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胺碘酮不同用法,作用不同,千万别乱用!
userphoto

2022.05.19 江苏

关注

胺碘酮属于 III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最早于 1962 年用于临床,由于其作用广泛,疗效优良,很快获得广大医生喜爱,甚至被视为「万能药」。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是一类临床急症,早期欧美指南及近年来我国指南共识提出,对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考虑静脉使用胺碘酮治疗。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及不断涌现的不良事件报道,目前欧美各国已不再推荐静脉使用胺碘酮。理解其中缘由,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1

心脏细胞电生理特性

心脏组织细胞根据电生理特征,可以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细胞两大类。

快反应细胞:0 期去极化主要由快速 Na内流引起,动作电位幅度大,传导速度快,包括工作细胞(心房、心室肌细胞),以及希浦系统;

慢反应细胞:0 期去极化主要由 Ca2+ 内流引起,动作电位幅度小,传导速度慢,包括窦房结和房室结;

正常情况下,心房与心室间有且仅有一条通路,也就是房室结。房室结由慢反应细胞构成,其动作电位 0 期为钙离子通道开放。其特点为传导缓慢,不应期长。房室结的上述特性,有助于保持心房与心室之间的传导延搁和过滤,保证心室率不至于过快。

而预激综合征患者,心房与心室之间除了房室结连通之外,还存在一条或多条异常通路,称之为旁道。旁道通常传导速度快,不应期短,无房室延搁和过滤作用,由于旁路的存在,心房的激动可以更快的传导至心室。

这一特性在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显得尤为突出。由于旁道的电生理特性,房颤时心室率可达 200 次/分甚至 300 次/分,进而进展为室颤。患者可表现为低血压、胸痛、呼吸困难,以及休克甚至猝死,因而使得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成为最危险的心律失常之一。

2

胺碘酮的药物特性

对于预激合并房颤患者,药物治疗的原则是相对延长旁道前传不应期,减少心房激动经由旁道传导至心室的比例,进而减慢心室率。

表 1.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β 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腺苷,以及地高辛等药物,由于具有抑制房室结传导的作用,进而显著增加心房激动经旁道传导至心室的比例,增加心室率,因而被禁用于预激合并房颤患者。

胺碘酮属于第 III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同时具有钠通道阻滞、钙通道阻滞等作用。胺碘酮静脉使用(快速期)与口服使用(缓慢期)具有不同的电生理作用


长期口服胺碘酮有效延长大部分心肌组织的有效不应期,而静脉使用胺碘酮主要延长房室结不应期,对其他心肌组织的作用不明显。这是因为,静脉注射胺碘酮时,首先产生钙通道阻滞作用,因而相对于旁道而言,房室结所受影响更为显著。

也正是由于胺碘酮这一特性,越来越多的报道发现,静脉使用胺碘酮并不安全,可能导致旁道传导增加及心室率加快,甚至有可能诱发室颤,导致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

3

规范的治疗

① 对已经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推荐即刻直流电复律(I,B);

② 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考虑:

· 可考虑静脉应用伊布利特或普鲁卡因(IIa,B);
· 可能考虑静脉应用氟卡尼或普罗帕酮(IIb,B);

推荐对药物控制不佳者,行直流电复律控制或转复快速心律失常(I,B);

③ 射频消融是根治的最佳方案。

策划:ly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类心律失常的综合评估与治疗策略
有“危险”的房颤
【病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如何处理?
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药理作用
【临床治疗】临床恶性心律失常及其处理对策
王若琦:“胺碘酮治疗预激伴房颤”是否应该走下神坛?·365医学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