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ADR 技术中新器械的临床应用技巧

一、关于CrossBoss

  1.操作步骤

  第一步:将CrossBoss导管推送到近端纤维帽内,然后将工作导丝撤入到导管内(图1A)。

  第二步:快速旋转,轻微推送,尽可能快的旋转导管,非常重要一点是使CrossBoss的扭矩装置尽可能靠近止血阀,防止CrossBoss过度前进(图1B)。

  第三步:当CrossBoss向前推送后,逆向造影确定导管头端位置(图1C)。

  2.可能的错误

  (1)CrossBoss导管无法前进:

  A.增加指引导管支撑力(采用强支撑导管,边支锚定技术,延长导管)。

  B.当闭塞段近端纤维帽坚硬,伴钙化时,可以选择应用硬导丝穿破近端纤维帽(前进应小于5mm~10mm以防止穿孔),穿破纤维帽后撤回该导丝,换用CrossBoss快速旋转前进。另一种方法可采用超滑涂层导丝打成圈向前推送,而后置换为CrossBoss进行下一步操作。

  (2)CrossBoss进入边支

  A.引用CrossBoss时多角度逆向造影探查其位置非常重要,CrossBoss进入边支后继续前进可导致穿孔。

  B.回撤CrossBoss,应用硬导丝(如ConquestPro12)或导丝打成圈技术,可降低导管进入边支的可能性。

  C.当CrossBoss导管一旦到达打成圈的远端时,可继续推送(Knuckle-Boss技术)。

  3.提示和技巧

  (1)在1/3的病例中CrossBoss可直接进入远端血管真腔(如图2)。

  (2)快速旋转导管是最重要的操作,这样可减少导管和组织间的摩擦,应当轻柔的向前推送导管。

  (3)卓越的指引导管支撑力是CrossBoss导管能够穿透成功的重要保障。

  (4)当CrossBoss穿入到内膜下时,应当把正向的注射器从三连三环上撤掉,疏忽大意的推造影剂可扩大假腔,阻碍再次进入真腔的操作尝试。

  (5)扭矩装置应当距离Y阀2cm~3cm左右,已防止潜在性的CrossBoss导管突然向前移动(CrossBoss跳跃),当导管穿破组织时,积蓄的扭力会突然释放导致导管向前移动,可能造成3种情况:

  (a)进入远端真腔;

  (b)进入边支;

  (c)退出血管,因此缩短旋钮和止血阀的距离可限制导管进入身体的长度。

  (6)撤出CrossBoss导管时应采用头端硬、非超滑导丝,如Miracle12,操作时应防止导丝移动及扩大远端夹层。

  二、基于Stingray的再进入

  1.操作步骤

  第一步:Stingray球囊的准备工作(图3)

  (1)在球囊尾端连接一枚全新、干燥的三连三通阀门。

  (2)用20cc注射器将球囊负压抽吸2~3次,保证球囊内真空状态。

  (3)移除20cc注射器,换用一枚充满造影剂的3cc注射器。

  (4)用造影剂冲洗三连三通,确保没有气体。

  (5)打开球囊的阀门,活塞会前进2mm~3mm。

  (6)准备工作完毕。

  第二步:输送Stingray球囊到达再进入区域(图1D)

  (1)利用CrossBoss球囊或者导丝打圈技术创造的夹层,Stingray球囊往往可以顺利通过。

  (2)若在正向导丝再进入时导丝进入内膜下,需扩张内膜下结构才能输送之后的工具。(3)有些时候,在推送Stingray球囊的过程中,导丝可能进入远端真腔。

  (4)应当增加指引导管的支撑力,如延长导管或者边支锚定技术。

  (5)应用支撑力较强的导丝,如300cm的Miracle12导丝。

  (6)当输送Stingray球囊时,应当应用球囊锚定技术,以避免导丝的移动。

  (7)7F的指引导管无法进行球囊锚定,必须在8F的指引导管中操作。

  第三步:再进入远端真腔

  当Stingray球囊送至远端再进入区域时,膨胀到2atm~4atm,正交体位造影寻找最佳的再进入角度,理想的角度是Stingray球囊呈线状位于血管旁,这样当导丝离开球囊时,可以决定其方向指向血管。

  在透视下将导丝从球囊侧孔中送出来寻找远端真腔,Stingray球囊有三个孔,间隔180°的血管再进入侧孔和尾端孔。近端侧孔在两个标记的近端,另外的侧孔在两个标记之间。如果从侧孔送出导丝时发现其远离血管真腔,可撤回导丝调整方向后再次送出面对血管真腔。

  一旦导丝位于正确的侧孔,不加旋转的推送导丝,穿破进入血管真腔,往往伴随突破感。此时逆向造影可帮助确认是否导丝位于真腔,如果这个病例的远端靶血管没有病变并且真腔很大,可旋转Stingray导丝180°并再次向前推送。

  第四步:交换成工作导丝

  Stingray导丝头端坚硬,穿透性很强,因此当我们通过慢性闭塞段后,为了减小在后续球囊和支架操作过程中导丝对远端血管的损伤,我们应当将其置换为工作导丝。

  2.可能出现的问题

  (1)如果Stingray球囊无法到达再进入的区域,可尝试应用小球囊扩张(1.2mm~1.5mm),或者增加指引导管的支撑力,如锚定技术或应用延长导管。

  (2)看不清Stingray球囊和远端真腔的解决方法:

  A.做好Stingray球囊的准备工作;

  B.正交体位来确定最佳的再进入投照角度

  C.放大图像(在手术其它环节时不推荐,因为会增加放射线剂量)

  (3)当远端靶血管弥漫性病变时很难再进入

  当远端靶血管真腔很小,并且弥漫性病变时,很难从内膜下再进入远端真腔,Stingray往往穿透真腔而进入对侧的血管壁(图4A)。解决方法有:

  A.移动Stingray球囊到达一个血管健康、笔直且管腔较大的区域。

  B.开始时应用Stingray导丝穿透血管壁,建立一个通往远端真腔的通道,然后换用Pilot200(或类似的超滑导丝)沿着通道继续前进,因为超滑涂层导丝对于血管真腔的循迹性更强,更容易完成再进入的操作。(图4)

  (4)血肿压迫远端血管真腔

  尽量避免内膜下的血肿是成功再进入的关键,在夹层中应用CrossBoss导管相比导丝打圈技术会减小血肿发生的风险。若血肿正在进展,可以尝试抽吸血肿,可以选择通过Stingray球囊本身,或者应用另一根微导管或者OTW球囊进行尝试,这种技术被称作STRAW(图5、6)。只有在8F指引导管中才能应用该技术,改良的STRAW技术可以应用延长导管,如Guideliner进行抽吸,当血管近端闭塞时应用该技术更加有效,可以放置近端血流导致夹层扩大。

  (5)远端血管钙化

  A.应用头端较硬,锥形头,很强穿透力的导丝穿透钙化的血管壁,如ConquestPro12。

  B.尝试避开钙化血管,进入更远端的位置。

  (6)远端边支闭塞

  当再进入远端分支时可导致其余分支的闭塞,解决方法有:

  A.应用较硬,穿透力强的导丝在分支近端进行再进入。

  B.应用逆向开通技术保护分支血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6东北会】陶凌:正向内膜下重回真腔技术
ADR技术之我见
CMIT周刊 | 正向重入真腔技术(ADR)秘笈大放送
【CIT回顾】钱杰教授谈亚太CTO俱乐部CTO介入治疗流程图
主题综述 •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正向介入治疗技术进展
CrossBoss和Stingray系统的深度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