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群体心理学

当我们结成群体后,会表现出与个体单独相处完全不同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状态,主要原因是易受影响暗示、失去理性判断力、评价顾及和责任分担效应。

一、群体概念。  

群体心理学,研究结成群体的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规律的社会心理学分支。群体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

成为群体五个条件:

1.有一定数量的成员;

2.有一定的为成员所接受的目标;

3.有一定的组织结构;

4.有一定的行为规范;

5.成员心理之间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

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共有的价值、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群体心理的显著特征是共有性、界限性和动态性。

群体心理包括三大类型,即交往心理、小群体心理、大众心理。

二、群体影响:社会助长,社会懈怠,去个体化。

社会助长即群体的传染性;

社会懈怠即群体的责任分担效应;

去个体化即个体在群体中会失去理性和判断力。

社会助长。

当个体处于群体之中时,群体对个体的积极或消极情绪和行为反应都会有增强作用,即群体的传染性。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以下三个因素:评价顾忌、分心以及纯粹在场。

评价顾忌:人们通常想知道别人是如何评价我们的,这种接受别人评论的意识会干扰理性思考或已经熟练掌握的行为。

分心:当我们考虑共事者在做什么或者观众怎么反应的时候,我们已经分心了。注意他人和注意任务之间的矛盾会给认知系统带来负荷。

纯粹在场:即使在没有评价顾忌和分心的情况下,他人“纯粹在场”也会对个体产生影响。

社会懈怠。

在集体任务中小组成员的努力程度反而比较小,这就是社会懈怠,即责任分担效应。群体情境降低了个体的评价顾忌。

去个体化。

当个体的身份被隐藏,就会出现去个体化。

所在的群体越大时,去个体化程度就越大。

匿名性是人们自我意识减弱,群体意识增强。

这时个体无意识的本能会起决定性的作用,个人的理性、判断和智慧会消失不见,被传染的情绪会即刻转化为行动,没有后果,没有明天。

在群体中,如果人们看到别人和自己做同样行为时,会对自己做出冲动性的举动产生一种自我强化的愉悦感;当看到别人和自己做得一样时,人们会认为他们也和自己想得一样,因而这又会强化自己的感受。

三、群体功能。

社会功能。

1.适应环境。

2.实现目标。

3.统一内部。

4.维持价值。

个人功能。

1.获得安全感。

2.获得归属感。

3.获得社会支持。

四、群体特征。

认同意识。

归属意识。

整体意识。

排外意识。

五、群体心理类型

家庭心理、工作群体心理、集体心理、阶级心理、民族心理。

组织行为学更关注工作群体心理与集体心理。

工作群体心理:

(1)工作群体不是以情感,而是靠群体目标来维系的,每个成员的目标和群体目标是一致的。

(2)工作群体的等级体系和权力,不是自然形成的,而往往是由组织规定的。

(3)工作群体是个人或多或少地自愿加入的,并不是天然规定的。

(4)工作群体的互动远不如家庭那么深刻。

(领导层)集体心理:

领导层的集体成员是由符合社会利益(资本阶级利益或人民利益)而又具有个人意义的共同活动联结起来的。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层次,具有自己的独特特征。

首先,集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其次,集体是为了达到社会所赞同的目的的人们联合体。

第三,集体通过共同活动的过程直接把人们联系起来了。

第四,集体具有完整的组织性。

第五,集体能保证个人精神需要的满足和才能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集体:

1.集体对达到有社会意义(人民利益)目的的指向性。

2.集体的团结性。

3.集体主义的主导地位性。

4.集体主义的自觉组织性。

六、群体心理形态。

群体归属心理。

群体认同心理。

群体责任分担效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陆高峰评论 - 专栏稿:群现象、群心理与群功能 - 腾讯博客 - Qzone
群体心理特征类型形态
编译 | 个体化过程中的公共生活和认同重构——上海SL广场舞团的个案研究
“上海小公主”事件反转,让我顿悟了最高级的善良是收起你的食指
控制狂与服从者——心理边界的错位
浅析群体心理———读勒庞《乌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