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产业园区未来发展方向全分析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园区的未来发展,必然要适应我国战略转型的要求,认清园区发展方向和趋势是做好园区长远发展规划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有效推动园区发展和升级。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19家国家级经开区和168家国家级高新区,省级开发区2052家。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12月11日至2019年1月10日,全国新建/建成/拟建园区超160个。其中华东地区以30、23、16个的新建/建成/拟建园区数量占据绝对领先地位。而三北地区则整体建设数量较少。

起步晚 发展快

中国产业园的建设与发展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后,从1984年起,中国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先后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拉开了中国产业园开发建设的序幕,并带来了全国产业园建设的热潮。但该阶段的产业园以制造业为主,例如,各种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农业园区、化工园区等,是以粗放型产业为主体的传统产业园。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产业类型由传统纺织、煤炭、钢铁、机械等工业产业逐渐向以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转变,中国产业园的规划和建设逐渐向精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以现代产业为主体集聚的软件园、电子商务园、特色小镇、创意文化园等,是以现代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园。

中国园区经济虽只有二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但却是每隔几年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以科技园区为例,自2001年以来,国家科技部提出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掀起了国家高新区的“二次创业”浪潮,也将我国科技园区发展带上一个新的高度。

近年来,我国园区发展方式正在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如增长方式由注重规模向更加注重发展质量转变、资源配置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发展转变、产业结构由以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和专业服务业相结合转变、环境建设由相对注重硬环境向更加注重软环境转变……可以说,大部分现有产业园区在未来发展中都需要面对这样的课题。

产业地产逐步崛起

在我国早期的园区开发中,政府主导的园区开发公司一直扮演着园区开发“市场”的绝对主角。这时的园区开发公司虽采取公司化机制,但更多附属于政府管委会,在园区开发中也主要是进行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

近两年,随着科技产业革命的深化以及国家战略政策的频繁调整,中国产业园区的发展已经进入到4.0的产业综合体阶段,并在产业内核、运营模式等方面呈现出全新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在4.0阶段,园区的发展特别强调了产业与城市之间的关系,科技服务产业是天然的园区城市化发展产业内核选择,以“园”兴“城”,以“城”促“园”的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在“十三五”期间,将对打造城市经济新内核,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起到巨大作用。

中国产业地产将进入协同发展阶段,转型升级仍然是主要目标,区域产业地产发展将出现结构化差异,管理服务智慧化,实现产业集群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扎堆进入产业地产领域,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城建设”新趋势,产业地产将进入规划主导发展阶段,新形式下“特色小镇”也将更有特色,重心逐渐布局二三线城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随着我国园区经济的发展,标准化厂房、创业大厦、孵化器、产业综合体等产业地产逐步兴起,使得园区开发已不仅仅是招商引资的载体,产业地产开发和运营本身就成了一种房地产业务,造就了众多的产业房地产商。其中也不乏一些误打误撞闯进“行业”中的产业投资者或房地产开发商,不知不觉地成了“园区开发商”,致力于园区开发业务,并在市场的洗礼中逐步成长起来。

十九大报告给中国产业地产发展指明方向,继续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发展水平,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将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另外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发展等战略实施,为产业地产的发展的趋于选择起到一定指导性作用。

积极推进平台建设

“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无论是国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归根结底还是应以市场和企业为主导,对于政府来说,要积极转变角色,从过去的“包办婚姻”思维中跳跃出来,转向推进平台建设、机制体制创新、服务提升和创新环境培育上,着力提高行政效率,强化“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吸引技术、人才、信息、资本等要素集聚,创造更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创新的条件。

在日益激烈的园区竞争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园区经营者在积极推动公共服务平台的规划和建设。

人才服务平台、创业培训平台、风险投资平台、公共技术平台、技术交易平台等等字眼,经常见之于地方政府的各种年度计划、总结报告中。

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一般是植根于园区企业的经营价值链上,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群的薄弱环节,如融资、技术、设备、市场、人才等等。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好,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也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开拓市场,从而增加企业经营效益,有效地提升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中国企业报》匠心推出:《中国园区融媒体周刊》,每周一期,适合单位全年订阅。全单位阅读,园区招商信息全拿到!咨询电话:68701050。

【周刊介绍】

《中国企业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以企业和企业家为报道对象的中央级媒体,是国务院国资委系统最重要的新闻信息平台,是为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园区招商、特色小镇建设和企业经营发展服务的专业化智库型传媒。《中国园区融媒体周刊》,站在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透视微观经济与园区发展的关系,通过对“一带一路”的国内外产业园区及企业的观察,以产业发展和产业园区规划、扶持方案、招商引资等为重点,进行调查和持续跟踪研究。在深入分析园区产业模式的基础上,对园区信息和企业信息进行分门别类提炼汇总,为园区提供“最新、最重磅、最全面、最有价值”的动态信息。

《中国园区融媒体周刊》以服务产业园区为核心,提供丰富、深度、针对性的服务信息。每周一期,全年约50期,每期约100页(A4),以PDF形式发送给单位邮箱或指定微信。提供在周报中可添加单位定制名称和LOGO的服务,适合以单位名义直接快印成纸质版分发至各科室,也可通过手机阅读,帮助整个单位全部人员第一时间掌握全国产业园区及企业动态。《中国园区融媒体周刊》面向全国园区、企业、第三方机构订阅,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找到合适园区便捷落地,同时让全球产业园区高效精准地找到优质企业和企业落地需求,以极低成本有效提高园区、企业与第三方机构之间深度业务交流、投资合作!

【内容特点】

《中国园区融媒体周刊》分为七大板块:

●《重磅/专题》与园区发展相关的重大事件,重点园区发展招商案例介绍及经验分享。

●《政策速递》业内专家对国家政策、区域政策及行业相关政策进行分析解读。

●《园区必读》精编国内外产业园区行业发展现状及盈利模式,提供最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新闻动态》园区最新发展动态及新闻速递。

●《企业与园区》企业点评园区的服务、提出对园区的需求、讲述与所在园区的故事。

●《产融结合》解决产业园区发展中的融资问题、管理问题、服务问题及产业升级。

●《项目信息》企业投资需求、企业投资方向、企业投资项目、企业发展战略与外迁、扩张计划等。

《中国园区融媒体周刊》每年订阅价格9800元(自订阅日起,一整年。比如今年7月2日-明年7月1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中国物流园区经营模式知道多少?
产业园区怎么玩?
传统房企抢滩产业地产市场 回归一二线城市
园区开发已经进入“基金操盘时代”!201709
园区运营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每日观察
工业地产企业营销推广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