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建安教授:TAVI手术适应证及技术要点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是指通过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手术无需开胸,因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不能手术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TAVI与药物治疗相比可降低病死率46%,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到目前为止,全球实际上已实施了8万多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这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欧美国家的心血管学界认为,TAVI是介入心脏病学一个新的突破,它很可能会取代原来的外科手术,大大减低由手术引发的出血、感染、脑中风等并发症的风险。

一、PARTNER研究解读

PARTNER研究是一项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分为两个队列,A队列入选了外科手术高危的、重度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CAS)患者,而B队列入选了外科手术禁忌的CAS患者。

结果显示,介入组和外科手术组在30天和1年的全因死亡率均无明显区别。与外科手术组相比,30天时介入组有更高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11.0% vs 3.2%,P<0.001),但大出血(9.3% vs 19.5%,P<0.001)和新发房颤发生率(8.6% vs 16.0%,P=0.006)较低。30天时介入组患者症状较外科手术组明显改善,平均住院日期显著少于外科手术组。1年后两组患者症状和6分钟步行距离均较术前有所改善,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因此对于有严重主动脉狭窄的患者,TAVI是除主动脉瓣置换术外的一个最佳选择。TAVI主要的适应证为:1、有症状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瓣膜口面积<1 cm2);2、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分(Euro SCORE)≥20%或美国胸外科学会危险(STS)评分≥10%;3、解剖上适合TAVI的患者(主要为主动脉瓣环内径、外周动脉内径在合适的范围内)。

TAVI操作流程

成功完成TAVI需要心内、心外、麻醉、超声、放射、护理、手术室等多个团队共同努力合作。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建立右股动脉的血管通路;2、直头导丝跨主动脉瓣;3、右心室起搏达到150~160次/分;4、主动脉瓣球囊扩张;5、瓣膜置入;6、撤出输送系统后造影。

TAVI成功的基本要素

TAVI成功的基本要素有两点:1、瓣膜尺寸的选择,这个尺寸需要整个团队来共同完成,尤其是需要做CT的医师、超声科以及心内科医师反复酝酿如何测量,特别是在CT上测量最科学、最准确;2、合适的投影体位。这个体位需要保证植入装置与升主动脉保持平行。

TAVI为外科治疗无望的患者提供了治疗的机会,但由于瓣膜释放后不可再调整位置,因此对技术、团队和医师心理素质的要求很高,需要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

个人简介:

王建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心脏中心主任,浙江省特级专家,美国心脏学院成员。

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心血管病诊治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任《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副总编及国内外多种心血管专业杂志主编或编委。参与 并主持国家“863”研究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卫生部行业基金项目等省市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 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曾获得“白求恩奖章”、卫生部及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秘的3D打印技术走入心血管领域
继高血压、冠心病后,心脏瓣膜病要关注!治疗心血管病再出新技术
不开刀换心门手术,30分钟完成,4小时下地走路。主持人动情:如果20 年前有这个技术,我爸就不会.....
3D再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
3D动画诠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
【CIT现场直击】TAVI:全球现状与在中国的发展(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