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ACS抗血小板方案的探索---纵观过去到现在,缩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程势在必行(二)

共享病例·深度学习

声明:本讨论来源于介入并发症群及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专家姓名+DrKing道金医学)。文内观点针对特定病例,不具备广泛临床指导意义,请勿简单模仿,以免对患者带来负面影响。对于盲目模仿文中方法带来的不良后果,DrKing道金医学不负任何责任。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吴成程教授&杨清教授

      抗血小板治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的循证资料表明,阿司匹林联合新型P2Y12受体抑制剂在ACS患者的初始治疗中仍为不可撼动的地位。随着我们对ACS患者抗血小板方案的深入研究,探索缩短双联抗血小板(DAPT)时程成为又一热点话题。如果2018年ESC大会公布的GLOBAL LEADER研究为缩短双抗时程带来新的希望,那么2019年至今公布的多项RCT研究为缩短双抗时程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证据。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2019年至今的一些关于缩短双抗时程的RCT研究。

01

SMART-CHOICE研究

      在2019年ACC大会上,韩国Sungkyunkwan大学医学院的Joo Yong Hahn教授公布了在PCI患者中P2Y12受体抑制剂单药治疗与DAPT疗效对比的结果,即SMART-CHOICE研究。

      SMART-CHOICE是一项开放标签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的非劣效性试验。研究共纳入2993例行PCI的稳定型冠心病及ACS患者。排除标准为活动性出血、12个月内置入DES或对研究药物有禁忌的患者。所有患者在PCI术后接受3个月DAPT(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再随机分为P2Y12抑制剂单药组(n=1495)和DAPT组(n=1498),随访12个月。研究中使用的支架包括Xience系列支架、Promus系列和Synergy支架、Orsiro支架。

      主要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即MACCE事件(包括手术12个月内发生的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复合终点)的发生风险。次要终点为包括主要终点的各个组成部分、心源性死亡、支架血栓形成、明确/可能的支架内血栓形成、BARC 2-5型出血等。净不良临床事件为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及出血的复合终点。

      研究结果显示,76.9%的单药治疗患者(n=1149例)使用氯吡格雷,DAPT组则有77.6%的患者(n=1163例)使用氯吡格雷。在12个月时,单药治疗组有42例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DAPT组有36例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2.9% vs. 2.5%,P=0.007)。单药治疗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DAPT治疗组(2.0% vs. 3.4%,P=0.02);两组患者的净不良临床事件无显著差异(4.5% vs. 5.6%,P=0.20)。

      SMART-CHOICE研究得出结论,3个月DAPT后P2Y12抑制剂单一治疗在降低MACCE事件上不劣于12个月DAPT治疗,而且减少出血风险。短期DAPT之后给予P2Y12受体抑制剂单药治疗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可以平衡PCI患者的缺血和出血风险。

      SMART-CHOICE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为开放标签试验,而非安慰剂对照试验,同时,研究中大多数患者应用的P2Y12抑制剂为氯吡格雷。P2Y12受体抑制剂单药治疗的疗效如何,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02

STOPDAPT-2研究

      除SMART-CHOICE研究以外,2019年ACC大会公布的STOPDAPT-2研究也是一项探索PCI术后缩短DAPT治疗的研究。来自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Hirotoshi Watanabe教授报告了STOPDAPT-2研究的最新结果。

      STOPDAPT-2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开放式标签、随机对照的非劣效研究,是全球首个比较支架植入后1个月vs. 12个月DAPT结果的RCT试验。研究共纳入3,009例患者,其中60%以上患者为稳定性冠心病且Syntax评分较低;90%以上患者属于缺血及出血均中低危的范围;98%以上患者术中应用IVUS/OCT。研究的入组标准为:使用CoCr-EES(XienceTM系列)的PCI患者、有PCI指征且住院期间无严重并发症、无阶段性PCI计划和可服用阿司匹林和P2Y12受体抑制剂的患者。主要排除标准为需口服抗凝药物或有颅内出血史。此研究评估PCI术后DAPT治疗1个月+氯吡格雷单药与标准12个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的疗效。研究仅使用Xience系列支架。

      研究主要终点为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明确的支架内血栓形成,卒中或TIMI大/小出血的复合事件;主要次级终点为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明确的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卒中的缺血复合终点,及TIMI大/小出血终点。

      研究结果显示,在主要终点事件方面,1个月DAPT组为2.4%,12月DAPT组为3.7%(HR=0.64,95%CI:0.42~0.98,P非劣效性<0.001,P优效性=0.04),在主要次级缺血性终点事件方面,1个月DAPT组为2.0%,12个月DAPT组为2.5%(HR=0.79,95%CI:0.49~1.29,P非劣效性=0.005,P优效性=0.34)。次级出血事件方面,1个月DAPT组为0.4%,12个月DAPT组为1.5%(HR=0.26,95%CI:0.11~0.64,P优效性=0.004)。

      STOPDAPT-2研究得出结论,对于植入Xience系列支架的患者,与12个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相比,给予一个月DAPT后氯吡格雷单药治疗,可达到临床缺血和出血事件的净获益,且这种获益是由于出血事件的减少而未增加缺血事件。

      STOPDAPT-2研究是DAPT治疗后单药抗血小板治疗的又一探索,研究将DAPT时程缩短至1个月。结果表明,1个月DAPT+氯吡格雷单药治疗可降低出血事件,且未增加缺血事件。与此同时,STOPDAPT-2研究的亚组分析提示:对于≥75岁的老年患者,1个月DAPT获益更大;1,148例ACS患者1个月DAPT结局更优;血栓评分中高危患者,1个月DAPT与12个月无统计学差异。STOPDAPT-2研究的HBR亚组分析采用了最新HBR定义,结果显示无论是1个月还是12个月DAPT组,均无确定的支架内血栓发生,而且1个月DAPT组显著降低了出血风险,同时也提示选择合适的支架对于HBR人群的获益。STOPDAPT-2研究仅纳入XIENCE系列支架。XIENCE由于其独有的氟化共聚物,具有高抗栓性,促进快速内皮化,是获得1个月DAPT低缺血风险结果的关键。此外,STOPDAPT-2研究中98%以上患者术中应用IVUS/OCT。因此,对于老龄或者有出血风险倾向的患者,选择循证依据充足的支架+PCI术中腔内影像学指导,更能在短期DAPT中获益。

     针对高缺血风险方面,需要我们注意的是,SMART-CHOICE与STOPDAPT-2两项研究中大多数患者处于低危或中危缺血性风险,因此其研究结论尚不能适用于高危缺血患者。

03

TWILIGHT、TWILIGHT-DM、TWILIGHT-COMPLEX、TWILIGHT-CHINA研究

      2019年TCT大会公布的TWILIGHT研究为高缺血患者缩短DAPT时程提供了有力的临床证据。Roxana Mehran教授在研究结果报告中明确指出:对于PCI术后“高缺血风险”患者,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3个月后,继以替格瑞洛单药治疗显著降低临床相关出血事件风险,且同时不影响缺血获益。

      TWILIGHT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旨在评估PCI术后短期DAPT后替格瑞洛单抗的安全性和临床获益。该研究共纳入9,006例18岁以上、行药物洗脱支架(DES)PCI治疗,且至少合并一项临床高危因素和一项介入高危因素的患者,患者PCI术后至少接受了3个月的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然后进行随机分组。最终7,119例患者完成随机分组,随机分为替格瑞洛单药治疗组和DAPT组,继续用药12个月。研究中64.8%的患者为ACS。

      该研究入选的受试者必须至少满足以下临床标准中的1项:成人患者≥65岁,女性,肌钙蛋白检测阳性的ACS,已确诊的血管疾病[包括既往心肌梗死、周围动脉病(PAD)病史或冠心病/PAD血管重建史],需药物治疗的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慢性肾脏病(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60 ml/min/1.73m2或肌酐清除率<60 mL/min);还要同时满足以下介入标准中的1项:多支冠状动脉病变,靶病变需总支架长度>30 mm,血栓性靶病变,分叉病变(Medina X,1,1分型)至少需要2个支架,左主干(≥50%)或LAD近端(≥70%)病变,钙化的靶病变需斑块旋磨术等。排除标准包括STEMI,心源性休克,替格瑞洛或阿司匹林禁忌症、拟行外科冠脉血运重建和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等。研究中对支架的使用没有特殊限定,包括超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涂层依维莫司洗脱支架(Synergy)和其他永久聚合物涂层DES支架。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临床相关出血事件终点,即随访第3个月至第15个月发生的BARC 2型、3型或5型临床相关出血事件;次要缺血终点为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卒中的复合事件。主要终点为优效检验,主要次要终点为非劣效检验。

      研究结果显示,替格瑞洛单药组较DAPT组显著降低临床相关出血事件发生率(4.0% vs.7.1%,P<0.001),替格瑞洛单药治疗可将高危PCI患者PCI后出血风险降低约44%(HR:0.56,95%CI:0.45-0.68)。在缺血终点方面,替格瑞洛单药组的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非致命性卒中复合事件终点与DAPT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为3.9%(P非劣效性<0.001)。

      TWILIGHT研究证实,对于接受PCI治疗并完成3个月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高缺血风险患者,替格瑞洛单药抗血小板较DAPT能够显著减少临床相关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替格瑞洛单药抗血小板方案不增加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等缺血性事件的风险。

      2020年ACC大会公布了TWILIGHT研究复杂病变亚组分析,纳入其中2342例复杂病变PCI术后患者。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复杂病变PCI术后患者,相比DAPT组,替格瑞洛单药治疗组BARC 2型、3型或5型出血事件显著减少46%,BARC 3型或5型出血事件也明显减少。次要终点方面,复杂病变PCI 术后患者接受替格瑞洛单药治疗时,死亡、心梗或卒中风险与DAPT组无明显差异。此结果与2019年AHA大会上公布的TWILIGHT研究ACS亚组分析结论一致。2020年ACC大会同时公布了TWILIGHT 研究糖尿病亚组分析结果:与DAPT组相比,替格瑞洛单药治疗组主要终点发生率显著降低(4.5% vs. 6.7%),在缺血事件方面,替格瑞洛单药治疗组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梗或卒中事件的发生率低于DAPT组(4.6% vs. 5.9%),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2020年EuroPCR大会上公布的TWILIGHT-CHINA(中国接受PCI术后的患者)亚组研究显示12个月随访期间替格瑞洛单药治疗组的主要终点(即BARC定义的2、3或5型临床相关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3.5% vs. 6.2%,HR 0.56,95%CI 0.31-0.99,P<0.05),替格瑞洛单药抗血小板12个月使临床相关出血事件风险降低了约44%。次要终点方面,替格瑞洛单药治疗组的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非致命性卒中复合事件终点(包括单一事件终点等)与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无统计学差异(2.4% vs. 3.4%,HR 0.70,95% CI 0.33-1.46,P =0.34)。

      与此同时,TWILIGHT-SYNERGY亚组研究结果提示,无论哪种类型DES支架,替格瑞洛单药均可降低PCI后出血风险,结果与TWILIGHT研究一致。

    从TWILIGHT主研究,到TWILIGHT-ACS、TWILIGHT-COMPLEX、TWILIGHT-DM、TWILIGHT-SYNERGY,再到TWILIGHT-CHINA研究,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的获益得到了不断积累的证据支持,充分体现了高缺血风险患者PCI术后短期DAPT后替格瑞洛单抗的安全性和临床获益。但是,TWILIGHT研究中并未纳入STEMI患者,对于这一特殊群体,能否在PCI术后3月后开始将标准DAPT切换为以替格瑞洛为单药的抗血小板治疗尚无确切证据。

04

TICO研究

      2020年ACC大会上由韩国学者Yangsoo Jang发布的TICO研究,为缩短DAPT时程再添新证据。TICO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优效性的随机、非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共纳入3056例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入单药治疗组(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3个月后接受替格瑞洛单药治疗,1527例),与标准DAPT组(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12个月,1529例),随访1年。研究的入组人群中包括STEMI患者,排除了出血风险增高的患者(包括既往1年内卒中、6个月内曾行脑部手术或有脑外伤等)。PCI术中使用的支架均为Orsiro新一代超薄生物可降解涂层药物洗脱支架。

      主要终点为1年净不良临床事件(NACE),即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卒中或靶血管血运重建)、TIMI 大出血组成的复合终点。

      研究结果显示,与DAPT组相比,单药治疗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3.9% vs. 5.9%,HR=0.66,P=0.014)。然而单药治疗组的临床获益主要来自“减少TIMI大出血”(1.7% vs. 3.0%,HR=0.56,P=0.019),两组的MACCE发生率无明显差异(2.3% vs. 3.4%,HR=0.69,P=0.088)。

      TICO研究的结果无疑是替格瑞洛单药治疗方案新增的强有力证据。由于该研究排除了高出血风险的患者,PCI术后植入的是Orsiro新一代超薄生物可降解涂层药物洗脱支架,血栓风险相对较低,不一定适用于使用永久聚合物涂层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因此预言ACS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进入P2Y12受体抑制剂的单药治疗时代为时尚早。

      通过对上述四项RCT研究的分析,不难发现新型P2Y12受体抑制剂与部分第二代DES支架的应用在缩短ACS患者DAPT时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2017年TCT大会公布的REDUCE研究将单药抗血小板方案调整为阿司匹林单药治疗。REDUCE研究是首个针对ACS患者开展的比较3个月与12个月DAPT临床获益的RCT研究,该研究的主要发现是ACS患者植入COMBO支架后,进行3个月的DAPT临床获益不劣于12个月DAPT。虽然3个月DAPT后改为阿司匹林单药治疗,但COMBO支架的应用,加速内皮修复,对于ACS患者可能具有极佳的临床优势。

      综上,应用不同的支架,对应的DAPT方案也不同,优秀的支架选择可能是DAPT方案的先决条件。即将在2020年TCT大会上公布的Xience28/90研究采用的单药抗血小板方案为阿司匹林,此与替格瑞洛相比虽然弱化了单药方案的抗血小板强度,但研究中氟化共聚物涂层Xience系列支架的选择可能会为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临床效果,敬请期待Xience28/90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EuroPCR 2020 | 重磅!TWILIGHT-CHINA研究结果正式公布:中国人群替格瑞洛单...
微课堂丨杨艳敏: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疗新进展(下)
进展 | JACC: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3个月后改为替格瑞洛单药治疗,可减少出血而不增加缺血风险
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多久可停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还是12个月?
综述:盘点2012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新进展
EHJ新年回眸:2012急性冠脉综合征诊疗进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