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湘欧阳氏儿科传承录:小儿乳蛾

乳蛾又名喉蛾、喉聚、烂喉蛾、石蛾、烂喉蛾,即西医扁桃体炎,多因热盛伤阴、血痰互结于咽喉所致,是一种以咽部一侧或两侧喉核肿大、形如乳头、蚕蛾或伴红肿疼痛甚至化脓溃烂为特征的肺系疾病。《医宗金鉴》谓其“生咽喉之旁,状如蚕蛾”,故名。

【传承概略】

师尊欧阳锜在《临床必读》中构建了乳蛾的诊治体系,总结出乳蛾的病名涵义、发病机制、主症特点及主治方剂,至今仍有指导意义。第三代传人杨维华总结了小儿乳蛾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对小儿急乳蛾用内外合治法治疗效佳,丰富了此病的辨治内容。

【临床表现】

1.喉核红肿,灼热疼痛,或表面有黄白脓点或伪膜,易拭去,不出血,挤压之有少许脓样分泌物从喉核陷窝中渗出,伴寒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甚者喉核溃烂,表面盖有黄白色脓液,口臭,流涎稠黏(烂喉蛾)。

2.日久喉核肿痛减轻,日轻夜重,咽喉干燥有堵塞感,颌下可扪及釁核。或喉核较大,不红不痛,触之质硬(石蛾)。

【诊断要点】

1.见于小儿。

2.喉核红肿热痛,或有黄白色脓点。

3.日久喉核肿痛减轻,咽喉干燥有堵塞感,或喉核较大,不红不痛,触之质硬。

【鉴别诊断】

1.白喉:喉核出现白色点状、条状或块状膜状物,强剥出血,剥后复生。

2.喉痹:咽喉肿痛,有异物感,但喉核不肿大,亦无白腐溃烂。

3.喉瘤:咽喉部出现桑椹样有蒂赘生物。

4.猩红热:亦有发热、咽喉肿痛糜烂,但经12~36小时全身皮肤出现丹痧、3~5天后有杨梅舌为异。

【证治特色】

1.风热客喉证

[主症]乳蛾红肿疼痛、表面多有脓点。身热较著, 微恶风, 鼻塞, 流黄浊涕, 口渴欲饮或咳痰粘或黄。舌苔薄白、边尖红, 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利咽消肿。

[选方]疏风清热汤加减

荆芥6g薄荷6g,防风3g,牛蒡子5g,金银花10g,连翘6g,桔梗6g,玄参10g,赤芍5g,僵蚕5g,甘草3g。

[加减]若咽痛甚者,加玄参、土牛膝;乳蛾红肿明显者加大青叶、板兰根;咳嗽痰多者,加浙贝母、前胡;口干者,加沙参、桑白皮 。

2.肺胃热盛证

[主症]咽部疼痛剧烈、吞咽困难,小儿拒食、流涎,喉核红肿、表面或有黄白色脓点或腐脓成片。伴高热,口渴引饮,口臭,便秘溲黄,或咳痰黄稠。舌质红、苔黄厚,脉洪数。

[治法]解毒泄火,利咽消肿。

[选方]清咽利膈汤加减。

连翘5g黄芩5g,桔梗5g,荆芥3g,防风3g,栀子3g,薄荷3g,金银花10g,大黄3g,牛蒡子5g,玄参10g,蒲公英10g, 玄明粉5g,竹叶2g,甘草2g。

 [加减] 若咳嗽痰黄稠,颌下有釁核者,加射干、瓜蒌、浙贝母;持续高热者,加石膏、天竺黄;喉核腐脓成片者,加马勃、重楼;喉核红肿明显者,加赤芍、丹参。

3.肺阴亏虚证

[主症]咽部干焮不适、微痛、微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吞咽作梗,喉核肥大潮红、连及周围,喉核上或有黄白色脓点。一般以午后症状明显,并可有午后颧红,神疲乏力,手足心热。舌质红或干、苔少,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肺,清利咽喉。

[选方]玄甘桔汤加减。

玄参10g,麦冬10g,生地黄10g,丹皮6g,浙贝母6g,白芍6g,薄荷3g,青果5g,山慈菇5g,

[加减]若咽喉红赤、干燥、有滤泡者,加马勃、板蓝根。

4.肾阴虚损证

[主症]咽喉干焮不适,微痛,吞咽作梗,口干不喜多饮,喉核及喉核前后潮红,喉核上或有黄白色脓点,或当喉核被挤压时有黄白色脓样物溢出。伴有头晕眼花,耳鸣耳聋,腰膝酸软,虚烦失眠。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肾降火,清利咽喉。

[选方]知柏地黄汤加减。

知母5g黄柏5g,熟地黄12g,丹皮5g,牛膝5g,地骨皮5g,玄参5g, 茯苓5g,山茱萸5g,泽泻5g,山药10g,山慈菇5g。

[加减]咽干口燥者,加麦冬、石斛。

5.痰瘀互结证

[主症]喉核肥大,不红不痛,质硬,咽喉不利,痰稠不爽,口燥。舌质青紫、苔滑。

[治法]化瘀祛痰,清利咽喉。

[选方]四七汤加减。

法半夏6g,厚朴6g,茯苓6g,生姜2g,紫苏梗6g,大枣2枚,蒲黄(布包煎)6g,青果10g。

[加减]舌上瘀斑瘀点明显者,加三七、赤芍。

【其他疗法】

1.锡类散、冰硼散、珠黄散等吹喉,1~2小时1次。用于风热客喉及肺胃热盛证。

2薄荷10g,银花10g,野菊花15g,北沙参10g,土茯苓15g,生甘草6g。水煎成300ml,含漱,1日4~6次。用于风热客喉及肺胃热盛证。

3.六神丸含服,每次2~4粒,1日4-6次。用于风热客喉或肺胃热盛证。

4.清音丸、青果丸、草珊瑚含片、西瓜霜片含服,1日6次,用于肺、肾阴虚证。

5少商、商阳或耳后静脉点刺放血,1日1次。

6.刮痧治疗:选用风池、风府及背部督脉、膀胱经刮治,至出现紫色痧粒。用于风热客喉及肺胃热盛证。

7.全蝎末3g、六神丸3粒捣碎,米醋调和置于伤湿止痛膏正中, 敷于下颌角肿大的釁核处。

8.生大黄末6g,食醋或茶水调成糊状, 摊于白布或绸带上贴敷涌泉穴,1日1次。用于风热客喉或肺胃热盛证。

9.吴茱萸末适量,用食醋调成糊状,以纸胶布敷贴固定于双涌泉穴。睡前敷贴,次晨取下,1日1次。用于肾阴亏损证。

【传承实录】

1.乳蛾分五证论治(师尊欧阳锜经验)

乳蛾分五证论治:风热搏结证,治宜疏风清热,用疏风清热汤;肺胃热甚证,治宜清热解毒,用清咽利膈汤;肺阴亏损证,治宜养阴清肺,用甘露消毒饮;肾阴亏损证,治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汤;痰瘀互结证,治宜化瘀祛痰,用半夏厚朴汤加川贝母、蒲黄。(《临床必读》)。

2.乳蛾的病因病机与辨证分型(第三代传人杨维华经验)

乳蛾指咽部喉核肿大或伴红肿疼痛甚至化脓溃烂为特征的肺系疾病。其病因为外感风热、肺胃热盛;病位主要在肺胃;其病机为热毒攻喉,虚火上炎;治以清火利咽为主,实火结合疏风解毒,虚火配合养阴润肺。

常分三证辨治。风热犯咽证以喉核赤肿疼痛,兼有风热表证尚未化脓为特征,用银翘马勃散加板兰根、薄荷、蝉蜕,配合冰硼散吹喉,少商、商阳、耳背紫筋刺血,蝎尾药膏敷喉部效良。肺胃热盛证以喉核赤肿显著、溃烂化脓、壮热不退、舌红苔黄厚为特征,用牛蒡甘桔汤加生石膏、知母、蒲公英、天丁,在上述外治法基础上加珠黄散吹喉可愈。肺胃阴虚证以喉核赤肿日久、咽干喉痒、舌红少苔为特征,用养阴清肺汤加夏枯草、海藻、地骨皮、青蒿、胡黄连,可配合黄柏、吴茱萸药膏敷涌泉穴。

3.小儿急乳蛾宜内外合治、清淡饮食(第三代传人杨维华经验)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约占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10%~15%,可造成急性肾小球肾炎、中耳炎、风湿热、心肌炎等多种并发症而对患儿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其在治疗上因抗生素不规范应用, 急性扁桃体炎治疗明显产生耐药性, 用药疗程、剂量明显增大,治疗效果明显下降,且复发率较高。或因扁桃体反复感染, 而选择手术摘除,扁桃体摘除术不是有效地控制咽喉部感染反复发生的方法。急性化扁儿童多发,与儿童呼吸系统发育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治此应内外合治,并应注意清淡饮食,膏粱厚味、辛辣炙煿不仅为伏火内生熏喉腐肉之源,更是导致本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罪魁祸首,故不仅煎炸辛辣、荤腥炙煿为禁食之品,且桂圆、荔枝等温补水果亦属忌尝之物。

4.内外合治小儿急乳蛾超高热(第三代传人杨维华经验)

小儿急乳蛾超高热内外合治案:何某,男,4岁半。因高热、咽痛、拒食1天,于2014年6月12日下午2点半初诊。其母诉患儿6月11日晚餐进食多量烤鸭,当晚即睡不安,次日早晨即发热、咽痛,中午不愿进食,大便今日未解,小便黄。查体温39.8℃(肛),体重19kg,咽充血明显,双扁桃体Ⅲ度肿大,其上脓腐成片,舌质红、苔薄根部腻少津,脉滑数,心肺(-)。血常规:白细胞总数22.66×109/L,中性粒细胞83.6%,淋巴细胞9%。既往有多次扁桃体化脓史,并有高热抽搐史2次。诊断:西医: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化脓性);中医:乳蛾 (肺胃热盛证)。治宜中药清热解毒,利咽通腑加西药抗病原。方用自拟清咽解毒汤加减:板蓝根、白茅根各15克,金银花、连翘、天丁、蚕砂、赤芍、麦冬、玄参、夏枯草各10克,浙贝母、薄荷、生大黄各6克,青黛、甘草各3克(均为广州一方药业浓缩颗粒),羚羊角超微1克。3剂,每日1剂,开水冲后少量多餐频饮。并予双侧少商、商阳放血1次。西药用美洛西林钠及热毒宁静脉滴注3天。当日下午5点半,患儿西药快滴完时,发热更高,测腋温达42℃,予服美林1次,体温不降,中药尚未喝,因患儿既往有高热抽搐史,遂立即给患儿喂服安宫牛黄丸11/3粒;10分钟后液体滴完,马上在患儿后颈风池、风府及背部督脉、膀胱经刮痧,刮出大片紫色痧粒。当即测体温,已降至肛温40℃,嘱回家今日必须服完1付中药,并注意饮食清淡,忌食膏粱厚味、辛辣炙煿。3天后复诊:其母诉患儿12日用药后当晚肛温降至38.5℃、咽痛止,睡眠安,第2天解大便3次,质溏色黑臭秽,小便黄。现在稍流浓涕,目眵多,进食二便可。查肛温37.5℃,咽不红,双扁桃体Ⅱ度肿大,其上脓腐均消,舌质淡红、苔少,脉细略数,心肺(-)。复查血常规:wbc7.7×109,N57.7%,L33.5%。证属邪热将尽,肺阴不足,拟用玄麦甘桔汤加味以养阴利咽,兼清余邪,药用玄参、麦冬、桔梗、僵蚕、浙贝、射干、土牛膝、夏枯草、神曲各10克,胖大海、甘草各3克。3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咀嚼片1片,bid×3d。药后3个月未以相同疾病就诊。

按:患儿曾有多次扁桃体化脓史,此次因进食多量烤鸭,此煎炸炙煿之品蕴积于胃,胃热内盛,上熏喉核 ,而致喉核红肿疼痛,脓腐成片,高热、舌红,苔根腻少津,脉滑数,皆为肺胃热盛之征。故以板蓝根、银、翘、蚕砂、夏枯草、浙贝、青黛、甘草、薄荷、羚羊角清热解毒利咽;其中薄荷、羚羊角清热疏表,使热从表散;大黄、玄参通腑泄热,使热从下趋;白茅根、麦冬养阴生津,赤芍、天丁化瘀排脓;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利咽通腑之功,配合少商、商阳放血排毒利咽、消肿止痛,热毒宁清热解毒,美洛西林钠抗病原,内外并治,中西结合,故疗效满意。二诊因邪热将尽,肺阴不足,故用玄麦甘桔汤加味养阴利咽,兼清余邪,加用神曲,以昌谷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仙方活命饮加减治急乳蛾
扁条体炎
化脓性扁桃体炎中医治疗篇
2、急性扁桃体炎春播中医穴位贴敷方案
拒绝抗生素!中医治疗扁桃体炎的临床经验
虚火乳蛾的问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