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居易与刘禹锡一唱一和,写女子的春愁,晚年真的清闲吗

说起唐朝诗人白居易和刘禹锡,他们是一对玩到最后的好朋友。在这之前,白居易有元稹,刘禹锡有柳宗元,但可惜元稹和柳宗元都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很凑巧,白居易和刘禹锡的人生际遇又极其相似。虽然白居易不是永贞革新运动的成员,但刘禹锡作为“二王八司马”受到贬谪的时候,白居易也被贬官为江州司马。

在地方上辗转为官二十三年,文宗大和元年,即827年,他们在洛阳相聚。这个时候白居易是东都太子少傅,刘禹锡则是太子宾客。他们担任的是闲职,以诗酒唱和为乐。

这个时期以他们二人为首形成了一个刘白诗人群。白居易还将自己与刘禹锡的唱和诗138首编成《刘白唱和集》,先后编印四次,几乎是当时的畅销书。

他们退居洛阳,除了诗酒唱和,几乎过着半仕半隐的晚年生活。大和三年,白居易写了一首《春词》,主要表达女子的伤春之情,接着刘禹锡也和了一首。

《春词》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写女子的春愁闺怨的作品比比皆是。而白居易这个时候没有了官职的压力,写起诗来,更是工于技巧了。从诗的首句来看,花树掩映着华丽的闺房,主人公应该是一位青春少女。

在这样花红柳绿的春日,女子却没有多少欢乐,她的眉宇似蹙非蹙,透露出一丝无端的烦恼。她背对着鹦鹉斜靠在栏杆上,像是发呆又像是思考,始终没有回过头来。

诗中说她背对着鹦鹉,因为鹦鹉会学舌,会传话,她心中的心事无以名状,不可言说,当然就不想让鹦鹉知道。到底女子有什么幽怨,诗人白居易也没有说破,只是说她在那里发呆,把悬念留给读者。

这里虽然给人以神秘感,但是根据诗的题目,应该是写女子伤春的。春光易逝,青春易老,这就是女子烦恼的原因。女子憧憬自己的幸福但又不可得,诗人把这一情形写得细致入微,并引人深思。

《和乐天<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刘禹锡这首诗的题目很清楚,就是来和白居易的《春词》诗的,不但诗中的内容一致,就是韵脚也和白居易的相同。我们仔细欣赏,觉得刘禹锡这首在写作技法上却更是委婉含蓄,曲折有致。

诗的第一句也是写楼,但刻画出了梳妆打扮很适宜这么一个女子的形象,透露出一种愉快的心情。但是第二句诗意一转,美丽的春色都被高高的院墙锁住,没有了生气和自由。

于是女子不由得走到院子中间数起花朵来,这个时候恰好有一只蜻蜓飞到了她头上的玉簪上。前面白居易的原诗说的是“思量何事不回头”,写的是女子发呆的静态,而刘禹锡的和诗是“蜻蜓飞上玉搔头”,是静中有动。

刘禹锡表现女子的春愁,先是写女子去数花,哀叹花被高墙锁住,其实就是哀叹自己如花的青春被礼教所困。接着以“蜻蜓飞上玉搔头”结尾,收束全诗,起到言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意无穷可以这么理解,一是表达了女子的发呆和若有所思。如果女子在欢快的动态中,那就不可能引来蜻蜓。二是表现了女子的青春美丽。那种如花的容颜,以致蜻蜓都把她错看成了花朵。

三是蜻蜓无心而人有意。用蜻蜓这么一个细节牵引出女子的如花青春似水流年,从而表达出女子孤芳自怜、无人赏识的孤独和愁怨。正因为诗句出彩,刘禹锡此诗还被清人蘅塘退士收录到《唐诗三百首》中。

白居易和刘禹锡晚年饮酒论诗虽然看似休闲消遣,但其实也是在对一生的诗歌创作做经验总结和回顾提高。白居易在哭刘禹锡时说“四海齐名刘与白”,可见他们对诗歌创作的自负和重视程度,绝不是随便唱和打发时间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代两位诗人白居易、刘禹锡之间的这两首唱和诗《春词》《和乐天春词》,充分展示了不同的创作风格
刘禹锡和白居易的两首闺怨诗,势均力敌各占胜场,你更喜欢哪一首
白居易与刘禹锡比拼诗词,结果《唐诗三百首》给出了最终答案
刘禹锡 《和乐天春词》 与 白居易 《春词》 赏析
听蒙曼品唐诗之三十七
古诗词日历 | 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