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有精神内耗的小孩是如何养成的

在妞妞很小的时候,我和家里人就发现她身上有一种奇异的特质——她很少会感到尴尬和羞耻。

4岁的时候,妞妞在幼儿园当着所有小朋友的面尿裤子了,回家后她把这件事当成一件很好笑的事“分享”给我们。我们第一感觉就是好糗,换成别的小朋友可能羞得都要哭出来了,但妞妞却跟着别的小朋友一起呵呵笑,就好像那个被笑的当事人不是她一样。

我和她爸当时就想:这孩子好像没有很强的自尊心和羞耻心啊?但转念再想,孩子不会觉得伤自尊也挺好的。

后来妞妞长大一点爸爸带着学习的时候,因为她老是犯错,然后爸爸就要不断纠正她,而且是刚说完马上就错,把她爸几乎气得七窍冒烟,吼也有过,她一直“哦是”,“好的”,“OK”,错了那就改过来,不会就继续学,不放弃也不烦躁,显得格外淡定,最后她也能完成爸爸的要求。

虽然表现得笨笨的、迟钝一点,但她从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失败让她有一点点沮丧,她也能笑着接受,再继续开始。

妞妞的心大到哪种程度呢,在雪山上走丢了两次,有一次她还是看到缆车的同一个号码重复出现了两次次,她才意识到自己被落下了。找到她的时候,她都是乐呵呵的,一点都不慌,走丢这件“小事”并没有在她心里留下任何阴影

我经常觉得我的傻妞妞心智比实际年龄还要小两岁,天真懵懂得很~

但最近的一件事,让我对妞的性格又有了更深的体会了——

妞妞在滑雪学校两周内被换了四个小组,一开始是因为她生病体力不好,结果后来有连续被换了三次。最后一次换组,教练说,因为她在组里年龄最小,其它女孩都不和她玩,她总是一个人跟在队伍最后。她也主动想要加入其他女生,主动破冰,但没有用。

加上那些天天气糟糕,一直下雨,我们担心妞妞会不开心。到第四次换组时,队友很生气,想要找滑雪学校抱怨:这样妞妞一直没有稳定的教练和同学,每一次换组都要重新适应!

结果意外发现,妞妞在新的组终于被接纳了。妞妞在吃早饭时,她突然很平静地和我说,她离开之前的组,其他孩子都很兴奋,因为他们不喜欢我(They were all excited, because they don't like me)。

我听到这话心里一紧,但惊讶的是,她说这话时没有任何委屈的情绪,就好像在叙述一件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

我说,那你之前在那个组是不是不太开心?她没有直接回答,她笑着说,但是我经常会遇到爸爸,所以就在后面跟爸爸一起滑,一起坐缆车🚠。

其实我之前每次换组我都有问过她,喜不喜欢新的教练,新的组?她从来没有流露过负面情绪,都是说,这个教练不错,喜欢。

我又问,现在教练你喜欢吗?现在这个组是不是更好玩一些?

她说是的,喜欢现在的教练、现在的组。之前两个女孩不跟她玩,她告诉了教练,教练说:你找她们,问能不能加入,她们就会跟你玩。但是她主动找她们,她们却说,她两是最好的朋友,不接纳她加入。

我这才知道她之前在组里都被孤立,一个人玩,或只跟教练💔。但是她似乎不纠结这些,只要还有教练跟她玩,也经常遇到爸爸就能点亮她的一天。

那天在新加入的小组,爸爸在山上看到妞妞了,她正在和酒酒拥抱,非常开心,因为教练教了她新的技巧,她会倒着滑雪了。总算换到一个接纳她的小组了。

妞妞真是我所知道的最不在乎外界评价的人,她不是不会难过,但是不会多停留在他人制造的难过里一秒。

网上很流行的一个词叫“精神内耗”,妞妞可不正是一个没有精神内耗的女孩吗?负面的情绪就像一阵风,在她心湖上风过了无痕,阳光依旧会在湖面波光粼粼。

以前我们会担心她,是不是迟钝?情绪感知不好?但现在我只觉得庆幸——妞妞因为大大咧咧,冒冒失失,不太懂社交距离,其实会在别处得到很多不好的评价和眼色。如果不是有这样“自我保护”的性格,真的不敢想象会有多受伤。

但妞妞也不是说完全不受外界影响,她有时候也会被弟弟气得不行,比如说穿汉服戴帽子时,弟弟一直说姐姐的帽子很难看,妞妞伤心了,我就问妞妞:你自己觉得难看吗?妞妞想了想后,还是坚定地选择了这顶帽子,也不在意酒酒的评价了,她“转念”很快。

从开心到难过,再次打起精神

妞妞这样的性格,主要是她天生的,我们也只有在发现她明显不开心时,才稍微引导一下。

和妞妞相比,酒酒简直就是她的反面,学东西很快,几乎是一学就能上手,但他非常在意外界的评价,爸爸说:“错了,我再讲一遍......”酒酒就会很不耐烦、敢怒不敢言;如果和他人合作,别人没有遵守规则,他就很崩溃,哭不停,难以挽回,无法继续手里的活动;如果别人误会了他,他简直就想要剖腹自证了,激动到跳脚。

因为学得太容易,酒酒很怕失败,即使很喜欢滑雪,但想到有可能的失败,他就会在比赛前闷闷不乐,想逃。

那么,对于像酒酒这样很在意外界评价的孩子,我们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们学会应对生活中的负面情绪、“转负为正”心态更加积极呢?

如何养成没有精神内耗的小孩,我的一些思考,包括:

  • 面对负面情绪,我们怎么引导孩子

  • 如何对待他人善意或恶意的批评

  • 大胆反击、回怼恶评,怎么做

希望能给大家一点点启发,也欢迎朋友们一起在评论区分享自家没有精神内耗小孩养成经验,共同思考进步~

·肯定、引流情绪·

当我们发现孩子有负面情绪后,可以试着和TA聊聊:“今天发生了什么了吗,你怎么看起来闷闷不乐的呀?”

如果孩子正处于情绪上头状态,TA可能还没完全理清自己心里的想法,也没想好要怎么表述,不想说的时候,抱抱TA然后走开,给TA一个角落让情绪平息下来。

另一种可能是孩子一股脑地将受到的气发泄在我们身上,这时候我们也只能顺着TA的话说,从TA的只言片语里拼凑事实,并反过来向孩子确认TA真实的感受,比如班上有人给孩子起外号时,我们可以这样说:

“所以是别的小朋友当众给你给你起外号,你觉得他不尊重你,是不?”

“你没招惹他,他却来先招惹你,所以你还感到有一点委屈?”

“当时别的小朋友也笑了,你感觉很丢脸,担心他们以后都会这么叫你,对吗?”

肯定孩子的情绪,让TA觉得我们是站在一起的:

“你这么想很对”、

“谁都可能遇到这样的事”、

“这点他做得确实太过分了”.......

哪怕我们很想点评一下“我觉得你哪里也做得不好”忍住因为这样一来孩子的表达就被打断了,而且重点发生转移——

本来是孩子和外人有矛盾,这下变成:

“我都这样了,你怎么还帮着外人数落我!”

孩子更加郁闷:

“下次我再也不要告诉你了!”

总之就是让孩子的情绪流动起来,不要把情绪闷在心里,大人能“与其精神内耗自己,不如发疯外耗别人”,小孩却很少有“外耗”的出口——

要么闷在心里,要么对着父母发火,假如父母没有去深究背后的原因,还觉得这孩子脾气太大了,被阻断的情绪没有消失,而是从向外攻击转为了向内攻击,可不就变成了精神内耗了吗?

·共同解决问题·

等孩子情绪渐渐平稳了,这时候就可以和TA一起讨论怎样解决引起孩子负面情绪的问题,而不要一上来就急冲冲地想着要解决问题,反而忽略了孩子背后的心理状态。

我们可以取一张纸,中间写上引起孩子负面情绪的问题以及我们希望这件事最终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然后在周围罗列解决方案

尽可能多地收集,想到什么写什么,哪怕这些方案很无厘头,很暴力,但写下来的时候一部分情绪也跟着释放了,光是想象一下怎么还击对方,孩子的情绪就开始阴转晴天了。

还是以被起外号为例:

列出所有的解决方案后,我们和孩子一起评估,哪个方案最可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把成功概率也写下来,比如:

1、和同学A沟通,让A停止这种行为:成功概率80%,当A意识到伤害你了,就会停止这种行为。


2、报告老师:成功概率90%,但这样一来,A就会被老师批评,你想看A被老师批评吗?

3、打TA:成功概率70%,TA可能会反击,最后你俩一起被老师罚。

4、什么都不做:成功概率50%,你不给TA反应,过几天TA可能觉得不好玩了,就停了,但也可能TA看你没有反应,继续这么喊你。

5、给TA起外号:成功概率60%,TA可能会很生气,也可能理解了你被起外号时的心情,但这下你们班就有两个人被起外号了。

6、跟TA绝交:成功概率60%,TA看到你不和TA玩,意识到你很生气TA的行为,可能会改,也可能不会改,远离TA之后你会开心一点吗?

和孩子一起分析清楚每个方案的成功概率后,让孩子自己选一种去执行,结果可能会失败,再换一种试试呢?如果成功了,孩子下次就知道遇到这类事情如何应对了。

最后记得和孩子一起庆祝TA成功化解问题,夸夸TA的解决方案很好、勇敢地捍卫了自己......

批评不都是一件坏事,关键是分清他人的批评是善意还是恶意的,有些批评的背后是建议、期望,是为了让我们纠正错误、变得更好,而有些批评只是对人格的侮辱。

·思考批评背后的目的·

即使是最温和的批评都可能引起孩子强烈的反应,所以我们首先做的还是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比如说孩子上课被老师点名批评开小差,TA描述自己的感受可能是:

“被点出来批评很羞耻”、

“老师不喜欢我”

这时候我们可以问TA:

“老师是想让你丢脸才点你名字吗?会不会老师点你是想让你好好听课,不要漏掉知识点呢?”——老师是为你好,老师想要帮助你。

“如果别的小朋友开小差了,老师是不是也会点TA名字?”——对事不对人,老师针对的是“开小差”这件事,不是针对你。

“如果你明天认真听课了,老师还会批评你吗?是不是就不批评了?”——被批评不是“永恒”的,只是“暂时”的,通过你的努力可以改变。

最后告诉孩子:

批评/反馈孩子在学校或者成绩上的表现,也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指出你的不足,才能更好的帮助你成长,所以把这些批评看成一个个需要改进的目标就好啦,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大人也会犯错·

在孩子的世界,大人(老师、长辈)就是权威,来自大人的批评和否定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更大,但我们可以让孩子们了解:

大人并不完美,大人也会感到沮丧、失去耐心,大人有时也会用粗鲁的方式对待小孩。如果是自己先犯了错,真诚地承认错误,表示歉意就好了,为自己的错误买单是我们的“课题”,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对待我们则是大人的“课题”。

善意的批评使人进步,恶意的批评只是为了引起我们的痛苦,但如果我们耿耿于怀,那才是落入了讨厌我们的人的陷阱——

TA只伤害了我们一次,但我们反复回想这些话,那不就成了拿着别人递来的刀一遍遍伤害自己吗?

在确定对方的话就是恶评后,那就大胆反击、回怼恶评吧!方法很简单,但是对孩子来说够用了。

1

不要自证

当别人污蔑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让TA拿出证据证明,不要为自己辩解,因为污蔑我们的人是不会听的。

“我看见你那天在B同学座位那边站着,B丢的东西肯定是你拿的!”

“我是小组长要收作业,B不在,我只拿了作业......”❌

“你说我拿了B的东西,你有什么证据?没有证据你就是诽谤!道歉!👍

这招只适用于我没错、对方拿不出证据的情况下,否则,也要勇敢承认自己的过失,可以试着幽默化解。

2

扩大对方攻击的范围

本来对方只是攻击“我”一个人,那就把这个攻击的范围扩大到和我有共同特征的人,最好这个人是让攻击者害怕的人。

“你胖得像猪一样”

“隔壁班主任比我还胖,那你也说TA是猪咯”

如果对方否认“我没有”,那就再加一把火:

“你没有这么说过,但你心里就是这么想的,我只是把你想的说出来而已!”

这时候对方想必已经不敢往下说了。

3

谢谢你的关注,但我不需要

如果有人总喜欢对我们评头论足,挑三拣四,用的笔是什么颜色,作业成绩几分.....搞得我们烦不胜烦,这时候可以问TA:

你这么关注我,是不是喜欢我、想和我做朋友,可是我不想和你做朋友呢,因为我不喜欢多嘴多舌的朋友”😁

4

使劲吹捧

当对方通过拉低我们抬高TA自己时,那就使劲吹捧对方,帮TA“认清自己”。

“这次考试你竟然没有70分吗,我没复习都考了95分呢”

“你厉害,你最厉害了,下回一定要拿个班级第一,不是,全校第一哦!”

5

真诚鼓励

我们通过努力取得成绩,却被对方讽刺“卷王”,“苦用功”时,那就真诚鼓励地对方:付出一样的努力,你也可以成功(你没成功是因为你不想吗?)

“听说为了这次考试,你每天都复习到凌晨,第一名都没你这么卷呢。”

“嗯,是呢,如果你像我一样熬夜复习,相信你也能拿到第三名哦。”

6

展开说说?

对方攻击我们时,爱扯大旗、虚张声势,或者描述得很严重,想给我们更大的压力,这时候就请对方展开说说。

“我们大家都觉得你很无聊,没人想和你玩。”

“你说的大家,除了你还有谁?”

“你怎么什么事都干不好。”

“比如说哪些事呢?”

最后对方列举出来也只有个别的人和事,肯定没有TA说得那么严重。

7

反弹

对方可能绞尽脑汁说了一大堆恶毒的话,我们只要轻飘飘地一句“反弹(你也一样)”,这些恶毒的话又回到TA身上。

不要给对方更多的反应,不然TA看到我们气得跳脚,还会有奇异的满足感,就是要让TA“一拳打在棉花上”,费劲想了半天,结果还是没能攻击到我。

简单高效!

最后,没有精神内耗的孩子的养成,还有一个关键,是没有精神内耗的父母,孩子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我们的思考和情绪会传递给孩子,我们的乐观向上也会传递给孩子。

希望我们、孩子们都能成为没有精神内耗、内核稳定的自己: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怎样让自己幸福,不为外界的声音、受到的挫折改变自己的目标。

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哪个高中生还在精神内耗
孩子颓废、没动力?警惕“精神内耗”
精神内耗,无时无刻不在废掉一个人
停止精神内耗|️点带你逃离负面情绪#精神内耗
如何远离精神内耗呢?
你体验过“精神内耗”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