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丕在立嗣争斗中胜出,浅析如何将劣势转为优势的关键

在三国历史中,不得不提一代枭雄曹操。曹操从陈留起兵,经过不断的征战,逐步登上了人生的高峰:

212年,汉献帝仿效汉丞相萧何的故事,准许曹操“参拜不名,剑履上殿”,使曹操权倾一时。

213年5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建立魏国,定都邺城,还拥有冀州十郡之地,可以设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官职。

216年,汉献帝再册封曹操为魏王,食邑三万户,享有的权利位列诸候王之上。

至此,曹操名义上是臣子,实际上和皇帝没有区别,换句话说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曹操殚精竭虑创下了如此大的家业,总要有人继承才行啊,到底谁合适呢?

曹操 剧照

根据史书记载,曹操一共有过25个儿子,先后进入过曹操选拔继承人视线的候选人有四位:曹昂、曹冲、曹丕、曹植。

最有希望的二位继承候选人早逝

曹昂:曹操的长子,他生母早逝,由正室丁夫人抚养。

曹昂生性聪明谦和又义薄云天,二十岁就中了孝廉,曹操非常喜欢他。但是在197年,张绣因怀恨曹操纳了婶婶邹夫人而偷袭曹操,结果曹操战败,情况危急,这时候曹昂挺身而出,将生的机会留给了曹操,和曹安民、典韦一起阻敌断后,最后战死于宛城,曹操对曹昂心中有憾。

曹昂 剧照

曹冲:他是曹操与环夫人之子。

曹冲自小聪明仁爱,年少老成,智慧超越同龄人,有“神童”的美誉。曹冲为人熟知的故事有“曹冲称象”、“智救库吏”等,正是由于曹冲突出的表现,令曹操有几次在公开场合曾对大家称赞曹冲,并表示有让曹冲继承的想法。

208年,由于曹冲得了重病去世了,年仅13岁,曹操对于曹冲的早逝痛心不已,甚至曾对曹丕说:曹冲之死对于我是不幸,却是你的大幸,可见曹冲在曹操心中有很高的位置。

因此,到了216年曹操被封魏王的时候,最有希望的二位继承候选人都去世了,剩下的只有曹丕、曹植二人了。

曹冲 剧照

二派之争,胜出的关键

1、曹丕在立嗣的路上砥砺前行

曹丕:自小就天资聪慧,既博览群书通晓诸子百家,又武艺高强,可以说是文武全才。从10岁起,曹丕就跟随父亲曹操南征北战,在军旅生涯中得到了锻炼,性格和思想也变得沉稳老练。

团队:当时拥护曹丕的大臣有贾诩、崔琰、司马懿、陈群、吴质等人,实力不弱。

措施:曹丕觉得曹操迟迟未确定立嗣人选,自己就还有机会,于是不仅听取谋士们的建议,还加强自身行为的约束力以增加曹操心目中的好感,其中有:

在曹丕任五官中郞将的时候,就自己的地位问题请教了曹操身边的大红人贾诩,并得到了贾诩的指点:打感情牌,要重视道德与法度,勤奋好学,不违背人子的道义。曹丕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加强自身的修炼。

曹丕 剧照

有一次,曹操出征的时候,曹丕与曹植都有来送行,为了表达对曹操的不舍和祝福,曹植出口成章,美美地赞颂曹操的功德,令在场的人都叹为观止。曹丕则听从吴质的建议:痛哭流涕,为何要这样?因为这样才能真正表达父子情深,才是一个儿子舍不得父亲远征的真情流露。结果,由于曹丕的痛哭让曹操很感动,从而将当场的形势逆转了,夺得了先机。

这样的例子不少,曹丕在每次发生的事件中都小心应对,积极听取意见,竭尽全力使形势往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216年,曹丕30岁,经过战火洗礼的曹丕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是比较成熟的。

2、曹植在立嗣的路上失尽先机

曹植:小时候也非常聪明,10岁就能读《诗经》、《论语》等诗词,他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而且率性自然朴素,不讲究享乐,作风很合曹操喜好,但有致命的弱点:喜欢喝酒。

团队:当时拥护曹植的有丁仪、丁廙、杨修、孔桂、杨俊、贾逵等人,其中杨修更是出身东汉名门“弘农杨氏”,本人足智多谋,更是曹操身边的主簿,为曹植出谋献策,在立嗣争夺战中让曹植渐渐胜出,差点就当上太子了。

曹植 剧照

措施:由于曹植才高八斗,在众人的赞赏中自视过高,在一些场合的不当处理,让曹操对他的好感慢慢消失,直至争嗣失败,其中有:

当60岁的曹操要去攻打孙权,将邺城内的大权交给了曹植,既是想锻炼曹植,又是想向大臣们表示对曹植的看重。结果,23岁的曹植还是任性而为,和朋友饮酒高歌不节制,还做出了冲到驰道(皇帝行驶的道路)和司马门(皇帝进出的大门)影响极坏的大事,让曹操大失所望。

曹植的第一任妻子崔氏,生得非常漂亮,曹植很喜欢她。崔氏自恃美貌,经常打扮得花技招展,让人感觉像太子妃的装扮。有一天,崔氏盛装去铜雀台看歌女表演,被正在宴客的曹操看见了,非常生气,曹操一生节俭,一直就对她的不满爆发到极点,结果下令她回家自尽了,然而这并没有引起曹植的重视,也让曹操很失望。

216年,曹植24岁,正是年轻人血气方刚、意气风发的年纪,而曹植自身才情甚高,虽然也有能人相助,但是不善于吸取教训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以至优势渐失。

曹丕与曹植 剧照

3、曹操的决策

曹操是一代枭雄,深谙继承人的重要性,他迟迟不确定人选,其实就是对曹丕和曹植更多的观察。上位者需要的是有冷静的头脑、自身的修为、团队的支持,而这些只有30岁的曹丕具备,所以曹操选择传位给曹丕。

小结:

我认为与其说曹操选择了曹丕,还不如说曹丕在立嗣的道路上时刻准备着,从细节上不断打败对手。而曹植本来具有优势的,但是没有提高自身的行为约束,在关键问题上没有远虑,结果功败垂成,所以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透过历史看人生,你的人生你做主”,谢谢关注!

版权注明:本文系作者“苍海一文”原创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必究。(声明: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你觉得全世界都亏待你!那来看看曹丕吧
曹植才高八斗,司马懿为何不辅佐他而选择曹丕?他究竟看到了什么
曹丕为何英年早逝?拨开历史的迷雾找真相
曹冲死太早,曹植不争气,曹操只能传位给曹丕
三国往事:曹植没能当上太子,关键是血统比曹丕低贱
洛神赋》背后的惊世阴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