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学习分析孩子的行为

春暖花开

引言

  孩子打人、发脾气、不顺从,这些问题何以一而再的发生? 在门诊时,家长经常可以事无巨细地说出孩子各种令人困扰的问题类型,但对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是什么维持了行为?”,往往显得迟疑,觉得孩子“就是讲不听啊﹗”…。这确实很令人沮丧,但这样的结论同时也设限了后续的行动,无法找到改善问题的着力点;取而代之,若能对孩子的行为保持好奇、系统性观察、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们才有机会衍伸出相对应的行为处理策略。 

  在讨论如何分析行为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以下一些相关的前提:

行为无法独立于情境分析

  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历史以及当前环境建构下的产物,单一的行为描述无法对“行为从何而来”提供充分的信息,行为须结合情境脉络一起看待才可以了解其关联性,了解关联性后才可进行有效的操弄,例如:某学生在被要求写作业时就会开始大哭尖叫,如果不找出大哭尖叫的原因,只一昧要求学生不准这么做,那么他可能将大哭尖叫换成干扰别人,但若仔细发现他在面对新的或具挑战性的作业情境下才会有情绪行为,即在新情境下总是会伴随负向情绪产生,那么我们的目标则可以设定在提升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在面对具挑战性的工作情境时适切的情绪表达/问题解决方式。

行为以功能而论

  我们想要尽快地介入问题行为,但在没有了解行为功能之前,介入通常难以成功。行为的“型态”与“功能”不同,型态指行为看起来的样子,功能则是说明为什么?是什么维持了行为?当个体做了某行为总是能伴随一个想要的结果,那么行为在未来重复出现的频率将被提升,同一型态的行为,在不同个体身上或情境中可能具备不同的功能,甚至有些时候,行为具备多重功能,例如:孩子做出自伤行为可能是要获取他人的关注、逃避工作、或两者皆是。

行为改变是特定情境相关的

  行为在一个情境(一个地点、或特定的对象等)被消除,可能会在其它情境继续出现,例如:当孩子要求糖果的时候,妈妈总是不给但爸爸都会给,那么孩子可能会停止向妈妈要求糖果但会继续向爸爸要,因此,如果消弱的程序没有类化到其它情境,则行为仍然会被持续,同理亦然,当孩子某个正向行为在特定情境中被增强或习得,并不保证能够在其它情境中呈现,除非在其它情境中亦受到同样的行为演练机会与增强。

分析方法

  因此,在分析个体的问题时,不仅是观察行为本身,而是要做“行为后效关联”的分析,这其中包含三个成分:前事-行为-后果,即个体在一个特定的前事情境中,做了某个特定的行为,那个行为产生一个后果,而后果将影响个体在未来持续做这个行为的频率;你可以在每次的分析中先画出三个格子,在第一个格子记录行为发生的前事情境,第二个格子记录个体所做的行为(注意:是确实有做的行为,而非”不做什么”,例如:在妈妈要求孩子去倒垃圾的前事下,“孩子没去倒垃圾”不是行为,“孩子在玩手机”才是行为),在第三个格子记录行为的后果;如果一个后效关联涉及两个或更多的人,选择其中一位的行为来分析,将其确实做的行为纪录下来,针对目标行为系统性地重复纪录然后进行分析。

  了解这三者的关联有助于掌握行为可操弄的变项,譬如在那些前事刺激下容易伴随特定行为的产生,或那些后果容易维持行为,我们便能通过改变后果去增强或消弱某个行为,或通过教导技能与策略去替换个体在面对特定情境时的不适切反应。

结语

  当孩子在日常或团体生活中产生适应性困难时,寻求专业协助是许多人的选择,无论是通过相关疾病知识的咨询,或参加疗育课程,这些都是可运用的资源,提供社会支持,缓冲教养照护上的压力,然而,学习思考孩子的问题,才是改变开始最重要的一步,更是让正向行为持续发酵的重要因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妥协越多,得到的越少 忽视他人或被人忽略 受伤体验影响到对于自身的价值肯定和自尊心
你不知道的焦虑症类型
人境交互论
自我效能感二
40个实验带你了解心理学
如何更好的了解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