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瑞马唑仑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2023)
userphoto

2023.06.18 江苏

关注

摘  要

瑞马唑仑(remimazolam)是一种新型短效的苯二氮

类药物,可快速起效和消除,产生顺行性遗忘,并有特异性拮抗剂。临床研究显示瑞马唑仑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抑制轻微,对肝肾功能依赖小,适用于手术室外镇静/麻醉、手术室内全身麻醉和区域阻滞辅助镇静,在ICU患者镇静等领域也可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指导意见围绕瑞马唑仑的临床药理学、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和注意事项4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以利于瑞马唑仑安全、有效地用于临床。


3 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瑞马唑仑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和呼吸抑制,尤其是在剂量较大、注射速度较快时,且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可能发生苏醒延迟。如发生低血压,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给予升压药物;如发生呼吸抑制需给予吸氧、托下颌、辅助呼吸等常规气道管理措施,多数患者在短时间内可缓解,少数患者需要呼吸支持。若发生疑似瑞马唑仑导致的呼吸抑制、低血压和苏醒延迟等不良反应,可采用氟马西尼拮抗。
其他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血胆红素升高、头晕等。此外,文献报道国外使用瑞马唑仑可引起罕见的过敏反应,严重者甚至发生循环衰竭,其原因尚不明确,但已有文献报道瑞马唑仑辅料右旋糖酐40可能触发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过敏反应,尤其在输注速率较快的情况下。故使用瑞马唑仑时,应避免输注速率过快,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按照过敏反应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
瑞马唑仑用于轻中度镇静时可由经过镇静培训的医师使用,镇静过程中必须始终监测呼吸循环功能,同时备有气道辅助措施、人工通气及其他复苏装置;用于深度镇静/麻醉时应由有经验的麻醉科医师使用。

4 注意事项
4.1 药物相互作用
瑞马唑仑与其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合用时可产生协同效应,需减少给药剂量。瑞马唑仑在体内经非特异性酯酶代谢,原形药物及主要代谢产物均不是CYP450酶的底物,因此瑞马唑仑与经CYP450酶代谢的药物(如卡马西平、利福平、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三环类抗抑郁药等)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很小。有研究报道维生素D受体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会影响瑞马唑仑的药代动力学。
4.2 禁忌证
对苯二氮
类药物及本品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重症肌无力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严重抑郁状态患者禁用。

4.3 慎用
循环呼吸功能受损、循环容量不足、肾衰竭、慢性肝功能不全或衰弱的患者应慎用本品。既往病史中已知有严重心绞痛发作、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应慎用本品。
使用本品可能导致头晕、头痛,并可能影响机体反应能力,建议给药后当天不要进行驾驶或操作机械等技能性工作。
长期酗酒及吸毒人群慎用本品。本品具有与咪达唑仑相似的滥用可能,临床使用中应警惕。
使用本品单次静脉给药时推注速度不宜过快,建议推注时长>30 s。

5 小结与展望
鉴于瑞马唑仑具有起效快、消除快,几乎无注射痛,产生顺行性遗忘,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抑制轻微,对肝肾功能依赖小,同时具有特异性拮抗剂等特点,其适用于手术室外镇静/麻醉和手术室内全身麻醉,并且在区域阻滞辅助镇静和ICU患者镇静等领域可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该药的镇静/麻醉深度与BIS值的相关性及适宜麻醉深度监测指标的选定、临床长时间用药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特殊患者的临床应用特点、对术后谵妄与术后认知障碍的影响等有待进一步探讨。

来源: 瑞马唑仑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专家组. 瑞马唑仑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 [J/OL] .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44:网络预发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咪达唑仑的不良反应和护理观察
一文读懂依托咪酯诱发肌颤
右美托咪定[右美托咪定]
注射用苯磺酸瑞马唑仑系列访谈|郭曲练教授谈Ⅲ期临床试验研究成果
手术室外麻醉
【讲座视频】张惠——麻醉下口腔门诊牙病治疗的规范及安全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