),听闻此的宋徽宗大喜,当即决定在汴梁城东北角修建一座石头园林,这就是令后人惊叹唏嘘的——艮岳。而此时距离“靖康之耻”、北宋灭亡仅有最后的十年。

艮,在八卦中,为山之象;若作方位,则指东北方。

为了营造艮岳,宋徽宗动用了上千船只、车辆将全国各地的奇花异石源源不断地运到汴梁。一时间汴梁河上舳舻相衔、船帆蔽日,官道之上车舆不断、尘烟滚滚。于是,这就诞生了一个特有的名词——花石纲。“花石纲”就是专指运送奇花异石的船(车)队,一般十船(车)为一纲。

还记得语文课本中的那篇水浒片段《智取生辰纲》吗,作者正是借此讽刺“花石纲”之事。

舟以载石,舆以辇土,驱散军万人......增以太湖灵璧之石......

据《宋史》记载,此次的花石纲事件“流毒州县者达二十年”。但凡老百姓家里有一块好石头、有一棵好树,只要贴上黄条就算被征用了;至于盛产奇石的太湖等地,更是被闹得鸡飞狗跳、民不聊生——不管多大的石头,拆房、毁桥、凿城郭也得运;庄稼无人播种没关系,但一定要有役夫采石头;漕船可以不运粮,但一定要优先运石头,而前面我们说到的“祥龙石”就是其中之一。这也直接导致了爆发了方腊起义,水泊梁山的故事也是这时候发生的。

《方腊起义》连环画

五年后(1122年),艮岳修建完成,广袤5里。园中景色宜人,处处鬼斧神工“真天造地设,神谋化力,非人所能为者。”其中最大的一座山峰高达90步(古人称一足为跬,迈出两足才是步),相当于现在的120余米,也就是四十余层楼的高度。并且全部由奇石叠砌而成,再辅以奇花异草、亭阁楼观,像极了宋徽宗信仰的道教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

然而,遗憾的是洞天福地中并没有住着神仙,再美的景观也难敌金兵铁骑。1127年,距离艮岳问世后仅5年,金兵踏破城阙、徽钦二帝被俘,史称“靖康之耻”。至此,北宋灭亡。

北宋灭亡以后艮岳中的大部分奇石散落各处,而那个被宋徽宗视为祥瑞象征的“祥龙石”也早没了踪影。如今,我们只能从《祥龙石图》中一睹其真容。

太湖石

北宋的灭亡,一度被认为是宋徽宗酿成的“花石纲”之过。比如,元代的郝经曾说“中原自古多亡国,亡宋谁知是石头。" 其实这种观点也不够全面,自北宋建朝以来,崇文抑武愈发严重,文化艺术虽然鼎盛,却也致使将帅军力疲弱不堪!

我们可以一口气说出许多北宋的诗词书画文人,而军人武将却少有耳闻。在“唐宋八大家”里有六人都是北宋人、书法有“宋四家”苏黄米蔡加徽宗的瘦金体、宋画宋词的著名人物和代表作更是不胜枚举。“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

但是,北宋建朝以后的杰出武将都有谁呢?或者说他们有什么经典的战役呢?好像没有!正是因为崇文抑武、怕军人将领叛变,所以北宋的军队可说是“军无常帅,帅无常军”,一盘散沙、毫无战斗力;甚至军力的部署也是“守内虚外”、强枝弱干,毫无战略规划可言!

宋徽宗 画像

如此积弊深重,哪怕是宋太祖重生也是无力应对,而宋徽宗的那一颗颗石头,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算没有“花石纲”,此时的北宋王朝也不过多苟延残喘几日罢了~

宋徽宗在位25年,要说对他如何评价,或许还是那句“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大概最为贴切。


文丨@书画课代表,更多高清金石书画及背后的故事,欢迎关注我们呀,谢谢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张图看懂中国民族史上的最大耻辱
宋徽宗瘦金体堪称一绝,然靖康耻令人恨绝,赵佶书《千字文》
位高权重的宋徽宗爱上奇石,是石头的幸运还是灾难?
能与圆明园媲美的北宋皇家园林“艮岳”,后来怎么样了
宋徽宗:艺术天才错生帝王家
关于宋徽宗出生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