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年级资源库:文言文期末真题全讲(含学习材料+视频讲解)

语文讲解视频【第一次观看的家长需要注册ev视频会员】

文字版解析

2022·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齐有富人,家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①,他日②能克③其家?”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④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者耶?”艾子曰:“不须试之他⑤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⑥之罪。”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其父愀然⑦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

参考译文:

齐国有个富人,家里有很多钱。但是他的两个儿子很笨,他又不教他们。一天, 艾子对富人说:您的儿子虽然很美,但是不通事务,以后又怎能接管您的家产呢?富人大怒道:我的儿子很聪明,而且有很多本领,怎么会不通事务呢?艾子说:也不必考验别的事, 只问他米是从哪里来的。如果知道,我情愿担当诬蔑不实的罪名。富人把儿子找来问这件事。儿子笑嘻嘻地说:我岂能不知道 ,米是从布袋里来的。父亲听了,立刻凄怆悲伤地改变了面容说:你的愚笨可算是达到极点了!那米不是从田里取来的吗?艾子叹道:不是这样的父亲,是生不出这样的儿子来的。

【注释】世务:世上的事务。曷:怎么。克:承担,胜任。恃:依靠,此指具有。他:指别的方面的知识。妄言:乱说,造谣。愀然:沮丧的样子。

10.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不通世务  通:懂得 B.敏而且恃多能  敏:聪明

C.父遂呼其子问之  呼:叫 D.若知之  若:好像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

A.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

B.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

C.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

D.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

1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齐国的富人虽然积累了很多财富,但父亲平时不教育两个儿子。

B.艾子认为富人的两个儿子不懂世务,将来难以继承家业。

C.富人的两个儿子非常愚蠢,认为米是从田里长出来的。

D.这个故事可以启示我们:父辈的教育对于子女的成长很重要。

13.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

富人的儿子笑嘻嘻地说:我怎么会不知道这(或者米从哪里来)呢?(米)每次是从布袋里取来的。

2022·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齐景公高台,劳民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君不胜欲筑台矣,今复为钟,重敛于民也,民必哀矣。夫敛民而以为乐,非治国之道也。”景公乃止。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有删改)

【注】霁:雨雪后天气转晴。狐白:狐狸腋下的皮毛。陛:殿堂前的台阶。闻命:谦辞,意为听您的话。

【参考译文】景公在位时,雨雪下了好几天却不转晴。景公穿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晏子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了!雨雪下了好几天,天气却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古代贤明的国君,自己吃饱了却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了却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了却知道百姓的劳苦。现在您不知道。景公说:说得好!我愿意听从您的教诲。景公于是下令拿出皮衣和粮食发放给饥寒交迫的人。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施行他的仁政。齐景公建高台,使很多百姓饱受劳苦才建成了高台。高台建成后,齐景公还想造钟。晏子进谏说:君主,是不会把百姓的痛苦作为自己的快乐的。您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筑成高台以后,现在又要造钟,是对百姓的横征暴敛,百姓必定痛不欲生。您向百姓横征暴敛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快乐,不是治理国家的方法。齐景公就停止造钟。

14.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公狐白之裘          被:披着

B.乃令出裘发粟饥寒者  与:给予

C.景公能其所善也      行:施行

D民台成              劳:劳累

15.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A.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B.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C.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D.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16.依据文本,下列对人物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晏子直言进谏,恪尽职守。

B.晏子忧国忧民,清正廉洁。

C.景公亲近贤臣,虚心纳谏。

D.景公从善如流,知错能改。

17.请把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君不知也。

现在您不知道。

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

一个明君,是不会将自己的快乐凌驾于百姓的痛苦之上的。

2021·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义犬

周村有贾某,贸易芜湖,获重资。赁舟将归,见堤上有屠人缚犬,倍价购之,养豢舟上。舟人固积寇也,窥客装,荡舟入莽,操刀欲杀。贾哀赐以全尸,盗乃以毡裹置江中。犬见之,哀嗥投水;口衔裹具,与共浮沉。流荡不知几里,达浅搁乃止。犬泅出,至有人处,狺狺哀吠。或以为异,从之而往,见毡束水中,引出断其绳。客固未死,始言其情。复哀舟人载还芜湖将以伺盗船之归。登舟失犬,心甚悼焉。

呜呼!一犬也,而报恩如是。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节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释】赁:lìn,雇。狺狺:yìn,狗叫的声音。

参考译文:

周村有个人贾某,在芜湖做生意赚了大钱,雇了一艘小船将要回家。在渡口时看到堤上有个屠夫绑着一条狗(准备杀它),贾某于是出双倍价钱把那只狗买了下来,把那条狗养在船上。(岂知)船夫是个惯匪,看到贾某身上的财物(起了贪念),就把船划到蒹葭、芦苇丛生的偏僻处,拿起刀(准备)要杀他。贾某哀求他赐自己一个全尸,强盗于是用毛毡把他裹起来,抛入江中。贾某先前救的那条狗看见了,哀叫着也跳入了江中;用口咬着裹贾某的毛毡,和它一起浮沉。这样也不知漂流了多远,终于搁浅了。狗从水里爬出来,不停的哀叫。有些人看了,感到十分奇怪,于是跟着狗一起走,看见了毛毡搁在水中,于是把它拉上岸来,割断绳子。贾某居然没死,(他)把当时的情形告诉了救他上来的那些人。又哀求别的船夫,将他载回芜湖,准备在那里等着那强盗的船回来。贾某上了船后,发现救他的那条狗不见了,心里十分悲痛。

唉!一条狗,尚能够如此报恩。世上那些没良心的人,跟这条狗相比也得羞愧啊。

1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贸易芜湖,获重资            资:钱财

B.舟人固积寇也,              固:原本

C.或以为异,从之而往          或:或许

D.毡束水中,引出断其绳        引:拉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复哀舟人载还芜湖将以伺盗船之归

A.复哀/舟人载还芜湖/将以伺盗船之归

B.复哀舟人/载还芜湖将以伺/盗船之归

C.复哀/舟人载还芜湖将以伺/盗船之归

D.复哀舟人/载还芜湖/将以伺盗船之归

2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贾某回家的路上,用双倍的价钱把屠夫待杀的狗买了回来,并把它养在船上。

B.强盗用毛毡把贾某的尸体裹起来,抛入江中,狗也哀叫着跳入江中,一起沉浮。

C.本文和我们学过的《狼》一样,都是先叙述故事,结尾处表达作者的态度看法。

D.本文通过犬的动作行为,表现它的重情重义;《狼》通过人与狼的较量,表现出狼的贪婪狡诈和人的勇敢机智。

21.将第三大题文言文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犬也,而报恩如是。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一只(条)狗,能像这样报恩,世上那些没良心的人,跟这只狗相比(或在这只狗面前)也应该感到羞愧啊!

2021·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褚公①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②,名字已显而位微,人未多识。公东出,乘客船,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

尔时吴兴沈充为县令,当送客过浙江,客出,亭吏驱公移牛屋下。 潮水至,沈令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吏云:“昨有一伧父③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令有酒色,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④公,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令送公至界。

(选自《世说新语》)

【注】褚公:褚衰(chǔ póu),字季野。记室参军:官名。伧父(cāng fǔ):骂人的话,意为粗鄙的人。修刺:备办名片。

参考译文:

褚公(褚季野)由章安令升任太尉记室参军,当时褚公名气很大,但地位卑微,认识他的人不多。褚公乘商人的船东行,和几个送行的下属在钱塘亭投宿。

当时,吴兴人沈充任县令,正要送客人过浙江,客人到后,亭吏就把褚公等赶到了牛棚里。潮水来了,沈充起来散步,看到褚公就问道:牛棚下是什么人?亭吏说:昨天有个北方佬到亭子投宿,因为有贵客,就暂且把他们挪到牛棚里了。沈充有些醉意,就远远地问道:北方佬要不要吃饼?姓什么啊?一块儿聊聊好吗?褚公就扬了扬手,答道:我是河南褚季野。早就听说褚公的大名了,县令非常惊慌,不敢让褚公过来,就来到牛棚下,递上名片,拜见褚公,又重新宰杀禽畜,准备菜肴,放在褚公面前。还把那个亭吏抽打了一顿,借此向褚公道歉。褚公和他一起喝酒,言谈神色没有任何异常,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过后县令把褚公一直送到县界。

2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         故:原来的

B.亭吏驱公移牛屋下             驱:赶

C.昨有一伧父来寄亭中           寄:寄居

D.褚因举手答曰                 因:因此

2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

A.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

B.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

C.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

D.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

27.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褚公调任为太尉记室参军时,名气很大,但地位卑微,认识他的人不多。

B.亭吏一见褚公,认为他很粗鄙,不像是尊贵客人,因此就让他睡牛屋了。

C.县令沈充当时喝多了酒,对着牛屋的喊话也多是对褚公的羞辱和不敬。

D.沈充听到褚公的名字很恐慌,又不敢要褚公移动地方,随即在牛屋款待褚公。

28.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

褚公和他饮酒吃饭。言谈表情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情形就好像没有觉察到这些事情。

2021·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

朔曰:“此非唇舌所争,尔必望事可者。时,但当屡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耳。”

乳母临行,如东方朔向之所言一语不发,但屡顾帝,朔侍帝侧,谓曰:“汝痴耳!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邪?”

帝虽才雄心狠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悯之即免罪。

(选自《世说新语·规箴第十》,有删改)

【注】申宪:申明法令,指执行法今。汝:你。

参考译文:

汉武帝的奶妈曾经在外面犯了罪,武帝将要按法令治罪,奶妈去向东方朔求救。

东方朔说:这不是靠唇舌能争得来的事,你想一定要把事办成的话,临走时,只可连连回头看着皇帝,千万不要说话。这样或许能有万一的希望呢。

奶妈进来辞行时,奶妈按照东方朔从前所说的一句话也不说,却频频回顾武帝,东方朔也陪侍在皇帝身边,就对她说:你是犯傻呀!皇上难道还再会想起你喂奶时的恩情吗?

武帝虽然才智杰出,心肠刚硬,也不免引起深切的依恋之情,就悲伤地怜悯起奶妈了,立刻下令免了奶妈的罪过。

32.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     尝:曾经

B.尔必望济者          济:成功

C.此或可万一冀耳        冀:希望

D.如东方朔向之所言一语不发   向:面向

33.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帝虽才雄心狠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悯之即敕免罪

A.帝虽才雄/心狠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悯之即敕免罪

B.帝虽才雄心狠/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悯之/即敕免罪

C.帝虽才雄/心狠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悯之即敕免罪

D.帝虽才雄心/狠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悯之/即敕免罪

34.依据文本,下列选项不属于东方朔所献之计或所用之计的一项是( D  

A.以退为进 B.旁敲侧击

C.指桑骂槐 D.将计就计

35.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

(你)将要离开的时候,只可屡屡回头看皇帝,千万不要说话!

2021·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参考译文:

范式,字巨卿,年轻时在太学求学,与汝南张劭是同窗好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离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我会回来,到时候将会去你家拜望令尊令堂大人,看看你的孩子。于是一起约定了日期。两年后,约定的日期将到,元伯将此事详细地告知母亲,请母亲准备酒菜等候范式到来。母亲说:已经分别了两年,又是千里之外约定的话,你怎么敢如此确信不疑呢?他回答说:巨卿是个忠诚守信的人,一定不会违背。母亲说:如果是这样,我就替你准备酒席吧。到了约定的那一天,巨卿果然来了,上堂拜见元伯父母,一起饮酒,极尽欢乐之后才告别。

3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二人并告归乡里   并:一起

B.乃共克期日       克:能够

C.必不乖违         乖:违背

D.若然             若:如果

3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A.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B.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C.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D.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38.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范式和张劭是好友,分别时范式提出两年后去张劭家拜访。

B.张劭对范式赴两年之约深信不疑,张母对此表示怀疑。

C.张母因为疼爱儿子只好答应酿酒来满足儿子款待朋友的愿望。

D.范式如约而至,可见其诚实守信,一诺千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临门一脚:各地月考文言文汇编7篇(带详解答案)
中考文言文
2008年高考文言文试题汇编并附译文
连载:文言文阅读与思考------晏子易行(含答案)
05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37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