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代诗人聂夷中的这首诗歌,是咏花还是悯农

唐诗中的类别细分起来挺多的,有山水田园诗,有边塞诗,有闺怨诗,有怀古咏史诗,有羁旅行役诗等。其中还有一类是同情和反映农村农民穷苦生活状况的,叫悯农诗。

这类悯农诗,最著名的是诗人李绅的《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中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他还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春种》,“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首诗在悯农的同时,还指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

今天我们来看唐朝另一位诗人聂夷中的一首《公子家》。这首诗融悯农和讽喻于一体,虽是写的公子哥家里的一点生活小事,但小中见大,是唐朝末年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

《公子家》

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

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诗中的第一句就是写这个贵族公子哥儿是一个富户人家,是一个纨绔子弟。他们家可以说是富得流油。他们家的花园就不少,既写出有西园,就不免也有东园南园的。

而且这个里纯粹是种的花,没有一点粮食蔬菜。他们山珍海味、锦衣玉食般地生活。物质条件满足了,当然要寻求精神上的享受,这满园的花事就更能够满足他们的虚荣心。

这花不只是栽满了花园,而且还蔓延到居住的楼房旁边来了。那些葱绿的枝条都遮蔽了楼间的道路,比叶绍翁的“一枝红杏出墙来”厉害多了。

这里的“青楼”连着他家的“西园”,应该是指他家的豪华楼房,并不是平常所指的酒楼歌馆。公子从楼道里经过,就来到了西园,他应该是经常来园子里赏花的。

但是这一天他赏花时在百花丛中发现了一棵禾苗,那禾苗和花朵一样也在享受着阳光雨露,而且长势还很好。这个时候公子哥就反感了,他把它当作恶草一样拔起来丢到了垃圾堆里。

他为什么这么厌恶这棵禾苗呢?这里不排除有两种情况。

一是可能他确实不认识庄稼。他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纨绔子弟,这样即使是长起来一棵高粱,一棵玉米,他也不知道,不认识,他以为是野草。

二是他可能认识这棵禾苗就是庄稼,但是他便要把它当作杂草除掉。因为他们家有的是吃的,有的是财富,根本不靠这棵高粱或玉米来弥补一日三餐的不足。

诗人聂夷中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诗写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这个公子哥是属于第一种情况,还是第二种情况,是无意还是故意的,诗人没有作进一步的说明。

说实在的也没有必要再做说明,因为无论这个公子哥是第一种情况,还是第二种情况,诗人的写作目的都达到了。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正好说明这个公子哥儿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是不劳而获的人。他从来都不参加生产劳动,对农作物一窍不通,对农民的辛勤劳苦根本不了解,更谈不上有悯农的思想了。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正好说明他们家是一个官宦世家、权贵阶层,生活富裕,根本就不把这一点粮食看在眼里。

那么诗人聂夷中这首诗歌是写种花还是写悯农呢?到这里就很清楚了,应该都不是,那些都是一些表面现象。诗歌的实质就是要再现唐朝末年社会的残酷现实。

我们知道诗人还写过一首叫做《田家》的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这首诗就是讽喻诗,他揭露了唐王朝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榨。

晚唐时期社会极其混乱,战争频仍,时局动荡,经济萧条,贫富悬殊。诗歌中描写的公子哥儿,子承父业,骄纵奢侈,不懂稼穑,是当时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

同时诗人聂夷中还借《公子家》中禾苗被清除这一细节,反映了当时社会良莠不分、善恶倒置、贤愚不辨的腐朽没落状况,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憎恶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失落的珍宝--全唐诗中被遗忘的佳句(77)
聂夷中《公子家》“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全诗翻译赏析
重庆诗人脸谱03:江声 聂树平 龚会 蒋伟华 英戈 刘天华
加强诗歌当代性
20首写女人的诗
悲苦的卢照邻(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