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吉麟聊教研|不同学段“导学案编写”思考

有老师问到:导学案编写,小学、初中、高中是不是应该不一样?

我的思考及其回答是:

有一样。

不管是何学段,导学案的编写,必须把握“导学、导课、导练”的导学设计要求,体现“以学为中心,以生为本”的理念。“导学”的“过程”设计呈现要“导学、导问、导练、导构、导行”策略。在教学设计方面的思考,一定要把握“目标导向、任务导向、问题导向”,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一定要体现“目标任务化、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导学个性化(层次)”。而在教与学的过程设计要思考 “导学(读)、导思、导议、导练(做)、导评”的展示性学习行为如何体现。

忌:导学案设计教案化、习题化、试题化设计。

有不一样。

不一样的是,首先是“学生”的差异,不同学段(甚至不同班级)的孩子学情不一样。

就如小学生,在思维方面,更重视一个“形象思维”的导向性设计。从学习情感角度,多关注在情境教学设计的“感性学习”认知导向。所以在导学案编写上,要更多关注问题设计多生活化或者情境设计多故事化。弱化“学习目标”展示性设计(个人建议,有学习目标要求,但对小学生来讲,不要“高大上”的课堂展示,因为这个阶段孩子这方面的“认知”意识不强。当然,若要展示,你在通俗性引领,还是值得研讨问题)。

而初中生呢?学习情感方面,处于从感性学习到理性学习的过渡阶段。学习力方面,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演绎推理、抽象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孩子上初中后,学习科目增多了(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的自我学习渠道也在扩充,学习时空也在有意识的自我扩大。这时课堂教学考虑,导,一定要目标明确化,知“学什么”“怎么学”,并在目标展示方面“教”要有学习行为性和方法的指导。学习资源方面,导学要“问题化”“问题情境化”“问题探究化”“问题层次化”等的设计。“问题探究化”学习设计可以开启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同时问题层次化可以有效遏制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而高中生呢,我更希望在设计上,突出自主性学习,在探究方面突出思维的批判性学习,评价性学习,突出一个“研学”性学习。另,基于初高中学生学习力的不同,在导学设计上,“旧知重现”“知识链接”“拓展性资料”等,我个人观点,还是要在设计要素上多多作“促学”性的引导。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科知识的整体建构意识,不妨在“知识导图”或“思维导图”多作学习设计的要求。

总的一点,导学案设计首先要求教师从观念上加以改变,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如以学为中心的编写和教学策略设计,同时要考虑不段学生的成长心智特点。然后才是技术上的变化。导学案重在体现“导学”的启思诱导,“导”为“学”服务,让学生学会、会学、学好,是借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导学案是以教材为例子,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情境问题情景化的一个问题策略设计的辅助性文本。而不是习题化、试题化的文本。不管什么学段,在导学案设计上一定要围绕一个重点“课题”思考:导学案的编写设计要体现“有滋有味”的导学,通过“导”线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堂导学丨知识建构的基本原则
马云飞 肖龙海 || 设计高质量问题: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科教学逻辑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任务单设计
教师书话 | 重塑学习——读《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
问题导向,激活思维(现代课堂教学探索之九)
聚焦核心素养:以情境化命题推动情境化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