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生修道思想批判

何为修道?为什么修道?什么是修道的基本信仰?

这个问题很严肃了,修道,悟道,行道,合道才是修道的路径,而世人简单把修道等同于求长生,求驻颜,求不死。

而修道的本质不是留恋后天世界和肉体,而是身心的巨大转化,尤其是精神的和灵魂的高度凝练和提升,从后天迈向先天世界。从原来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返回去,三返二,二返一,一返先天至道。

这是修道的入门见地认识。指导方向错了,根子错了,那就一切都错了。

修道就是为了长生不老,这个态度和我修道就是为了发宇宙最大的财,玩宇宙最美最多的女人,抢夺宇宙最多的财宝,有什么区别啊?

贪官不过是贪个几百万,几千万罢了,嫖客不过是玩玩女人罢了,你们厉害--老子我就是要不死,永远不死,飞升进天界,还要貌美如花,年轻永远!

看似很高尚,其实恶俗得不得了!贪欲大的不得了。

一切都是以贪欲为核心为最高宗旨,完全违背了道德经的教诲和要旨-----“不贵难得之货”,“忘其身而身存”。根本就没很好地学习道德经,阴符经,清静经。就知道一本经------《长生不老加驻颜经》,其实都是神经!

欲望被激发,邪念在滋长,无耻在流淌,无赖在生根。对后天的执着最大限度地被放大,对肉体的迷恋也是最大程度被加强。道德经“大患有身”的教育和无为先天为贵的思想,全然抛弃了!

这种修道思想和流氓混混,贪官无赖,本质,没有任何一丁点区别,还比他们恶俗一百倍。人家至少还知道自己就是坏,就是贪,就是喜欢。而这种思想扣上修道的帽子,修仙的思想,道德的思想,掩盖自己的贪欲和无耻!

修道求长生不是简单的身体好的愿望和追求,而是永远留恋这个后天物质世界,要留在这个世界,延续这个后天世界的生活和记忆。真修道人,身体好,神气旺,求的是更好地修道,悟道,合道。而对迷恋长生的人,其实修道就是迷恋后天世界,依依不舍。他们的合道,就是长生。明显是糊涂的逻辑和认识。空谈健身和长生,放大自己的欲望和贪婪,一心一意追求长生,把长生不老当修道,可笑。

修道首先是修如何失去,如何不占有,如何把我的欲望放下,如何去舍,如何去利益天地百姓和万物而不为自己去谋利益。这是道德经和河洛的基本原理和思想。

忘记了修道入门 之初就是上善之水,利万物不自生,后其身而身先,忘其身而身存,对后天物质和贪欲要放下,对有形有质的的东西和贪念要舍去------------------他们连这个基本的原则都不懂,连基本的道德经原理都不懂也不信奉,不知道修的是哪门子道?

需要经典的时候,那可是搬出一大堆的经典章句为自己的贪欲和利益辩护或者做理论支持。一旦发现经典章句和经典的核心原理和自己的追去和修法冲突,你们是视而不见,主动避开啊。他们就是一群痴迷长生不老的疯子,和那些痴迷金钱,痴迷女人,痴迷权利的人,本质没啥两样。却都想办法戴上一顶神圣高尚的帽子,极其虚伪和无耻!

这些人和历史上那群吃长生药的疯子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那些人吃死了,他们要从天地哪里盗能量来把自己搞的不死,变成不死的妖精鬼怪罢了。他们忘记了,他们这样的心,他们这样的贪欲,这样的妄念,天地就先盗他们,先把他们的能量拿走。北斗原理没学懂,河洛原理没搞懂,阴符经基本的东西也没搞懂,就一门心思要长生,不断放大加强自己的欲望和妄念,可笑,可怜,可悲!

我不反对练功可以健身延寿,长智慧。可是我反对以长生为目的的修道信仰和作风,那样首先就被天地所摒弃,被天地所盗,被祖师抛弃,被神仙抛弃。

我建议这样的人回家先把道德经和阴符经反复研读。

附经典以供研读参考

道德经

1.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2.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4.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5.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名道纪。

6.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7.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阴符经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埋。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而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穷,小人得之轻命。

内观经

老君曰: “ 人所以流浪恶道,沈沦滓秽,缘六情起妄,而生六识,六识分别,系缚憎爱,去来取舍,染着烦恼,与道长隔。所以内观六识,因起六欲。欲从何起?欲自识起。识从何起?识自欲起。妄想颠倒,而生有识。亦曰自然,又名无为。本来虚静,元无有识。有识分别,起诸邪见。邪见既兴,尽是烦恼。展转系缚,流浪生死,永失于道矣。 ”

老君曰: “ 道无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属形不属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生守道,则长存不亡也。又曰:人能常清静其心,则道自来居。道自来居,则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则生不亡也。人常欲生,而不能虚心。人常恶死,而不能保神。亦犹欲贵,而不用道;欲富,而不求宝;欲速,而足不行;欲肥,而食不饱也。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家论道》系列之·周高德道长《道德经》简读(1-3)
《道德经》第7章:2.“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揭示天地为何能长生。
道德经的道,到底有什么用?又该如何来利用?再答网友提问
掌握老子的语文特点,才能读懂《道德经》---1
段正元道德思想精义
第五节吴筠的神仙可学论与形神可固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