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userphoto

2022.09.26 江苏

关注
腰椎穿刺


适应证

1.收集脑脊液(CSF)做各种检查,辅助诊断以下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免疫炎性疾病、脱髓鞘疾病和脑膜癌等。

2.怀疑颅内压异常。

3.动态观察CSF变化以助判断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

4.注入放射性核素行脑、脊髓扫描。

5.注入液体或放出CSF以维持、调整颅内压平衡,或注入药物治疗相应疾病。

禁忌证

1.颅内压明显升高,或已有脑疝迹象,特别是怀疑后颅窝存在占位性病变。

2.穿刺部位有感染灶、脊髓结核或开放性损伤。

3.明显出血倾向或病情危重不宜搬动。

4.脊髓压迫症的脊髓功能处于即将丧失的临界状态。

并发症及其防治

1.低颅压综合征:指侧卧位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在60~80 mmH2O以下,较为常见。患者于坐起后头痛明显加剧,平卧或头低位时头痛即可减轻或缓解。多因穿刺针过粗穿刺技术不熟练过度引流脑脊液或术后起床过早等,使脑脊液自脊膜穿刺孔不断外流,故应使用较细的无创针穿刺,术后至少去枕平卧4~6 h。一旦出现低颅压症状,宜多饮水和卧床休息,严重者可每日滴注生理盐水1000~1500 ml。

2.脑疝形成:在颅内压增高时,当腰椎穿刺放脑脊液过多过快时,可在穿刺当时或术后数小时内发生脑疝,造成意识障碍呼吸骤停甚至死亡。因此,须严格掌握腰椎穿刺指征,怀疑后颅窝占位病变者应先做影像学检查明确,有颅内高压征兆者可先使用脱水剂后再做腰穿。如腰穿证实压力升高,应不放或少放脑脊液,并即刻给予脱水、利尿剂治疗以降低颅内压。

3.神经根痛:如针尖刺伤马尾神经,会引起暂时性神经根痛,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4.其他:包括少见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或严重的局部钙化等,不当的操作可能造成脊神经根的损害甚至诱发脊髓损害。以上问题,应在术前做充分评估,必要时行腰椎影像学检查和外科处理。

操作和测压

1.操作:体位、麻醉及进针部位、测压和留取CSF(请结合下方腰穿视频学习)。

(视频来源于网络)
2.压力:一般采用测压管进行检查,腰椎穿刺成功后接上压力管,嘱患者充分放松,并缓慢伸直下肢。脑脊液在压力管中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而不再继续上升,此时的压力即为初压。放出一定量的脑脊液后再测的压力为终压。侧卧位的正常压力一般成人为80~180 mmH2O,>200 mmH2O提示颅内压增高,<80 mmH2O提示颅内压降低。
压力增高见于颅内占位性病变、脑外伤、颅内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静脉窦血栓形成、良性颅内压增高等。压力降低主要见于低颅压、脱水、休克、脊髓蛛网膜下腔梗阻和脑脊液漏等。

脑脊液检查


(一)常规检查

1.性状

①正常CSF无色透明;

②血性:三管试验法,如果各管呈均匀一致的血色则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③云雾状:通常是细菌感染引起细胞数增多所致,见于各种化脓性脑膜炎。

弗洛因综合征:CSF蛋白含量过高,外观呈黄色,离体后不久自动凝固,见于椎管梗阻。

2.细胞数

①正常CSF白细胞数为(0~5)×106/L,主要为单核细胞。

②白细胞增多见于脑脊髓膜和脑实质的炎性病变。

③白细胞明显增多,且以多个核为主,见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④白细胞轻或中度增加,且以单个核细胞为主,见于病毒性脑炎。

⑤大量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增加为主多为亚急性或慢性感染。

⑥脑寄生虫感染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二)生化检查

1.蛋白质

①正常CSF蛋白质含量为0.15~0.45 g/L。

②CSF蛋白明显增高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吉兰-巴雷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椎管梗阻等。

2.糖

①正常CSF糖含量为2.5~4.4 mmol/L(45~60 mg/dl)。

②糖含量明显降低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轻度至中度降低见于结核性或真菌性脑膜炎以及脑膜癌病。

3.氯化物

①正常CSF氯化物含量为120~130 mmol/L。

②氯化物含量降低常见于结核性、细菌性、真菌性脑膜炎以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电解质紊乱,其中结合性脑膜炎最明显。

(三)特殊检查

1.细胞学检查

①CSF化脓性感染可见中枢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性感染可见淋巴细胞增多;结核性脑膜炎呈混合性细胞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感染以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主。

②CSF中发现肿瘤细胞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转移瘤有确诊价值。

③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如在吞噬细胞质内同时见到被吞噬的新鲜红细胞、褪色的红细胞、含铁血黄素和胆红素,则为出血未止或复发出血的征象。

2.蛋白电泳

①CSF蛋白含量增高,同时前白蛋白比例降低,甚至消失,常见于各类型脑膜炎。

②α球蛋白增加主要见于颅内感染和肿瘤。

③β球蛋白增高常见于肌萎缩侧索硬化和某些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外伤后偏瘫等。

④γ球蛋白增高而总蛋白量正常常见于多发性硬化和神经梅毒等。

3.免疫球蛋白(lg

①CSF-lg增高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等。

②CSF-IgG指数及中枢神经系统24 h IgG合成率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内自身合成免疫球蛋白的标志。

4.寡克隆区带(OB)

①OB是指在γ球蛋白区带中出现的一个不连续的、在外周血不能见到的区带,是检测鞘内Ig合成的重要方法,是诊断多发性硬化的重要辅助指标。

②OB阳性并非多发性硬化的特异性改变,也可见于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5.病原学检查

①病毒学检测:ELISA法检测单纯疱疹病毒、巨噬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和EB病毒等。

②新型隐球菌检测:常用CSF墨汁染色法,阳性提示新型隐球菌感染;该法特异性高,敏感性不足,常需要多次检查才有阳性结果。

③结合杆菌检测:CSF涂片抗酸染色敏感性较差;CSF结核杆菌培养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金标准,但阳性率低,检查周期长(4~8周)。针对结核杆菌的PCR技术可提高阳性率。

④寄生虫抗体检测:CSF囊虫特异性抗体检测、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检测。

⑤其他细菌学检测:CSF细菌培养结合药敏试验。

6.特殊蛋白的检测

①CSF14-3-3蛋白检测可支持散发型克雅病的诊断。

②CSF中总tau蛋白、磷酸化tau蛋白及β淀粉样蛋白(Aβ42)的检测对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有一定价值,阿尔茨海默病患者CSF中Aβ42水平下降,总tau蛋白或磷酸化tau蛋白升高。

7.近年来针对免疫相关性疾病开展的新的临床检测项目

①CSF及血清神经节苷脂抗体的检测有助于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和神经节苷脂抗体谱系疾病的诊断。

②水通道蛋白抗体的检测,有助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诊断。

③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抗体检测用于诊断抗NMDA受体脑炎。

④Hu、Yo和Ri等副肿瘤相关抗原抗体指标,对于肿瘤相关的中枢性损害有重要意义。

编辑 | 乔婷婷

审校 | 董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分享丨疑诊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肥厚性硬脑膜炎一例
病例分析|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脑脊液检查
2017年疑难病例讨论(02期下)|多颅神经损害一例
脑炎的诊断与预防
专家笔谈|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病因、诊断与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